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喜乐花园 //www.sinovision.net/?34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行我素,此生无悔!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秋节思乡有感:我的家乡在哪里?

热度 40已有 18286 次阅读2016-9-15 12:38 | 中国大陆, 中国人, 李嘉诚, 移民美国, 我的家乡 分享到微信

有人批评李嘉诚不应该变卖国内的房地产,他们认为李嘉诚是中国人,在国内置产天经地义,如今变卖国内资产,似乎有“离乡背井”之意。对此,李嘉诚的答复很简单:我心安处是我家。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四海为家”,住在哪里感到心安,哪里就是我们的家乡。到网上查查,发现这句话出自古人,原话也许应该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两种说法的意思是一样的。

李嘉诚的这句话令我感触很深,我很同意他的观点。我也是一个“四海为家”的人,我出生在北京(那时叫北平),成长在上海,出国在香港,成家在泰国,最后移民到美国,离开中国大陆已经54年,移民美国也已经40年。我曾经周游列国,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长居久安之地,最后选定了美国。我的家乡究竟在哪里?是我的出生地中国吗?是我这辈子居住时间最长的美国吗?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管住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我是一个中国人,或者叫做华人,因为我的母语是中文,我的文化背景是中国,我喜欢吃中餐,娶中国老婆,生的孩子有一张中国面孔。我无法选择我的出生地点,但是我可以选择自己终老的地点,我并不认为我有所谓“落叶归根”的需要,非要死在自己的出生地不可。

我的“离乡背井,四海为家”,也有不得已之处。1962年我离开中国大陆前往香港时,正是国内“反右派”结束,物资供应极度紧张,难以维持温饱之际,有条件离开那个环境,正是求之不得。1985年我回国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有利可图,回去是为了赚钱,赚了钱见好就收,虽然也曾经想终老中国,但是毕竟不喜欢那个社会环境。

很多人非常喜欢那个社会环境,如鱼得水,尤其是财大可以气粗任性,可以呼风唤雨,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我喜欢“明争”,不喜欢“暗斗”,我喜欢“法治”,不喜欢“潜规则”,我喜欢人际关系的简单透明,不喜欢察言观色,不喜欢拐弯抹角,不喜欢整人或被人整,不喜欢算计琢磨别人或被别人算计琢磨。

我不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体制”,我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中国特色”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人民和意识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政党和社会体制。

真正需要革命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因此我赞同老毛发动“文化革命”的初心:“反四旧”(
思想、文化、风俗、习惯)。60年代的那场“文化革命”走上了邪路,但是中国的文化的的确确需要革命。

我为什么喜欢住在美国?不是因为这里的物质生活好。同样花这么多钱,如果是住在国内,我的住宅也许可以比这里的更大更豪华,可以雇佣很多人伺候我,可以做“人上人”。但是在美国,我宁可自己开车,自己做饭,自己洗碗......只做一个“普通人”。

不必告诉我美国也有很多阴暗和见不得人的地方。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想国”,一切都只是相对比较而言。

我喜欢美国的文化传统,美国虽然历史很短,却是一个真正的大熔炉,其核心价值就是“包容”这两个字。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不管是什么民族背景、风俗传统、宗教信仰、
政治党派,都可以有所保留,但也不得不被一个更强有力的文化所融解,因为统治这个国度的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那就是美国的宪法,和高度透明的法律,大家必须共同遵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5

握手
7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回复 tjgq 2016-9-26 07:10
我喜欢明挣,不喜欢暗斗,我喜欢法治,不喜欢潜规则,我喜欢人际关系透明,不喜欢察言观色,......
===================
老大说的太好了,但生意人不得已而为之。我想,因不适应,这也是你停止大陆生意的原因!
回复 学而不倦 2016-9-25 09:09
文革不是反四旧,让毛泽东的同乡老友饶漱冥来回答阁下:“八丐九儒自古有,而今更名臭老九;古之老九犹是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无文化,反动皆因知识有。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阁下可能是久居国外,对文革虽然有些了解,与有切肤之痛九死一生之后的了解,还是大不相同的。深深为阁下庆幸。
回复 dodoaush 2016-9-20 03:05
大赞!!!!同感!!!!
回复 maomao1 2016-9-16 18:46
老刘说老毛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心是反四旧,那他咋不把他自己封建皇帝式的万万岁给先反掉?
回复 言者无罪 2016-9-16 13:37
读此博文,足见博主坦荡胸怀。快哉快哉!!!
回复 linling 2016-9-16 12:25
米兔。
回复 linton 2016-9-16 04:33
某网友的三句半又来了,看完他的留言俺都快变结巴了。
回复 linton 2016-9-16 04:30
Bravo! 海外华人的宣言!
既然已经用脚投票了,就专心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对故乡的看法同作家王朔、法国诗人蓝波的看法一致,人生也有逃离。
很想听博主介绍当年从饥荒的国内骤然来到国外的感受,顺祝中秋快乐,花好月圆!
回复 槜法大 2016-9-16 02:40
当然是,在中国。美国人的,中秋节思乡有感,我的家乡在哪里?更是,当然是,在中国。中秋节思乡有感,就是中秋节,思念家乡,有所感悟。我的家乡在哪里?更是,当然是,在中国。美国没有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中秋节思乡有感,就是在中国,中秋节思乡有感。我的家乡在哪里?当然是,在中国。美国人,把中国节日在美国过,是国家错误。家乡在中国。
回复 lilynn 2016-9-16 02:21
此文读得很痛快!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情结让人欲罢不能,但在能跑动时回去看看就好,不一定要死于斯。
回复 明月娘 2016-9-16 00:29
道法H自然: “孔子不死,动乱不止”
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长制,利于统治者的中央集权。
不利于普通百姓的独立自主开创精神。
更甚者,儒家思想的保守不思进取却 ...
你滴,跳大神滴干活?子不教,娘之过。几千年的流传,不是几个人的。文化就是文化。道不清,血脉相传。你的就是你娘教你的。
回复 道法H自然 2016-9-15 23:42
“孔子不死,动乱不止”
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长制,利于统治者的中央集权。
不利于普通百姓的独立自主开创精神。
更甚者,儒家思想的保守不思进取却用礼仪的画皮去掩盖,
导致阶层利益固化严重,
上下不能有效流动,社会腐败堕落就是必然。
于是民怨集聚,沸腾,
最终打土豪分田地也就成为必然。

封建文化不是说倒就能倒的,所以老刘的担忧不无道理。
回复 gdzjzh 2016-9-15 22:57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出处

苏轼词《定风波》:序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短短几字道尽了柔奴的宁静淡远,睿智豁达。定国系附马,因受苏轼诗文案牵连,被放逐南蛮之地。柔奴虽是歌妓,但却一路相随,陪伴左右尝尽坚辛,历经数载重回京师,只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回复 gdzjzh 2016-9-15 22:53
老刘说的真心话,算是给自己一个说法,但总还是有一种遗憾的说不出的感觉,落叶归根是华人的传统,的确现在也说不明白了
回复 明月娘 2016-9-15 22:37
shachenbao: 严重同意这一句:"我不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体制”,我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传统。"
老刘的祖籍在山东,孔孟之乡。美国是在一块白板板上涂鸦。老刘在美国“宁可自己开车”,回国咋就不能自己开车啦?没有国内驾照?
回复 shachenbao 2016-9-15 22:09
严重同意这一句:"我不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体制”,我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传统。"
回复 明月娘 2016-9-15 21:01
俺认为老啦,彻底退休后,还是回国好。可以重温过去的时光,感受熟悉但又陌生的环境,又有一种新鲜的挑战。老啦就是混吃等死,有条件,精力就去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那个国家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明争暗斗,升官发财是年轻人干的事。回国享受晚年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要舍弃部分原所在国家的福利待遇。回与不回影响因素很多,每位老年人有不同的选择。
回复 rubin 2016-9-15 20:25
此心安处是吾乡!
回复 曾经湘桥 2016-9-15 19:41
…望明月时,寻故乡中…
回复 samfbh 2016-9-15 19:31
实话实说,不隐瞒什么。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