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2||
(序)
中文网二度介绍了现代中国高考奇文、古文古制的满分文章、江淮青年才俊、如皋考生王云飞的大作《绿色生命》。第一回我想是刘老大的前出,后来是今天杭州欸乃的输奉。都是极好的,让我看到了天下奇文一则。
看后啊,自己就有了一点的想法,中国文化的进步,是需要速度和前瞻,但是倘若同时也能看见厚实的文识和才华,我就会心安一些,会在心里说,一切的进步都该是复合多元的,不管前进的速度有多耀眼,毕竟还有在时髦里潜修故往,乃至出趟的。
大概是因为同式的爱好吧,于是会碾转,其实也是看见如此优秀的人才被起掘、被细研、被欣赏和被抬举的感动。年轻人终于可以欣慰:天下有人能识君!
如今是什么世道?这个满分给了一位年仅十七的峻拔又意味着什么?我说啊,其实没有像夸张出来的那么远大,紧要处仅仅是说,中国有人以文断文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机制落在高考上,从第一时间到最后落尾的一致首肯,是需要学识和慧眼的。但这还不够,文必需清纯,才能见到久失的人文二字:不以情势和政念为固定标准,去衡断一个学子真正的文采和知识应用。在我,这是一份久失的慎重与敬重。说文呢,动辄以社会机制功用去论,就会失衡。而好的文章,不会像文字文采外延的表现那样的浮浅,它毕竟是一种久积,暗合了一份爱好、情趣和志向。不会简单到“以文作秀”那么单薄的内含中去的。文字又出于一个少年(未过十八,就暂且如此说)之手,抬举他,就是抬举天下世界情志卓卓、才华跃跃的后来人。这在我,就是那个满分真切的暗喻。
由是,乘着兴起,就在杭州欸乃兄的文下,留下了我毫不矫情的素笔几许。算作实意之倩倩、喜悦之漫漫!
(如是畅言)
稍有修改
没有时间可以细作,就瞎侃几句吧。
这好像算不上骈文,有点骚体散手的做派吧。骈文,四六行,排韵出典,不然无以为是尔!骚体,出情不着意,愤而有之,是抒发。至于山之间,水之上,悠悠然然者,居其内,为散制。出世离拔者,室无所,辨而哲。文作思,曲间小唱;理喻哲,达无际涯!
(其人)文至此,心灵识厚。此文在一小时内做成?我看是不可能的。文式段章内非常清楚,那是事先罗织了许多可以四达的预备,围着可有的命题,预制了可以灵活借用的文制。此人非常俊秀和聪明。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目的,章段之间“浮出”了,成了抒发的散手,文词虽然秀拔,无有大调阔腔便是”硬伤“。
词用和段式,不是很紧密。间隔里,他是临时捉弄,协和机要便会自然别转。不过话说回头,如此短的时间里“绣制”,真是非常大的难度。实在可贵的是,他是非常理解后,灵活的自然应用;是学识内扎,个意独畅,了不起!
有人说,他熟读《资治通鉴》的,我觉得他是学过其中的文词文式,故事当然也会顺带理解,但是风格上入了江淮右岸的传统。再要说起,又会是一大通。
假如他是通读过《资治通鉴》的,文中便会有“治国经略”,起码会在骈文的出典这一手法里,多少说到“个悟”。少了或弱了,他这应该是抒发感怀了。
中国的文秀俊才,在我,近、现代多出于三个地方:江淮右岸、湘水和蜀中。大致特征是:江淮地区从文习古,为艺;湘地多兴邦治国栋材;蜀中则为秀壮。蜀中是个离奇的地方,出了一个秀字不算,文思和文长非同一般。估计今后最出色的文人要出在那里。
不知为什么,广东和苏杭以及传统的扬州金陵一线如今不出文之大才了,和历史有关?隐隐间,觉着是。京沪两地如今站在了文化潮流的最前沿,近20年来,没有什么可歌可诉的大东西了。因为更多最最杰出的人务实于潮流和金融了吧。那种快速生产和快速消化的机制里,很难会有强大固定的人群以一身的穷为为新的历史做东西了。非常可惜。也许,我了解的不够深透,有这个可能。
六安、泰州、江阴一带,文人辈出,说句大胆的话,类似上面这位俊才的人,何止几个数个?非常多的了。他不过是个“面中点”,我过去有个芳龄二九的女同学,古文诗词功底不在其人之下,相处的过程里,经常看见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而她正出于泰州泰兴地区,从小没念过什么书,最初的教育在私塾。另有一位也是同样经历,结果在八十年代初,从英文转向哲学,数度开讲于哈佛殿堂。
怎么说好呢,就希望多见到几位这样的少年人。我对文粗浅的看法是:滥读成堆,不如精专一本;浪言百万,不如精书一文。文不在其多,多也无妨,但有珠璨几许,或许一生都不会私下汗颜了。
总之,司马相如曲大,持才显志,穷阔天下,这的确是一种非凡的能耐和气度。王云飞可谓大世希材,趋利,无以至极;琢文,或可百世流芳!只能遥望,并在万里之外,祝愿这样的年轻人!
借宝地一偶,发发怪声了。莫怪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