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1||
《编者按》
注:余秋雨先生的《论小人》代表了我几乎一同的观点
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的同时,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走过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往大里说,翻涌的历史起伏里,从不懂事时经历的那一切,一直到离开学校,被投入思想改造的洪流中,年青金贵的生命时光里,有许许多多的愁苦和心泪。会被人问起我们对那样艰苦纷乱的社会生活过程有什么样的想法、看法和说法,真是一言难尽。这也是个几乎每一个走过同样时光经历的人,会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是泛泛地流开去,而是总结后简短明了地去归结,我们这代人最终握在手里赖以凭靠和奋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两个字:信念。
没有信念的人和没有信念的人生,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固然,我们会受许多的委屈、弯折、挫伤和艰难的冲击,回过头冷静地去看,就会发现那一连串不断的冲击,其实就是一种非我般的打击和锤炼。带着信念坚持不懈的人,也或依然贫苦和清素,但是脸上的那份自信的微笑依然会是丰裕的,使我们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面对之后的任何艰难和困苦。这样的人生过程里,人是无需解释和说明的,更不会去叽哼和碾转,因为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样的生命过程教会我们的第一真理了: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和辜负历经了一切,我们赖以生命的一个珍贵:信念。
固然,生命的历程中充满了不测和复杂。而最难面对的,便是得直面所有放在眼前的任务,以及完成那些必要的任务时,我们无法避免的曲折、艰难和挫伤。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可以避免,因为那无非是人生的又一次考验,走得过来,得到依然是脸上那份自信的微笑,合着信念。
信念是个物质的存在?可以那么说,如果一个人把精神也看作是一种物质和价值的存在。这点上想清楚了,剩下的关键,便是坚持。
为什么今天在重新转发余秋雨先生录于《山居笔记》中的这篇《论小人》?是自己心气不够还是胸襟过窄?说实话,经过生活严格调教和锤炼过的我,不会去回答这两个十分浅显的问题。也不用去解释和说明。因为无论如何看,怎么说,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过程都是非常客观的存在,人既不能随意地改变,也无法将之顺手一为,轻轻抹去。
不能抹去的还有世间最难清除的小人,那种始终存在,不断搅乱人心和次序的无根不由、前翻后倒的再而三三。怕是无用的,想去回避也是不能。如何面对处理呢?就得直面。所谓大智不免小晕、大德不拘小节是根本。不受制于零碎破散是待人处事的机要,总得冷静了去,集中了来,将面前的一切看清理清了,方可依然举着信念的火炬,照亮夜路、照亮行程、照亮那个贯穿始终的优意的微笑。
中国社会的进步,面临着三个巨大的挑战:
一。多元国际关系里风云变幻的复杂;
二。自身体内许多集留和浮生的社会问题种种。尤其体现在国属的文化形式取式的内容上,以及浮躁、仓促和荒诞做成的无意识也或非自觉的无责的放任;
三。个人利益和情绪的无限制扩大和推伸,结果呢,亏得就不仅是当下忙乱和挣扎其中的这代人,还有之后的那一代甚至更多代的后来者。
在这种种的错杂和混乱中,国体、制度、宪法、传统、精神及社会价值等上层建筑里的种种,也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下层建筑里的那些层出不穷的小人,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起着本底里最可有的巨大的破坏作用。
时间关系,我就不以我的仅有来独立阐述自己的经历、体会和总结了。余秋雨先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令人震撼的总结,大体具体上,完成了对中国式小人的直描,让人震撼感怀之余,对种种小人非常鄙视。如何面对,我是清楚的,更多的大众呢?我觉得冷静下来,谁都多少明白的。是否明白得完全彻底,到底不看一个人所谓心知肚晓和漠然无为,或者仅落在嘴巴的爽快和利索上,而是应该具体体现断然在一个人的独立姿态和社会性行为的实践中。
只对余秋雨先生的小人说作如下补充:自端个势以各类说法理由漠然小人行径从来一无所措的人,都是小人们间接的资助者,也是一种土壤,滋养了小人,也为小人走街串巷大开了洞门。所以,对小人们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看清和知情,更需要明白和理会后具体的行走,起码该是,学会对污溃社会、搅乱次序、破坏公德的小人们,集体地说一声:不!
是的,就一个字也是道义的托举,人为的贡献。为了一个社会集体的美好,不仅明白,还要敢于。这起码是我的自身要求和姿态。
好吧,还是请大家各位看看余秋雨先生对小人发聋振聩的分析、概括、总结和抨击!
《论小人》
作者:余秋雨
(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怅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
——不错,小人。这便是我这篇文章要写的主角。
小人是什么?如果说得清定义,他们也就没有那么可恶了。小人是一种很难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约略能说的只是,这个“小”,既不是指年龄,也不是指地位。小人与小人物是两码事。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欧洲的一则往事。数百年来一直亲如一家的一个和睦村庄,突然产生了邻里关系的无穷麻烦,本来一见面都要真诚地道一声“早安”的村民们,现在都怒目相向。没过多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仇敌,挑衅、殴斗、报复、诅咒天天充斥其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准备逃离这个可怖的深渊。可能是教堂的神父产生了疑惑吧,花了很多精力调查缘由,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不久前刚搬到村子里来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个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全部恶果都来自于她。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村民间的和睦关系再也无法修复。解除了一些误会,澄清了一些谣言,表层关系不再紧张,然而从此以后,人们的笑脸不再自然,既便在礼貌的言词背后也有一双看不见的疑虑眼睛在晃动。大家很少往来,一到夜间,早早地关起门来,谁也不理谁。
我读到这个材料时,事情已过去了几十年,作者写道,直到今天,这个村庄的人际关系还是又僵又涩,不冷不热。
对那个窃窃私语的女人,村民们已经忘记了她讲的具体话语,甚至忘记了她的容貌和名字。说她是坏人吧,看重了她,但她实实在在地播下了永远也清除不净的罪恶的种子。说她是故意的吧,那也强化了她,她对这个村庄也未必有什么争夺某种权力的企图。
说她仅仅是言词失当吧,那又过于宽恕了她,她做这些坏事带有一种本能的冲动。对于这样的女人,我们所能给予的还是那个词汇:小人。
小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这件欧洲往事因为有前前后后的鲜明对比,有那位神父的艰苦调查,居然还能寻找到一种答案。然而谁都明白,这在“小人事件”中属于罕例。绝大多数“小人事件”是找不到这样一位神父、这么一种答案的。我们只要稍稍闭目,想想古往今来、远近左右,有多少大大小小、有形无形的“村落”被小人糟踏了而找不到事情的首尾?
由此不能不由衷地佩服起孔老夫子和其它先秦哲学家来了,他们那么早就浓浓地划出了“君子”和“小人”的界线。诚然,这两个概念有点模糊,互相间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弹性,但后世大量新创立的社会范畴都未能完全地取代这种古典划分。
孔夫子提供这个划分当然是为了弘扬君子、提防小人,而当我们长久地放弃这个划分之后,小人就会象失去监视的盗贼、冲决堤岸的洪水,汹涌泛滥。结果,不愿再多说小人的历史,小人的阴影反而越来越浓。他们组成了道口路边上密密层层的许多暗角,使得本来就已经十分艰难的民族跋涉步履,在那里趔趄、错乱,甚至回头转向,或拖地不起。即便是智慧的光亮、勇士的血性,也对这些霉苔斑斑的角落无可奈何。
(二)
然而,真正伟大的历史学家是不会放过小人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历史症结,于是在他冷静的叙述中不能不时时迸发出一种激愤。众所周知,司马迁对历史情节的取舍大刀阔斧,但他对于小人的所作所为却常常工笔细描,以便让历史记住这些看起来最无关重要的部位。例如,司马迁写到过发生在公元前五二七年的一件事。那年,楚国的楚平王要为自己的儿子娶一门媳妇,选中的姑娘在秦国,于是就派出一名叫费无忌的大夫前去迎娶。费无忌看到姑娘长得极其漂亮,眼睛一转,就开始在半道上动脑筋了。
——我想在这里稍稍打断,与读者一起猜测一下他动的是什么脑筋,这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小人的行为特征。看到姑娘漂亮,估计会在太子那里得宠,于是一路上百般奉承,以求留下个好印象,这种脑筋,虽不高尚却也不邪恶,属于寻常世俗心态,不足为奇,算不上我们所说的小人;看到姑娘漂亮,想入非非,企图有所沾染,暗结某种私情,这种脑筋,竟敢把一国的太子当情敌,简直胆大妄为,但如果付诸实施,倒也算是人生的大手笔,为了情欲无视生命,即便荒唐也不是小人所为。费无忌动的脑筋完全不同,他认为如此漂亮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当盛年的楚平王。尽管太子娶亲的事已经国人皆知,尽管迎娶的车队已经逼近国都,尽管楚宫里的仪式已经准备妥当,费无忌还是骑了一匹快马抢先直奔王宫,对楚平王描述了秦姑娘的美丽,说反正太子此刻与这位姑娘尚未见面,大王何不先娶了她,以后再为太子找一门好的呢。楚平王好色,被费无忌说动了心,但又觉得事关国家社稷的形象和承传,必须小心从事,就重重拜托费无忌一手操办。三下两下,这位原想来做太子夫人的姑娘,转眼成了公公楚平王的妃子。
事情说到这儿,我们已经可以分析出小人的几条重要的行为特征了: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眼光时而发红时而发绿,时而死盯时而躲闪,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转嫁(费无忌的行为真是“转嫁”这个词汇的最佳注脚),竭力作为某种隐潜交易的筹码加以利用。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最消受不住的却是小人的作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强蛮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则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变为丑闻。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没于荒草黑夜间,可以展露于江湖莽汉前,却断断不能让小人染指和过眼。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他们表面上是历尽艰险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当权者手上的权力,但作为小人他们对权力本身又不迷醉,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因此,乍一看他们是在投靠谁、背叛谁、效忠谁、出卖谁,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人的概念,只有实际私利。如果有人的概念,那么楚平王是太子的父亲,有父亲应有的尊严和禁忌,但费无忌只把他看成某种力量和利益的化身,那也就不在乎人伦关系和人际后果了。对别人没有人的概念,对自己也一样,因此千万不能以人品和人格来要求他们,小人之小,就小在人品人格上,小在一个人字上,这可能就是小人这一命题的原始含义所在。
其三,小人不怕麻烦。上述这件事,按正常逻辑来考虑,即使想做也会被可怕的麻烦所吓退,但小人是不怕麻烦的,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找事。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混,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当太子终于感受到与秦国姑娘结婚的麻烦,当大臣们也明确觉悟到阻谏的麻烦,这件事也就办妥了。
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能象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难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权者眼里,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的。有当权者支撑,他们的效率就更高了。费无忌能在为太子迎娶的半道上发起一个改变皇家婚姻方向的骇人行动而居然快速成功,便是例证。
暂且先讲这四项行为特征吧,司马迁对此事的叙述还没有完,让我们顺着他的目光继续看下去——
费无忌办成了这件事,既兴奋又慌张。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了,这使他满足,但静心一想,这件事上受伤害最深的是太子,而太子是迟早会掌大权的,那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他开始在楚平王耳边递送小话:“那件事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那倒罢了,我这么个人也算不得什么,问题是他对大王您也怨恨起来,万望大王戒备。太子已握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他的老师伍奢帮着谋画,说不定哪一天要兵变呢!”
楚平王本来就觉得自己对儿子做了亏心事,儿子一定会有所动作,现在听费无忌一说,心想果不出所料,立即下令杀死太子的老师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进而又要捕杀太子,太子和伍奢的次子伍员(伍子胥——引者注)只得逃离楚国。
从此之后,连年的兵火就把楚国包围了。逃离出去的太子是一个拥有兵力的人,自然不会甘心,伍员则发誓要为父兄报仇,曾一再率吴兵伐楚,许多连最粗心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关注的著名军事征战此起彼伏。
然而楚国人民记得,这场弥天大火的最初点燃者,是小人费无忌,大家咬牙切齿地用极刑把这个小人处死了,但整片国土早已满目苍痍。
——在这儿我又要插话。顺着事件的发展,我们又可把小人的行为特征延续几项了:
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但却不能不害怕报复。设想中的报复者当然是被他们伤害的人,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你如果被小人伤害了一次,那么等着吧,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不这样做小人缺少安全感。楚国这件事,受伤害的无疑是太子,费无忌深知这一点。因此就无以安身,必欲置之死地才放心。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但越害怕越凶狠,一条道走到底。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是恶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没有这股胆气,许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实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就是被别人欺侮的料。在他们企图囫囵吞食别人产权、名誉乃至身家性命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让低沉的喉音、含泪的双眼、颤抖的脸颊、欲说还休的语调一起上阵,逻辑说不园通时便哽哽咽咽地糊弄过去,你还能不同情?而费无忌式的小人则更进一步,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心为他人、为上司着想而遭至祸殃的人,那自然就更值得同情了。职位所致,无可奈何,一头是大王,一头是太子,我小人一个侍臣有什么办法?苦心斡旋却两头受气,真是何苦来着?——这样的话语,从古到今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谎报“敌情”。费无忌谎报太子和太子的老师企图谋反攻城的情报,便是引起以后巨大历史灾祸的直接诱因。说谎和造谣是小人的生存本能,但小人多数是有智力的,他们编造的谎言和谣言要取信于权势和舆情,必须大体上合乎浅层逻辑,让不习惯实证考察的人一听就产生情绪反应。因此,小人的天赋,就在于能熟练地使谎言和谣言编制得合乎情理。他们是一群有本事诱使伟人和庸人全都深陷进谎言和谣言迷宫而不知回返的能工巧匠。
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最终组接起来将会酿发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不断挑唆权势和舆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权势和舆情终于勃然而起挥洒暴力的时候,连他们也不能不瞠目结舌、骑虎难下了。小人没有大将风度,完全控制不了局面,但不幸的是,人们不会忘记他们这些全部灾难的最初责任者。平心而论,当楚国一下子陷于邻国攻伐而不得不长年以铁血为生的时候,费无忌也已经束手无策,做不得什么好事也做不得什么坏事了。但最终受极刑的仍然是他,司马迁以巨大的厌恶使之遗臭万年的也是他。小人的悲剧,正在于此。
(三)
解析一个费无忌,我们便约略触摸到了小人的一些行为特征,但这对了解整个小人世界,还是远远不够的。小人,还没有被充分研究。
我理解我的同道,谁也不愿往小人的世界深潜,因为这委实是一件气闷乃至恶心的事。既然生活中避小人惟恐不远,为何还要让自己的笔去长时间地沾染他们了?
但是回避显然不是办法。既然历史上那么多高贵的灵魂一直被这团阴影罩住而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民族无数百姓被这堆污浊毒害而造成整体素质的严重下降,既然中国在人文领域曾经有过的大量精雅构建都已被这个泥淖搞脏或沉埋,既然我们好不容易重新唤起的慷慨情怀一次次被这股阴风吹散,既然我们不仅从史册上、而且还能在大街上和身边经常看到这类人的面影,既然过去和今天的许多是非曲直还一直被这个角落的嘈杂所扰乱,既然我们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一想起社会机体的这个部位就情绪沮丧,既然文明的力量在与这种势力的较量中常常成不了胜利者。既然直到下世纪我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还不能完全排除这样的暗礁,既然人们都遇到了这个梦魇却缺乏人来呼喊,既然呼喊几下说不定能把梦魇暂时驱除一下,既然暂时的驱除有助于增强人们与这团阴影抗衡的信心,那么,为什么要回避呢?
我认为,小人之为物,不能仅仅看成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畸形。这是一种带有巨大历史必然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值得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共同注意。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充分呈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治专制和社会下层的低劣群体的微妙结合。结合双方虽然地位悬殊,却互为需要,相辅相成,终于化合成一种独特的心理方式和生态方式。
封建人治专制隐密多变,需要有一大批特殊的人物,他们既能诡巧地遮掩隐密又能适当地把隐密装饰一下昭示天下,既能灵活地适应变动又能庄严地在变动中翻脸不认人,既能从心底里蔑视一切崇高又能把封建统治者的心绪和物欲洗刷成光洁的规范。这一大批特殊的人物,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快速的判断能力,周密的联想能力和有效的操作能力,但却万万不能有稳定的社会理想和个人品德。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上的小人实在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对一种体制性需要的填补和满足。
附:余秋雨先生的《生命的暗角》片段: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住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旦付出代价后人们才发现生命的天平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倒过来在社会上普及着新的恐惧:与小人较劲犯不着。
按照正常的理性判断,大多数谣言是很容易识破的,但居然会被智力并不太低的人大规模传播,原因只能说是传播者对谣言有一种潜在需要。只要想一想历来被谣言攻击的人大多数是那些有理由被别人暗暗嫉妒,却没有理由被公开诋毁的人物,我们就可明白其中奥秘了。谣言为传播、信谣言者而设,按接受美学的观点,谣言的生命扎根于传谣、信谣者的心底。
人们常常习惯于把那些对自己提出了不恰当批评的人看作小人,这其实是不对的。在很多时候,即便那些给我们带来毁损和灾难的人也未必是小人,因此,需要把对毁损的态度是一种特殊事件,小人是一种恒久存在。毁损针对个人,小人荼毒社会。因此,毁损不必纠缠,而小人有待研究。
历史上,任何小人成事,都有一个秘诀:绝不把事情的原始整体和自身的人格整体明确对峙,而是故意地零敲碎打、多层分解,分解得越零碎、越复杂,就越能遮人耳目,因为正是这种分解,使人们失去了统观全局的可能,因此也失去了辨别真相的可能。
明月娘: 好啊,吹牛也带翻案的。吃软饭的,你在下面一大堆的吹牛故事里找出来那一段北京石油记录在案的。剩下的没有北京记录将视为吹牛处理。
“中国国宾馆:美国部长、 ...
今又是: 什么下贱样子你都不会嫌的。不过对我没有用。我就在正道正途上呵斥拦阻你们。高兴了就以事实为依据,有理说理,不让小人祸国殃民! ...
今又是: 什么叫同式反制?你以为就那么一伙男女不分、混杂一堆、是非搅合就能走遍天下?笑话。
你这种恶劣之徒,一条四处伸张的蛇信子,一点就可以将你定在耻辱柱上,死 ...
今又是: 无聊加上无知。这在当时北京石油记录在案的。
你们就是彻底烂透的无赖,一切的真,到了你们的嘴里眼里,吐沫一喷就成假的了。老子这里的一切无一不真。于是你的 ...
明月娘: 吃软饭的,你有作品发表还不吹破天。问什么孩子的父母?你关心的两个女网友,一个生死不明,一个下落不明。你为什么对女网友特别关心?特别是国内的。国内的也是 ...
明月娘: 吃软饭的,翻来覆去又是这句。戳肺管子啦?
明月娘: 一个吃软饭的闲的无聊,整天四处吹嘘
“中国国宾馆:美国部长、总统秘书、州长和参众议员将我抛在空中;国会的银剑银盘两套是我的收藏;傻家家人出息的不多,目 ...
今又是: 那么这批人妖人,成天上窜下跳,一面搅乱网络,一面喜笑怒骂,怨气冲冲,东也不是西也不成。还老是瞪着龟眼在别处别人那里找原因。
至于逐客令有地方不约而同地 ...
今又是: 衰人,嘴一张又开始喷粪。
有没有带上,孩子和孩子父母非常清楚。你这种烂人如何懂得?你是写的水平比得上这孩子,还是你收到了别人如此的尊敬?
人渣而 ...
明月娘: 跳大神的,你的小脑袋瓜是咋整的?一个屁大点的新网站还集体诉讼,网站高层?小庙里在汉纳注册的有几位?两三位?还整体下驱逐令。你这表达就是十足太逗。[em:3: ...
明月娘: 跳大神的,钱也许对你不算什么。因为你软饭吃惯了。小人物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打拼。人的根基是脚踏实地。再吹牛也改变不了你潦倒的现状,零花钱也不会见涨 ...
明月娘: 提起小佳怡俺就感觉你恶心。一个糟老头子对十几岁小女孩大言不惭,“叔叔下次再出诗集一定带上你”
跳大神的,你出过诗集吗?出过任何作品吗?活了大半 ...
今又是: 怎么,熬不住了,别,偶尔玩得兴起呢。
问你,你是否曾经那中文网十岁诗人佳怡做成恶心拍砖来到我这里卖凶的?你连一个与你无丝毫关系无辜的孩子都不放 ...
今又是: 小尾巴卖拐,自己还就得意上了。你这种恶迹斑斑的人,还不败家?钱算什么?人的根基是什么?都被你掏空了。你还不谢罪自劈了?撞墙也行,不过先得吃完足够的止疼 ...
今又是: 你只说对了半句。实际应该的是,你们不去恶意以群体的形式一连三波地去恶弄人家,人家多数不敢惹你们,就图你们开了善意,适可而止,而当最后希望也都没有的时候 ...
明月娘: 美中网上蹿下跳,坑蒙拐骗的你认老二没人敢承认第一。
明月娘: 没有败家,自己赚来的。跳大神的活大半辈子还是搞不清。懒得与你扯了。今天算是对你的报复。有的来。逗。 ...
明月娘: 再回你一句。没有其他网站不待见。俺在倍可亲估计太逗刚会玩电脑。天使岛岛主俺在倍可亲就明白就是一拉选票的。是太逗的一根稻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