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由徐志摩的诗歌想起》

热度 1已有 14719 次阅读2011-11-4 13:07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的建筑大成里,雕塑上以华表为贵。华表分对排列,首端立狮总归为:盼君出,望君归。以心系天下,国事为重为内涵。

---今又是注---

中国的文化,从近代至现代近三百年的穿插递进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是以民族自立、自尊、自强、自盛的全民族文化觉醒的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泪湿湿、眼汪汪、心沉沉、意游游的文人们,在祖先不倒的身架上,举起了新一轮火炬。

国将破、民将屈,纷乱之下,由中国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文化人从国内国外齐聚北京,牵带并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举着自由的旗帜,要做自己的主人。

我写了一个很大的文字系列。从文字、文样、文意、文心,一直写到世界文字的源由、脉络和它基本的走势。在西方,经由两河流域的文明走入希腊,再从希腊步入历史经年最长的古罗马帝国(帝国分裂后,光东罗马就持续了将近一千年)。之外,我写下了锲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及之后随着战争扩大和演变后的组合;还有文字的意味和语言的环境寓意,接上文字以文化为由的断裂和承继,主要着手点是文字的三个高度空间定位:史前文(字)化的现状和起由;地球语言的环境、样式和界定;最后是宇宙语言的空间定位。有些片段没有发出来,是我的私意。

在中国,我看中的文化的发展的要点,抛开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主要在春秋战国之开堂讲学与争辩;始皇的“功劳”:功不可没,然而也埋下了很多“痼疾”,倒是不愿去多说了;南北朝的大集大成;中国文化,以被人忽略了的要点来看,元代的曲最冤屈。如今,有多少人在乎并知道元曲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成吉思汗铁马军旗版图交到忽必烈手里的时候却没有集成定样的文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在元人接受、应用和普及“汉化”的基本概念之外被中国人文历史上的大批专家们给淡忘了。那就是,在中国当时国界的北面,在由东向西宽广辽阔的大地上,忽必烈通过战事和一系列的“法度”,完成完善了“大定”,在“大定”的内里,一个很大的文化“伏笔”被打下:军事的统一之下的“奴化”统一了汉代以来中原统治者想做却始终无法做好做实的大事,即,多民族多文化的归纳和一统。汉武帝时有?其实也是“吾为王,其为蛮”的排斥,凡此种种,情况时好时坏,历代沿袭。

忽必烈间接的功劳是“无意间”统一了中国北部众多部落的差异,尤其包括不同民族自身承载的文化。没有这样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化“思想”目的的“一统”,元代最初的统治者就不仅要直接面对中原文化历来的排他性,而且他们非常清楚,将被“同化”,并必定经由时间,在文化上被彻底“种族绝灭”。

元代初始的君主们十分清楚入主中原的“必然趋势”。他们没有违背这个趋势的“自然规律和法则”,而是顺从了这些要求,于是大朝稳健,为中国文化的兴盛和发达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反映在具体的文化上。最明显的是元曲的诞生。

元曲的诞生是交汇,而不是中原文化顽固排斥的惯例。

元曲,简单明白,平铺直入。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势里,从上到下地“从善如流”。于是,唐诗宋词被接纳,更远的骈文汉赋也被承继。

远远地从今天看去,好像一切都非常地“现成”。其实这是历史的进程里历史人物的通明开达才会有的“大家风范”。

元曲,成功地完成了外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衔接、融入和共造。唐诗最重要的韵律和自由之风被保留了,丢掉的是文辞格律的袈裟;宋词更是被尊崇,无非是“文化精品”从人世高层中更为自由地步向了尘世人间。这种主题思由和内心文化样式的定夺和推崇,其实只开始于一个需要:如何在中原这个“异乡”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有人会知道,我十分地欣赏后唐主李煜和李清照二位词学大家。实话是,这二位在文辞和文样上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拿杜李一干人来比,或许不太合适,而如果仅从文字内涵的空间扩展和文字的发达至久远上,从文字“言简意骇”乃至心力上去看,李煜和李清照稳坐顶层交椅了。

也有更多,如司马迁、姜夔、王安石、辛弃疾等等众多,要么非常“精专”至一行,要么受国事身世影响,断了文字上的最高可能,算下来放到我这里,还是二李煌煌如日了。当然,我仅仅是从文字的应用上来讲。

此外,也是“牵强”地去比,为了形成思考和观察的“座标”:中国千千百百的著名大师,全部加起来不及一个刘勰。一部《文心雕龙》哪里是什么“三部古典精华小说”能比的?曹雪芹也只能去那里,拖个小板凳,坐下!

题外话是,在中国,钻牛角尖的人太多。书读得有限如我,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问题是,喜欢跟风瞎掰活,那样就会非常轻易地残割了自己,将自己的或有的智力和聪慧做成了文字的牵挂,化为一种债务,生生不断地要还于前人。没有出路的行走。

例子是,说不知道《红楼梦》都会觉得自家少了点文化涵养,《红楼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是那样,在民族思想的进步上的地位和价值究竟如何呢?我不方便说,生怕被人“骂死”。

也罢。不做无谓的挣扎。只想问,可否知道元代陈瑞生的《再生缘》?不知道的话,如何读懂《红楼梦》并知道《红楼梦》在中国文化里的历史位置?知道秦始皇不知道度量衡可否?知道长江不知道黄河可否?知道相机不知道照片可否?是我的举例啦。文化里的站位和思考到了这样的境地,我们怎么办?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话,除非我愿意抓着笔在清晨里重新睡去,不再醒来。

开篇长了点,也是随意。内心的想法如是,也是一种思考后的自说自话,硬要与醒着的人对话。听不听不是我的事。

涉及到中国现代诗歌,中文网一个叫寒溪幽兰的人给了我一篇她好友的文章。文章一开头,架着大炮就轰:男人爱喧嚣,女人爱泪潸。此人于是让我油然地佩服。文字文学的功底,仅凭单单一句这样的大白话,见了底,了不起的文化人:敢思考、敢反问、敢倾诉自己的悟及和见识。比起扭扭怪怪、搔首弄姿、叽哩哇啦、卖情讨好的文化人来,不知好了多少倍,因为有良知。

徐志摩是中国的一位家喻户晓的诗人了。多少人的佩服,集宠爱于一身。我也非常佩服和欣赏的,是心底里的话。不同的是,我不想因为这个成为一种文化形式或思潮的奴仆,因为我是自由人,而且蛮好学的、喜欢反问反考反动、动不动地还拿众多的前人和伟人来磨刀,也敢大胆取来作为自己拔高的标杆。有错吗?不会吧?

喜欢诗就写了诗,不知道的是,二十七岁罢了笔居然会在好久以后重新开写。问过自己为什么,居然简单到:为了一个不曾离去的梦!

今天有好几位朋友样的博客给我留了言。出于内心真实的感受,我得和大家真诚地说声谢谢。我是风人还有些狂?或许吧,但绝不会超出我冷静思考后给自己定下的“军规”。都写在《文意飙蔚声如歌》(今又是《文意飙蔚声如歌》 )里了。自己树起来的旗帜,应该不会因为大意玷污了它的色泽、它的飘扬。

对于徐志摩,我粗浅的看法如下(给博友回复的原话。错别字稍加了修改):
徐志摩的诗歌有两条主脉络:一。西方的歌剧和十八世纪的诗歌模式。问题是他没有吃透,于是轻便地流入五四后新文化运动里时髦的新月派的旖旎婉转中去了。问题是他的乐感非常好,我非常钦佩的;二。他的东西叙述的脉络从中文上来看,属于后唐主一线:国破家亡,山零河碎,生活富足,情感交葛,而他走不出自己,于是也是“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味的流转,作品非常地窄和浅(见《莎喲娜啦》)没有上拔的作品,即便是在《再别康桥》内,还是极少能在他的诗歌文篇里见到大样文人的心气和骨架。

人,骨气被自己的“私意”界定了的话,不会出大东西的。之多是文字形式新潮中的一朵浪花。至于众多的中国文坛新秀和才俊,要去他那里“温婉”和“伤吟”,不是我的趣味。美的样式是多层的。如果他选择了他的方式能够席卷当时乃至今天的中国文坛,我不知道这对于中国文化整体上的长远来说,除了文字的优美外还有什么超越了自身。更加重要和更有价值的“文化营养”呢?无疑又是我另外的一个反问。

年轻人拿着他的东西表明自己的“到位”是可以的,拿去用来打动女孩子,估计也不太容易“失败”。之外呢?

就在今天的中国,比徐志摩写得好的人太多了,尽管不能有他的运气,“独领风骚”近百年。撇开固定了的假定认知,我们在精神上、思想上、内心上,是否可以将自己看作一个可以通过学习别人上进至更高境地的人呢?不要把别人当作固定的样式和框架可否?我想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自由人。

自由万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2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11-4 20:45
To: 天鹅公主 你曾经说:
呵呵,人要有自我,自由思想,还要有本真,用真实感觉说话。这才是方向。
我,一个小人物,希望去看曙光。老早就说过,拿着文字玩,没关系的,也是发展的趋势,如果期间花点有效的时间去重新看待和思考,还愿意背一点责任,那样比较有腔调。多谢到访。
回复 王正鹏 2011-11-4 20:44
很多时候我在想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这句话若打孔子《春秋》算起,时间只有2532年(从孔子出年至今年2011年),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修撰的历史,连五个《传》孔子也修改战三个《传》,甚至干脆删除了二个人著的《传》,比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要严重得多,是从历史与思想上孔子“焚书坑儒”了,没有了夏以前的历史记录,连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也是杂乱无序的,孔子现象是中国历史文明的灾难。
回复 今又是 2011-11-4 20:43
To: 礁石 你曾经说:
有一点铿锵,有劲。
回心芽关于《红楼梦》。我初读时,也没心思读完。那文字的风格,离现代大白话实在太远。那时只会挑比较色情的片段看着过瘾(在没有A片的年代,嚼罗卜干当香肠)。
不过多读之后,贯穿全文,开始明白全篇的意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看现代版的家庭催泪肥皂剧,多半是《红楼梦》的删节。
多亏那焚书坑儒的年代。要不然K歌后只会抱着气娃娃看A片了。哪有时间去嚼蜡。

《红楼梦》要读的,我不排斥。问题是拿它作为“经典范本”在文字的文学角度上去看,没错。问题是《红楼梦》没有思想的营养,等于是拿了它,一瓶过期的奶制品,喂了千万中国的“菁英”,而且理论上没有大家宗师去制导正确的阅读和理解。于是贴着红楼梦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文化样式,全部戴着“文化的枷锁”。很可悲的事。
回复 今又是 2011-11-4 20:38
To: 心芽 你曾经说:
你是文字界的异己分子,有魄力挑战文字界规范的大师,令人佩服,中国文字才有进步的希望。我在中学时代看《红楼梦》, 我实在无法看下去,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故事,我确实被人指责说我没有文化。我无所谓,难道看过《红楼梦》就变成有文化,太好笑。我可以明白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想。你有宏愿,有大志,有梦想,继续追逐你的文字美梦,我相信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到了这种年龄,很多事是“收”和“守”,一个很冷静、很自觉、很不容易的“成长过程”。毕竟所谓的“雄心大志”要全部放下,还是在心底深处说服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整个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字:归!我个的一种心绪历程。大概和我个人的经历有关吧。谢谢。
回复 中间偏左 2011-11-4 20:36
呵呵,好长的开篇,痛快淋漓,肆意流淌,仿佛教子家事是你现世的画皮,显示屏前你原形毕露信马由缰,是兄,我说着汗毛都竖起来了。
回复 方枪枪 2011-11-4 20:32
To: 心芽 你曾经说:
你是文字界的异己分子,有魄力挑战文字界规范的大师,令人佩服,中国文字才有进步的希望。我在中学时代看《红楼梦》, 我实在无法看下去,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故事,我确实被人指责说我没有文化。我无所谓,难道看过《红楼梦》就变成有文化,太好笑。我可以明白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想。你有宏愿,有大志,有梦想,继续追逐你的文字美梦,我相信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我看红楼梦评的兴趣比红楼梦大。
我对徐志摩的感觉大抵根博主一样。
中国现在其实有很多好的作品并不比徐志摩的差。徐志摩的诗总给人一种走不出自己的怅然感觉。
无论你的梦有多么圆,周围是黑暗而没有边----徐志摩。我叹!

我喜欢有些风骨,一环扣一环的作品。
回复 王正鹏 2011-11-4 20:25
华表是幌子,也是拴马桩。表上有盘叫承露盘,盘上有兽叫“盼君出”和“望君归”,实际是两个女人给一个男人立的信物件,在汉代以前应是这样。北京的华表,建于明代,也是信物的意思,把意思曲解就成了今天的模样。
回复 抱峰 2011-11-4 18:58
吃别人的混合面馍,长自己的筋骨,拉自己的“屎”,然后喊:自由万岁。我想出了这样的评论,是否可笑?不伦不类。
切中要害,畅快。“我就是我,我的不是你的,你的不是我的。”我一直这样想。只是根底太差。在学习。
回复 天鹅公主 2011-11-4 17:29
这几天家里事很多,也许起笔会慢。
回复 天鹅公主 2011-11-4 17:27
呵呵,人要有自我,自由思想,还要有本真,用真实感觉说话。这才是方向。
回复 礁石 2011-11-4 16:44
有一点铿锵,有劲。
回心芽关于《红楼梦》。我初读时,也没心思读完。那文字的风格,离现代大白话实在太远。那时只会挑比较色情的片段看着过瘾(在没有A片的年代,嚼罗卜干当香肠)。
不过多读之后,贯穿全文,开始明白全篇的意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看现代版的家庭催泪肥皂剧,多半是《红楼梦》的删节。
多亏那焚书坑儒的年代。要不然K歌后只会抱着气娃娃看A片了。哪有时间去嚼蜡。
回复 心芽 2011-11-4 15:25
你是文字界的异己分子,有魄力挑战文字界规范的大师,令人佩服,中国文字才有进步的希望。我在中学时代看《红楼梦》, 我实在无法看下去,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故事,我确实被人指责说我没有文化。我无所谓,难道看过《红楼梦》就变成有文化,太好笑。我可以明白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想。你有宏愿,有大志,有梦想,继续追逐你的文字美梦,我相信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12345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