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史书人书,天学史学人学。
触及了年轻人,脑子里蹦地一下就出来了这么一说。这是哲学类的二元?也如二难呢?如何说解?
看了朋友孩子蓝猫的摄影新作,我就转说了我的一点看法:年轻人,有机会进了大片场,就不要刻意地再去照本了,应该尽量地去靠近自己和物体对象交流中的体验,那会是一种活生生地提示和启发,触动的不完全是本制的规定,而多会是那种“哇”地一声后,新的发现以及这一发现里新增的理解和冲动。此时,最该做都是尽可能去靠近自己的心感,然后直接纯然地将自己的全部积累,艺术地投到创作中去。
当然,对于观者来讲,没有人能做得最好,所谓做到最好是,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创作,还能够向着自己点点头,心说:我又一次向着最佳前进了一步。
自然界是本大书没人能否定,也否定不了;学习呢,可以从师也可以照本;到了最后如果能将自然的和人文的一切朴实积累通过经历和努力去罗贯的话,人就会逐渐地获得智慧;智慧如果被投入了艺术的过程,那么,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便能大中至正,光明豁达。
从师自然,就教学堂,总有离开的时候,总有更多的时候人得依靠自己的智力和智慧。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此一路,静得下,守得住,才能成就。
记得当年在香港见她时,她才两岁,现在依然长大了。喜欢拍照了,东西拍得非常清丽脱俗。主要的特色除去模特的既定,她的拍摄里对于静和动的把握,比较吸引我。我觉得这位年轻人的智力是可以的,也是独到的。或许,她在拍摄的时候会按照编导的路数行走,不过事后出笼的编排里还是看得出她拍摄时自我的心路。
摄影里,动出静,静出动是基本的方法,拍照的人都会用。不过这位年轻人的拍摄,这类手法的变现中,人物的表情相对静止,而在这种相对的不动中,服装、动作、肢体的语言反而被很好地展现出来了。假如人物在时装类的广告中,过份地以脸的表情和人的名声去造诣的话,往往就会秒杀了艺术的最高表现力,即整体的表述力。这是一个细微而又本质的讲究。有没有就全在平素的积累和现场流动的咔嚓声的结合中了。
这是一种被我称之为Raw的拍法。反切转换里,多一个角度的表现和诉说。
有时,表现内里外传的方式,就是挤压。
进退之间对危险,即安全的测量。
未说之前和表达之后。
以静制动。语言交换的方式随人各有。
注:以上所有文字为今又是添加。
加一段她涉及的一家公司的视频制作,音乐差了点,因为节奏脱节了点,其它都很到位。模特也为年轻人,特点就是纯字一个。化妆和服饰是需要的,但无论怎样不去因为心中无底无数去压制人物对象最主要的这个特征,这样,艺术的作品就能在“语无声处”里,做得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