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3|||
中国绘画近代名家名作(中篇)
王正鹏(土家族)/编辑
近日,在澳大利亚中文网上发现《中国绘画之近代名家名作》(上、中、下篇)之博文,发现博文中图片作者说明不明,作者介绍不明,这对于传播与欣赏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大的误差,据此修改之。
《八十年代第一春》 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号罕僧,晚年称罕翁。广东新会人。曾任广州市博物馆委员、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上海烟雨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八十年代第一春》创作年代是在“文革”严冬过后,祖国大地回春,适逢“改革开放”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年头。这些,从画面的题材和款识都能看得出来。若就画的本身,作者是充满着激情在画这张画的。满树桃花,姹紫嫣红,十分绚丽。画面自上而下插下一树枝,弧度如弓,花间如箭射出双鸟,直向云天,仿佛要向远方的天空与大地传报喜讯。典型的岭南画派笔法、墨法、色法、构图法,观后给人欢欣鼓舞之感。
《白牡丹》 郑乃光
郑乃光(1912—),曾任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讲师、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现任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鉴定研究室顾问、委员。《白牡丹》是其工整细致画风的代表作品。图中的牡丹青梗条发,叶茂花盛,洁白的花头在淡绿的花叶衬托下更显娇妍。花瓣边缘各种变换的曲线,勾勒出花瓣的翻卷正侧,花的层次、方向以及偃仰起伏的区别和不同。叶子茂密,参差纷披,叶筋的挺健,叶尖的活脱,长势的正反向背皆栩栩如生,颇富生趣。牡丹丛后的假山设色浓重,与淡雅的牡丹形成显著的对比,使全画气势、气骨、气韵皆为不凡。
《白鹰》 孙其峰
孙其峰(1920~2011),又名琪峰、奇峰,山东招远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顾问,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中国画研究会会长。《白鹰》是一幅影响很大,极富创意的花鸟画作品。画家在画面黑白灰的处理和布局上颇具匠心,他巧妙地利用白鹰的浅色和山石的深色相对比,突现描绘的主体,同时用枝叶等物像”挤”出白鹰的外形,形成疏密节奏的变化,强化了视觉冲击力。山石用笔及其走向与白鹰俯视的姿态相互呼应,更突出了鹰的威武凶猛、英姿勃发,从而使整幅画作生机盎然、耐人寻味。
《报春图》 田世光
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北京市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报春图》是在生宣纸上画工笔花鸟,别有一番韵味。图中绽放的花儿,呜叫的鸟儿,象征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画家采用传统的构图形式,花鸟造型严谨准确,画面设色讲究,虽是红花绿叶,但画家巧妙地避开了绚红搭绿、尖跳刺目的甜俗之气,在叶中加入墨色,使画面色调沉稳,不流于媚俗。这是画家晚年的绘画风格,笔墨随意,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冰魂劲骨》 于希宁
于希宁(1913—2007),原名桂义,字希宁,及长以字行。历任山东师范学院美术专修科教授、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名誉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冰魂劲骨》章法奇俏,意境超脱,梅干用笔苍劲、奔放,挥洒自如,体现出了不同寻常的风骨品性。梅花以曙红意笔点出,花之向背聚散,色之浓淡深浅,相互衬托,层次井然有序。画家借物抒情,寓物于情,以纵横雄健、畅达奔放之气势表现了在冰天雪地的梅花倔强、坚贞、高洁的傲然之气。
《苍兰》 陆抑非
陆抑非(1908-1997),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苍兰》作品是陆抑非中年时期的佳作,虽工笔重彩但仍然富于秀丽文儒的气息。画中生动自然的穿插、精致而灵动的线条、艳丽而高雅的色彩、法度严密又不失性情的造型,后人评为“清绝秀巧,生意盎然”,十分恰当。陆抑非以善花鸟名世,在山水画上也很有造诣,画中墨石因构图需要而塑造,不仅稳定了画面,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朝晖》 光元鲲
光元鲲(1905—1974),原名光德需,安徽省桐城人。曾任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朝晖》取早晨太阳照耀下的芙蓉,姹紫嫣红,枝叶扶疏,迎接着新的一天到来,芙蓉丛下几只小鸡在欢快嬉戏,天真可爱。图中芙蓉施以浓淡适宜的色彩,绽开的花朵和欲放的蓓蕾,疏落有致,花瓣晕彩,不求艳丽,却新颖别致,力显精神。小鸡追逐,觅食游戏,动态迥异,无意中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晨光》 郭味蕖
郭味渠(1908~1971),山东潍坊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晨光》表现的是历代画家很少涉及的一种植物——剑麻。画家以洒脱自由的小写意笔法写其枝叶, 以劲挺圆润的工笔线条勾画疏朗错落的花序,设色清雅,墨色对比强烈。整幅作品充分表现出剑麻的隐逸清高和傲霜凌秋的风骨。
《川西三月》 苏葆桢
苏葆桢(1916一1990),江苏省宿迁县人。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川西三月》最引人入胜的优秀之处,在油菜花金黄的季节里,忙碌飞舞的蜂群,好像生怕错过这美妙的初春时节而不辞辛劳,翠竹随春风轻曳摆动与养蜂安置稳当的蜂箱动静相呼应,似乎可以听见蜜蜂振动翅羽的嗡嗡的声音,画面传达出画家对劳动的辛勤与幸福的赞颂。在苏葆桢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花鸟画艺术追求中,画家已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川西三月》正能体现这一时期的绘画特征。
《春风蛱蝶图》 俞致贞 刘力上
俞致贞(1915—1995.5.)女,字一云,北京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刘力上(1916~),又名力尚。别名刘岂,江苏江都人。曾任川西文联美术协会国画组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春风蛱蝶图》描绘春风徐徐,牡丹盛开,蛱蝶嬉戏于枝头的景致。画中山石兀立,花团锦簇,有两只蛱蝶,翩翩飞舞于花朵之上,追逐逗乐,显得轻盈可爱。图中蛱蝶、花朵美丽动人,与真实境况毫无二致,其观察之细致,刻画之入微,令人赞绝。
《春归》 杨德衡
杨德衡,1939年生于丹东市,祖籍辽宁凤城。现任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春归》图中,作者着力表现群鹤在空中飞舞的生动优美的姿态,以大地回春,鹤归家乡,寓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春色满园》 王庆升
王庆升(1942—),江苏南京人。历任《浙江日报》社编辑、记者,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事,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干事,八一电影制片厂负责人。《春色满园》以传统的工笔手法描绘花团锦簇、枝叶繁茂的故宫御花园听见之景。牡丹花、叶被玉石栏杆所阻,强行出枝,春色满园之意已点出,并以此形成疏密与色彩的对比,使画面富有节奏。勾线用笔细润劲利,颇具功底;枝叶、花束俯仰有致,变化丰富;著色渲染深浅不一,淡叶与浓花构成强烈的对比,艳而不俗,秀丽而清雅两只蝴蝶飞旋其上,更点明了主题和增添了画面情趣。
《春艳》 李又罘
李又罘(1908—1976),山东省诸城县人。曾任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教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春艳》立轴以梅、竹、茶花、水仙、石、泉和喜鹊等图像组成画面,笔力雄厚,墨色丰富,设色艳丽,给人以清新祥和之感。李又罘作画师法任颐、吴昌硕、赵之谦等人,梅干以篆书笔法写出,具有古拙之气;梅花、水仙以勾填法表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茶花以没骨画法,随意而富有生意;尤其是昂首仰视的喜鹊,更为画面增添了鸟语花香的情趣。作品充分体现画家苍润拙朴、含蓄有力的特点,显现了画家深厚的创作功力和精湛的技巧。
《春韵》 许继庄
许继庄,1938年生,河北省武强县人。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春韵》中画家追寻的仍是一种质朴自然的气息传达,可以说,它是许继庄花乌画艺术灵魂所在。
《春枝栖禽》 张大千
张大千(1899一l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春枝栖禽》中的枝干,苍老挺拔,皴擦利落,与之相伴的一青翠风竹,细劲有力,用笔洒脱,别有韵致。一长尾鸟傲立枝头,不畏风霜,独行独往,英姿奕奕,颇见传神。可见画家举凡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
《翠阴小鸟》 赵志光
赵志光,1938年生,河北省怀安县人。曾任山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编审,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翠阴小鸟》图中双鸟羽毛丰润、神情俱佳,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颇具宋人法度。
《大器》 尚涛
尚涛,1938年生,北京市人。现为广东画院画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器》以花束和青铜器为主体,构图极为饱满,花的造型经过“改造”缩小了与青铜器在形态和质感上的差异,使之趋于整体和浑然,因此获取了极其强烈的视觉效果。
《稻香季节》 杨德衡
杨德衡(1939~),笔名半聪,辽宁丹东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稻香季节》是工笔花鸟画创新的代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画家把目光投向了稻田,也可以说画家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众与现实生活,把象征吉祥富贵的仙鹤安排在丰收的稻田里,这是前所未有的表现题材,其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是极其深远的。画面中金黄的稻田与白色仙鹤形成对比,画面十分灿烂:高贵的仙鹤飞舞欢鸣,在丰收季节与人同乐,另有一番情怀。稻田近实远虚,仙鹤近大远小,使画面空间深远,好似一条康庄大道一直通向远方。
《东风》 郭味蕖
郭味渠(1908~1971),山东潍坊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风》题意在此得以体现。此幅作品构图平和,用笔娴熟,墨法多变,设色清新。在东风吹拂下,两只象征着和平的鸽子出现在紫藤青竹之下。画面中似乎蕴含着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画家在借东风中的鸽子,表现出自己对和平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富贵神仙》 吴茸之
吴茸之(1900—1977),初名士绥,字茸之,号吴溪子,浙江省浦江人。曾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富贵神仙》以写意的笔法描绘花园中的山石、牡丹与水仙,颇有吴昌硕的笔意。画中山石居中,突兀硕大,石面光滑平整,与牡丹、水仙形成强烈对比。牡丹在后,绿叶婆娑,映衬着鲜艳的花朵;水仙在前,绿叶白花或正、或背、或仰、或侧,造型古拙,用笔流畅,虽然都自下向上生长却不呆板,反而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高瞻图》 张振铎
张振铎,1908年生,浙江省浦江人。曾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华中师范学院教授,湖北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瞻图》画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画家是在借鹰的表现来赞颂那些弄潮者“高瞻远瞩”的胆识和气魄。鹰的造型生动,鹰的嘴爪、眼、鼻用浓墨勾出,笔笔劲力,神采毕现;鹰的魁伟之躯水晕墨彰,淋漓酣畅。松树干用行草之笔写出,加以皴擦点染,笔意连贯;松针苍郁厚朴,韵味十足。鹰的雄武伟岸之姿跃然于画幅之上。
《高竹鸟鸣》 赵少昂
赵少昂(1905~1998 )字叔仪,广东广州人,原籍广东番禺。1925年在广州创办岭南制版所从事广告设计、印刷制版,1930年设岭南艺苑,教授绘画。1937年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主任。1948年起任广州大学美术科教授。《高竹鸟鸣》是具有典型的赵少昂风格的作品。画中物象极为简洁,而章法破格。古人画竹均以竹叶竹枝为主,此作却以竹竿为主。画家以没骨法阔笔画出的青竹,圆浑重实,运笔时墨分五彩,增加了竹竿的质感,竹竿节节而为,顿挫有力。前人画竹叶重视起笔运锋的书法规则,而赵少昂的竹叶却于随意挥洒、漫不经心中显出一种天然的清趣。上部竹梢画一鸟俯身高鸣,打破了竹林的宁静,也使画中多了一层诙谐、自然的凤趣。
《归兴》 郭味蕖
郭味渠(1908~1971),山东潍坊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归兴》,一条扫帚与两只土筐放在地上,一支娇美的山花放于土筐中,画家描绘的是人们在劳动归来之后的小景。此幅画作工写结合,使土筐、扫帚与山花共处于画面中,朴实与艳丽,粗糙与娇嫩,笨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对比强烈却又和谐优美,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境界美。土筐和扫帚代表着艰苦的劳作,美丽的山花则抒写了浪漫的情怀。也许,土筐扫帚的主人经过一天的劳作,在归途中发现了这簇美丽的山花,一时兴致所至,随手采撷回家。这样的《归兴》可以激起人们多少的联想啊!
《荷》 张大千
张大千(1899一l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番禺。《荷》即如此。此图荷花素质清香,露濯风摇,呈盈盈玉洁之姿,荷叶全用泼墨挥扫,着墨浑融而摇曳多姿,轻盈中有力度,浓淡里出变化。
《荷叶海棠》 高冠华
高冠华(1915~1999),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终身导师,中华名人协会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社社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副会长等职。《荷叶海棠》此图乃画家旅行归来记写广东肇庆星湖公园的荷叶海棠所得,可见画家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艺术创作方法。厚重的荷叶衬托着一丛丛盛开的海棠,海棠的淡雅和荷叶的浓重形成对比,使画面层次分明。海棠用色点染,显得温润娇柔,花茎相对较细,虽轻笔写意却不掩秀色。整个画面色墨交映,浓淡相间,这一丛室外的海棠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画家凭记忆随笔写出,轻松自然,不饰雕琢。值得一提的是,左侧浓墨行书题跋在平衡画幅左右关系和揭示画外之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显示出画家在书法方面的深厚造诣。
《红叶双猿图》 张其翼
张其翼(1915—1968),字君振,号鸿飞楼主,北京人,满族汉军旗人,祖籍福建闽侯。曾任河北艺术师范学校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红叶双猿图》此图双猿一白一黑,形成对比,猿的动态神情各异,尤其白猿通过留白而凸现在浓密的树丛中,使画面上部不至于因过密而淤塞;中部红枫叶子用工笔重彩画出,使黑、白猿不至于因对比过强而跳突,从而使全画在相比互衬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的统一。
《花卉屏》 王雪涛
王雪涛(1903~1982),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画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花卉屏》画孔窍密布的湖石和鲜艳盛开的牡丹,牡丹的芬芳吸引着无数的蝴蝶、蜜蜂翩翩起舞,昆虫形象生动,给静的画面增加了无穷的生机。这些特色,适应了近代都市新的审美意识,因而拥有广泛的欣赏者。
《蕉花群兔》 谢海燕
谢海燕(1910~200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行。广东揭阳榕城人。曾任汉文正楷印书局编辑部主任,《国画月刊》杂志社主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任副校长,蓝田小学(现为蓝田中学)校长,东南联合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暨南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英士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副院长,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江苏省工艺美术会及南京市工业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教委艺术教育委中会顾问,江苏省人民代表等。《蕉花群兔》作者精心刻画一株蕉叶与群兔的可爱、生动,其墨色的韵味,笔调的情趣以及构图的别致,均显示出画家极高的艺术水准。作者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喜爱以简约的表现语言追求深远的艺术境界,崇尚高雅的绘画品位和博大的精神内涵。
《金鱼睡莲》 谢海燕
谢海燕(1910~200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行。广东揭阳榕城人。曾任汉文正楷印书局编辑部主任,《国画月刊》杂志社主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任副校长,蓝田小学(现为蓝田中学)校长,东南联合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暨南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英士大学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副院长,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江苏省工艺美术会及南京市工业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教委艺术教育委中会顾问,江苏省人民代表等。《金鱼睡莲》该画是一幅充满生意和情趣的画卷,“得动静两极之玄妙”,睡莲静,其用笔用色因此而沉稳;金鱼动,其用笔用线因此而流畅。尤其尾部的几条长弧线,美妙绝伦,使游鱼呈现出童话般的生动舞姿。
《孔雀》 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江苏常熟虞山镇人。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孔雀》画家以没骨写意手法塑造一对孔雀相伴相依的形象。画中一只雄孔雀傲立枝头,其修长的身姿与苍老的树干相交,使构图稳定均衡;树下一只雌孔雀依偎徘徊,踌躇不前,使观者有一种情意绵绵、浮想连翩的感觉。图中孔雀用笔从容肯定,干净利落,清疏雅淡,造型准确,设色秀丽,充分显示了画家写意花鸟画的浑厚功力及清新隽秀、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腊梅竹雀图》 诸乐三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三,斋号希斋,浙江省孝丰(今安吉县)人。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腊梅竹雀图》寒冬腊月,在庭院的竹石树叶中,三五成群的瓦雀, 自相追逐,忽儿上树梢,忽儿向地面,各有姿态,活泼动人。左角下端绿色片石,对整幅画面起到平衡作用。加上梅花修篁,松散其间,墨色与彩色的配合,更显得丰富多彩。在色彩的对比中,增加了层次,又拉开了距离,形成了整幅画面的远近、疏密、虚实相生的境界,富有情趣。
《莲塘鹊鸽》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江苏常州人。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莲塘鹊鸽》是他工笔花鸟的代表之作。图中荷叶重重叠叠,层次丰富,色彩明丽,间以盛开的白色荷花,把莲塘清幽香远的审美特征表达得恰到好处。小笔点成的荷塘浮萍和立于叶茎上的小鸟,起到了增添荷塘灵动之意趣的作用,使画中生意盎然,意境深邃。
《临风听雨》 蔡鹤汀
蔡鹤汀(1909—1976),字顾元,号枕石散人,荻芦庵主,福建省福州人。曾任陕西省戏曲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常务理事。《临风听雨》采用传统的构图布局, 以追求风中之竹的笔情墨趣。墨竹以浓淡墨挥就,整整斜斜,层次分明;画家运笔清拔,英风劲气,竹之质戚,空间尽现;林中嬉戏的几只小麻雀以赭色画之,运笔灵活,笔法松动,与墨竹相分别,从画作中流露出一股蓬勃的生机。全画生动自然,富有情趣。
《凌霄天矫闻天鸡》 吴茸之
吴茸之(1900—1977),初名士绥,字茸之,号吴溪子,浙江省浦江人。曾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凌霄天矫闻天鸡》这幅画的构图,属于整幅布满的类型。由于作者是老画家,高手笔,在画面的中间,画了一株笔力苍劲的老干和几枝开合、穿插的枝桠直通画面的顶端,然后取回势,又从顶端倒挂一簇红艳的凌霄花,与仰首高鸣的天鸡相呼应,从而使整幅画面主题突出,气势回旋,疏密有致,引人入胜。
《柳燕》 黄幻吾
黄幻吾(1906—1985),名罕,号罕僧,晚号罕翁,广东省新会人。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柳燕》作者运腕沉稳,故而用笔匀净;辨色细腻,故而设色层叠;造型规矩,故而直逼物象;布局经典,故而景致亲人。加之烘托、渲染都恰到好处,把一幅温暖湿润、生机萌发的暮春烟景展现了出来。看得出,作者融岭南之法,合海派之韵,方始有此江南春意。但是作者又不仅仅是简单地摹写景物而已,他是在借景抒情,以情达意,表达了一个老画师在经过十年动乱之后,对祖国大地万象更新的新兴景象所发出的由衷赞叹。
芦雁图 张书旌
张书旌,原名世忠,字书旗,后以字行。浙江省浦江县人。曾任中山大学艺术系教授。《芦雁图》造型准确,生动,三只鸟动态各异。眼、喙、脚爪描绘逼真,墨色浓淡相宜,羽毛略施白色增强质感。背景处理简练,稀疏的芦苇,平铺的杂草烘托出环境气氛。张书旃的花鸟画在任伯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将中国花鸟画笔墨技法与西画写生的精确性相结合,并吸取倭国画装饰色彩特点,创造出一种典雅明丽的画风。他画中适当地使用白粉,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马》 马晋
马晋(1899—1970),笔名马湛如、马伯逸,北京市人。曾任北京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图中树干、枝丫还保留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而柳叶、草坡就有一些西画的味道,至于全图的中心——马,则纯粹是按照西画的明暗、结构来表现,骏马毛皮溜光,马鬃纷披,正在慢跑。画中的构图、透视也是折衷中西。可见,这种糅合画风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明花映日》 曾杏绯
曾杏绯,女,回族,原名曾瑜,1911年生,江苏省常州市人。现为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宁夏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明花映日》作者创作了这幅以石榴为题材的寓意性主题绘画,有款文为证:“百子千孙红不尽,神州榴火已燎原。”这是一幅运用传统陈述方式和艺术风格来表现时代精神和抒发作者由衷喜悦心情的佳作。
《墨牡丹》 陆抑非
陆抑非(1908-1997),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墨牡丹》是画家借李鲜诗的意趣作成。画中牡丹,气象雍容,笔情墨韵,松脱灵透。作者以挥洒自如的画笔,运筹干湿浓淡的水墨,布置出白花墨叶、润含春雨的水墨牡丹图。画到痛快处,笔飞墨舞,令人似嗅浓香。
《牡丹鸳鸯》 唐云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牡丹鸳鸯》色彩明丽,情景欢快,蕴含诗意。图中牡丹枝干盘曲,花朵以勾填晕染法画成,清爽而高洁;以没骨法画叶,以墨线勾叶脉,清晰可见。整株牡丹在下面坚硬的岩石衬托下,于清丽中显得风姿绰约。岩石下临池水,水波澹澹,水纹线条用笔柔美;池中两只鸳鸯色彩明艳,近似工笔的表现方法使鸳鸯栩栩如生,相对而戏之姿极为灵动,似乎正在说着悄悄话,使画面充满情趣。画面右下角的一枝芦苇斜伸而上,愈增赏心悦目之感。
《俏不争春》 关山月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广东省阳江县人。曾任华南文化艺术学院教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俏不争春》关山月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上追前人,并能自出机抒,成就一家。
《秋汀野鹭》 邓白
邓白,字曙光,号白叟。1906年生,广东省东莞人。历任中大建筑系助教,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图案系讲师、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副主任、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秋汀野鹭》表现秋日到来,一对野鹭正在江边水草丛中暂作休整的情景。两鹭一正一侧,水草枝叶蔓生,饶有兴味,叶片、花絮、花朵正反有致,工细严谨,自然生动。尤其是设色的典雅清丽以及高大的水草与矮小的野鹭相互对比,更增加了画面的可视性。
《群雁来归》 杨建侯
杨建侯(1910—1993),曾用名剑侯、白浪,号荷叶村人。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顾问、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群雁来归》此画作于1950年,建国不久,画家是在通过此作表达自己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热爱之情。表现大雁的题材,自古有之,而像杨建侯这样在一幅画中表现成千上万的大雁尚不多见。图中大雁满天飞舞,神态各异,刻画细致、生动,可以明显看出,在表现技法上已糅合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则,构图原则和色彩学。令人赞叹的是:此画仍具有浓厚的东方绘画的神韵和风格。
《三友图》 陆抑非
陆抑非(1908-1997),名翀,初字一飞。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顾问。《三友图》作者以双钩法画竹,以没骨法画梅,以写意法画松,多种笔法并用,墨色变化丰富,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画家有意识地将松、竹、梅这“岁寒三友”在画面中居辅不居主,让它们前呼后拥、相互穿插、簇拥着一块巨石。巨石以淡墨勾勒皴擦,骨气灵秀。画家寓意已十分明确,是在颂扬朋友之间的友谊应该坚如磐石,才能友谊长青,共创辉煌。
《神仙之侣》 阵子奋
阵子奋(1898—1976),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水叟,福建省长乐人。曾任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教授,福建省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全会员。《神仙之侣》图画兰花。水仙喻示婚姻美满,百年和好。画中兰花、水仙形神备俱,线的熟练和概括的准确,以及两君子自身的高洁清爽的象征意味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美统一。上部两只憩于竹竿的写意小鸟动态可掬,像看热闹的小孩,更增加了画中欢快轻松的气氛。
《石榴八哥图》 王铸九
王铸九(1900-1966),原名鼎,号两石,字瞻农。河南舞阳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石榴八哥图》描绘一棵石榴树果实累累,吸引着八哥前来寻食的情景。图中取石榴树干一段,以写意的笔法几笔写出枝干,树叶沿枝而生,有聚有散,用笔流畅生动,表现出了更多的书法意味;石榴以没骨画法,更是浓艳如生,有的熟透待摘,有的裂开如笑,一只八哥停落枝头,正张嘴欲食石榴子,两相呼应,颇富情趣。石榴树干、枝叶相互穿插,枝繁叶茂,行笔劲逸潇洒,整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的人生情趣和生活态度。
《水乡春色》 郑乃咣
郑乃咣,1911年生,号璧寿翁,又号沙堤璞夫,福建省福州市人。历任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馆副馆长、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古字画鉴别顾问。《水乡春色》一反传统“折枝”花卉的构图方式,借鉴了山水画的布局方法,使繁密的花叶层层叠叠,繁而不乱,错落有致地生长在水边,体现了画家以线造型的深厚功力。花叶清淡的着色与花下潺潺的水流,在亦静亦动中构成一幅清新幽静的宜人景色。这种布局,拓宽了形象的情感境界,给水仙增添了野逸的审美趣味。
《松阴栖禽》 王雪涛
王雪涛(1903 - 1982),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松阴栖禽》图把客观景物的机趣与主观的情怀很好地统一起来,不论粗壮的古松还是斜倾的顽石、瑟缩的栖禽都给观者一种宁静致远,深雄博大的感觉,再现了画家出古入新、神与物游的创造力。
《松鹰》 江寒汀
江寒汀(1903—1963),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江苏常熟虞山镇人。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松鹰》是典型的寒汀构图,一突兀飞岩,嶙峋峥嵘,上伏苍鹰,低首注视,敛翅翘尾,羽毛直露,铁爪入石正压住一只壁虎,一个矫健苍逸、粗犷奔放的雄姿跃然纸上。画面上部一根松枝临空而出,填补了上部的空白,使构图平中寓奇,繁简迭宕。表明画家对生活观察入微,注重写生,并具有精妙高超的表现能力。
苔枝红萼 谢稚柳
谢稚柳(1910—2000),江苏省常州人。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苔枝红萼》此画一派春意盎然,画中桃花、红萼、彩雀无不透出大地回春的信息。自古画桃花者甚多,且历代不乏高手,然而能把桃花画好确不容易。因为桃花可以算是春天里最烂漫、最繁盛也最易落红的一种花了,而且它也最亲近人。因为亲近人,所以人们对它熟悉至极,这样要画出新意来便多有难度。桃花烂漫且鲜活浓艳,传达神韵的功夫就要求很高;繁盛则益显富贵,火候不到便近俗难雅;最易落红,所以自古以来往往勾起人们伤春的情怀。然而,谢稚柳的此幅桃花,给人的感觉却是娇媚、妖娆、春光无限。
藤萝白头 王渔父
王渔父(1909—1974),原名王柳汀,河北省涿县人。曾任贵州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藤萝白头》是一幅绘制精到的小品。乍一看,作者的精力好像全都用在两只白头翁上面,实际上画面处处都苦心经营。从上下两部分的老藤和嫩枝对比中便可看出,老藤用笔稳重生辣,走势盘曲,落笔有千钧之力而毫不迟滞;嫩枝走笔潇洒,势若流光,发墨呈清淡之象却力透纸背。加之整个画面布局清朗,形象生动,花枝飘拂,似闻鸟语,如沐花香。
《天鹅湖》 谢海燕
谢海燕(1910—2000),广东省揭阳人。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鹅湖》表现了静静的湖面,四只天鹅在悠然地游弋,加以睡莲花叶的点缀,呈现出闲适、宁静和野逸的情趣。天鹅是画面的主体,画家放笔直取,却收放有度,不仅体现了干湿浓淡的笔墨趣味,而且所画天鹅的形神兼备。湖水采取传统的以虚代实的艺术手法,更使天鹅突出而生动,足见画家对画面处理的高超匠心。
《乌猿》 谢稚柳
谢稚柳(1910—2000),江苏省常州人。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乌猿》画中的树干枝叶勾勒而成,皴多点实,且布局方折,造型滞涩,颇有老莲遗风。蹲踞于树木主干之上的白头乌猿则带有一定的宋画特征,尤似北宋画猿名家易元吉的画法。就整个画作而论,构图、造型、用笔。设色、气韵已非宋画品格,却有许多新时代的风气。《乌猿》和《苔枝红萼》两作皆为谢稚柳中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早年学陈老莲、中年习宋元的风格和追求。
《雄风》 光元馄
光元鲲(1907一1974) ,名德需,安徽桐城县城关人。曾任桐城中学教员、安庆六邑中学教员,安徽大学(安庆)教员皖南大学(今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科中国画教员,合肥师范学院艺术系中国画教师。《雄风》写虎从危石险涧中健步跨过,面目威猛,龇牙咆哮,仿佛声震山谷,其势凶猛,直逼画外,颇有“高崖才发啸,绝壑自生风”的狰狰猛气。老虎毛皮柔顺,斑纹突显,骨气内蕴,足下山涧溪流猛湍,危石险绝,衬托着猛虎不为困境所阻隔,天地任我游的豪迈气势。
《雄鸡图》 陈大羽
陈大羽(1912—2001),广东省潮阳人。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雄鸡图》图中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漫步在梅花丛中。画作构思巧妙,构图呈四周密、中间疏的形式突出主体。即以浓淡墨作枝干,深浅红色点梅花,梅花繁密,花枝交错,在画面周边”织”成了面,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画面中心空地上形象简洁、昂首挺胸的雄鸡,采用此种对比的艺术语言既突出了主题又不落俗套,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红梅竟放春先报,阔步高歌迎朝阳”的主题。
《樱花燕子》 张辛稼
张辛稼(1909一l991),笔名张星阶,江苏省苏州人,曾任苏州国画院画师、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樱花燕子》此图描绘大地春回、樱花盛开的景致。画中老树枝干盘虬,纵横交错,布满樱花,或密集,或疏朗,繁花如簇,似万玉满纸,迎来春色春光。花丛中飞来双燕,动态生动,栩栩如生,使画面充满生意。中国画家向来极少画樱花。樱花是倭国的国花。此画创作之时,恰在中日建交之后,可谓是应景抒情之作。从画面看来,源于没骨法的堆粉、撞粉等技法的运用,成功地表现出樱花的情状。
《鹰》 吴作人
吴作人(1908—1997),江苏省苏州生,祖籍安微省泾县。曾任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鹰》便是作者师学渊源的例证。图中那只回首苍鹰,无论造型还是笔墨,抑或布局、韵味,都明显能看出徐悲鸿所画秃鹫的影子。当然其中也有作者自己的笔墨造型。比如石块上的用笔以侧锋出之,不似其师多以中锋运笔。
《玉花锦羽》 郑乃咣
郑乃咣,号璧寿翁,又号沙堤璞夫,1911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任福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古字画鉴定顾问。《玉花锦羽》图中表现一个色彩鲜丽的孔雀立于一株玉兰花枝上,舒身剔羽,意态悠闲,斑斓的雀羽和淡雅的玉兰花在对比中形成清雅鲜丽的画面效果。玉兰花老干道枝,花朵或含苞欲放,或娇嫩妍开,尤其是前面的一丛花枝,白花以藤黄点蕊,在后面孔雀鲜羽的映衬下,更显皎洁。全画构图饱满,勾勒晕彩一丝不苟,充分发挥了线在造型中的骨架作用,以线准确地表现出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把孔雀剔羽时丰富的羽毛变化刻画得轻松、快意,显示出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
《玉兰绶带》 张其翼
张其翼(1915—1968),字君振,号鸿飞楼主,北京人,满族汉军旗人,祖籍福建闽侯。曾任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今天津美术学院)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玉兰绶带》用工笔重彩的表现方法描绘了绶带与玉兰,造型写实、严谨,构图讲究。玉兰一枝一花皆从生活中写生而来,其俯仰正侧皆有法度,笔力遒劲,设色大方。重彩表现的一对绶带呈十字型憩于上部枝干,与洁白的玉兰花形成对比;而鸟的动态又与下方数只飞虫相呼应。通过鸟嘴、尾羽,振翅的小虫和各种形态玉兰花的描绘打破工笔画中易出现的死板与僵化,从而使画面在清新艳雅的静美中融入一缕富有情趣的清风。
《月夜飞凫》 王渔父
王渔父(1907—1974),原名王柳汀,河北涿县人。历任涿县中学美术教师、涿县师范学校美术教师,贵州省文化局艺术科科长,贵州省文联美工室主任,贵州大学艺术系任教授,贵州省艺术学校教授、贵阳师范学院教授。《月夜飞凫》打破了历来表现野鸭的旧程式,竭力追求画面的生动感和意境的营造。图中表现在月光夜色下的一群野鸭受惊而飞的生动状态,仿佛让你听到了画面传来的一阵翅膀扑腾声,飞起的鸭群姿态各异,融合了西方透视学的原理,由近向远逐渐消失。整个画面色彩淡雅清逸,结合了水彩画的表现技法,使背景朦胧、虚化,以反衬出野鸭的矫健,而画中下部大片的荷叶和芦苇更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深远戚,水彩的画法更为明显。这是一幅融合中西绘画技法推陈出新、极富创意的杰作。
《朱竹》 叶恭卓
叶恭绰(1880~1968),广东省广州人。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朱竹》画家不拘泥于物象真实的形状和色彩,而是运用夸张的手法,以求心中旨意的尽情抒发,所以就有了东坡先生用来色画竹的传说。这幅《朱竹》所作之竹与其他近现代画家的竹颇有不同,这幅《朱竹》直接取法宋元,造型严谨,类似水墨工笔。竹叶墨色浓淡相宜,笔笔力透纸背,宛若投匕,所以虽不浓密却自有一股清健之气。竹后假山石以赭石完成,点以墨苔,益增其古雅之气。反映出画家对竹经冬不凋之气节的赞美,亦融入了画家对自身感情的抒发。
《紫藤白头》 倪田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耕,号默道人,江苏省江都人,《紫藤白头》取田野一角,紫藤一枝,用浓淡变化之笔墨侧锋拖出,紫藤花絮风情万种,再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宁静恬淡。紫藤条柔韧有力,随风飘荡,颇有野逸之趣。两只白头翁双睛圆睁,并排伫立枝头小憩,倪田的花鸟画于空灵中含有逸气,于劲健中含有率真,用墨淡只寥寥数笔,双鸟相伴为生的神态便呼之欲出。
《紫藤白鹇》 王雪涛
王雪涛(1903 - 1982),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曾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紫藤白鹇》画的是山中藤缠蔓绕,野趣横生,险陡下坡更点出了场面的壮阔,一双白鹇正在追逐狂飞的蝴蝶,白鹇动态夸张,神情专注。这是画家在融情入景,穷理尽兴,抓住双方矛盾升华的一刹那于纸上的精心构造。整个画面情景交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
《紫藤图》 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字半丁,一字半痴,又字静山,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紫藤图》笔法近吴昌硕,藤条似篆书笔法写出,笔力沉雄、苍劲。上部花叶繁茂,枝条穿插疏密有致,显示出作者高超的组织能力。这种小写意花卉既有一定真实感,又表现出相当笔墨技巧,宜雅俗共赏。
《萱花》 邵—萍
邵一萍(1910—1965),女,浙江省东阳人。曾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特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萱花》造型简洁却意味隽永,使观者犹如倾听一支抒情的小夜曲。画中花、叶采用没骨法,以深色略加勾勒,使花叶无单薄之意;画面右下角一叶片伸出画外,更有不尽之意,所以花茎虽细细长长,但肥厚的花叶反使萱花在纤弱中透出富丽的气质。图中的纺织娘用工笔画法,细致逼真,腿脚节节有力,翅膀薄如轻纱,筋络若隐若现,头上的触须更显得敏感而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