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贸易战”只是限制在商品贸易范围内,那么中国对美出口5000亿美元,远大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1500亿美元,美国一旦对4500亿美元或全部中国商品征税,中国不可能用同等规模的反征税进行报复,势必求助于商品贸易以外的反制手段。
第一个可能是用的反制手段,是打击美国服务性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这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管理、广告、旅游、航运、娱乐和知识产权费用等等。2016年美国服务行业对中国的出口总值为542亿美元,进口161亿美元,美国顺差381亿美元,其中最大的顺差产生在两个项目上,一是知识产权和软件费用,二是旅游。如果中国用打击服务行业来制裁美国,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旅游,可以借鉴中国用旅游制裁韩国的经验。美国的知识产权和软件费用,正是中国最需要的美国服务性产品,估计不可能用停止购买美国的知识产权和软件来报复美国。
服务行业是美国的优势所在,本来可以用服务行业的顺差来抵消商品贸易的逆差,但中国长期以来限制美国服务行业进入中国,目前刚刚开始降低门槛,可惜已经为时过晚,美国的服务行业对中国市场没有多少依赖性,所产生的贸易顺差,与商品贸易所产生的逆差相比,毕竟少太多。用旅游业来打击美国,会有一些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大,因为美国远不像韩国那样严重依赖中国游客的购买力。
第二个可能用的反制手段,是打击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和企业,同样可以借鉴韩国《乐天》在中国的遭遇。首当其冲的可能是《麦当劳》、《星巴克》、《沃尔玛》、《好莱坞》等美国的餐饮、零售、娱乐类行业,这些美资企业可能需要“绑紧安全带”了。但是美国在中国的出口型企业,则可能受到保护,因为这些企业为美国和世界市场生产各类产品,为中国创汇,特朗普正恨不得把这些企业搬回美国,尤其是《苹果》的各类产品。
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征税,也针对美资在中国为美国市场生产的产品,因此这些美资企业本来就在特朗普的打击范围内,特朗普在国内对企业减税,在国外对他们的产品征税,其目的正是要把他们逼回美国。如果中国为了反制美国而打击这些美资企业,正中特朗普下怀。
中国可能用的第三个反制手段是“抛售美国国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主,拥有美债大约11000亿美元,略高于日本。如果中国在债券市场进行抛售,肯定会造成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问题在于,这种冲击究竟有多大。美国政府欠债总额高达21万亿美元,其中外债6万3000亿美元,因此美国政府的最大债主是美国人民。中国拥有的美债,只占全部美债的5%弱。由于美债信誉良好,利息不低,如果中国抛售,估计找下家接盘不会太难,而如果价格过低,反可能造成中国的巨额损失,因此用抛售美债的办法来反制美国,效果不大。
中国对美国可能用的最后一招,是“货币贬值”。最近几年来,中国正在努力为人民币创造国际货币的地位,例如中国和俄国的能源交易已经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中国也在促使更多国家接受人民币为储备货币,所有这一切,都要以人民币的稳定为基础,如果为了报复美国,贬值人民币,等于自残行为,能源和粮食等民生必需品和各类工业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将大幅度提高,给自己造成巨大困难。因此,贬值人民币这一招有可能使用,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只能有限使用,而美国可以继续提高进口税,抵消人民币贬值所产生的效果。
这不是危言耸听,45%的高税率早就已经提出来了,现在的10%只是开始。研究过“纳瓦罗理论”的,应该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不买中国货”,宁可把贸易逆差让给其它国家,也不能继续留给中国。
中国反制美国的目的,是“以战止战”,希望特朗普能够悬崖勒马,但是如果特朗普及其同伙对中国的敌视程度,已经到了以“不买中国货”为最终目标(我希望不至于),那么中国的任何反制手段都将变成特朗普继续加税的借口。
中国以上四种可能的反制措施如果综合使用,打出一套组合拳来,当然会对特朗普造成压力,但是看来远不足以迫使特朗普回头。只要看看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在美国面临多大压力,而他至今继续坚持不懈。到目前为止,反对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只是一些美国的商会和企业之类“利益集团”,特朗普已经下决心顶住,而美国国会至今只对特朗普向盟国的钢、铝征税表示不满,CNN甚至批评特朗普对中国太软弱。
美国人民会允许特朗普如此不顾一切,一意孤行吗?答案在于特朗普能否继续维持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趋势。只要经济保持强势,失业率低,工资见涨,就足以抵消关税壁垒所造成的消极因素。眼下美国经济一片好景,这才是特朗普的底气所在。前天公布的最新数据,《亚特兰大美联储》对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预测竟高达4.6%,好得令人难以相信。
现在有人提出警告:美国的保护主义曾经造成1929年的经济危机,历史有可能重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盲目追求利润,产能严重过剩所造成的。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