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左方为美军《迪凯特号》军舰,右方为中方军舰,两舰几乎相撞
试想象以下的情景:你正在沿自己的车道开车前行,另外一辆车突然从旁边的车道插入你的前方,还故意放慢速度,阻挡你的前进,你为了避免相撞,不得不紧急改变行车方向,偏离自己的车道......虽然避免了相撞,但是对方的行为显然是一种危险的恶意动作。
这可能就是2018年9月30日发生在南海中、美两艘军舰之间的情景。根据美方的表述,美舰《迪凯特号》在某中国人工岛屿附近“自由航行”中,由于中国军舰的“不安全和不专业操作”,使两舰几乎相撞,美舰被迫紧急向右方转舵,两舰最近距离只有40米。
根据媒体的报道与分析,实际过程可能是中方军舰从《凯》舰左后方高速追赶上来,逼近《凯》舰的航道前方,然后减速,迫使美舰改变航向,把《凯》舰挤出原先的航道。
中、美两国军舰在南海多次遭遇,鉴于两国之间没有关于海上遭遇行为准则方面的协议,中方军舰的惯常举措是“尾随,警告,驱离”等。上述这一次,可能是中方警告无效,才出此下策,两舰几乎相撞,是最严重和最危险的一次。
对抗和冲突的不断升级,美方终于改变态度,从不选边和不参与南海地区的主权争议,变为直接进行干预,宣布中方的主权申索为“非法”。
今年7月初,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进行军事演习,还拉了澳洲和日本军舰参加军演,现已一个多月,美舰至今赖着不走,继续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摩拳擦掌,表现出对中方不再容忍和不惜一战的姿态。
形势看似紧张,很容易“擦枪走火”,爆发战争,其实正相反,一个多月来,中、美双方的军舰完全没有接触,就连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很明显,中方在南海采取了“敌进我退”、“不接触、不冲突、不对抗”的态度,虽然口头上的措辞仍然强硬,但是在行动上已经从“狼性”转变为“理性”。
这种转变,有可能使对方产生误判,以为是中方软弱的表现,反而可能助长美方的气焰,今后更加肆无忌惮,倒不如痛痛快快打一仗,即便打输了,也好让对方知道己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好过完全不抵抗。
8月5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采访,谈到南海问题时,没有再提“九段线”和“自古以来”的说法,他说:“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不能成为国际政治的角斗场。” 他重申中方“不对抗、不冲突”的对策,还说:“我们愿意堂堂正正地与美方开展坦率有效的沟通,准备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
8月6日,美国防长艾斯珀和中国防长魏凤和通了电话,据说双方达成了“不开第一枪”的口头协议。
能够理性对待问题当然好,但是说惯了”硬话“,又动辄“亮剑”,如今在敌方大军压境的形势下,说出这样的”软话“来而没有“亮剑”,虽然“理智、冷静”,多少令我产生一种“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