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浅说诛山御窑与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之一)

热度 1已有 3046 次阅读2018-12-28 21:30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至正型, 瓷器, 慈利县, 元代, 皇帝, 至正型 分享到微信

浅说诛山御窑与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之一)

王正鹏(土家族)//摄影

    【独立考古学者王正鹏】  张文进(12811352)制造的“至正型”青花瓷器,首次进入世界人们眼中的是英国考古学者罗伯特·霍布森(Robert L. Hobson)于1929年发现中国的“至正型”青花瓷器,罗伯特·霍布逊(Robert L. Hobson)于公元1931年撰《Chinese Ceramics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民間收藏的中國陶瓷):(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首次记载“中国张文进制造‘至正型’青花瓷器”,英国考古学者罗伯特·霍布森(Robert L. Hobson)首次记载“中国张文进制造‘至正型’青花瓷器”于公元193566日经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大维德爵士(SirDavidPercival)以360英镑购得“中国张文进制造‘至正型’青花瓷器,至今收藏在并由英国大维德基金会(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罗伯特·霍布森(Robert L. Hobson)在(19101950)四十年之内不仅为乔治·尤摩弗帕勒斯、玻西瓦尔•大维德、阿尔弗雷德·克拉克夫人等收藏家编写了藏品图录,更系统梳理了英国当时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的中国瓷器,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Chinese, Japanese, Corean Porcelains(《日本北韓瓷》)》、《Chinese Portery and Porcelain(《中國陶瓷》)》、《Art of Chinese Potter(《中國陶藝》)》《The wares of Ming dynasty(《明代器物》)》《The later ceramics wares of China(《中國最新陶瓷產品》)》,为中国陶瓷走上世界奠定了第一步理论基础。

    英国考古学者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于公元1868年抵达北京的英国驻华公使馆的医生,在北京一住就是30年。看病诊症之余潜心研究中国古物,成为中国古器物方面的专家。他对中文的掌握以及在中国陶瓷方面的专业学识,使其最先替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馆长奥古斯塔斯·弗兰克斯(Augustus W.Franks)采购藏品,后经由弗兰克斯的推荐,南肯辛顿博物馆(South Kensington)在公元1882年交给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500英镑,请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代为购买“造工优良的物品”,这500英镑在当时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竟换得253件(组)器物。公元1900年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退休返回英国。公元1904年斯蒂芬 · 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应英国教育部的邀请,出版了《中国美术(Chinese Art》)》一书。书分上下两册,阐述了雕塑、建筑、青铜、竹木牙角雕刻、漆器、玉器、陶器、瓷器、珐琅器等12类器物,是英国学者研究中国艺术的必读经典。《中国美术(Chinese Art》)》这本书在公元1907至公元1924年间6次重版,第一次对中国艺术品进行分类,为以后西方细分研究中国艺术划定了最早的界线。

    英国考古学者哈里·加纳爵士(Sir Harry Garner)既是古陶瓷收藏家,又是研究专家,英国考古学者哈里·加纳爵士(Sir Harry Garner)代表作《东方的青花瓷器(《Oriental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是其英国考古学者哈里·加纳爵士(Sir Harry Garner)通过对欧美公私收藏的东方青花瓷实际考察,结合丰富的文献史料,系统阐释和总结了中国青花瓷器的兴衰史。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实物资料,同时还广微博引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视野广阔,是一本难得的中国陶瓷研究专著。

    从(19151945)三十年间,美国实力雄厚的富豪,如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 P. Morgan18371913)、洛克菲勒家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Jr.18741960],J. P. 摩根的收藏大部分捐献给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艾佛利•布朗迪吉(Avery Brundage)藏品多捐赠于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ArtMuseumofSanFrancisco);Waner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Charles Bain Hoyt和白纳德兄弟(Eugene and PaulBernat)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等等。着迷于中国艺术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收集中国艺术品。美国政府,则通过经济手段,如关税、遗产税等来间接促进这些文化领域活动。通过捐赠,这些收藏家的收藏最终构成了美国各大博物馆馆藏的主要来源。

    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馆长助理美国考古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是一位热心于中国瓷器研究的学者。1950年夏, 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和妻子一起参观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Iran) 大约800件中国瓷器,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Bukapu Palace Museum, Istanbul, Turkey) 多达10000件中国瓷器。发现两个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陶瓷均原是土耳其奥托苏丹皇室珍藏品。于是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博士联系到以往对青花瓷器的研究,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博士意识到两座博物馆中有着规模可观、可资利用的实物资料。公元1952年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博士发表《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公元1956年又出版《阿德比尔寺所藏中国瓷器》。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利用戴维基金会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两馆藏品深入研究,把凡是与象耳瓶相类的都划为“14世纪青花瓷器”。这样就在辨认出大批14世纪青花来,后来的学者在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研究的基础上,把这批瓷器进而定为“至正型”,作为典型的元青花。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现,元青花的面貌逐步清晰起来,学者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也逐步普遍。美国考古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第一次分清元代至正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定为“至正型” 为典型的元青花。

    “至正型” 元青花瓷器到底出于中国那一个窑?“至正型” 元青花瓷器当时的实用价值是做什么用的?“至正型” 元青花瓷器与张文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至正型” 元青花瓷器在世界各国收藏中数量为什么庞大?纵观世界考古史上没有一个可以说得通的答案。

元代国家政策法规:

    《元史【孛儿只斤·蒙哥(12091259)】》:“宪宗元年(1251年)辛亥夏六月,命皇弟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领治蒙古、汉地民户,以僧海云印简(12021257,中观沼禅师法嗣,临济宗十六世,临济正宗一世祖。)掌释教事,以道士李真常(11931256)掌道教事。注: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是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第四个儿子。

    《元史[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初一日,皇上下诏任命姚文龙为江西道宣慰使,兼处理有关茶叶的法令。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十五日,设立广东按察司。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二十四日,申令严禁汉人私藏武器。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初一日,赏赐忽都答儿等立下战功者牛、羊、马。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二十六日,禁止各州郡的士兵、百姓、官吏捕猎。夏四月初二,敕命和礼霍孙招集中书省各部、御史台、枢密院、翰林院等机构的官员,评议阿合马所掌管财赋的是非,先行查封登记府库的财物。至元十九年(1282)夏四月十六日,由于阿合马(?~1282)的家奴忽都答儿等长期执掌兵权,令博敦等人代替他们,仍旧隶属于大都留守司。至元十九年(1282)夏四月十七日,敕命对天主教士按照僧侣的成例供给粮食。至元十九年(1282)夏四月十九日,敕命:出使的人返回,不立即把所授予的符命呈上,和呈上而官府不立即接受的,都要判罪。凡是文书,只有完全取得皇上同意的才能用御玺。至元十九年(1282)夏四月二十七日,敕命:把妻子、女儿、姊妹献给阿合马而得以做官的,全部免职。至元十九年(1282)五月初一日,泸州管军总管李从,因收受士兵的贿赂放任他们私自返回,致使万户爪难等被贼寇杀害,因而获罪,被处以死刑。没收阿合马(?~1282)的马匹、骆驼、牛、羊、驴等共三千七百五十八头。追究、处治阿合马(?~1282)的罪行,在通玄门外劈开棺材砍斫他的尸体。至元十九年(1282)五月初九日,向各行省颁发供给驿站的玺书。至元十九年(1282)五月十一日,清理各盐运司及财赋府、茶场都转运司收支出入的数目。至元十九年(1282)五月二十二日,决定在平滦州建造舟船,派出军民共九千人,令探马赤军的伯要带率领他们,在山上伐木,以及在寺庙、道观、坟墓中取得木料,由官府付给他们工钱,并命令桑哥(?~1291)派人监督他们。至元十九年(1282)六月初十日,湖广的军队五千人、海船一百艘、战船二百五十艘,命令札剌亦儿·唆都(?~1285)担任主将讨伐之。亡宋的士兵手上刺有记号的和手上没有刺记号的,都听任其成为平民。至元十九年(1282)六月十五日,禁止随意保举军功。至元十九年(1282)六月二十日,派蒙古人孛罗(12461313)掌管湖北辰州、沅州等州淘金的事务。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初一日,赐给在乾山造船的军匠冬衣,并赐给新附军钱钞。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二十五日,禁止各监府的官员令官中的工匠私造器物。至元十九年(1282)九月初六日,禁止所有的人阻挠征收商税。敕令“官吏受贿以及掌管仓库的官员侵吞、盗窃钱粮,御史台监察官知道而不查处,核实其情节轻重后,追究罪责。朝内外官吏贪污的罪行,轻者处以杖刑,重者处死。负责谏言的官吏不据实直言,和接受赃物者同样论罪。”并下诏晓谕天下。至元十九年(1282)冬十月初三日,敕令河西有妻室的僧侣、道士、天主教徒,和百姓同样交纳赋税。至元十九年(1282)十一月十一日,凡是对民间有利的则兴之,有弊的则除之。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将亡宋丞相文天祥(12361283)处死。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十七日,下诏立答耳麻八剌剌吉塔(12681287)为帝师,执掌玉印,统领各国的佛教事务。建造帝师八合思八(12351280)的舍利塔。至元二十年(1283) 春正月十五日,因为在平滦造船离运木料的地方太远,百姓疲于运输的差役,故而迁移到河阳造船。至元二十年(1283)三月初三日,御史台大臣上奏说:“平滦建造船只,五台山建庙伐木,以及南城建造新庙,一共役使百姓四万人,请求停止营造。”,皇上下诏说:“伐木建庙立即停止下来,造船这件事,还是和中书省的大臣商议。”,命令在先后自愿征伐日本的卫戍军中,选留五个卫的汉军一千多人,其余新附军令他们全部出征。至元二十年(1283)三月十一日,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完颜那怀因超越常例提升并随意举荐一百九十八人为官而获罪,将其革职。至元二十年(1283)夏四月初十日,申令禁止贩运私盐,允许按察司查究监督盐运司。至元二十年(1283)夏四月二十六日,把大都所建造的回回炮以及造炮的工匠张林等,送交征东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初四日,申令严禁私自买卖金银。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二十六日,采纳伯颜(12361295)等人的意见,把所收聚的亡宋手号军八万三千六百人编成牌号,设置官员统率他们,并供给衣服粮食。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二十九日,四川行中书省参政曲立吉思等人讨平九溪十八洞,送他们的酋长前往朝廷,确定在这些地方建立州县,听从顺元路宣慰司节制。任命向世雄等人担任叉巴诸洞的安抚大使及安抚使。至元二十年(1283)冬十月十三日,斡端宣慰使刘恩(?~1285)进献嘉禾,同一对苞片上长出九穗、七穗、六穗的各一株。至元二十年(1283)冬十月十四日,诏命“:五卫军,每年在冬季十月听由十分之五的士兵回家准备钱款服装,至元二十年(1283)十一月初七日,命令各行省印制《授时历》。

至正年间(13411370) 皇帝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1370)于至顺四年(1333)六月初八日即位上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于至元六年(1340)亲政。亲政初期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1370)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元四年(13383月撰《至正条格》,曰《祭祀》,曰《户令》,曰《学令》,曰《选举》,曰《宫卫》,曰《军防》,曰《仪制》,曰《衣服》,曰《公式》,曰《禄令》,曰《仓库》,曰《厩牧》,曰《田令》,曰《赋役》,曰《关市》,曰《捕亡》,曰《赏令》,曰《医药》,曰《假宁》,曰《狱官》,曰《杂令》,曰《僧道》,曰《营缮》,曰《河防》,曰《服制》,曰《跕赤》,曰《榷货》共27门。《至正条格》第一卷《卫禁》,第二至六卷《职制》,第七、八卷《户婚》,第九至十二卷《厩库》,第十三卷《擅兴》,第二十三卷《仓库》,二十四卷《厩牧》,二十五、二十六卷《田令》,二十七卷《赋役》,二十八卷《关市》,二十九卷《捕亡》,三十卷《赏令》,三十一卷《医药》,三十二卷《假宁》,三十三、三十四卷《狱官》。。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至正三十年(1370)四月二十八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1370)驾崩于应昌。

元代慈利县相关人物:

1,冷谦(12161405),189岁。根据《元史》《明史》考正。冷谦(12161405),湖南省慈利县人,号龙阳子,初为湖南省慈利县云朝山古寺僧人,21岁时游学河北省邢台市开元寺,冷谦(12161405)最初与刘秉忠(12161274)在刑台开元寺相识(公元1238年),因刘秉忠(12161274)喜欢风水学,刘秉忠(12161274)著有风水学著作《平砂玉尺经》,冷谦(12161405)与海云印简(12021257,临济宗十六世,中观沼禅师法嗣。临济正宗一世祖)相识在山西(公元1248年),冷谦(12161405)与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相识在内蒙古(公元1248年十二月),冷谦(12161405)与赵孟睿12541322)相识在浙江省四明卫王府(公元1260年,赵孟睿12541322)当时7岁。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赵孟睿12541322)撰写了《临济宗正宗之碑》),冷谦(12161405)与张三丰(12471359112岁。道教玄真派宗师,道教武当派祖师。)相识在安徽[公元1264年,张三丰(12471359 )在雎阳给了冷谦(12161405)北宋道士张伯瑞(9871082)著《悟真》]。之后,冷谦(12161405)在湖南省慈利县云朝山古寺建有精舍,现存冷谦(12161405)绘画石刻七幅及铜茶壶一把。公元1269年五月五日《蓬莱仙奕图》,《蓬莱仙奕图》上绘有张三丰(12471359 )图像,张三丰(12471359 )时题有字。《蓬莱仙奕图》现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冷谦(12161405)与黄公望(12691354)相识在浙江,元朝至元元年(1335)冷谦(12161405)与张三丰(12471359112岁。道教玄真派宗师,道教武当派祖师。)相识、莫月、黄公望(12691354)在苏州市天德桥开设三教堂传道),冷谦(12161405)与刘基(13111375)相识在浙江(公元1343年秋,冷谦(12161405)与刘基(13111375)同游浙江时为刘基(13111375)绘《白岳图》,《白岳图》上时有刘基(13111375)的题字,之后又有张居正(15251582)的题字。《白岳图》现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冷谦(12161405)与朱元璋(13281398)相识在北京[公元1364年冷谦(12161405)为朱元璋(13281398)的协律郎官,主制庙宇音律,朱元璋(13281398)为冷谦(12161405)建有极乐观,冷谦(12161405)为极乐观观主]。冷谦(12161405)教授宁王朱权(11551232)修习音律和绘画及道家养生学。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为宁王朱权(11551232)后裔,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的绘画是受祖师冷谦(12161405)的影响。冷谦(12161405)时著有养生著作《修龄要旨》一卷,冷谦(12161405)又著有琴谱《太古遗音》一卷、《琴声十六法》一卷。),冷谦(12161405)与朱棣(13601424)相识在北京(公元1404年四月重绘《蓬莱仙奕图》,此幅《蓬莱仙奕图》遗失。朱棣(13601424)为冷谦(12161405)建有神乐署,冷谦(12161405)为神乐署署主。朱棣(13601424)并为冷谦(12161405)在斋宫塑有铜像,现存北京天坛公园斋宫内。),不久,冷谦(12161405)归隐湖南省慈利县云朝山古寺,卒,葬湖南省慈利县云朝山古寺。

2,覃垕(13111371)王名覃文廑,慈利州安抚使覃垕(13111371),湖广理问。1311年,覃垕(13111371)王出生来到世间,16岁时,覃垕(13111371)王的继父被元军无辜抓捕杀死,不久其母亦病逝。年轻的覃垕(13111371)从此漂流四方,他曾在天门山寺庙当过帮工,于闲暇时从住庙僧人中学得一点儿文化,后有幸结识慈利大户人家田希吕,不久,覃垕(13111371)王杀死狱卒,冒死逃出牢房,后隐姓埋名逃回家乡。途中与一姓朱的女子结为夫妇,并生下两个女儿两个儿子。数年后,田希吕访得覃垕(13111371)下落,将他接至家中,当了十多年的武术拳师。元末大乱时,田希吕推荐覃垕(13111371)回到茅岗,担当了茅岗都司的经历之职。都司主吴氏因不得人心,被土民暴动推翻,覃垕(13111371)被推举当了司主。红巾军起义时,陈友谅(13201363)给覃垕(13111371)封了慈利安抚使一职。朱元璋(13281398)夺得天下,派平章杨璟(?~1382)给覃垕(13111371)继续封任为慈利安抚使。于洪武五年(13704月,联络十八峒土司举起了反明起义大旗。义军很快攻占慈利,朱元璋(13281398)闻讯大惊,遂派杨璟(?~1382)、邓愈(13371377)、周德兴(?~1392)等将领,先后统兵进行征剿。覃垕(13111371)率部顽强抵抗,双方交战多次,慈利、索溪塔、天子山、教字垭、神档坪(现名神堂湾)、茅岗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战场痕迹。起义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因女婿朱思济叛变,覃垕(13111371)不幸被明军抓捕,并解至南京凌迟而死(1371年农历六月初六日)

3,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忽都达儿(12961349),状元。澧州路九溪卫指挥使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阿散的儿子,元延祐五年(1318年)三月戊辰戊午科右榜状元,与慈利县同乡霍希贤(12691349)为师生状元。祖父孛儿只斤·捏古得·托雷·火因平蛮而移澧州路九溪卫指挥使(荆襄王下正千户守御指挥使、居慈利县九溪城)。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忽都达儿(12961349)是元代慈利县籍同乡霍希贤(12691349,郝希贤)的学生,出生于元贞二年(1296)五月十二日慈利县九溪城,卒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十二月十二日。元延祐五年(1318)戊午科右榜状元,与霍希贤为师生状元。授秘书监著作郎,改任湖广行省员外郎。至治三年(1323)任南台御史,改任江浙员外郎,累迁饶州路同知,衡州路同知,升济南路总管。至正九年(1349),任婺州路总管,随即卒。葬于父澧州路九溪卫指挥使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阿散墓(慈利县九溪卫旁)之侧。妻聂氏,子: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思、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烈。

4,郝希贤(12691349),状元。又名霍希贤。字通叟,擅书法,为道士。沣州(慈利县城人,澧州路九溪卫指挥使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阿散儿子孛儿只斤·捏古得·拖雷·忽都达儿的老师,学宫今慈利县江垭镇官桥村)人,元延祐五年(1318)戊午科左榜状元。官至秘书郎,后赴任威州知州遭遇害。

5,唐弘业(12831297) 土司王在职:汉朝土司王唐肇先后裔。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替袭守土,元元贞三年(1297)卒。

6,唐朝国(12971327) 土司王在职:元成宗铁穆尔大德元年(1297)替职,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注军功,封千户侯,授讨巡江宣抚使都督总管,为六路关隘。元朝泰定四年(1327)卒。

7,唐显贵(13271332) 土司王在职:元泰定四年(1327)袭职,曾居山西太原府,后迁浙江省杭州南塘府南塘出长岭岗,后迁四川重庆府巴县,督六路。元至顺三年(1332)卒。生子:堡、祥。

8,唐堡(13321342) 土司王在职: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袭职,居四川省重庆府巴县东门外通挡坪板桥场蒿岗岭四排楼木排巷大栗树双界土地。元至正二年(1342)卒。生子:国政、国心、国顺。

9,唐国政(13421364) 土司王在职: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袭父职,字应熙,又名永镇。至正八年(1348)征合州方谷珍(又名方国珍,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领袖),剿擒有功授四川宣抚使、都督援剿总管。至正十一年(1351)征红巾军刘福通(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洪帮创始人之一。)、韩山童(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白莲教创始人。),剿擒回镇(俘回投慈利县四十八寨服牢役垦荒,洪帮、白莲教始合创于此。)。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剿征张士诚(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盐帮创始人。)还镇。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川湖蛮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青帮创始人之一,俘回投慈利县四十八寨服牢役垦荒。)作乱,率隘兵俱住成都府,江夏侯唐定远、援剿侯唐世祥、周德、丞相陆秀夫、察院赵兴睾、伊孙赵加文,同竹排顺流而下,讨东北寇氛,唐国政平西南,为宣抚使、援剿侯、右都督总管。至正十六年(1356),偕弟唐国心、唐国顺征巫山西南路蛮,至麻寮歇脚岩,出古路龙潭坪,造八耳古鼎,以备军食。游两河口、水寨、茶庄坪,创立舍宇,掘壕作堑,周围数十里,坯以土城,防御西南蛮人作乱,久之安堵。游红土坪上的下洞泉,见一奇石,将此岩赌力,名曰赌力岩。游五里潭(今战马溪),凿通小险峡恶涉。游三里荒,四顾岧峣,见金银三坛,金少银多不便分,三合损于离夫坡千寻井中,今号其地三坛井(讹传为三合口)。游山羊坪、鹞鹦、林溪、金藏、罗峪等处,沿河夹石,山水嵯峨直出,乃居桑植,各途属军舍,防守各地边关,永袭麻寮所。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卒。殁葬湖北省五峰县水浕司大面,即今长乐地,原配金氏与复配佘氏俱葬湖北省五峰县水浕衙前七王冲官屋场。生子:涌、治、清。

元代皇宫相关人员在慈利县:

1,忽思慧,元代医学家。一译和斯辉。回回人。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被选充饮膳太医一职,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天历三年(1330)编撰成《饮膳正要》一书。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分为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目。卷二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此书著成于元朝天历三年(1320年),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看了后随之批示:“命中院使臣拜任刻绎而广传之。兹举也,益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推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恩泽之厚岂有加于此者哉?”,翻开中国饮食营养和药膳学的历史,必然要把《钦膳正要》摆上极其重要的地位。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时,因为数年在外征战,四处奔波,操劳过度,肾气亏虚,患了阳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据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的情况,做了“羊肾韭菜粥”为他调治。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每天坚持喝粥,不到3个月的时间,病就痊愈了,不久王妃也怀了孕,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喜上加喜,大大奖赏了忽思慧,同时让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良方,此后也经常服食。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延祐二年(1315),赵国公常普兰奚任徽政院使,掌管侍奉皇太后诸事,忽思慧约于是年(1315)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弘吉剌·答己(12661322)。其间,他与常普兰奚在食疗研究方面密切合作,后来他供职中宫,以膳医身分侍奉文宗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所以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兴圣皇太后弘吉剌•答己(12661322)与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从《饮膳正要》“虞集序”可知,忽思慧尝为赵国公常普兰奚下属,且两人关系密切。据《新元史·常齩住传》,常普兰奚(常普兰奚,皇庆元年,擢光禄大夫,封赵国公,赐尚服黄金币、白鹘。延佑二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徽政院使。)于延祐二年(1315)加金紫光禄大夫、徽政院使,掌侍奉皇太后弘吉剌•答己(12661322)诸事,忽思慧很可能即于是年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弘吉剌·答己(12661322)。《饮膳正要》成书之后,专门进呈中宫供览,受命担任该书刊刻、校正者又多为与中宫关系密切之人,如拜住为中政院使,张金界奴为内宰、隆祥总管等,且“虞集序”中专有褒颂“圣后”之语,故忽思慧当时应在中宫供职,以膳医身份侍奉元文宗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忽思慧在元廷中主要是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弘吉剌•答己(12661322)与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

2,附: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别名: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1311年,卒于1320年,蒙古族。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弟,元朝第九代皇帝,早年从太常少卿李孟(12551321)学习儒家典籍。大德九年(1305),出居怀州。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初八日( 210 日),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307)死,回大都奔丧,与右丞相哈剌哈孙(12571308)合谋,拥立统军北边的长兄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为帝。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至大四年(1311)即位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取消尚书省,停用至大银钞,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延元年(1314),开科举取士。曾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进行田产登记,史称“延经理”。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后王孛儿只斤·也先不花(?~1362)。后毁约将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子和世徙居云南,立己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1323)为皇太子。在位十年,庙号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7岁时丧父。为了接受教育,9岁时其祖母阔阔真选定汉族儒学名士李孟(12551321)给他做老师,李孟(12551321)本以“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著称,因而他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陶与教育。10年后,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307)患重病,不理朝政,皇后伯岳吾·卜鲁罕(?~1307)独揽大权,她于元朝大德九年(130510月,下令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随其生母答己离开宫廷,迁居怀州(今河南沁阳。王正鹏注:应该在慈利县九溪皇城居住了三年,在慈利县治疗阳痿病,之后于延佑五年又至慈利县亲点二名状元。)。在那里住了3年,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目睹了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和百姓的种种疾苦。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曾一度信奉佛教,常读《维摩经》。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下诏:凡僧人中有“不养父母,避役损民”者,命其还民(),并废僧人之特权。他还打算禅位于太子,以便游历深山宝刹,后经右司郎中月鲁帖木儿极谏:“陛下正当年富力强,为国为民造福之年,禅位者,如唐玄宗、宋徽宗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陛下万万别存这个念头”!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深有触动,从此打消了内禅之念,还收起佛经,致力于勤理国政。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307)病死,当时朝中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分为两派,一方以皇后伯岳吾·卜鲁罕(?~1307)和中书左丞相阿忽台(?~1307)为首,支持安西王孛儿只斤·阿难答(12651307)继位;另一方以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12571308)为首,联合部分蒙、汉官员拥立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和其兄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得到他们支持后,与其母答己立即赶往京城,而当时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远在边境,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率卫军闯入皇宫,捕杀了孛儿只斤•阿难答(12651307)、阿忽台(?~1307)等人,诸王孛儿只斤·阔阔出(?~1313)、孛儿只斤•牙忽都(?1311)等拥他即皇位,但他以监国之名义执掌朝政,另派使者奉玉玺前去边境迎接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登位后,诏立其弟为“皇太子”兼领中书令,确定了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的皇位继承权资格。皇庆二年(1313),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在东宫,素知王约(12521333)的声名,任用王约(12521333)来辅导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自己。王约(12521333)屡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勿露锋芒,王约(12521333)并以儒教来开导教育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终成就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的善政。元至大四年(1311)正月,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病死,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以皇太子身份执政。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他整饬吏治,废除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时设立的尚书省,仍恢复原来的中书省,并以“祸国殃民”之罪将丞相脱虎脱(?~1311)、三宝奴(?~1311)、和平章(?~1311)、乐实(?~1311)、右丞相保八(?~1311)、王罴(?~1311)等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一朝的当政人物处死,安排中书省班子,恢复各地的行中书省,惩治地方赃官污吏,严禁诸王、贵戚的扰民行为。然后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于元至大四年(1311)在大都大明殿正式登基,帝号“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在儒师王约(12521333)的积极倡导下,在李孟(12551321)等汉人儒臣辅佐下,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推行“汉法”的政治方针。元至大四年(13117月,命国子祭酒刘赓(12481328)去曲阜,以太牢(牛牲)祭孔子。元延祐元年(1314)下诏袭封孔子53代孙为衍圣公,后来又加封孟轲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夫人。他多次对臣僚说要开办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科书,并开科取士,提高文人地位,为了治国安邦,确定以儒家的伦理纲常作为统治思想,要蒙古族大臣了解和掌握儒学要旨和政治。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又将赵孟睿12541322)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推恩三代”;夫人管道升(12621319)也被加封为“魏国夫人”。由于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睿12541322)晚年名声显赫,时时在皇帝左右活动。其妻管道升(12621319)也经常出入内廷,成为皇后的座上客。赵氏的门生,如虞集(12721348)、杨载(12711323)、唐棣(12961364)、朱德润(12941365)等,在其荐举下也纷纷进京做官,而许多政治地位较高的北方书画家,包括色目人、蒙古人书画家如高克恭(12481310)、康里子山(12951345)、李衎(12451320)等,多与他有交往,一些较年轻的画家,如黄公望(12691354)、商琦(?~1324)、柯九思(12901343)等,也拜在他门下。外国使臣、僧人,则以能求得赵氏墨宝为荣。元延祐四年(1317)曾命王约(12521333)等将《大学衍义》节而译之为蒙文,赐臣下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不久,他阅读《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后下诏将此两书译为蒙语(),让蒙古、色目官员诵读。

3,附: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弘吉剌部人,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的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笃信释教”,在天历二年(1329)十二月十九日出资五万两助建大承天护圣寺,又将籍没的张珪(12631327)家田四百顷赐予该寺为永业。天历三年(1330)二月十六日又受佛戒。至治元年(1321),元女将军月鲁帖木儿与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膳医忽思慧驻慈利县四十八寨的秦国寨等三寨(见石刻)。在慈利县为皇宫制造药酒。主要为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寻找养生之药草。忽思慧女医官之后撰有养生名薯《饮膳正要》。

至正年间农民起义领袖:

1,张士诚(13211367),原名张九四。元末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盐城大丰市)。至正十三年(1353),与弟张士德(13221356)、张士信(13231356)率盐丁起兵。至正十四年(1354),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至正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攻安丰,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称吴王。后屡为朱元璋所败,疆土日蹙。至正二十七年(1367)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自缢死。

2,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至正十一年(1351),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陈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陈友谅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至正十九年(1359),陈友谅杀天完将领赵普胜,陈友谅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自立为汉王。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杀徐寿辉,陈友谅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至正二十三年(1363)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

3,徐寿辉(13201360),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省)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徐寿辉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到一起,在鄂东一带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八月,在大别山主峰所在地的多云山庄即天堂寨中发动起义,徐寿辉被拥戴为首领。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为红巾军或红军,同时他们都信奉弥勒佛,烧香集众,亦又称“香军”。至正十一年(1351)十月,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至正十二年(1352),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至正二十年(1360)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4,明玉珍(13291366),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二年(1352)冬,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正二十年(1360)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明玉珍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1370)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明玉珍病故,庙号太祖,子明升继位,后大夏国为朱元璋所灭。

5,韩山童(?~1351),子韩林儿(?~1366),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13211366)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福通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国号大宋。当地县令急调军队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

6,刘福通(13211366),颍州(今安徽省界首市)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1351)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河北永年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起义。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定都亳州,建元龙凤。刘福通为枢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掌握军政大权。不久率军攻克汴梁。但好景不长,刘福通先在汴梁为元将察罕帖木儿所破,后在安丰为诚王张士诚所围,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后战死。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应天(今南京),途经瓜州,廖永忠(13231375)将小明王沉入水中溺死。

7,方国珍(13191374),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与兄方国馨(13151362)、方国璋(1319 1362),弟方国瑛(1321 1362)、方国珉(1323 1362),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元至正八年(1348)起义反元。明洪武二年(1369),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洪武七年(1374),方国珍病死。

8,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至正十三年(1353)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至正十六年(1356),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命徐达(13321385)、常遇春(13301369)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元代制瓷大师张文进在慈利县诛山御窑:

1,张珪(11561161)年间画家,间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县)人,工画人物,形貌端正,衣裙清劲,笔法从战掣中来,尤极生动。勾勒直欲驾轶前辈。事见《图绘宝鉴》、《画史会要》、《绘事备考》。代表作《神龟图》等。《神龟图》绢本,设色,纵26.5厘米,横53.3厘米,图左上自题“随驾张珪”,下钤“画”字等二印。此图右下临水沙滩上绘乌龟一只,仰首,口中喷出一股云气,祥云中现出一轮红日。衬景是广阔的水面和沙丘,使画面平添了神秘感。此图用笔工整细腻,龟之甲纹描画得一丝不苟。构图简洁,设色妍美,画风近院体,为张珪(11561161)传世孤本,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天历二年(1329)十二月十九日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籍没的张珪(12631327)家田四百顷赐予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张珪(12631327)与子张文进(12811352)一道充军于慈利县诛山御窑。

2,张文进(12811352),间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县)人,元代画家张珪(12631327)之子。天历二年(1329)十二月十九日与父亲张珪(12631327)被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13071340)一道充军于慈利县诛山御窑服役。张文进(12811352)在慈利县诛山御窑时期(13291352)二十三年时间,从铭文至正二年(1342)、至正十二年(1352)上瓷器知为(13421352)共计十年。张文进(12811352) 在慈利县诛山御窑(13421352) 共计十年制造的装药用、装茶叶用、装酒用等用途用的瓷器包装物被英国考古学者罗伯特·霍布森(Robert L. Hobson)于1931年定为“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之后,公元193566日经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从而引发“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收藏热潮,由此世界各地在搜蒇“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发现,“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元青花的面貌逐步清晰起来,学者们对元青花的认识也逐步普遍。中国研究学者普通认为“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窑口出于江西省景德镇窑口,从而在研究“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的瓷器制作艺术及技术上大大的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不能很好的说明“张文进制至正型瓷器”的艺术高度与技术难度。

元代至正年间江西省九江市政府主要联员:

1,李黼(12981352),颖州(今河南阜阳)人,字子威。生于元大德二年(1298),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元泰定四年(1327)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泰定五年(1328),代祠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礼部主事,充监察御史。出任江西行省郎中。充国子监丞,升宣文阁鉴书博士兼经筵官。李黼受命巡视河渠,根据河底淤泥高出地面,提出按故迹修浚。后历任秘书太监,礼部侍郎,外调授江州路总管。至正十一年(1351),李黼总管九江。盗起,攻陷城多处,造船企图南攻。李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以忠义激励士气。至正十二年(1352),贼犯,诸守官逃。李黼身先士卒,大呼陷阵。以长木、铁锥沿岸设置刺盗船不得动。遂授李黼江西行省参政,行江州等路军民都总管。盗势盛,其余守臣弃城而逃,惟李黼独守孤城,亦无援兵。临战之时,江州平章政事也逃。黼登城布战,张弩射敌。盗绕其他城门而人。巷战,李黼知力不敌,挥剑叱盗大呼:“杀我,毋杀百姓!”盗自背后来,刺黼落马。李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百姓闻之,哭声震天。葬其于江州城东门外。追赠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2,李齐(13011353),祁州蒲阴(今河北博野)人。字公平。生于元大德五年(1301),卒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元元统元年(1333)左榜状元。李齐年少家贫,勤奋求学,工于辞章。应试得中汉、南人榜进士第一名后,授承务郎。历官佥河北淮西行省廉访司事,移知高邮府。为政有声名。至正十年(1350),盗突然闯入府驿站,掠12匹马而去。李齐奋起,追而杀之。至正十一年,州民秦观保造兵仗武器,企图进行抢劫掠夺。被李齐抓获诛杀。至正十三年,张士诚(13211367)作乱破泰州城。河南行省派遣李齐前往招安,被张士诚(13211367)扣压。久而久之,贼内讧,李齐得以返回。不久,张土诚(13211367)又起事,杀参知政事赵琏,劫财掠民,攻破兴化。使李齐出守甓社湖。张士诚(13211367)攻破高邮城,李齐回救,遭贼闭门相拒。皇诏凡叛逆者赦之。张士诚(13211367)声称:“李知府来,乃受命。”李齐受命于行省,前往,一到便被下狱。张士诚(13211367)本无降意,故意拖延,官军攻城。贼以李齐为质,让他下跪。李齐叱道:“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张士诚(13211367)怒而强扼使其跪,李齐挺立而被拉倒,继而被捶碎膝而后剐死。人们论道元科举三魁:泰不华没于海上,李黼陨于九江,李齐死于城上,皆不负所学。

    诛山御窑,他的文化艺术,不同于马家窑文化艺术,不同于任何窑口的文化艺术。就连北宋时期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窑也有根本的区别。北宋诛山御窑制作的三件瓷器上有“冶自后周遂号柴,得乎窑器独而佳。”铭文,又北宋诛山御窑制作的三件瓷器上有‘“澧邑诛山范墉”铭文,又北宋诛山御窑制作的三件瓷器上有“大宋皇祠李间”铭文,又北宋诛山御窑制作的二件瓷器上有“越器曾希见,宋窑今始题,题石堪比老。”铭文,等等。从铭文文中知,北宋诛山御窑制作技术源自后周柴窑制作技术,后周柴窑制作技术源自唐越王李係(?-762)窑制作技术,乾元三年(760)四月,李係封越王,唐代诛山御窑乾元三年(760)时起称越王窑,所制作的瓷器精美,在北宋已经是很少见到的了。

    诛山御窑,唐代越王李係(760762)、冯翊王雷满(876   901 )王府用瓷器制作中心,五代后周柴世宗(921959)王府用瓷器制作中心,北宋(9601127)皇帝用瓷器制作中心,元代(12711368)皇帝用瓷器制作中心,明代朱见深(14471487)皇帝用瓷器制作中心,清代(16381799)皇帝前用瓷器制作中心,皇帝用瓷器,不同于宦官用瓷器,不同于普通民众用瓷器。技术难度之高,用材料之讲究,不是轻易说得清楚,不是仿制得了的。从唐代越王李係乾元三年(760)起,止于清嘉庆四年(1799)皇帝,凡1039年是王府、皇帝府中用瓷器。

    研究元代“至正型”瓷器,必须弄清楚“至正皇帝”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与地方的物质生活条件,及社会动荡的背景。元代自忽心烈于1271年立国,至1368年国亡,元代立国共计97年。而“至正型”瓷器则是以下令“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3111320)皇帝随其生母答己离开宫廷”。居住于慈利县九溪皇城时治疗阳痿病之后才诞生的“至正型”瓷器。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帝于延佑五年(1318)在慈利县唯一亲点了元代历史上唯一—次两位状元,这就是十分有力的“至正型”瓷器诞生的其中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8-12-29 14:54
祝阖家新年快乐!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