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喜乐花园 //www.sinovision.net/?34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行我素,此生无悔!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疫情:下降趋势触底后反弹回升

热度 20已有 17150 次阅读2022-4-11 09:48 分享到微信

美国疫情:下降趋势触底后反弹回升_图1-1

上图:纽约、新泽西、麻省的疫情走势

美国东北部各州疫情出现明显的反弹回升


根据CDC最新公布的美国疫情,截止到4月8日的一周平均疫情数据如下:
  • 新增检测:716261
  • 新增感染:26596
  • 新增住院:1406
  • 新增病死:497
与上个星期的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美国疫情出现反弹。新增检测减少了,新增感染反而增加了,说明感染率增加,疫情的下降趋势出现触底反弹,开始上升。

由于奥密克戎BA.2变异的快速传播,美国的疫情出现比较严重的反弹,一星期前,美国东北部几个州(纽约、新泽西、康州、罗德岛、麻省等)出现20%的反弹(与14天前比较),如今这几个州的反弹幅度更高达50%,而且带动美国大约一半以上的州都出现疫情反弹现象。全国的总体疫情触底回升,这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严重关注:新一波的疫情是否又来临了?

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已经正式命名新的病毒变异名称为XE,最早出现在英国,据说是奥密克戎BA.1和BA.2的重组体,但其传染性比奥密克戎BA.2强10%。按照WHO的数据,目前奥密克戎BA.2已经占全球新增感染的86%,但是XE的感染者目前还不多。

美国疫情:下降趋势触底后反弹回升_图1-2

上图:住院人数最能反映疫情的真实状况

令人欣慰的是,当前美国的住院人数继续下降,但是下降趋势已开始减缓。当前的住院总人数已下降到15000,重症总人数下降到2148例,这已经是两年来的最低记录了。

即便是东北部那几个疫情大幅反弹的州,住院人数却仍在下降中,这也许说明,新的病毒变异虽然传播性更强,但是毒性可能较低。此外也说明,疫苗对防止感染也许效果已经减退,但是对于防止发病却仍然很有效。

新增病死人数继续保持下降较快的下降趋势,目前已经降到500人以内,还在继续下降,虽然还没有降到去年7月份的最低数。

香港的疫情已经明显下降,但是这次香港在短短不到两个月奥密克戎肆虐期间,病死的高达9000人,这在750万人口中,相当于每10万人120例。美国的记录是10万人303例,可这是两年来的累计数,如果只比较最近奥密克戎这一波疫情的数据,则远低于香港的记录。例如,在奥密克戎疫情最高峰时的香港新增病死人数(7天平均数)为280例,相当于每10万人3.7例,美国是2600例,相当于每10万人0.79例,香港是美国的4.7倍。香港为什么在奥密克戎战役中输的这么惨,至今没有明确的解释。

目前大家最关心的仍然是上海的疫情。尽管新增确诊人数不断上升,但绝大部分没有症状,重症和病死的更是绝无仅有。这样的情况下,严厉的“一刀切”管控措施是否必要,“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应如何降到最低,成为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考虑到香港的惨痛教训,上海政府当局似乎不敢轻易放松严厉的“清零”措施,但是香港的病死人数是感染人数(120万例,含无症状感染)的0.75%,上海却几乎是零,两者为何相差如此巨大,令人不解。

由于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实在太快,如果把确诊感染、无症状感染、密接、密接的密接人士都予以集中隔离,恐怕方舱医院的床位再多也难以应付。更重要的是,2500万人的大城市“封城”后的管理和后勤供应难度极高,容易出现各种次生灾害。最新的消息是上海将在新一轮筛查后,根据疫情实行分区分类的管控措施,似乎又从“一刀切”改回前些时的“精准清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3

握手
3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cqtbg 2022-4-17 02:12
快讯:福奇以美国8000万感染、100万死亡的实验,证实新冠病毒可能不适用群体免疫。这项成就可以获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
回复 随笔 2022-4-11 15:00
同桌的你: "美国第五纵队"?是怎么个囬亊....曾听说过的''血浓于水/水浓于血''会是相同的东东吗
我也不知道指什么。
回复 同桌的你 2022-4-11 14:35
随笔: 昨天北京中学同学群里发的:“@所有人 ⚠️A级紧急通知:今天开始封号,会永久封号。从今天开始群里不要讨论或转发上海市的负面敏感话题。(特别是负面视频)国 ...
"美国第五纵队"?是怎么个囬亊....曾听说过的''血浓于水/水浓于血''会是相同的东东吗
回复 随笔 2022-4-11 13:58
ksliu: 三天前,一位家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朋友(他的90高龄父母都在上海)告诉我:“上海乱的一团糟。中央一个命令要即刻清零,上海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执行,变成 ...
后面同学的回帖:“保护同学群。只说自己的事儿,唱自己的歌”。“只求自保”

中学同学群里有一个上海同学,六天前说家里快断顿了。北京的同学之后不停问他,已经开始送菜,收到了吗?至今没有回答。今天回帖给大家唱了一首歌,党啊亲爱的妈妈。

以前这个群里经常晒到美国的旅游照片,加入这个群几年,一直是岁月静好。大概两年前风云突变,现在只剩骂美国的贴。开始一波是疫情,后来是台独,现在骂的都是美俄大战,感觉不是俄国入侵了乌克兰,更像美国打到了莫斯科。恨的咬牙切齿,不知内情,以为是美国打到北京了。

还有几个大学同学的群,两拨人天天吵,群号是封了建,建了封,说不清是第几个号了。每建一个大号,并存一个小号,大号封了转小号。你想退都出不来,每次自动把你加进来。不知是怎么做到的。

老刘,您的微信群还能这么理性讨论政治(疫情就等同于政治),偷着乐吧!
回复 随笔 2022-4-11 13:56
ksliu: 三天前,一位家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朋友(他的90高龄父母都在上海)告诉我:“上海乱的一团糟。中央一个命令要即刻清零,上海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执行,变成 ...
昨天北京中学同学群里发的:“@所有人 ⚠️A级紧急通知:今天开始封号,会永久封号。从今天开始群里不要讨论或转发上海市的负面敏感话题。(特别是负面视频)国安部统战部联合责令上海开始严打微信群谣言!

@所有人 
        国家安全局,公安部,上海公安 开始狠抓网络谣言严防美国第五纵队及国内汉奸。真对所有谣言发布 转发,同时追查转发第一责任人。
不明真象的人民群众,凡是看到有关上海的信息 看看而已 不要再转发了。
  切记!!切记!!”
回复 ksliu 2022-4-11 13:46
“共存”这个词容易产生误解,让人以为其概念为“和平共存”。其实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绝无“和平”可言,因此“共存”的实际含义是打“持久战”,而“清零”的含义就是打“歼灭战”。“清零”和“共存”之争,实际是打“歼灭战“还是打“持久战”之争。

在病毒传染性越来越强毒性越来越弱的的实际情况下,强求打”迁灭战“可能得不偿失。实际上也歼灭不了。侵犯人类身体健康的病毒种类很多,目前真正被完全歼灭了的,也许只有“天花”等极少数,而这也是在多少年之后才达到了“歼灭”的目标。
回复 hua1496 2022-4-11 13:29
台湾是清零共存并行,<准共存>模式。
回复 同桌的你 2022-4-11 12:56
ksliu: 三天前,一位家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朋友(他的90高龄父母都在上海)告诉我:“上海乱的一团糟。中央一个命令要即刻清零,上海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执行,变成 ...
大陆闻人郎咸平98岁老母因苦待检疫报告四小时而不得便不允许获治病致亡命消息通闻天下...
回复 言者无罪 2022-4-11 12:38
ksliu: 三天前,一位家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朋友(他的90高龄父母都在上海)告诉我:“上海乱的一团糟。中央一个命令要即刻清零,上海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执行,变成 ...
已经回答了。
回复 ksliu 2022-4-11 11:39
三天前,一位家住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朋友(他的90高龄父母都在上海)告诉我:“上海乱的一团糟。中央一个命令要即刻清零,上海政府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执行,变成了一个政治运动,专业人士都靠边站,不许发声。爸妈两人和保姆已经在家禁足三个星期,前两周我还在明州帮助网购食物,一周前政府把电商也都停了。家里断了青菜,每周要打的针也没有了。他们的小区居民组织自救,各显神通组织团购,然后还要申请特别通行证送到小区门口。最倒霉的是需要每天吃药的慢性病人,药吃完了在网上求助,问小区内有无服同样药物的人分享一些。过去48小时内爸妈两人连续两夜被查核酸,都在凌晨两点,两个老人不睡觉等着,把我气疯了。”

我把以上说法转发到上海同学圈,问:“这是真的吗?” 竟无人回应。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