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已100天,各大媒体都在总结这100天内美国发生的变化,《金融时报》特别撰文,题目是:《拜登的100天: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引发了北京磨擦》,就拜登的“中国政策”作了一个小结。
《金融时报》指出,从拜登与习近平的第一次通话,到双方代表在阿拉斯加的会晤,拜登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如此接近特朗普,超过很多专家的预期。
《时报》借用一位外交人员的话,指出中国原本希望时钟能够倒转,新政府能与特朗普有所不同。有必要早点搞清楚: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除了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拜登在南海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存在,再度确认对台湾“坚如磐石”的支持,和对保卫日本的联盟承诺。
在贸易方面,看不出拜登政府有取消关税的意愿,特朗普的大部分措施都没有改变,拜登甚至继续沿用特朗普的做法,将一批中国企业列入“出口黑名单”。
《霍普金大学》的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说,拜登在“香港”和“新疆”等问题上强调民主价值,并不奇怪,但是拜登在经济和技术政策上和特朗普保持一致,却令人惊讶。
《哈德逊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是前特朗普政府官员,他说:很高兴看到特朗普的很多政策都得到延续,中国和本地区的伙伴们都应该明白,这不是特朗普的独特现象。
但是《时报》指出,拜登和特朗普也有所不同。拜登努力修复被特朗普所破坏了的盟友关系,强调印度-太平洋的重要性,日本首相菅义伟成为他所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首脑,韩国总理文在寅将是第二位(5月份到访)。
拜登召开了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的第一次高峰会议,此后的美、日高峰会谈《联合公报》表示对台湾的支持,是1969年以来的第一次。此外,美国还在“新疆”问题上协调组织了美、英、加、欧盟对中国的制裁行动。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一位专家说,拜登在加强联盟关系上表现突出,现在北京开始担心出现一个“反华大联盟”。
但是美国的盟友也担心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过度聚焦于军事,而忽略了经济。到目前为止,拜登似乎没有兴趣重回TPP等区域性贸易协议。
此外,如果美国继续和中国保持接触,那么不清楚两国究竟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到目前为止,双方的合作似乎仅限于“气候”和“朝核”问题。
《金融时报》认为,在明年11月份美国的中期选举和10/11月份中国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之前,中、美两国之间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妥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