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在中国的建筑大成里,雕塑上以华表为贵。华表分对排列,首端立狮总归为:盼君出,望君归。以心系天下,国事为重为内涵。
---今又是注---
中国的文化,从近代至现代近三百年的穿插递进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是以民族自立、自尊、自强、自盛的全民族文化觉醒的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泪湿湿、眼汪汪、心沉沉、意游游的文人们,在祖先不倒的身架上,举起了新一轮火炬。
国将破、民将屈,纷乱之下,由中国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文化人从国内国外齐聚北京,牵带并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举着自由的旗帜,要做自己的主人。
我写了一个很大的文字系列。从文字、文样、文意、文心,一直写到世界文字的源由、脉络和它基本的走势。在西方,经由两河流域的文明走入希腊,再从希腊步入历史经年最长的古罗马帝国(帝国分裂后,光东罗马就持续了将近一千年)。之外,我写下了锲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各自独立的发展,以及之后随着战争扩大和演变后的组合;还有文字的意味和语言的环境寓意,接上文字以文化为由的断裂和承继,主要着手点是文字的三个高度空间定位:史前文(字)化的现状和起由;地球语言的环境、样式和界定;最后是宇宙语言的空间定位。有些片段没有发出来,是我的私意。
在中国,我看中的文化的发展的要点,抛开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主要在春秋战国之开堂讲学与争辩;始皇的“功劳”:功不可没,然而也埋下了很多“痼疾”,倒是不愿去多说了;南北朝的大集大成;中国文化,以被人忽略了的要点来看,元代的曲最冤屈。如今,有多少人在乎并知道元曲在中国文化的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成吉思汗铁马军旗版图交到忽必烈手里的时候却没有集成定样的文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在元人接受、应用和普及“汉化”的基本概念之外被中国人文历史上的大批专家们给淡忘了。那就是,在中国当时国界的北面,在由东向西宽广辽阔的大地上,忽必烈通过战事和一系列的“法度”,完成完善了“大定”,在“大定”的内里,一个很大的文化“伏笔”被打下:军事的统一之下的“奴化”统一了汉代以来中原统治者想做却始终无法做好做实的大事,即,多民族多文化的归纳和一统。汉武帝时有?其实也是“吾为王,其为蛮”的排斥,凡此种种,情况时好时坏,历代沿袭。
忽必烈间接的功劳是“无意间”统一了中国北部众多部落的差异,尤其包括不同民族自身承载的文化。没有这样的军事的、政治的、文化“思想”目的的“一统”,元代最初的统治者就不仅要直接面对中原文化历来的排他性,而且他们非常清楚,将被“同化”,并必定经由时间,在文化上被彻底“种族绝灭”。
元代初始的君主们十分清楚入主中原的“必然趋势”。他们没有违背这个趋势的“自然规律和法则”,而是顺从了这些要求,于是大朝稳健,为中国文化的兴盛和发达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
反映在具体的文化上。最明显的是元曲的诞生。
元曲的诞生是交汇,而不是中原文化顽固排斥的惯例。
元曲,简单明白,平铺直入。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势里,从上到下地“从善如流”。于是,唐诗宋词被接纳,更远的骈文汉赋也被承继。
远远地从今天看去,好像一切都非常地“现成”。其实这是历史的进程里历史人物的通明开达才会有的“大家风范”。
元曲,成功地完成了外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衔接、融入和共造。唐诗最重要的韵律和自由之风被保留了,丢掉的是文辞格律的袈裟;宋词更是被尊崇,无非是“文化精品”从人世高层中更为自由地步向了尘世人间。这种主题思由和内心文化样式的定夺和推崇,其实只开始于一个需要:如何在中原这个“异乡”落脚、生根、开花、结果。
有人会知道,我十分地欣赏后唐主李煜和李清照二位词学大家。实话是,这二位在文辞和文样上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拿杜李一干人来比,或许不太合适,而如果仅从文字内涵的空间扩展和文字的发达至久远上,从文字“言简意骇”乃至心力上去看,李煜和李清照稳坐顶层交椅了。
也有更多,如司马迁、姜夔、王安石、辛弃疾等等众多,要么非常“精专”至一行,要么受国事身世影响,断了文字上的最高可能,算下来放到我这里,还是二李煌煌如日了。当然,我仅仅是从文字的应用上来讲。
此外,也是“牵强”地去比,为了形成思考和观察的“座标”:中国千千百百的著名大师,全部加起来不及一个刘勰。一部《文心雕龙》哪里是什么“三部古典精华小说”能比的?曹雪芹也只能去那里,拖个小板凳,坐下!
题外话是,在中国,钻牛角尖的人太多。书读得有限如我,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问题是,喜欢跟风瞎掰活,那样就会非常轻易地残割了自己,将自己的或有的智力和聪慧做成了文字的牵挂,化为一种债务,生生不断地要还于前人。没有出路的行走。
例子是,说不知道《红楼梦》都会觉得自家少了点文化涵养,《红楼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是那样,在民族思想的进步上的地位和价值究竟如何呢?我不方便说,生怕被人“骂死”。
也罢。不做无谓的挣扎。只想问,可否知道元代陈瑞生的《再生缘》?不知道的话,如何读懂《红楼梦》并知道《红楼梦》在中国文化里的历史位置?知道秦始皇不知道度量衡可否?知道长江不知道黄河可否?知道相机不知道照片可否?是我的举例啦。文化里的站位和思考到了这样的境地,我们怎么办?这是我常常问自己的话,除非我愿意抓着笔在清晨里重新睡去,不再醒来。
开篇长了点,也是随意。内心的想法如是,也是一种思考后的自说自话,硬要与醒着的人对话。听不听不是我的事。
涉及到中国现代诗歌,中文网一个叫寒溪幽兰的人给了我一篇她好友的文章。文章一开头,架着大炮就轰:男人爱喧嚣,女人爱泪潸。此人于是让我油然地佩服。文字文学的功底,仅凭单单一句这样的大白话,见了底,了不起的文化人:敢思考、敢反问、敢倾诉自己的悟及和见识。比起扭扭怪怪、搔首弄姿、叽哩哇啦、卖情讨好的文化人来,不知好了多少倍,因为有良知。
徐志摩是中国的一位家喻户晓的诗人了。多少人的佩服,集宠爱于一身。我也非常佩服和欣赏的,是心底里的话。不同的是,我不想因为这个成为一种文化形式或思潮的奴仆,因为我是自由人,而且蛮好学的、喜欢反问反考反动、动不动地还拿众多的前人和伟人来磨刀,也敢大胆取来作为自己拔高的标杆。有错吗?不会吧?
喜欢诗就写了诗,不知道的是,二十七岁罢了笔居然会在好久以后重新开写。问过自己为什么,居然简单到:为了一个不曾离去的梦!
今天有好几位朋友样的博客给我留了言。出于内心真实的感受,我得和大家真诚地说声谢谢。我是风人还有些狂?或许吧,但绝不会超出我冷静思考后给自己定下的“军规”。都写在《文意飙蔚声如歌》(今又是《文意飙蔚声如歌》 )里了。自己树起来的旗帜,应该不会因为大意玷污了它的色泽、它的飘扬。
对于徐志摩,我粗浅的看法如下(给博友回复的原话。错别字稍加了修改):
徐志摩的诗歌有两条主脉络:一。西方的歌剧和十八世纪的诗歌模式。问题是他没有吃透,于是轻便地流入五四后新文化运动里时髦的新月派的旖旎婉转中去了。问题是他的乐感非常好,我非常钦佩的;二。他的东西叙述的脉络从中文上来看,属于后唐主一线:国破家亡,山零河碎,生活富足,情感交葛,而他走不出自己,于是也是“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味的流转,作品非常地窄和浅(见《莎喲娜啦》)没有上拔的作品,即便是在《再别康桥》内,还是极少能在他的诗歌文篇里见到大样文人的心气和骨架。
人,骨气被自己的“私意”界定了的话,不会出大东西的。之多是文字形式新潮中的一朵浪花。至于众多的中国文坛新秀和才俊,要去他那里“温婉”和“伤吟”,不是我的趣味。美的样式是多层的。如果他选择了他的方式能够席卷当时乃至今天的中国文坛,我不知道这对于中国文化整体上的长远来说,除了文字的优美外还有什么超越了自身。更加重要和更有价值的“文化营养”呢?无疑又是我另外的一个反问。
年轻人拿着他的东西表明自己的“到位”是可以的,拿去用来打动女孩子,估计也不太容易“失败”。之外呢?
就在今天的中国,比徐志摩写得好的人太多了,尽管不能有他的运气,“独领风骚”近百年。撇开固定了的假定认知,我们在精神上、思想上、内心上,是否可以将自己看作一个可以通过学习别人上进至更高境地的人呢?不要把别人当作固定的样式和框架可否?我想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自由人。
自由万岁!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今先生见解独到,晚辈佩服。称呼今先生不会介意吧。不谈这二位才子了。今先生您若读海子诗后,晚辈推荐您看一下悠哉的《海子诗歌研究》,2009年12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它梳理了海子诗歌与荷马、《圣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席勒、荷尔德林、凡高、兰波、狄金森、普希金、叶赛宁、顾城、骆一禾……的关系,渗透着精妙的论述。谢谢了。
郭沫若的评断,傻家不敢多说,或许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在里面。他从小的个性,家庭的“灌输”使得他一条路走来是左右摇晃,心里的算盘直盯的时事。但是,他“做学问”是有贡献的,只是每个段落时期内呈块状。环境使然也或心气骨风如此。你可知道,也许你知道,我只是做个假设来引发一个可能的看法,当时,如果胡适没有被“软硬兼施”逼去大岛,胡适本人的作为,中国的郭沫若又会怎样“变化”?他们两个人其实都在政治里“消隐”了,中
To: 午后初雪 你曾经说:郭沫若的评断,傻家不敢多说,或许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在里面。他从小的个性,家庭的“灌输”使得他一条路走来是左右摇晃,心里的算盘直盯的时事。但是,他“做学问”是有贡献的,只是每个段落时期内呈块状。环境使然也或心气骨风如此。你可知道,也许你知道,我只是做个假设来引发一个可能的看法,当时,如果胡适没有被“软硬兼施”逼去大岛,胡适本人的作为,中国的郭沫若又会怎样“变化”?他们两个人其实都在政治里“消隐”了,中国当时两个不得了的才子。胡适是中国难得的承上启下的人,最后写了《兰花草》,那里面埋藏的无奈和至死不渝的“雅秀执着”我是见着了。《兰花草》要比当时很多的文字高级了太多,是心底的倾诉。我敢说,在胡适的心里,《兰花草》必定不像外界人“臆割”的那样的。好在世人无法“囚禁”他婉转真切的文字。中国文化的历史啊,心酸。
很为难阿~~只说一句,才有品不够。我的浅薄看法。谢谢了!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不评论郭沫若了,老人家也不容易。再说海子,非常讽刺的是,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别遗言却给现在房地产商作为温暖的广吿语了。
懂你的意思的。郭先生哪,文心不到位,就不在此列了。你说呢?还是喜欢偷掉字。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写诗的如同洞房里新郎新娘,尽情挥洒。读诗的则是到新娘新郎家喝酒的,花了几吊钱,吃到几杯酒,吃到的酒与花掉的钱值不值。而不是吃酒的能够说出洞房里新郎新娘体现的快活。
懂你的意思的。郭先生哪,文心不到位,就不在此列了。你说呢?还是喜欢偷掉字。
To: 方枪枪 你曾经说:郭沫若的诗只有周国平说他好吧,我是笑而不语了。
得知我幸,不得我命------他的诗歌有这种感觉,用词上是清新明丽。
但是他的诗作,有的好,有的非常一般。只因为是徐志摩,就被写出若干好的理由以及分析。这是中国文化的弊端。扯远了郭沫若也是如此,好就是好,不好也好。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有的诗人写作,如同伴娘陪新姑娘拜堂,是入不得洞房的。
徐志摩的诗,如你所说,的确是奇异,在那个时候,也只有从法国回来的人(也到过英国和美国)才能忽然间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里,暂时看不见民族的“问题”,优雅自然地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诗。我早期就是崇拜他。他的诗另一个非常卓越的东西就是字词句间的音乐感非常好,而且他懂古文,所以节奏和诗行意味的“空远”度非常好。就是“小气”了些。不是批评,因为是人都有短处的。我不苛刻别人,因为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大”。哈哈哈哈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有的诗人写作,如同伴娘陪新姑娘拜堂,是入不得洞房的。
徐志摩的诗,如你所说,的确是奇异,在那个时候,也只有从法国回来的人(也到过英国和美国)才能忽然间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里,暂时看不见民族的“问题”,优雅自然地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诗。我早期就是崇拜他。他的诗另一个非常卓越的东西就是字词句间的音乐感非常好,而且他懂古文,所以节奏和诗行意味的“空远”度非常好。就是“小气”了些。不是批评,因为是人都有短处的。我不苛刻别人,因为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大”。哈哈哈哈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多谢!有机会请教您。
好吧,有时间我一定重新去仔细读他。当然,我目前的角度依然是文底和文字之应用。他,如果有很大的思想,我想我能也愿意相信,但是不是诗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希望在诗歌之外能读到他的散文、评论什么的。因为单凭诗歌,怕是看不全一个人思想的出处和走向。多谢交流和提示。谢谢。
To: 午后初雪 你曾经说:好吧,有时间我一定重新去仔细读他。当然,我目前的角度依然是文底和文字之应用。他,如果有很大的思想,我想我能也愿意相信,但是不是诗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希望在诗歌之外能读到他的散文、评论什么的。因为单凭诗歌,怕是看不全一个人思想的出处和走向。多谢交流和提示。谢谢。
多谢指教!海子就是现代诗歌的突破和创新。海子是中国诗歌到现在我都认为他是最先锋的诗人。读海子,远远不是如此简单,他是站在思考整个生命的高度和远度来创作诗歌的,他的思想太高太远,在尘世找不到他的知音,尘世的粮食蔬菜喂马劈柴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大,他是孤独的,是思想的孤独,唯有投入到大海太阳天堂才能找到他心灵的栖息地,才能春暖花开。海子是个极有抱负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建设过于庞大,许多作品根本没有修改,有些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多谢指教!海子就是现代诗歌的突破和创新。海子是中国诗歌到现在我都认为他是最先锋的诗人。读海子,远远不是如此简单,他是站在思考整个生命的高度和远度来创作诗歌的,他的思想太高太远,在尘世找不到他的知音,尘世的粮食蔬菜喂马劈柴对于他来说意义不大,他是孤独的,是思想的孤独,唯有投入到大海太阳天堂才能找到他心灵的栖息地,才能春暖花开。海子是个极有抱负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建设过于庞大,许多作品根本没有修改,有些诗句读来难免粗糙些。舒婷,说实话我看过她的作品不多,最熟的都是大家知道的致橡树,北戴河之滨,向北方什么的。 总体来说 一个大女孩似的诗人吧。
徐志摩和北岛包括所有的诗人,东西都有阶段和好坏的。这非常正常。但是中国文化里的怪现象是,一个好会变成所有的好,这还不算,于是千千万万的人跟着叫。舒婷的诗歌是非常好的,但是,她写的《也许》是不行的。不行也就算了,别发呢,结果是发了,也没什么要紧的,然而众人又开始瞎起哄。
海子的诗歌恕我直言,不行的。不是一点点不行,很一般的。他在用生命谱写,我非常敬重这样的人。但他基本不太知道诗歌是什么。只是用
To: 方枪枪 你曾经说:徐志摩的诗,如你所说,的确是奇异,在那个时候,也只有从法国回来的人(也到过英国和美国)才能忽然间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里,暂时看不见民族的“问题”,优雅自然地写出如此清新优美的诗。我早期就是崇拜他。他的诗另一个非常卓越的东西就是字词句间的音乐感非常好,而且他懂古文,所以节奏和诗行意味的“空远”度非常好。就是“小气”了些。不是批评,因为是人都有短处的。我不苛刻别人,因为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宽大”。哈哈哈哈。
得知我幸,不得我命------他的诗歌有这种感觉,用词上是清新明丽。
但是他的诗作,有的好,有的非常一般。只因为是徐志摩,就被写出若干好的理由以及分析。这是中国文化的弊端。扯远了郭沫若也是如此,好就是好,不好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