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周 沣州(澧州)刺史(司马)名录

热度 2已有 13762 次阅读2015-11-10 15:26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沣州刺史, 酆州刺史, 澧州刺史, 沣州司马, 澧州别驾 分享到微信

北周 沣州(澧州)刺史(司马)名录

王正鹏(土家族)/

序号

姓名

任职时间

职称呼

籍贯

备注

1

郭彦

557564

沣州刺史

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

首开农耕

 

 

 

 

 

 

2

蔡泽

572577

沣州刺史

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人

又称为“酆州刺史”

注:北周缺一任刺史资料。时间为565571)年,共计6年无史记载。

          唐代 沣州(澧州)刺史(司马)名录

王正鹏(土家族)/

序号

姓名

任职时间

官职称呼

籍贯

备注

1

冉仁才

632639

沣州刺史

思州(今贵州沿河县)

巫山公619年驸马

2

裴怀感

640641

沣州刺史

今山西闻喜人。

 

3

张亮

634642

沣州刺史

郑州荥阳人

凌烟阁功臣第十六位。

4

李元则

643652年四月初七日)

沣州刺史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叶堡乡)人

李渊第十二子,621年封荆王,636年改封彭王,652年四月初七日沣州刺史李元则卒。(音读礼)。《资治通鉴》)在澧州澧县虎山(今彭山)李素立建有彭思王庙,祀祭彭思王李元则。刺史府在澧县。

5

李素立

649年三月十三日~650

沣州刺史

赵州高邑人

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十三日,始置沣州都督府,燕然都护李素立兼都督。沣州刺史李素立在慈利县七相坪建沣州都督府,又在此建卧龙渠(见现存渠),渠头立桩巴龙两条,现存一条,见文物“桩巴龙” 沣州刺史李素立卒,唐高宗李治特废朝一日,谥曰平。

6

李絿

651663

澧州刺史

 

本名李淮,唐顺宗李诵第十子,788年为德阳郡王,805年为冀王。

7

李炅

664689年十二月丙寅)

沣州刺史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叶堡乡)人

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之子,擅画山水画,名入《历代名画记》689年十二月丙寅日被武则天杀。

8

汪爽

688725

沣州刺史

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人

武则天女婿,授意澧州龙潭寺助武则天称帝。天授二年(691)四月二十五日僧哲禅师、灵运禅师、大津禅师师徒四人从印度请回沸祖释迦牟尼佛雕塑佛像(见文物释迦牟尼佛雕塑佛像),及绘画佛诸菩萨,沣州龙潭寺为佛教绘画之祖庭(见唐代义净禅师在印度那烂陀寺著《大唐高僧西域求法高僧传》、《佛学辞典》等)。

9

李邕

726年十一月十四日735年十二月十日)

沣州司马

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

在澧州龙潭寺石刻上古法书,727年正月二十五日刻《端州石室记》,与时刻王羲之《兰亭集序》称“龙象书法”, 澧州龙潭寺石刻称《澧阳帖》。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端州石室记》、开元十五年(727)夏《晴热帖》、开元十七年(729《龙兴观碑》、开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麓山寺碑》、开元十八年(730)十月《臧希让(怀亮)碑》、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东林寺碑》、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二月八日《秦望山法华寺碑》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始刻于沣州龙潭寺上古皇帝(50帖)、名臣法帖(135帖),规范了篆、隶、行、草、楷书法分类,后世称沣州龙潭寺书法拓本为《澧帖》,《澧帖》为中国书法帖学最早见史的法帖,《澧帖》为帖学鼻祖,沣州龙潭寺为帖学祖庭。

10

郑怀节

736~约741

沣州司马

荥阳开封人

其中有一孙名郑虔。737年官广文馆博士。能诗文,喜弹琴,与李白、杜甫为友,又擅书画,时有“郑虔(诗、书、画)三绝”之誉。曾绘画过龙潭寺下澧水风景画白描图。

 

 

 

 

 

 

 

 

 

 

 

 

11

林披

760762

沣州司马

福建莆田人

从漳州刺史调来。

12

裴冕

762764

沣州刺史

河东(今山西永济蒲州)人

 

13

崔瓘

765770年四月初八日

沣州刺史

博陵(今河北安平县)

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灌。

14

杨子琳

770年四月初八日--771年四月初三日)

沣州刺史

籍贯不详

起兵杀死判将湖南兵马使臧玠,后自称沣州刺史。诗人杜甫在船上读杨子琳杀死判将湖南兵马使臧玠的战报,杜甫涔阳驿道传来澧州刺史杨子琳尺素》。

15

周智光

767年正月十一日767年正月十日)

沣州刺史

籍贯不详

擅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杀杜冕家属八十一口。擅杀虢州刺史、御史中丞庞允、擅杀陕州监军张志斌,唐代宗李豫令华州牙将姚环、李延俊斩杀了周智光

16

杨猷

768774

沣州刺史

 

原名杨子琳,自泸州刺史叛乱改任沣州刺史,皇帝赐名杨猷

 

 

 

 

 

 

17

潘炎

780年七月~783

澧州司马

籍贯不详

贬于澧州,卒于任上。

18

李泌

779年正月二十一日783

沣州刺史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是唐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官至宰相。对佛、道、儒教有重大影响。

19

卢杞

784785

澧州别驾

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

祸国实例。害死宰相杨炎、张镒、御史大夫严郢、太子太师颜真卿等人。别驾,剌史的副手。

20

裴汶

807811

澧州刺史

 

元和二年(807)二月初三日礼部员外郎贬任澧州刺史。元和三年(808)著《茶述》,介绍了慈利县境内的蒙山绿芽茶。

21

张署

810814

沣州刺史

河间人

与柳宗元是儿女亲家,与韩愈、柳宗元交往甚密。张署在任沣州刺史时,刘禹锡曾有三首诗交往。刘禹锡“分忧馀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元和七年(812)刘禹锡《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十一院长元九侍御》“分忧馀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22

李建

815819

沣州刺史

荆州石首人

公元815三月三十日,诗人白居易与诗人元積来游,同宿澧州龙潭寺。白居易《釆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宿龙潭寺》“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元積《澧西别》“今朝相送自同游,酒与诗情替别愁。忽到澧西总回去,一身骑马向通州。

 

 

 

 

 

 

23

李景俭

820821年十二月

沣州刺史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叶堡乡)人

唐代李氏皇室。唐睿宗李旦长子李宪,让皇帝李宪第六子汉中王李瑀。汉中王李瑀之子李景俭

24

李肇

821年十二月825

沣州刺史

 

文学家,著有《唐国史补》(各地产物,如酒、茶、纸的名品和产地。流行的游戏,如长行、双陆、弹棋、围棋、博戏等。科举制度方面的典故、轶闻。官吏、名人的轶闻,如韩愈登华山、李白脱靴等等。工商业情况,如长安药商宋清、扬州王四舅、俞大娘航船以及安南、广州的外国船等。社会风俗,如京城尚牡丹,一本有直数万者,流俗重碑志,以重价求文,以及达官争娶士族女等。唐代官场中的一些制度和习俗,如宰相沙堤、火城、堂案、堂帖等,还有官场中的称谓,使职的设立及名目。此书对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太平广记》一书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

25

杜悰

826836

澧州刺史

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晚唐诗人杜牧堂兄,与亲商隐为表兄弟。814年娶唐宪宗第十一女岐阳公主为妻,封邠国公。诗人贾岛来游,贾岛《上杜驸马》“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今日澧阳非久驻,伫为霖雨拜新恩。

 

 

 

 

 

 

26

韦让

839年十二月844

澧州长史

籍贯不详

郑国温仪公主,唐宪宗(李纯)第十女,始封汾阳公主,公元839年十二月下嫁韦让。公元839年十二月,光禄卿、驸马都尉韦让为澧州长史,公主亦随行。韦让《八月十四日月夜》“中秋垂一宿,延颈望金波。素魂虽微缺,清光已觉多。韦让在澧州津市修元和宫。祀澧王李恽。

27

蔡京

848851

澧州刺史

荆州人

未仕时为僧人。在澧州任上,蔡京作《咏子规》“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愁血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沉。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递蜀江深。”惊破红楼梦里心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第一次出现红楼梦,引起了红学家的高度的兴趣。有人说诗意悲冷与雪芹身世、写作《红楼梦》时境况相合,曹雪芹袭用蔡京《咏子规》诗中的红楼梦三字。

28

崔芸

852854

澧州刺史

甘肃正宁人

澧州刺史崔芸与诗人杜牧、李商隐、蔡京、张次宗、刘蕡等关系密切。崔芸有“日审阳事,夜审阴事” 之能,有民间阴间判官之誉。是《西游记》崔判官原形。李商隐从大中元年(847)十月十二日至大中二年(848)正月从江陵归来,路过澧州,同蔡京、张次宗、刘蕡等游澧州刺史崔芸同至药山寺访融禅师、云朝山悼德诚船子,李商隐作《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李商隐十分羡慕德诚船子的隐禅生活。作《春光》: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张次宗《荐前沣州刺史萑芸状》“右。伏以前件官业尚儒学,才通吏事。言行无玷,终始可观。有古人岁寒之心,得君子时中之道。所历五郡,去皆见思。或在危疑之中,能全名节;或当徵发之际,不扰疲人。自理沣阳,课绩尢异。得赋敛变通之法,置邮馆供待之资。创立堤防,修缮城洫。事必可久,政皆有经。臣任忝宣风,谙其履行。若在郡无此实效,岂敢辄有荐论。伏望圣恩,特加奖擢。”。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指挥群儿辈,意气何坚刚。今年始读书,下口三五行。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忆尔不可见,祝尔倾一觞。阳德比君子,初生甚微茫。排阴出九地,万物随开张。一似小儿学,日就复月将。勤勤不自已,二十能文章。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多是抚州写,今来五纪强。尚可与尔读,助尔为贤良。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愿尔一祝后,读书日忙。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吾兄苦好古,学问不可量。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后贵有金玉,必不为汝藏。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堆钱一百屋,破散何披猖。今虽未即死,饿冻几欲僵。参军与县尉,尘土惊劻襄。一语不中治,笞棰身满疮。官罢得丝发,好买百树桑。税钱未输足,得米不敢尝。愿尔闻我语,欢喜入心肠。大明帝宫阙,杜曲我池塘。我若自潦倒,看汝争翱翔。总语诸小道,此诗不可忘。”。沣州刺史萑芸死后被上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为真君 慈利县抬毛菩萨源于“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之故事,祖庙忠佑庙,庙在龙潭寺。

29

康?

860年十一月836

沣州刺史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因贪墨贬任沣州刺史。

30

李询

(?880年十月)

澧州刺史

籍贯不详

黄巢陷澧州,杀李询、判官皇甫镇杀死。

31

吕自牧

雷 满

880年十月881年十二月)

(881 ~901)

 

澧州刺史

澧州太守

籍贯不详

慈利县人

被石门县人向环所杀。

32

雷 满

向  环

(881 ~901)881年十二月~?

澧州太守

澧州刺史

慈利县人

石门县人

 

澧州刺史吕自牧而自称澧州刺史

注:1,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十三日,始置沣州都督府(在慈利县七相坪建沣州都督府,又在此建卧龙渠(见现存渠),渠头立桩巴龙两条,现存一条,见文物“桩巴龙”),燕然都护李素立兼都督。沣州都督府都城为慈利县七相坪。燕然都护李素立兼首任沣州刺史2沣州刺史音读礼) 见《资治通鉴》沣州刺史李元则)。3,朗州在侧。贞观二十三年(649)正月辛亥日,西南徒莫祗等蛮内附,以其地为傍州、望州、览州、丘州四州,隶朗州都督府。朗州与澧州的疆界在今慈利县广福桥境内见明山(见覃将军、覃为胜将军、尹仙将军、周铎将军碑刻;又见澧州刺史向环与朗州刺史雷满的据地刺史史记。见南宋嘉定五年(1212刘子澄《秀峰嘉惠庙记》)。4,《澧阳帖》创立,沣州司马李邕于726年十一月十四日735年十二月十日)九年时间内在澧州龙潭寺刻了上古皇帝(50帖)、名臣法帖(135帖)共计185帖,澧州龙潭寺书法石刻称《澧阳帖》(澧州龙潭寺位置见南宋嘉定五年(1212刘子澄《秀峰嘉惠庙记》)。《澧帖》为中国书法帖学最早见史的法帖,《澧帖》为帖学鼻祖,沣州龙潭寺为帖学祖庭。5天授二年(691)四月二十五日僧哲禅师、灵运禅师、大津禅师师徒三人从印度请回沸祖释迦牟尼佛雕塑佛像(见文物释迦牟尼佛雕塑佛像),及绘画佛诸菩萨,沣州龙潭寺为佛教绘画之祖庭(见唐代义净禅师在印度那烂陀寺著《大唐高僧西域求法高僧传》、《佛学辞典》等)。

其他附录:

1,贞观二十二年(648)九月己亥日,强伟等发民造船,役及山獠,雅、邛眉三州獠反。大船一艘,庸绢二千二百三十六匹。山谷已伐之木,挽曳未毕,复征船庸,上乃敕潭州船庸皆从官给。

2,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太子为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作大慈恩寺成,在当时西京外城朱雀街东第三街,第十五坊(进昌坊),寺南临黄渠(寺今西安市南四公里)。乃度僧三百,请五十高僧入住。别建翻经院,请玄奘法师移居翻译,并任上座职。移居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等于安福门楼亲执香炉临送,观礼者数万人。迨至高宗永徽三年(六五二),玄奘又请于慈恩寺内建大雁塔,安置西域所将经象及舍利。

3,贞观二十三年(649)正月辛亥日,西南徒莫祗等蛮内附,以其地为傍、望、览、丘四州,隶朗州都督府。[徒莫祗蛮在爨蛮之西。“朗州”当作“郎州“。武德元年(618),开南中,仍旧置南宁州,贞观八年(634),改为郎州,以其地本夜郎国也。]贞观二十三年(649)三月十三日,置沣州都督府,使燕然都护李素立兼都督。永徽二年(651)七月癸巳,诏诸礼官学士议明堂制度,以高祖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五天帝见晋武帝泰始二年。五人帝:东方帝太皞、西方帝少皞、南方帝炎帝、北方帝颛顼、中央帝黄帝。)。永徽二年(651)八月己卯日,郎州白水蛮反,寇麻州,【白水蛮与青蛉、弄栋接,隶郎州。麻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分郎州置。】,遣左领军将军赵孝祖等发兵讨之。永微二年(651)十一月戊寅日,郎州道总管赵孝祖讨白水蛮,蛮酋秃磨蒲及俭弥于帅众据险拒战,赵孝祖皆击斩之。会大雪,蛮饥冻,死亡略尽。赵孝祖奏言: “贞观中讨昆州乌蛮,始开青蛉、弄栋为州县。”。【昆州,汉益州郡地,隋置昆州,以乱废。唐武德初,开南中,复置。柘东两爨蛮,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谓之东爨乌蛮。青蛉,汉武帝开为县,属越巂郡。弄东县属益州郡,晋并属云南郡,后属兴宁郡,隋乱,与中国绝,唐以青蛉地置髳州,弄东地置裒州。】。弄栋之西有小勃弄、大勃弄二川,【勃弄属汉永昌郡界,唐武德七年,置南云州,贞观八年,更名匡州。】。恒扇诱弄栋,欲使之反。其勃弄以西与黄瓜、叶榆、西洱河相接,【叶榆亦汉武帝开为县,有叶榆泽,属益州郡,后汉属永昌郡,晋属云南郡,后分属东河阳郡。】。人众殷实,多于蜀川,无大酋长,好结雠怨,今因破白水之兵,请随便西讨,抚而安之。敕许之。永徽三年(652)四月甲午,沣州刺史彭思王元则薨。(沣,音读礼。)《资治通鉴》永徽三年(652)十月庚子日,睦州女子陈硕真【吴鲧权分丹杨立新安郡,隋仁寿三年置睦州,大业初,废州为遂安郡,唐复为睦州。】以妖言惑众,与妹夫章叔胤举兵反,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甲子夜,叔胤帅众攻桐庐,陷之。【吴分富春立桐庐县,属吴郡,隋、唐属睦州。九域志:县在州东一百五里。项安世曰:桐庐县,魏黄初四年,吴置,以桐溪侧有大椅树,垂条偃盖,旁荫数亩,远望如庐,因谓之桐庐。帅,读曰率。】。硕真撞锺焚香,引兵二千攻陷睦州及于潜,【于潜县,汉属丹杨郡,晋、宋属吴兴郡,梁、陈属钱唐郡,隋、唐属杭州。宋白曰:吴越春秋,奏徙大越鸟语之人寘之朁。阚骃十三州志:“朁”,读为“潜”。吴录、地理志:县西有朁山。旧“朁”字无“水”,至隋加“水”。于,如字。】。进攻歙州,不克。(歙,音读摄。)敕扬州刺史房仁裕发兵讨之。硕真遣其党童文宝将四千人寇婺州,刺史崔义玄发兵拒之。民间讹言硕真有神,犯其兵者必灭族,士众凶惧。司功参军崔玄籍曰:(功、仓、户、兵、法、士参军,所谓州判司也。)“起兵仗顺,犹且无成,况凭妖妄,其能久乎!”,义玄以玄籍为前锋,自将州兵继之,至下淮戍,遇贼,与战。左右以楯蔽义玄,义玄曰:“刺史避箭,人谁致死!”,命撤之。于是士卒齐奋,贼众大溃,斩首数千级。听其余众归首;进至睦州境,降者万计。十一月,庚戌,房仁裕军合,获硕真、叔胤,斩之,余党愁平。义玄以功拜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天子耳目官也,非以赏功。厥后崔义玄承中宫旨绳长孙无忌等,岂不忝厥官哉!)。

4,唐太宗《诸州寺度僧诏》贞观二十二年(648)
   
昔隋季失御,天下分崩,四海涂炭,八埏鼎沸。朕属当戡乱,躬履兵锋,亟犯风霜,宿於马上。比加药饵,犹未痊除,近日已来,方就平复,岂非福善所感,而致此休徵耶。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宏福寺宜度五十人。

5,唐太宗《令诸州寺观辅经行道诏》
   
神道设教,慈惠为先,元化潜通,亭育资始。朕恭膺大宝,抚爱黎元,矜愍之心,触类而长。是用旁求冥贶,幽赞明灵,所冀九功惟叙,五福斯应。比严霜早降,秋实不登,静言寡薄,无忘惭惕。今百谷滋茂,万宝将成,犹恐风雨失时,字养无寄。敢藉圣明,介兹多祉,宜为普天亿兆,仰祈嘉。可於京城及天下诸州寺观,僧尼道士等七日七夜转经行道。每年正月七月,例皆准此。

6,唐太宗《断卖佛像敕》
   
佛道形像,事极尊严,伎巧之家,多有造铸。供养之人,竞来买购,品藻工拙,揣量轻重。买者不计因果,止求贱得;卖者本希利润,唯在价高。罪累特深,福报俱尽,违犯经教,并宜禁约。自今已後,工匠皆不得预造佛道形像卖鬻。其见成之像,亦不得销除,各令分送寺观,令寺观徒众,酬其价直。仍仰所在州县官司检校,敕到後十日内使尽。

7,沣州(音读礼又称澧州,州治在今慈利县城七相坪)司马李邕,开元十四年(726) 十一月十四日,唐玄宗李隆基在东都汴京召见陈州刺史邕,令陈州刺史邕作诗歌颂唐玄宗李隆基泰山封禅之事,因溪州司马覃行璋(湖南溆浦县人)“开元九年‘辟所在闲田,随宜收税,毋得差科征没’大括溪州大户之酷税于开元十二年七月起义抗捐,唐玄宗李隆基遂命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为黔中道招讨使,率兵五万进剿溪州,至开元十四年(726)  十一月十四日监门卫大将军杨思勖不克溪州司马覃行璋(湖南溆浦县人),因命陈州刺史邕于开元十四年(726)  十一月十五日赴沣州(又称澧州),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开元十四年(726)  十一月二十四日擒溪州司马覃行璋(湖南溆浦县人,敕覃行璋为洵水府别驾(在今陕西省商县境内,从七品。),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暂代溪州司马(未颁诣),又有朗州星子宫为唐代测景台,太史监南宫报称‘朗州晷长零点七七尺,极高二十九点五度。’”。邕于开元十四年(726)  十一月二十四日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兼代溪州司马(未颁诣)。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作《端州石室记》“日者托宿秘篆,寄傲神府,撰奇讨异。注灵通感,冥搜海臧,遐瞩坤极,敞金阙,疏玉堂。河汉未目祭其源,今昔尝聆其语。曷若宛此山郭?介在江坟,薄人寰,腾物外。妙有特起,灵表秀开,绮田砥平,锦嶂壁立。肇允洞穴,延袤中堂,蹙怪形以万殊,砑地势以千变。伏虎奔象,浮梁抗柱,激涛海而洪波沸渭,叠杳窱而群峰嵯峨,飞动逼人,屹耸惊视。密微微而三分地道,风萧萧而一变天时。窦乳炼于玉颜,石床列于仙座。隔阂尘境,矫集福庭。寂兮寥兮!恍兮惚兮!使营魄九升,嗜欲双遣。体若振羽翼,志若摩云天。秦汉之间,莫知代祀;羲皇之上,自谓逍遥。当是时也,慕名者执雌而退,徇物者守心而安,求道者息虑而凝,怀书者陋古而默。有若邦伯毕公守恭,广孝闻家,至忠观国。政门尤迹,谈者不容于口;义心厚行,游者每籍于名。故能吏修其方,人乐其业;流冗归止,介特乂安。于是命友僚,挟琴酌,一歌一咏,以遨以游。莫不解榻于斯,张乐于斯。腾驾五龙,遗士驷马,岂直避暑窟室,缔赏林峦,击石如钟,酌泉如醴?固亦转丹灶,掇紫芝,迹参寥之远心,惟习隐之幽致者也乎。                    

8, 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  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 《端州石室记》刻石于沣州(又称澧州)龙潭寺,时与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刻于沣州(又称澧州)龙潭寺龙潭寺的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龙象书法”。 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在沣州(又称澧州)龙潭寺龙潭寺刻的上古名书法被称为《澧州帖》。开元十五年(727)夏,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晴热帖》 “三数日晴,顿热,若为自适也。仆少理,欲使小儿入京,当从澧州去,有书不?示之”, 刻石于沣州(又称澧州)龙潭寺龙潭寺內,后收入《澧阳帖》中,《晴热帖》后又收入《淳化阁帖》、《大观帖》中。《澧阳帖》收刻汉至唐帝王十九人书,计50帖,有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收刻汉张芝至唐陆柬之,苍颉至唐张旭,王献之、王羲之《兰亭集序》、李邕《端州石室记》、《晴热帖》、晋丞相桓温《大事帖》、丞相王导《省示帖》、司徒王珣《三月帖》历代名臣八十二人书,计135帖。《澧帖》为中国最早见史的法帖。开元十六年(728),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开元十七年(729),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龙兴观碑》(为河南省南阳市龙兴寺神会禅师所邀书)1360字,《宝刻类编》。开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麓山寺碑》: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故清泰所居,指于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故耆阇所临,取于安定者已。兹寺大枑,厥旨玄同,是以回向度门,于廓右,仰止净域,列乎岩巅。宝堂岌业于太虚,道树森梢于曾渚。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名称殆绝,地位尝高者,不其盛欤!  麓山寺者,晋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禅师者,振锡江左,除结涧阴,尝与炎汉太宗长沙清庙栋宇接近,云雾晦冥,赤豹文狸,女萝薜带。山祗见于法眼,窦后依于佛光,至请旧居,特为新寺。禅师洎翌日,弘聚谋界众表之。明诏行矣。水臬有制,丘墟尽平。太康二载,有若法导禅师,莫知何许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证源。不坏外缘,而见心本。无作真性,而注福河。大起前功,重启灵应。神僧银色化身丈余,指定全模,标建方面。法物增备,檀供益崇。广以凌云之台,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愍禅师者,江夏人也。空慧双铨,寂用同辔。慈目相视,净心相续。综覈万法,安住一归。注大道经,究上乘理。永托兹岭,克终厥生。逮宋元徽中,尚书令湘州刺史王公讳僧虔,右军之孙也。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宝相,加名宝山,矧乎弓冶笔精,陶甄意匠。留书藏石,缄妙俟时。候法宇之仾,期珍价以兴葺。远虑将久,遗事未彰。梁天监三年,刺史夏侯公讳祥。了义重玄,别构正殿。绍泰二年,刺史王公讳琳、律师法贤,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见,建涅盘像,开甘露门。长沙内史萧沆,振起法鼓,弘演梵言。继楗槌于景钟,纳贝叶于曾阁。陈司空吴明彻,随侍中镇南晋,安王、乐阳王,并佛性森然,国桢秀者。壮回廊以云构,蔚悬居以天覆。开皇九年,天台大禅师守护法庭,澄清悲海,严幢标耸,智火融明。袭如来堂,坐法华定。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有若昙捷法师者,伐林及树,染法与衣。不坠一滴之油,有沾大根之雨。总管大将军齐郡公权,公讳武。福德庄严,喜慧方便。疏写四部,镇重百城。有若智谦法师者,愿广于天,心细于气。诵习山顶,创立花台。有若摩诃衍禅师者,五力圆常,四无清净。以因因而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有若首楞法师者,文史早通,道释后得。远涉吴会,幽寻天台。法界图于剡中,真诀论于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说筵。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方等有以复悔,双林有以追远。并建场所,乐为住持。惟慧龙禅师者,迹其武,凭其高,超乎云门,绝彼尘网。深以为性有习,道有因,止于心,反于照,习也者。坐乎树,居乎山,因也者。固,习而无因,则不往;因而无习,则不证。是以沤和正觉,阿若冥搜。想息而精进,甲坚,受除而烦恼壳散。百川到海,同味于咸;千叶在莲,比色于净。起定不离于平等,发慧但及于慈慧。故能闻者顺其风,观者探其道。牧伯萃心,洊臻。启焚香之上缘,托成佛之嘉愿。上座惠杲寺主,惠亶都维那兴哲等,皆静虑演成,妙轮转次。因差别而非法,随品类而得根。去二见而入流,率一心而办事。咸以形胜之会如彼,修行之迹如此。而丰碑未勒,盛业不书,安可默而已哉?将何以发挥颂声,披扬宿志者也?司马西河窦公,名彦澄,硕德高闱,绍贤远识,器宇岳厚,检操冰清。属以师长阕官,摄行随手。以家,而形于孝友;以己,而广于诗书。以重,而雅俗自兴;以明,而至道丕若。且犹归心净土,膜拜佛乘。摧乔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建谋群吏,乃命下寮。顾蚊山之易疲,叹龙宫之难纪。”。开元十八年(730)十月,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臧希让(怀亮)碑》。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东林寺碑》“古者将有圣贤,必应山岳。尼丘启于夫子,鹫岭保于释迦,衡阜之托思,天台之栖顗,岂徒然也!故知土不厚,则巨材不生;地不灵,则异人不降。阴骘潜运,玄符肇开,宿根果于福庭,大事萌于净土,其来尚矣。东林寺者,晋太元九年,慧远法师之所建也。世居雁门楼烦,俗姓贾氏。童妙神悟,壮力精博。初涉华学,不读非圣之书。中留梵经,尤邃是田之说。尝就恒岳,觏止道安,如火遇薪,玉成于器,虽根种诸佛,而果得一时。狮子吼言,载闻顺喻。维摩诘答,更了空门。安住四依,修舍二法。和尚叹曰:“吾道行者,唯此人焉!”属朱序寻戈,缁徒逃海,道由兹岭,冥契宿诚,谓其徒曰:“是处崇胜,有足底居。居地若无流泉,曷云法宇?”大雄神庙,特异莲峰。结跏一心,开宗五力。以杖刺地,应时涌泉。既荷殊祥,因立精舍。坚持禁戒,弘演妙乘。浮囊毒流,木铎正教。首唱南部,转觉后人。以智慧力,断烦恼锁。由是真僧益广,妙供日崇。隘其本图,弘其别业。乃进自香谷,集坂安栖。即昙现之门生,邻慧永之阿若。相与撰平圃,逾层岩,在山之阳,居水之右。经其始而未究其末,有其所而未虞其劳。当是时也,桓玄司人柄,干国钧,以福庄严,因憻檀施。书日力之费,尽土木之功。缭垣云连,厦屋天耸。如来之室,宛化出于林间。帝释之幢,忽飞来于空外。至若奥宇冬燠,高台夏凊。玉水文阶而碧沙,瑶林藻庭而朱实。琉璃之地,月照灼而徘徊。栴檀之龛,吹芳芬而馝馞。相事毕集,微妙绝时。罗什致其澡瓶,巧穷双口。姚兴奉其雕像,工极五年。殷堪抠衣而每谈,卢循避席而累赞。道弘三界,何止八部宅心。声闻十方,足使诸天回首。观其育王赎罪,文殊降形。蹈海不沉,验于陶侃。迫火不爇,梦于僧珍。愿苟存诚,祈心通感。既多雨以出日,乍积阳以作霖。则有影图西来,舍利东化。或塔涌于地,或光属于天。谢客欣味而成文,刘斐诋诃而覃思。所以山亚五岳,江比四溟。地凭法而自高,物因词而益重。洎梁有崇禅师者,传灯习明,安心乐行。指拳犹昔,薪尽如生。次有果、暀二法师,僧宝所钦,克和止观,法物为大,用继住持。上座昙杰、寺主道廉、都维那道真等,皆沐浴福河,栖止静业。诸结已尽,白黑双遣。众生可度,名色两忘。綦盛名于旧人,启新意于今作。重建雅颂,远托鄙夫。代斲有惭,岂云伤手。握笔余勇,曷议齐贤。但相如好仁,慕蔺名而激节。伯喈闻义,读曹碑而羡能。倘青色于蓝,冰寒于水,非曰能也,固请学焉。其词曰:灵山兆发,真僧感通。刺泉有力,呵神致功。法曹外演,禅心内融。性除偏执,门开太空。瞻礼云集,底居峰薄。越岭图胜,降平规博。信臣檀施,护供兴作。大起重阶,广延阿阁。严幢涌出,宝塔飞来。尊客月满,法宇天开。化城改筑,道树移栽。松清梵乐,石蔽华台。金容海游,法宇山荐。毒龙业消,渔子心变。万里西传,一时东现。华戎异闻,穹厚惊盼。远实法主,谢惟文伯。光颂累彰,德名增益。助起江山,声流金石。一言可追,千载相激。了性了义,或古或今。止持绍律,定慧通心。睹物情至,怀远道深。敢凭净业,永纪禅林。” 开元二十年(732),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赴河南省滑台县大云寺参加“神会禅师与山东崇禅师的正宗传法论辩会,助神会禅师一脉正出。”。 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天下十五道,秦川久雨米贵,沣州(又称澧州属关内道,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督米入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二月十日,秦州发生7级大地震,压死官吏四千余人,准祭山川,李邕祭于沣州(又称澧州龙潭寺。五月二十八日,李林甫为吏部尚书。李邕仍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 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二月八日,李邕任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书《法华寺碑》又名《秦望山法华寺碑》。不久,沣州司马(又称澧州司马)李邕起任括州剌吏。

9,李邕在沣州司马726年十一月十四日735年十二月十日)9年时间雕刻的开元十五年(727)以前古代书法石刻,《端州石室记》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端州石室记》、开元十五年(727)夏《晴热帖》、开元十七年(729《龙兴观碑》、开元十八年(730)九月十一日《麓山寺碑》、开元十八年(730)十月《臧希让(怀亮)碑》、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东林寺碑》、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二月八日《秦望山法华寺碑》《澧阳帖》收刻汉至唐帝王十九人书,计50帖,有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收刻汉张芝至唐陆柬之,苍颉至唐张旭,王献之、王羲之《兰亭集序》、李邕《端州石室记》、《晴热帖》、晋丞相桓温《大事帖》、丞相王导《省示帖》、司徒王珣《三月帖》历代名臣八十二人书,计135帖。《澧帖》为中国最早见史的法帖。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始刻于沣州龙潭寺上古皇帝(50帖)、名臣法帖(135帖),规范了篆、隶、行、草、楷书法分类,后世称沣州龙潭寺书法拓本为《澧帖》,《澧帖》为中国书法帖学最早见史的法帖,《澧帖》为帖学鼻祖,沣州龙潭寺为帖学祖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099hnlzl 2015-11-11 16:14
搜集整了这么丰富的资料,辛苦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