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在“人权”问题上的“舆论战”和“互相制裁”,如果仅限于象征意义而无实际效果,倒也罢了,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欧洲议会”本来已经准备开会审理和批准最近达成协议的《中国-欧盟全面投资协定》,现在由于5名议员受到中方的制裁,《协议》的命运已经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从特朗普掀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以来,欧盟国家一直处于“选边站”的尴尬境地,这些国家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但是又不愿意得罪美国,感到左右为难,其中特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几乎公开拒绝与美国站队。美国与欧盟国家之间也存在贸易问题上纠纷,这一矛盾在特朗普当政期间也被激化了。
中国早已看出欧盟国家与美国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在战略上拉拢欧盟,集中力量打击美国,《中国-欧盟全面投资协定》应运而生。
2014年1月,中国与欧盟在北京开始了《协定》的第一轮谈判,此后经历了7年35轮谈判,终于在拜登上任前夕达成协议。
据媒体报道,中方在谈判中作出了重大让步,向欧盟国家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优惠条件,欧盟国家当然非常满意,美国强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协定》在美国和欧盟之间起了“分化”作用。拜登希望上任后与欧盟国家联手对付中国,而中国的这一招的确厉害,立即化解了拜登的毒招,美国要想说服欧盟国家共同对付中国,从此面临失败的命运。
现在情况起了变化,美国和欧盟在“人权”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打“舆论战”本来没有什么,“互相制裁”也不会有实际效果,但是现在波及了《协定》的命运,那就不简单了。
媒体认为中国没有把时间计算准确,在“欧洲议会”准备审理《协定》的关键时刻之前,过早对欧盟的“制裁”作出“反制裁”的强烈反应,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协定》需要获得“欧洲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而“欧洲议会”已经无限期推迟对《协定》的审理,各种反对《协定》的舆论也随之而来,十分汹涌。
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价值观”也许很难改变,但是“价值观”和“经济利益”之间,何者更为重要,贸易是否应该和政治挂钩,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