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0|||
上星子山有这样一条路
王正鹏(土家族)/文/摄影
我曾从慈利县星子山的后背上过星子山,其实,这不是路,是上星子山打柴的;我又从桃源县的星子山前山上达过星子山,上山的路全部都是用红砂岩搭成的,有人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林场时搭建的,看看暂新的凿子印,我想时间不会太长,这应该是修林场时搭建的。
山上的星子宫据史记载是公元1622年修建,那么上山的路是从前山?还是从后山上的呢?还有没有古代的路呢?
古代的人没有今人的懒散,也没有汽车可坐,从外地到星子山主要是走澧水顺道水而上,若是从道水的鸳鸯浦登岸,若是骑马,或是坐轿子上星子山,即要选择有韵味的山间林道,又要考虑道路既是险也可骑马坐轿的路,从一个山溪中,我忽然发现溪中隐隐有一截埋藏的红砂岩路,在红砂岩石上隐隐可见马蹄痕,这应该是古道。
《直隶澧州志·舆地志·慈利县·星子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1037~1101)记载“星子山有石莹然,望之若星。”,如果按照苏轼上星子山就应该走的石门县蒙泉道水而上的星子山,苏轼决不会走慈利县的广福桥上星子山,也决不会走桃源县的热市上星子山。打定了这个主意,我就顺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马蹄痕迹上星子山去,刚上一座山岭,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正中一个石门,透过石门,可以望见远处的星子宫,也就是在这个石门处周围,我找到了古代的一石確,一个石凿水井,三个元青花碗底,其中一个元青花碗底有一“王” 字,这在整个元青花中是首次发现;一条凿土路,两条石径路,一条用竹片围土的土径路,一处有古人居住的石穴屋。据这些零星的文物可见,这处石门处则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时期观赏星子山的主要活动区,也为防御之处。
从土路往上,可以观赏石门县、桃源县两县胜景;从石径往上,一观星子宫,二观慈利县,三观石门县、桃源县两胜景;又可直通上层石穴屋,极为隐蔽,是难得的藏身之处。
顺石径往下,行大约五百步,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记载的星子石了,星子山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时有一陨石落于星子石上而得名,当时称“陨石”为“落星石”。“落星石” 外表皮黑,内黄质,隋圆形,重约百余斤。自公元前211年后,时有好奇者在石门处朝供星子石上的“落星石”;公元前196年前,臧衍(生女名臧儿,臧儿第一任丈夫王仲,生子盖侯王信,生女汉景帝皇后王娡、汉景帝妃王皃姁,王仲死后改嫁长陵田氏,生子武安侯田蚡、周阳侯田胜)在石门处对“落星石”修行,之后将“落星石”从星子山上取下,建宁极观古观,“落星石”供于真武殿真武祖师神像前。公元588年冬,隋炀帝杨广伐陈叔宝(557~589)至澧州时,在宁极观古观朝拜过“落星石”; 公元637年,澧州刺吏李元则(荆王、彭思王)以“落星石” 为神物,复建宁极观,复供“落星石”;公元1540年,道士苟瑞观“落星石” 后,终生朝供“落星石”;华阳王朱宏境观“落星石” 后,在宁极观遗址上建观国山古寺,复供“落星石”。 之后于公元1974年由石门县县委书记、县长童子香将“落星石” 埋入附近山下(有具体位址),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974年,2195年之间中时有帝王、大臣、文人墨客到宁极寺观星子石上的“落星石”, 有李白、杜牧、王维、朱熹、黄庭坚等等诗人墨客访“落星石”, 并为之留墨。
明代初,澧州、朗州境內有一亲王和一郡王两大郡国,澧州为亲王华阳国,首任郡王为华阳悼隐王朱悦耀,传位九代;朗州为郡王荣国,首任郡王为荣庄王朱祐枢,传位八代。
公元1425年4月27日,华阳悼隐王朱悦耀徒居澧州,于第二年在关山始建观国山古寺,观国山古寺是在古宁极寺遗址上重修,在真武祖师殿真武祖师神像前供“落星石”。 公元1510年公元1524年,华阳恭顺王朱宾泟建武当行宫,时礼部尚书李如圭有文《武当行宫记》 。公元1611年夏,明神宗朱翊钧皇帝应邀至华阳王武当行宫为西岳书写“洞天福地”。公元1622年八月二十三日朱由检受封信王。崇祯皇帝朱由检第四子于公元1622年九月九日令慈利县县令杨威及桃源县令在星子山修建信王灵宵行宫,这一时间,在星子山周围建成了以观国山为中心的观国山古寺建筑群;以星子山为中心的星子宫古寺建筑群;以五雷山为中心的紫金宫古寺建筑群;如观国山的仙灵泉、懒游窝、飞来臼,赤霞洞、三王游节庙、弥勒宫、圣母祠等;五雷山的一天门、二天门、朝神门、王爷殿、太和殿、灵官殿、玉皇殿、关圣殿、文昌阁、观音堂、五龙宫、紫金宫、斗姆宫、梳妆楼等;星子山的星子宫、寝宿殿、火工殿、王爷殿、百子堂、南天门等72庙、36宫的纯石材大型古建筑群,所有建筑为石墙、石阶、石门、石瓦、石柱、石梁,风格统一,结构严谨,雕刻精美,珠联璧合。为湖南乃至国内所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与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道教发展脉络的活化石。
在石门处我拾到带一“王”字底的元青花碗底,同时也拾到了无字元青花碗底一个和一个酒杯底,是谁用“王”字底的元青花碗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华阳庄靖王朱承爝、华阳温懿王朱宣墡可以享用带“王” 字底的元青花碗,华阳庄靖王朱承爝在公元1557年和公元1559年两次与道士郑豁渠讨论过儒、释、道三教问题;而华阳温懿王朱宣墡则自号“味一道人”,喜欢练丹术,而道士郑豁渠是行家,就与道士郑豁渠常入星子山练丹,而石门处则是华阳温懿王朱宣墡练丹处。华阳温懿王朱宣墡又与邢部尚书王世贞(文学家、史学家)、诗人王玄璞、戏曲家陆苏门、戏曲家诸葛味、戏曲家水罗一芝、医师李希白(文学家)、一瓢道士牛舜耕(画家,善画牛,尤工画龙)、海翁道士宋登春(诗人、画家,善画先古人物并兼山水。为江夏派名家。)交游甚密,常常入星子山唱和。
“落星石”的星子石,一共四层,底层小,上三层大,上三层相连处小,错垒在一起,陨石就星子石的头顶上。
从星子石往下走,便是往石门县蒙泉的方向。
从星子石往上走,便是通往星子宫的方向,由此可达慈利县广福桥、桃源县热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