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将于中国时间11月16日或美国时间11月15日举行视频会谈,估计最可能的时间是美国15日晚上或中国16日上午。
自从今年1月20日拜登上台以来,已经近10个月。他不仅在战略上继承了特朗普的反华政策,又在战术上进行调整,变得更加灵活、务实、狡猾。
按照拜登竞选时的说法,他要从“实力地位”和中国打交道。应该承认,这10个月内,他朝这个政策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国内,为了减少对外国的依赖,美国积极改组“供应链”,在关键制造业方面,例如芯片,大搞政府补贴。此外,美国国会最近还通过了他的10000亿美元基建法案。在国外,拜登迅速恢复了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推销”中国威胁论“,初步形成了一个西方国家的“反华联合阵线”,尤其是在印太地区,他首先升级了美、日、澳、印《四方机制》,又组建了新的美、英、澳三国《AUKUS》协议,并向G7国家和部分G20国家推销了“中国威胁论”,利用“人权”、“民主”等意识形态问题,积极拉拢“志同道合”的国家。
拜登团队与中国打交道的具体政策是“合作、竞争、对抗”。在“合作”方面,美国需要获得中国在气候、朝核、伊核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最近仅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有所突破,发表了“联合宣言”。在“竞争”方面,美方极力阻挠中国的崛起,继续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变本加厉,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此外,美国还大搞“军备竞赛”,发展核武器和中程导弹。在“对抗”方面,美方继续将战略重点移向印太地区,在南海、台海、东海保持与中国的军事对抗态势,在新疆、香港、体制等问题上,保持与中方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对立。
美、中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美方强调“维持现状”,表面上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不变,实质上却不断踩踏“红线”,用“切香肠”的办法挑衅中方的忍耐极限。美、日第一次把“台海和平非常重要”列入美日同盟的议程之内,美国还积极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支持欧洲国家升级和台湾的政治和经贸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曾经被提升为两国关系的主要矛盾,回顾签订“第一阶段协议”后两年来的情况,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贸易问题似乎已经不再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主要分歧,但仍不失为习-拜会谈的重要议题。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如此广泛、复杂,又如此尖锐,两国关系似乎没有调和妥协的余地,前景令人悲观,高峰会谈似乎也难以出现任何突破性的发展。
但是近期也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重要迹象。
在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访华期间,中方曾经提出了三条“红线”,即:“不得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不得阻挠中国的崛起,不得侵犯中国的主权。”(大意如此)最近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方不再以改变中国的社会体制为政策目标,获得了中方的点赞。
中美两国之所以能够在气候合作问题上有所突破,是因为美方特使克里把双方在其它问题上的分歧搁置一边,对主攻的问题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可见,如果能摆脱“价值观”等问题的纠缠不清,采取务实的态度,是有可能在两国之间找到很多共同点的。克里的态度受到美国“强硬派”政客的攻击,甚至要他下台,但是他们无法否定克里取得的合作成果。
最近美方提出,“竞争”不应演变为“新冷战”,“对抗”不应导致“战争”,从而提出要为两国关系设置“护栏”...... 我们希望,两国领导人能够在承认对方“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找到一些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红线”或“行为准则”,防止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至少停止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为两国关系的正常与良好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