根据联合国的估计,今年的某一天,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此后,随着印度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中国人口的下降,两国的人口差距可能越来越大。 此外,印度的人口结构中,80%人口低于50岁,超过2/3的人口在15-59岁之间,而中国却面临一个“老龄化”问题,低于50岁的人口占比仅2/3。
印度的巨大人口,在目前还未能成为该国的“人口红利”,相反,却成为该国的重大负担,此外,印度是世界上女性正式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大约五分之一。中国几乎是这个比率的两倍,高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以来,中国基本复制了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模式,即以出口带动制造业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印度的5倍。
西方国家现在争先恐后地拥抱印度,希望它能取代中国。《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访问中国结束后,立即飞往印度。郭台铭也在印度扩大和建立新厂,准备把在中国的生产能力转移一大部分去印度。
那么,印度能否复制中国的经济腾飞,也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纽约时报》认为不大可能。由莫迪总理倡导的“印度制造”计划现已进入第八个年头,但进展缓慢。越南和孟加拉国已经吃掉了更多离开中国工厂车间的工作。印度的经济发展不会是中国的重复。
但是《纽约时报》指出,数码经济有可能成为印度经济的一个具有巨大推动力的部分。印度自己开发的低成本数字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其他迹象也正在出现:芯片制造商正在将印度视为中国的高端替代品;在线服务让数百万印度年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国外工作;甚至印度乡村的生活也在逐年城市化。
在主要经济体中,印度预计将成为今年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银行预计,在大流行初期急剧下滑后,印度在新财政年度将增长 6.3%。公共投资的快速增长仍在改善该国落后的基础设施。它拥有多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创业场景和精通技术的中产阶级,其独特的数字公共产品体系正在提升边缘化群体。它的文化,从流行电影到丰富的音乐传统,随着它扩大对新观众的影响力,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
印度的一个火车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