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要达成最终的全面性协议,仍然存在一道难以跨越的坎,那就是关税问题。
双方虽然已经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局部协议,但是如果不能达成最终的全面协议,一切阶段性成果都可能化为乌有。中方商业部表示,取消“贸易战”爆发以来美方的全部新增关税,仍然是中方所坚持的目标;美方也表示,如果不能达成最终的全面协议,原定12月15日开征的新关税将如期执行。
阶段性协议并没有解决“贸易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正因为如此,阶段性协议所造成的乐观情绪非常有限,美国的股市虽然再度冲破27000,但只是小涨,没有大涨,中国的股市也仍然在3000点附近徘徊,投资者仍然处于观望,在中国开厂的仍然不知道该不该搬迁。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初衷,不是因为敌视中国,而是出于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严重的贸易失衡。现在中国也已经理解,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美关系,必须和美方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贸易失衡问题不解决,早晚也会爆发,最终对中方不利,而特朗普也一再申明,他不怪中国,只怪他的前任没有及时解决该解决的问题。
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严重贸易失衡问题如何解决,真是谈何容易。美方希望定出硬指标,例如每年降低逆差2000亿美元,中方认为只能量力而行,不能强求。
目前特朗普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关税”,但是“关税”这种解决办法,有如治疗癌症的“化疗”,既杀伤癌细胞,也杀伤好细胞,在没有更好、更直接解决办法的实际情况下,似乎也是一种“不想用也不得不用”的解决方案,更何况特朗普是个“关税迷”,见钱眼开,不管这钱来自何方,每年1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不是一笔小钱。此外,美方还想保留关税,作为今后违约的惩罚手段。
目前中方恢复对美国农产品的大量采购、开放金融市场等种种举措,都对降低贸易逆差有利。既然关税是贸易失衡所引起的,那么合乎逻辑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随着贸易差额的降低,关税也应该相应降低,也许有必要在“贸易逆差”和“关税”之间建立一个有关联的互动机制,定期评估,及时调整。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协议,那么贸易战正式结束,关税虽然继续存在,但只是一种调整手段,不再是象征“贸易战”的标记。
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在今后的国际采购活动中,理应优先考虑美国。例如大飞机的采购,中国过去对《波音》、《空客》是50-50,今后可能向75-25偏移。同类的贸易活动中,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来降低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现阶段令人感到乐观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开始以友好协商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如果双方都意识到“中美友好”高于一切,任何一方的任何让步,其后果都是双赢。按照白宫经贸顾问库特罗的说法:美中现在都有很大的动力来达成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