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文笔游感》

热度 1已有 7011 次阅读2011-8-16 11:28 |个人分类:交流对话|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一)

游?畅游在文字文思里,还是游离在犹豫间,从春天跳来,直飞入秋天的歌婉?又是一个深湛瓦蓝的清晨,文字游我,还是我游文字?怪怪地不知所以。

权杖如果猜知我的游移,就会去买鞭炮的,黑咕隆冬里一家伙点燃起照亮秋日满目金黄的、飘在凉风里的挂历。

我还在游,即便我不想。

昨天去拜访了“纽约上空的龙”,还有一些那样的好人,为了感激。

在他那里我意外读到了唐代名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难得后面加上了同名琵琶丝弦曲,出了别样的情趣,让我返归至年少时泛舟沪上淀山湖的那个月高湖静、蟹肥酒黄、须散鬓飞的夜晚。都是江南水里的优游,流在了粼粼波散的年岁里。

(二)
给纽约龙的留言(稍改)

在中国,文、骚、赋、谣、骈、斌、离、散,词、曲、诗、行、颂、咏、外加三声四调的大千世界里,诗词篇篇精华,字字光烁的,在我心里只二人而已,或者说他们才是诗词领域里的绝顶:李煜和李清照。他们的文字非常精练、气声韵律出自自家,如诉如歌,百肠千回。其他人,声名烁烁的,撇开名篇,能找出“毛病”的多不胜数。后人无端妄从膜拜瞎磕头就是了。说句不中听的话,连《春江花月夜》这篇千古名段,里面的平乏也是不少。如:“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词、句、韵、对,与二李对之,实是稀松平常得很。大家敞开了喜欢,不介意罢了。我是风人狂人?其实不是,只是文字诗歌的纪律放在那里,我不瞎磕头,平心而论,就事论事罢了。

也是跟您瞎聊,我最近很仔细地看了《文心雕龙》。里面随便拿出一小段,就可以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诗人词人”扫空了。刘勰, 才华不是横溢,而是万世绝唱,说的是“心”,他丢弃了一切,终其一生只为“伊人”。看得我掩面而叹。不敢天天读得太多了。摄魂夺魄,怕是再也没了自己。

哪里去找收集整齐的集子啊,时间也不够。为什么这样说,集子多了去,不稀奇的,问题是做集子的人,倘若他的“心智”不够,“读法”走偏,没有自己独到的文识见解,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杂,乱哄哄地闹心而已。由是,对你我是感佩得很,那种行为心思后面的定位和取向,绝非一般尔尔了。

书读到一定程度,也写了些许的话,愈发容易觉得:知音难求。《心琴乐》说的就是我内心最低处的“哀鸣”,也是宛转之后的流唱。跟你交心了。

(三)
散文游说

今又是《文笔游感》_图1-1

写到这里,不免想起我从来不敢写的骈文:中国散文的鼻祖,可以这么说。

曾经说起过,中国有一个最容易被忽略乃至轻淡了去的文化圣地:五代十国时的祁连山间的魏晋之地,或称其为游荡的魏晋之风。

夏商之钟声鼎韵,秦汉之离歌赋乐,转至唐诗宋词,落入元曲清剧(徽调昆腔),一脉络下来到了清朝王闿运这搭,流传中遗失了、异化了中国文学中珠烁冠顶的文学样式“骈文”。而骈文本来就起始于“魏昂晋细”。令人扼腕。

现代或说是现在,很多人在读诗写诗品诗时大致就范于唐宋时期的五言七律或相近的格律诗,这原本没什么不好不对之说。只是正确阅读中国的诗歌以及从整体上去了解和体验中国诗歌并不那么直意简单。就拿唐诗宋词来说,几乎没有一位大家是能够在缺乏对中国“古诗”由来的研讨和领悟的前提下,在文学作品上作历史飞越的。三、五、七、九之言诗作诗的样板由来已久,然而中国的诗歌正式的达样和开始,来自于魏时的昂成烁、奔为放;源自于晋代纤至细,柔做刚。渐由到后期武帝昌煌之时,才能有中国文学古代时期的集放。

骈为马,系双而驱之谓之骈,二马并驾的意思。在汉代文样中,或四或六的行文里也有自己严格的规定,但并非后来唐宋时期的模样,要求什么律诗的首尾协调,二三行对仗合韵或全诗压脚韵。唐宋之后,凡诗一定要这样那般是后人的无知和曲解,就是在李白,欧阳,唐寅之类大师手里,除非官场做戏,肆间对唱或自我刻制,大多数时候的大多数作品其实是非常自由和开放的,成为“行歌体”。这样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我就不唠叨了。

骈文讲究的是四六句式双双并行,上下对仗,繁词叠句,如花似锦,且极其讲究引经据典,文有出处和由来;双句里也不都是双,双只是指句子成双,而双句并行的模式下,还分俪(并列对称)句、偶句。骈四俪六后,俗称:四六文。至于骈文由“古代散文”样式出现,发展为为文为笔,为赋为曲,六朝时可见大成,元代则演化成曲,里面的经脉清晰可见,从无中断。

事实上,骈文从魏晋时期到六朝阶段,长达将近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无一而终。其间,在四六之外加上二和八的也不在少数。可见文从心出,笔为意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
骈文段落欣赏
《哀江南赋》

作者-南朝梁国词人庾信

背景:外强内残,国将破,身未亡;情还在,赋做殇!忧婉凄切词人肠。

今又是语


注:以下文摘只为说明句式,不是通篇文采诗意介绍。

二、四、六句式:
“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望赤壁而沾衣,舣乌江而不渡。雷池栅浦,鹊陵焚戍。旅舍无烟,巢禽无树。谓荆、衡之杞梓,庶江、汉之可恃 。淮海维扬,三千馀里。过漂渚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届于七泽,滨于十死。嗟天保之未定,见殷忧之方始。本不达于危行,又 无情于禄仕。谬掌卫于中军,滥尸丞于御史”。

四、六、八句式:
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栩阳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

文随意动,意随心行。故人不古,为文之达意,也不是苛求死守不做更变的。今又是语。

四、六、、八字式合用:
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拨乱之主忽焉,中兴之宗不祀。伯兮叔兮,同见戮于犹子。荆山鹊飞而玉碎,隋岸蛇生而珠死。鬼火乱于平林,殇魂游于新市。梁故丰徙,楚实秦亡。不有所废,其何以昌?

读罢并介绍至此,骈文泱泱如是了。

今又是《文笔游感》_图1-2


(五)
结语
文、笔、心

骈文对文笔要求极严,也或是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国文化里的某种“弊端”,太过苛求死板,顾前不顾后。对文心的要求于是松开了去,繁了枝叶,竭了须根,成了“一现”。

大家都知道文笔的意思,但是文笔真正的含义和由来实际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文笔在魏晋时期原为一家,倒很有点“现代”的味道。但在中国文字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在汉代到六朝的漫长岁月中,文和笔才被逐渐理顺,成了明确的划分。文,指的是作法严禁的文章;笔则可以随意开,在字词、格律、音韵上呈“自由状”。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经这样地对文和笔做了精辟的解说和定义:“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南宋文学家颜延之则道:“笔之为体,言之为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刘勰在中国文学理念上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因为他致力一生只为“心”,一心雕龙,何谓龙?何谓心呢?

我的一贯理解和守定是:文为言,笔做行,心如歌!没有心的一切文或笔,不过是吸履踢街,甩手过桥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9:33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路边店的级别
一个理性需要抓住的过程。骈文里,”乱搞“的也有,明明是三五字的,硬加上虚词如之乎者也,尔,而,矣、兮之类的,是为了字句平衡和语调平顺还是旧时人们的说话作文的”时尚背景“如此,不得而知。而且那种虚词的重复使用率非常高。
我也就是走一遍了解一下,觉得有了一些新的感受,算是好处吧。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9:27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现在的骈文写手是阳痿的男人操娼妇,既不爽,又无味。
这只是一个“由头”,用来说文。其实,很多人本事名声大大地,本质上都在“照葫芦画瓢”,尤其是写词牌的人。满江红卜算子之类的,写得再好,估计也就是“喜欢”,发嗲了。入了套,死活就那么回事了。
中国古文的好处被流失了。中国古诗(体)单个或简单组编的最大特色和举世无双的成就其实是极其精炼,字少韵浓寓意深,且非常生动。这些才是关键,才是养素。我是发颠,阵发性地要回去,看看里面的一些究竟。也落实在孩子的教育中,那样看问题教孩子才会比较有根基,至少在阅读、学习和思考的方向性上比较不会因为浅薄犯简单低级的错误。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由头有多大的道理,但没有道理肯定是不行的。与先生交流了,那样会引起一些新的好的思考。有时候,写东西的当刻自然会碰到这些”枝杈“,偏了主题也是意料中的事。好过没情由地瞎掰。
回复 王正鹏 2011-8-17 09:08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骈文能写个八九不离十,“小看天下”的事便会经常发生,也难怪的。那是什么级别的东西啊?
路边店的级别
回复 王正鹏 2011-8-17 09:05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死活两难了。现在的人喜欢松泛,但如果你去把骈文写得松泛了,有人会说:那不是骈文,因为1234567.。。。。。再如,写得“毕恭毕敬”的,别人不客气会以为你“脑子”烧坏了。估计还是网文“好”,是文不是文不重要,落下字的都是文,,文笔,文言早就成婚生子了,也或是文文和言笔都有了重孙子,大锣一敲把人的心击得一跳跳地:过桥啰!噹噹地,一路踢着履。。。。。。呵呵.
跟先生“过字”心里不生锈,活泛。

现在的骈文写手是阳痿的男人操娼妇,既不爽,又无味。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8:59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能写,但上不得台帐,目空一切,但作品很难存世
骈文能写个八九不离十,“小看天下”的事便会经常发生,也难怪的。那是什么级别的东西啊?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8:48
To: 安徽杨基柱 你曾经说:
这多天没来先生处揣摩一二,甚是惶恐。忆斯日,得先生教诲颇多,甚是慰叹。今见先生高论,喜之极也!
也时常想到你,有些好的过心,也不是脚印啦,它直直地就刻在那里,想抹去都难。你的那篇文章和我后来回的那篇我现在都可以大致不漏地复述,也转了出去,因为喜欢。
也问你好了。希望多多读到“老朋友”的文章和风采。握手,回见!
回复 安徽杨基柱 2011-8-17 08:43
这多天没来先生处揣摩一二,甚是惶恐。忆斯日,得先生教诲颇多,甚是慰叹。今见先生高论,喜之极也!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8:35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能写,但上不得台帐,目空一切,但作品很难存世
死活两难了。现在的人喜欢松泛,但如果你去把骈文写得松泛了,有人会说:那不是骈文,因为1234567.。。。。。再如,写得“毕恭毕敬”的,别人不客气会以为你“脑子”烧坏了。估计还是网文“好”,是文不是文不重要,落下字的都是文,,文笔,文言早就成婚生子了,也或是文文和言笔都有了重孙子,大锣一敲把人的心击得一跳跳地:过桥啰!噹噹地,一路踢着履。。。。。。呵呵.
跟先生“过字”心里不生锈,活泛。
回复 王正鹏 2011-8-17 08:21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关在乡下,不通天下,见识短了。不要紧,知道有人在行就好,否则太可惜了。同是也是祈祷老天,写就写了,写出个新样式、新内容和新的前程来,要不回过头去,一样的死法。
能写,但上不得台帐,目空一切,但作品很难存世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8:16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当今写骈文吗的还很多,好的大约有几百位,但我不便介绍
关在乡下,不通天下,见识短了。不要紧,知道有人在行就好,否则太可惜了。同是也是祈祷老天,写就写了,写出个新样式、新内容和新的前程来,要不回过头去,一样的死法。
回复 王正鹏 2011-8-17 08:05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是,不能忘了章回小说。我也没有细想,如果的话,小说也是骈文的后代,从大小赋里走来的。您说呢?
说二李为冠对很多人来说是为“过”,我大致看了一下,还蛮仔细的,还就是这二人的东西最挺括。可能是每个人的内心阅读机制的关系吧。算是“偏爱”。不能算作对比。
我的好友中文章烁烁的不在少数,敢并能写出漂亮骈文的仅一位“高恬”,当时为我和我父亲写了两篇放在信里寄了给我,我老爸看了傻掉了。那可是真正的复

当今写骈文吗的还很多,好的大约有几百位,但我不便介绍
回复 今又是 2011-8-17 08:00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魏晋骈散明清章回小说,百年白话今人知
是,不能忘了章回小说。我也没有细想,如果的话,小说也是骈文的后代,从大小赋里走来的。您说呢?
说二李为冠对很多人来说是为“过”,我大致看了一下,还蛮仔细的,还就是这二人的东西最挺括。可能是每个人的内心阅读机制的关系吧。算是“偏爱”。不能算作对比。
我的好友中文章烁烁的不在少数,敢并能写出漂亮骈文的仅一位“高恬”,当时为我和我父亲写了两篇放在信里寄了给我,我老爸看了傻掉了。那可是真正的复旦菁英。
回头网上查查,看看如今还有谁在写,敢写的就都不容易了,如能写好啰,也或能证明“文流”的不断,那样最好了。
回复 王正鹏 2011-8-17 00:56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魏晋骈散明清章回小说,百年白话今人知
回复 秋子树 2011-8-16 22:51
To: 太阳风暴100 你曾经说:
海明律師為美國魔法學博土,美國大學英語哑语碩士,骂人专业,撒谎专修班,前紐約大學(NYU,此野鸡大学已 解散) 叫兽,传授讹诈技艺,脸皮增厚术,翻脸如翻书术,多马甲自骂术,假装保密术,坑自己客户术….。海明法師恶名臭名馳名海內外加宇宙内外,被紐約小報(New York paper),洛杉磯SB報( Los Angeles SB Paper),紐約臭虫報(New York FURK Post),紐約小姐報 ( New York Laday Post),紐約每天被 日報(New York Chaoed Dai
张冠李戴,你眼睛花了。
回复 秋子树 2011-8-16 22:39
十八般武艺,如数家珍
回复 小月 2011-8-16 21:22
远古的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希望能推古出新,其实身边有太多的事可以写,或许你有你的难处,但贴近生活总没错。上海人有赤膊带领带的,你却太看重里子,呵呵。
回复 今又是 2011-8-16 17:46
To: 寻迹天涯 你曾经说:
可能是小时候,给老爸逼迫着读古文读怕了。
现在的我,除了偶尔对诗歌,已经不碰那东东了。

感觉就像考古一样。呵呵

到西西里转了一圈,今早想起来就写下了。是被老古董头下敲了下,嗡嗡的。。。。。哈哈哈。谢谢天涯到海角一游!
回复 寻迹天涯 2011-8-16 16:04
可能是小时候,给老爸逼迫着读古文读怕了。
现在的我,除了偶尔对诗歌,已经不碰那东东了。

感觉就像考古一样。呵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