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语默文集-号不知先生-诗人思想者 ... //www.sinovision.net/?342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现以哲学思索为己任,主攻诗歌、书法、国画、篆刻。著有《语默文集》书法墨迹限量本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鲍桑葵

已有 2033 次阅读2011-10-19 01:17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编/语默

      鲍桑葵(Bernard Basanquet,1848—192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和表现主义美学主要代表之一。1848年 6月14日生于阿尼克附近的罗克霍耳。就学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 贝利奥尔学院。1871~1881年在牛津大学任教。1881年在伦敦除从事著述外,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曾为当时刚兴起的成人教育运动讲课。担任过1894~1898年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1903~1908年取得圣安德鲁斯大学道德哲学教席。1923年 2月8 日死于伦敦。
      鲍桑葵是一个多产的著作家,在有关哲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专门论述。主要著作有:《知识和实在》(1885)、《逻辑学──知识的形态学》(1888)、《美学史》(1892)、《道德自我的心理学》(1897)、《国家的哲学理论》(1899)、《个体性和价值的原则》(1912)、《个人的价值和命运》(1913)、《美学三讲》(1915)、《当代英国哲学》(1924)等。
      在哲学上,鲍桑葵是新黑格尔主义者。美学上,他试图调和古今的美学思想,把18世纪美学中的形式原则与浪漫主义运动的注重的情感表现原则结合在一起,提出美学主要研究审美态度及其特殊的价值形式。把美定义为感官知觉或想象力把握到的特性或个性的表现性,同时又服从于同一媒介的一般的表现性的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使情成体”说,认为美是一种情感的愉快的领悟,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心灵态度是静观的。反对克罗齐的轻视物质媒介的观点,认为艺术要靠媒介来体现。认为美学不是为创造美或批评艺术作品提供法则,而是对感觉和想象中的愉快与不愉快的原因作详细的解释。
      鲍桑葵在哲学上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其他主要代表T.H.格林和F.H.布拉德雷关系密切。他曾在牛津大学受教于格林,与布拉德雷也相互影响。他同他们一样把理性的、精神的绝对当作最高的实在,认为整个世界的统一性存在于绝对之中。不过鲍桑葵的思想与G.W.F.黑格尔更为接近,他反对格林过分强调绝对的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也不同意布拉德雷把实在和现象对立起来,把绝对的即直接的经验同关系之中的经验即思想对立起来。他认为整体和个体是统一的,整体、绝对是一种具体的普遍,它包含了一切特殊的、具体的事物及其过程,并存在于它们之中,是它们的完成。他把直接经验和思想看作是统一的,思想并不单纯是分析的、抽象的,而且也是综合的、具体的,它可以而且应当达到具体的普遍,即实在。
      鲍桑葵否定纯思想、纯逻辑,认为思想的性质总是与实在的性质相关,思想就是对实在的显示。他以这种观点解释艺术、宗教和道德,认为它们都是具体的普遍。例如,宗教在本质上就存在于意志及信仰与一种最高的现实的完满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完满性必将超越一切有限的不完满性。鲍桑葵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作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他反对以往的经验论哲学家关于个人不必服从社会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国家对个人的超越性,认为个人的意志只有在作为整体的社会、国家中才能实现,国家所作的强制就是个人的社会方面对其反社会方面所作的强制。
      他的最大贡献在美学史方面。他是最早写作西方美学史的人。在《美学史》中,他对哲学中的这一部门的大体发展,从古希腊罗马时代,经过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后半叶德国古典美学的终结,作了一个轮廓分明的描述。他以批判性的态度把古代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结合起来。

更多内容待续。。。。。。

2011年6月-11月(成都)
语默汇编:《世界百科全书》“人物”系列B"鲍桑葵"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10-21 08:12
To: 语默 你曾经说:
我知道这个人也是读美学批评史了解到的,想求甚解,但又要不求甚解。。。很难。我们能因为一个人,一个思想,产生交流的动力,这是最美的。呵呵。。。谢谢兄长!!!
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不管怎样,以不失去完整、独立、清醒的自我为前题。谢谢。
回复 语默 2011-10-21 01:25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鲍桑葵。以前听说过这个名字,可能读到过他的观点,在哲学学说的比较和讨论中。他的整段理论没有读过。我们那时,能读到叔本华、黑格尔和马克思之比较的文章都是非常不可能的事。只是在圈子里才可能“公开涉及”。
经验主义、现实主义、体验派、以心理(思想与精神)和物质(人和社会的生存状态情势)等为出发点的学说、实用还是批判,等等。其实就是一句话:认识论。这个东西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时段和社会现实的各不相

我知道这个人也是读美学批评史了解到的,想求甚解,但又要不求甚解。。。很难。我们能因为一个人,一个思想,产生交流的动力,这是最美的。呵呵。。。谢谢兄长!!!
回复 今又是 2011-10-19 09:00
鲍桑葵。以前听说过这个名字,可能读到过他的观点,在哲学学说的比较和讨论中。他的整段理论没有读过。我们那时,能读到叔本华、黑格尔和马克思之比较的文章都是非常不可能的事。只是在圈子里才可能“公开涉及”。
经验主义、现实主义、体验派、以心理(思想与精神)和物质(人和社会的生存状态情势)等为出发点的学说、实用还是批判,等等。其实就是一句话:认识论。这个东西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时段和社会现实的各不相同。少去了这点。什么话都是废话。政体超越个人、体制超越诉求、民主捆绑自由。悖论永远是最为强大的认识工具。没有它,没有“反考”,一切被颠倒的事情永远不会反正。
以前我写过自己的“想法”:读书,我不太注意去记住名字,比较注重消化作品的真实也即到底的一句话。因为大脑储存和分析能力的有限。这样做脑子就很“轻松自由”,而且不会乱了筋脉。要点也是清清楚楚,还有助于自己独立完整地表达自己。东西背了太多脑子容易乱,而且沉沉地不方便施展。
有关人的意志、意识、社会环境和自由(范围),说到中国只有一件事能“理清脉络”:先秦文化和之后的“户籍制”。里面非常大,对国人来说,比较“通俗可知”。之后中国很多的事是从那里开始的。很多东西挂在上面了。以后与你慢慢聊。如今啊,我的一切是倒挂,为了孩子。
欣赏你的这篇东西,是忙活后的一个冷静,定一定,让升起来的东西自愿趴下,再重新升起来时,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表述才可能被解放和提高。握手,回见!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