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
各方对中、美贸易谈判的期望都很高,中、美双方都放出了“谈判进展顺利”和“即将达成协议”的乐观信息,有人甚至言之灼灼,说特朗普和习近平将于本月27日在“海湖庄园”举行签字仪式。
现在看来,这是个假消息。今天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告诉《华尔街日报》:中、美双方没有安排本月份的高层会谈,双方都没有感觉即将达成协议。(点击这里)
布大使还指出,目前谈判的主要分歧之一是“执行机制”enforcement mechanism。
中、美每次举行贸易谈判,我们从照片中总能找到两国大使的身影,中方是崔天凯,美方就是这位布大使。既然布大使是谈判的参与者,他的话当然是比较准确的,更何况如果双方在本月底举行高层会谈,准备工作现在就需要进行了,两国大使在这种重大外交安排中是必不可少的。
也就是说,中、美贸易谈判在本月份内不可能达成协议,而特朗普延迟了3月1日必须达成协议的“硬期限”,又没有规定一个新的期限,已经在美国国内造成了特朗普“认怂”的印象。
美方认为中方没有认真兑现18年前中国在WTO协议中的承诺,不信任中方,怕中方在本次协议中“什么都答应,什么都不执行”,因此特别强调本次协议的“执行机制”。
什么叫“执行机制”,我的理解是两条,一是定期检查对方的执行情况,二是如果发现对方违约,可以进行惩罚,例如加税,甚至退出协议。据说美方提出,如果美方对中方征税惩罚,中方不得报复。这样的要求,估计中方很难接受。
美方一再强调,一个协议如果没有执行机制,等于没有协议。
但是这种执行机制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协议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第三方仲裁,任何一方都可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以自行裁定对方是否执行协议,可以决定是否加税或者退出,这就使得协议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而第三方仲裁往往在时间上拖得很久,例如最近WTO关于中国的农业资助政策问题的裁决,就调查了两年之久才作出裁决。
“执行机制”的确是个很难达成协议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