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6||
何时开始喜欢文学和诗歌的,这也许是世间无人能够清楚回答的问题。我想我和邻家孩子对文学或诗歌的认识和喜欢,基本都开始于孩时大人对我们的讲述,多以故事的形式。之后大概就是学堂里老师的传教。假如从小学到中学的经历里,能够碰见一位善讲故事的语文老师,所有的故事便会生动在我们的关注里,并在那样的排开里,渐渐形成由喜欢听故事到开始喜欢文学阅读的进程。我们那时比较寒酸,可读的东西并不多。真正开始能够接触到中国五大文学名著之外的国外作品,也是邻里暗藏的一些交换,总有人爱书如命,不肯上交或是丢弃的,于是留下一些可以传阅。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时,市面上书相应多了些,可是买不起,只好去图书馆里借,书少,借的人又多,最快的捷径大约就是看到好书后,就抓在手里,在好友间先互相传阅。这种阅读法的缺陷就是无法及时读到更新或更多。可是局于当时的情况,能够多少读到,已经是非常喜悦的事了。我成批量每月定额购置图书发生在工作以后了。
这种天生的缺陷,使得我们这批人的知识非常地零缺,还显得非常地下意识,等于是无条理的自由式。读书的圈子里,到有几位好手,能够为我们及时提供些带有系列性的书目,总算是自由式的“狗刨”里,有了些章法。
这是一种想来就有点感叹的缺陷,不过依然带着经久的美感,仔细回想下,觉得那时读书时分秒必争的劲头是获得那份美感的关键。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方向性就没得好多讲究了。
如今空余之时,便会想去重新读点。这样的想法其实有两个“团结”:一是看不懂现在快风急雨般的所谓作品,二是好像内心按不住,还想去牵手那个昨日的美感。功用名利是谈不上的,为的只是一种悠长的情感。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喜欢系统阅读的,大慨开始于对自己知识的错乱和零缺的憎恨吧。记得大学的第一天,就在自己的日记上如此写下:要有举起拳头打击自己的勇气。从那时开始,就爱阅读带点系统性和理论性的书籍了。因为特别希望自己不再莽乱。固然,定期的文学沙龙帮了我很多,为即便读了一些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感受,提供了核实和校正的机会和过程。那时,真的是“天总是很蓝”。
最近就去读些“老掉牙”的东西;也看些“老掉牙”的电影。好处是,不会像听时髦的音乐和看新式的电影那样,整个过程完成后,发现自己一无所获般地纠结不已。比如那个《Godzilla》的电影,比如热行全球的、由英国酷玩乐队(Coldplay)演唱的歌曲《万岁维达》(Vila La Vida,今又是暂译)。这首歌美国孩子基本都知道,也会哼,可是极少有人听得出歌手到底在唱什么。于是,贴有歌词的视频的点击率突破了百万计,可见人们虽然喜欢这首曲子的音乐,却更想知道歌手究竟在唱啥。
如今的电影和歌曲,许多都是娇作的。无所谓派了,种类上随便冠个名号,估计也是销售或评奖的需要。实质上都是讲不清楚的为所欲为,强调瞬间情绪的为多。就拿歌唱来说,什么时候开始吧歌词唱得“含糊不清”也是时髦了?中国京剧讲个派,不仅是种类派别,也是念唱打做的方法格式,起码你得炼成字正腔圆的本事才能登台。现在可不,背后的推手很可能就是一个钱字为主。过去的电影本子到拍摄,编辑是第一位的,讲究个逻辑、修辞和演绎。简而话之,就是故事得有一个章法骨架,互相关系,然后通过语言种种,包括无声的肢体语言和音乐画面等予以解构,最后完成故事逻辑和修辞的用意和目的的阐述。这是基本的。现在的很多所谓文学的、影视的和音乐歌曲的种种,不能说是没有章法,只是情绪过于肤浅做不成情感的深厚,接着就是抢钱似地快速地出动,意图激发瞬间效用的目的性过强了。这种做法下,意味传感和艺术享受的过程被快速分切淡化掉了,以至于一个过程下来,作品的内容不是被深植种下,去到人们的心底去生长,而是一晃而过般的炫耀,一度过后,万般虚空。我也因为情绪而被情绪化了?非常有可能,要不我就不会感到莫名和纳闷了。
于是我开始下意识地回转,去读了艾略特英文的《荒原》,关注点落在了他诗的骨架和修辞上,演绎是很难说的事,暂且放在一边,以后再说;我能看见的《荒原》是座桥,桥身底下的立礅便是桂冠诗人、新十四行诗的著名先锋济慈。这两下的连接,又敦促我去到英国文学史上寻找诗与文的贯合,有幸找见了诗文大师威廉.果丁(William Golding),拜读了他的大作《蝇王》(Lord of the Flies)。这部二战后从儿童内在去反思解析人性特质和生存状态的关系及影响的大作,出版于1954年,1983年威廉凭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88年凭此再获英女皇亲授骑士称号,同时进入英国皇家文学院成为院士。
蝇王一词出于古犹太教,大致代表人类中的一种内心由于本质离奇,扭曲变异后的荒诞、古怪和邪恶。借用和演绎在威廉爵士同名文作内,主要就是借由对于人性和战争的重新看待和思考,试图通过一次飞机失事后,一群孩子落在一个荒岛上,善恶两分,结果各取的故事叙述,展示人性在一次意外的变故中,因为环境的改变,完全自由和彻底回复到各个自我,并由个人重新生产组合群体的本在变动,导制结果。一切发生在孩子身上:为了特有环境内的生存“各取所需”并“各行其道”?看似都有着极大的各自的理由,到了最后却展现出人性在一个既定变化环境中,好坏出于本旨内在的根本,源于取向。
这部小说看似是写儿童的,其实讲述的是人类整体的一种源于自身既定本在的“或变”。
我是开始于听《蝇王》原版有声小说的,因为坐下站起里听的方便;接着就去看了1963年最初的黑白影片;借来的1990年版本的电影已在手中。
前日我看《蝇王》黑白片时,随意打开看了前面为时三分钟的局部,立马关了。不是因为片子不好,而是片子一开头就把我震住了。我知道,这不是一部我可以随心所欲打发时间般的作品,我得找到最佳的时间,静坐下来细细地去品尝。
摄于1963年这部片子一开头就是十分震撼的:大萧条的背景里,人群忙乱;教堂尖顶入云,忽引来大片的战机;飞机坠落的剪辑后,一个荒岛,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地穿行于热带雨林丛灌,开始了对话。因为读过小说,我知道这是一种架构的手法,由两个孩子“登台”,条理出之后人类内里本有的“丛林法则”。不管你是谁,只要一旦落入仅为生存而行的环境里再无他求,人类群体便会顺着人性和人欲,逐渐切除掉个性种种,最后结伙,成为想法、做法和结果一类里两下不同的分派。在少数被统合成多数,多数形成两派,两派最后做成集团对峙的时候,无论文学还是电影只有基本的两个走向:恶战胜善;善战胜恶。而电影和文学的艺术做得好的话,可以拉出点线而无需做死结论,导演一般不会去把作品内容的意义和作用强加给观者或读者。好的作品,就是要留出艺术想象和评判的空间,让观众读者有机会有过程地介入知识的对比和结果的判断,而非以为自己懂得更多或最多,把话说满了等于把活做绝了,那无非会剥夺了观众读者介入、思考、反对也或赞同的艺术欣赏的机会和过程,也即权利。
我希望也是基本敢肯定,无论是1963年的黑白片,还是第二次重新拍摄于1990的同名电影,都不会忽略这个艺术的要旨,不然就是践踏《蝇王》和羞辱作者威廉了。我想,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在欣赏蝇王的三个段式(Trilogy:小说、有声读物和两部不同期的电影))过程里,我还听了意大利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小号演奏家恩尼奥.莫利克内(Ennio Morricone, Nov 10,1928~)的不少作品。 听完一些后,我就觉得我的反动是无可奈何也是情非所以的:我想尽量贴近现时走向未来的,可是做不到,因为常常被所谓时髦搞得昏头转向、灰头土脸地不知身在何处。于是会走,回到过去甘泉淋洌的旧有中,找回被滋润被浇灌的经历。
恩尼奥.莫利克内这位出生于罗马古城的音乐家,作品种类繁多,有旧式古典的,也有未来新式的,真正打动我更深的,就是他手笔下那种严肃里轻快、悲伤里欢悦、纠结里奔放、囚禁中自由的音乐风格,那种被称为“纯音乐”(Absolute Music)的精致华丽。回到前头说的“词语不清”、“口齿含混”,我也找来这位作曲大家无词花腔咏叹般的电影《纸醉金迷》(The Ecstasy OF Gold:今又是译)的主题插曲。这种东西听下来,人脑不会再是混沌的了。电影主题音乐曲,多属于标题性的音乐段制,主题下的音乐程式和诗歌有着莫大的关系,用我的体验来说,就是段章架构式的开展,并以逻辑通贯的制式,出景、出意、出喻。高级的喻,无需一定的格式非要结尾的,首前尾后仅留出主题音乐的小段,将音乐故事在叙说中的桥梁作用留在演绎的中段里,做成一则三层,前呼后拥。
莫利科内的大作品太多,仅以电影电视插曲和配乐来说,他的贡献多达500个,这简直就是海量的惊人,而且都是锦缎精做,华丽无比。有关享誉世界的顶级作品我就不背书了,大家可以在很多电影里欣赏到,比如西部片电影《好人、坏蛋和丑汉》(The Good, Bad and Ugly)等等等等。下面就送出一段由这位荣获世界各类音乐大奖超过60多个的音乐家的作品,一段无歌词的古典式咏叹:上来就是一阵大鼓,随和出间断的钢琴辅佐,旋即带出双簧管优美高远于野地空旷的嘌呤,逐进入女生花腔咏叹的高声高挑,大合唱团风起云涌地跟进。。。。。。那种章式分明、器乐清晰的澎湃里,大气磅礴。听完后,死活不愿回到时髦流行的叽哼中去了,活人就怕去了灵魂被割肉,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到经典里被浇灌被沐浴吧。
Vila La Golding, Vila La Morricone!向前辈大师们敬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HdSWZLpQ#t=80
babybaby: 读书的时光真好,读到忘我的境界时,饭都忘记要吃了 时代在改变,读书的趣味与雅兴都在改变,原来我们是抱着书本在啃,现在的年轻人抱着电脑、手机在啃, ...
shengdanhua: 第一段的听后感,就像这样: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第二段,听太多遍了。因为我husband ...
放飞情感: 我是一根筋的人,认准的道路不回头,由于性格使然,对知识的追求也是一条道走到底,现在无论你去怎么样翻阅,真的是,方程式太难了,解读起来,无解的东西太多。 ...
今又是: 读书是个很有趣味的事。是的,现在抓着书本读的时间少了,就会上网调一些东西看。可是抓不全,也有条理性不好的缺陷,只好尽可能提醒自己阶段性阅读的条理性。还 ...
放飞情感: 对文学的启蒙来源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那就是心底对故事情节跌宕的吸引,对结论的渴望。因此走下来各色电影满目脑海。也常常想起我是怎么开始的,是啊我是怎么开 ...
無心者無痕: 突然想起总比周兴时归隐山林的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好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