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花间书斋 //www.sinovision.net/?3342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花间书斋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个女人真坑爹

已有 3087 次阅读2011-8-17 22:22 分享到微信

.

.

这个女人真坑爹

―― 傻冒傻冒我爱你,就像母猪爱瓜皮

宋德利

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就是这个傻冒,我就是这块瓜皮。坑爹的“母猪”何许人也?请听我细细说来。

去年春天,太太突然把一份报纸拿给我,让我看上面有一块小广告。全文如下:

本杂志诚征各类文稿,若经刊登稿费有酬。另招聘员工,有意者请与本杂志社联络。

电邮:@magazine.com

地址:136 Bowery St. #722, New York, NY 10013

电话:(212) 966-1787

传真:(212) 966-3616

太太说我天天在写,不如往这家杂志投两篇稿,万一刊登后拿那点稿费买一捆小白菜,也算没白费心血。我一听也有道理,天天紧紧张张,不如借此调剂一下情绪。于是我就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原则,在一个星期天拿起电话,和那家杂志取得了联系。和我谈话的是一名小青年。是大学刚毕业,也挺喜欢写东西,于是就被招聘到这家杂志工作。谈得十分融洽。

我一看对方十分诚恳,于是很快就通过电邮发去一组稿子。对方回电说非常喜欢,溢美之词说了一火车。就这样,从2005年底开始,我就开始投稿。从20061月的创刊号开始,我的文章陆续被刊登出来。不过这都是对方告诉我的。我还没有见到杂志。后来和我通话的变成了一个女人。听来态度和蔼可亲,对我赞不绝口,尤其夸奖我投稿数量最多,质量最高。还有一句没好意思说,那就是从不要稿费。她希望我经常给他们发稿,并表示哪天抽空一定到单位去拜访我。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句空而虚之的应酬话,可我这个傻冒,还真的信以为真,每个星期日我都在单位的办公室恭候。但到头来也没有一个人去“拜访”我。我呢,总是原谅人家忙。

后来我开始注意到,他们每次和我主动要稿,诸位听好,是“要”稿,而不是“约”稿,嗨,一回生两回熟,什么“约”不约,“要”不要的,反正都是一回事,因此好说话的我就按月提前发稿,这些都是我原先的“库存货”,只当是清仓大甩卖,卖它个跳楼价,克己价,也不在乎。不过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他们总是夸奖我的稿子如何如何好,就是只字不提稿费的问题。至于杂志,也只是说每一期都替我保存一份,并表示欢迎我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说实在的,我这个人要不是工作所迫,我还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说唐人街吧,自从来到美国后只去过有数的几趟。多半是到唐人街的医生那里去进行每年一度的例行体检。

20065月份,天气暖和起来,我又去唐人街体检,事后我还真的顺便到那家杂志社去了一趟。时隔数月之久,才真正见到真佛,原来杂志社老板就是一位胖胖的中年女人,新加坡人,名叫Linda,中文名字叫林梅竹。梅竹女士见面当然少不了又对我恭维一番。不过我并没有听进去,只当春风过耳,舒服一下就完了。我本俗人,并非圣贤,因此对好话还是愿意听的。但我的真实目的是探听他们对我的稿酬问题,以便回家对太太有个交代。但是“热情融洽”的谈话一直进行到下午五点多,谈及的内容从稿件,到工作,再到生活,话题广泛,无所不包。但就是不谈稿费。而我则总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一直也没有鼓足勇气提稿费。

谢天谢地,到最后还真不错,梅竹老板终于提到稿费,不过她说,本想把稿费当面给我,可是会计不在。至于会计不在又该如何,又没了下文。我想,也不必着急。等以后有机会再说。说句难听的话,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会计今天不在,反正单位还在,我以后再来。就这样握手言欢,握手言散。

还有一点要提的是,就在母猪和我高谈阔论的整个过程中,起初在电话里和我说话的年轻人一直没有现身。我多想和他说一说情况啊。但遗憾的是,不过也多少令我感到宽慰的是,就在我要离开的时候,他回来了。但依然遗憾,且令我失望的是,他始终一言不发,完全和电话里那个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判若两人,似乎是个未老先衰的老头儿。一直到他陪着女老板梅竹女士把我送到大门外,依然连口气都不吭。这让我满腹狐疑,此人究竟怎么回事呢?

呕,我不能忘记,我一进门,梅竹老板就把杂志拿出来给我看,原来刊名叫《华人杂志》。不过只有创刊号和第二期,至于为何没有随后的几期,她说是杂志出来后太受欢迎,都被人们抢光了,这两本还是她特意留心给我保存的,后来的几期,由于没及时存,结果晚下手为弱,全被抢光了。

回到家后,我一说,太太就觉得不对头。让我继续催稿费。但是令我大吃一惊的是,每次再拨打电话,总是没人接。连她的手机也没人接。真是邪门了。我和太太越发感到事态严重。在我屡打不通的情况下,我灵机一动,拿出那两本杂志,和那些登广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向他们询问情况。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他们也都窝着一肚子火。有的直骂梅竹是“母猪”。嘿,梅竹,母猪,母猪,梅竹,听起来何其相似乃尔!他们骂母猪是骗子,骗了他们的钱,不给他们办事。其中有一位好心的律师,说他的办公室就在母猪的隔壁。《华人杂志》一没倒闭,二没搬家。他几乎天天和母猪打头碰面,不过也没有和母猪一般见识,因此没撕开脸皮追她退款。我一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这下稿费彻底没戏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似乎已经把这件事淡忘,逐渐打消了再去找母猪讨稿费的念头,仿佛此事已经了结。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一天我突然又接到母猪的电话,她开门见山,一上来就说她有一封中文信想翻译成英文,请我帮个忙。我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开口我就没好气地问她:“我为什么要帮助你翻译这封信?”没等母猪回话,我撇开翻译信件的问题,首先问她电话为何打不通。母猪假装吃惊地说一切正常,根本没有关机。真是活见鬼!我没有再继续和她罗嗦,而是和当初与我联系的那个年轻人倒了一肚子苦水。我直率地谈起稿费的问题。年轻人把我的意思转告给母猪。母猪连忙接过电话,满口无辜地说:“我们想给你稿费,而且别人都给了,就没给你呢。”但是怎么给,何时给,依然没有下文。闻听此言,我没有再继续和母猪谈下去。我知道,再继续谈下去,也只是对猪弹琴。

我和太太谈及此事,她怪我没有在电话里把问题说清。事情已经闹到这步天地,还讲什么情面,简直是冒傻气。既然母猪说想给我稿费,而且还说就只有我一个没给,那为何不去拿呢?于是太太催促我赶快抽时间再去唐人街跑一趟。我还是老毛病,一再拖呀拖,直到今年春季,我才借去唐人街体检的机会特意拐了弯,去找母猪秋后算账。但可惜为时已晚。那里早已人走楼空。什么梅竹,母猪,母猪,梅竹,一概没了踪影。 到此为止,我才彻底恍然大悟:傻冒!你上当了!你被母猪忽悠了!

彼时彼刻,我呆若木鸡,泥塑木雕;六神无主,二目无神。我发懵,我发晕。我犯傻,我要疯!我嘞个去!

后来我太太和她妹妹通电话时提到此事,心直口快的二姨就说:“什么也别说了。我送给姐夫两个字:傻冒!”哎哟喂,我那个郁闷劲儿就别提了。每个人对我的评价都是毫无二致。真可谓众口一词。仔细想想,还真是一语破的,说到了我的点子上。

我深知自己的致命弱点就是:不是圣人偏装圣人,不是绅士偏装绅士。主要表现就是:对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敢伸手去要。说得经典一点就是:对自己的正当权益,未到手的不敢争取,到手的不敢维护。深陷面子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尤其是在美国,一百个有一百个要吃亏。我深知,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则是另一回事。但愿上帝给我以勇气,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希望类似我的傻冒们,if any, (如果世界上真有的话)都能从我的故事里吸取教训,挺起胸膛,鼓足勇气,当仁不让地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言而喻,在这场拉锯战中,母猪是胜者,是赢家,自然也就是智者,而我则是彻底的败者,是纯粹的输家,自然也就是愚者,是傻瓜。不,确切地说,我连囫囵个儿的傻瓜都不配,充其量只是一块傻瓜皮,仅此而已,岂有它哉?

毋庸置疑,在人间所有的悲喜剧中,骗子和傻子永远是天造地设的最佳搭档。骗子是傻子的镜子,傻子傻成什么样子,用骗子这面镜子一照就会暴露无遗。傻子又是骗子的尺子,骗子的骗术有多高明,只要用傻子这把尺子一衡量就会朗入白昼。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骗子,傻子怎么会上当?没有傻子,骗子还去骗谁?有鉴于此,我应该明白:傻子是骗子的最爱!

此事已虽已成为过去,然而每当想起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我似乎还能看到母猪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仿佛听到母猪就像幽灵一般,在我耳边得意洋洋地嘲笑我:“傻冒傻冒我爱你,就像母猪爱瓜皮!”

2007718日美国新泽西

续:

若干年之后单位一位年轻的同事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人,说认识我,想到单位来看我。我当即表示欢迎。等见面一看,原来就是母猪单位的那个小青年。此时此刻,他才恢复电话里的那种热情的表现,并坦言,那头“母猪”是他妈!原来如此。塔马的!真是雷死人不偿命!怪不得他当着“母猪”的面大气不出一口呢。有情可原。有情可原呀!他还坦率地告诉我,他妈的人品很坏,哪里有她,哪里倒霉!她是个麻烦制造者,是幸福的破坏者。就连他这个亲生儿子的婚姻,她都千方百计地要拆散呢!闻听此言,我无言以对。我嘞个去。这个女人真坑爹!

201176

注:“坑爹”和“我嘞个去”,网络语。意思分别是“欺骗”和“无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8-23 23:12
To: 宋德利 你曾经说:
是啊,你说的对。出版社之间,编辑之间都有交流的,说不好听的是暗箱操作。就像校长或教师之间互相接纳对方孩子上学一样,互相在对方出版社出书。互相给面子。
是。讲得是情面和以后大家见着不尴尬的“后路”。您知道中国的。这个民族很有意思的。
回复 宋德利 2011-8-23 22:56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我的朋友经常到美国尤其是纽约办世界书展的。出版商的考虑市场化了。但是,只要熟悉他们,就会知道,书店(如新华书店),是一个”百科类“,不管什么类型的书,架子上至少不能缺的,图书馆也是。所以出版的可能很大的。出版商也不一定一直在将市场价值。在中国,上面有硬规定的。而且,他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这个渠道里,只要老总想发要发,别人是一定要给面子的。因为大家跨界的”交流“和”交换“一直存在着,北京不给上海面
是啊,你说的对。出版社之间,编辑之间都有交流的,说不好听的是暗箱操作。就像校长或教师之间互相接纳对方孩子上学一样,互相在对方出版社出书。互相给面子。
回复 今又是 2011-8-23 22:07
To: 宋德利 你曾经说:
那些书都是97年之前出版的,是我来美国后发现一些人在盗用我的名字和书稿出书。现在再版需要更新了。我也没有精力和兴趣了。倒是手头有好的小说译稿,故事很好,就是版权问题不好解决。还有就是不容易被出版社看中,经常说不出翻译作品,怕没有销路。可我看书店里买的翻译小说,有的远远不如我的书稿有意思,却都出版了。一些书根本不会有几个人买。真是怪了。
我的朋友经常到美国尤其是纽约办世界书展的。出版商的考虑市场化了。但是,只要熟悉他们,就会知道,书店(如新华书店),是一个”百科类“,不管什么类型的书,架子上至少不能缺的,图书馆也是。所以出版的可能很大的。出版商也不一定一直在将市场价值。在中国,上面有硬规定的。而且,他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这个渠道里,只要老总想发要发,别人是一定要给面子的。因为大家跨界的”交流“和”交换“一直存在着,北京不给上海面子,那么以后怎么打开上海市场,或从上海拿到好书呢?这里面的”花头“很多的,说白了就是要有门路。
回复 宋德利 2011-8-23 21:54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发,干嘛不发呢?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经历也即阅历。
以前我写东西,都是先要拿到出版社的“刊号”才动手的。而接头的出版者都是非常牢靠的朋友,不会掉链子的那种,除非自己的东西太烂。其实,就在现在,好的英文小说翻了出来的,也不会不该浪费的。外贸和学习英文资料性的书本,被盗窃得十分猖狂的了。我父亲出了中国大概最早的英文九百句,狂销的。但是那时候教研室是创收,做事的人基本拿不到什么好处的,全是“热情

那些书都是97年之前出版的,是我来美国后发现一些人在盗用我的名字和书稿出书。现在再版需要更新了。我也没有精力和兴趣了。倒是手头有好的小说译稿,故事很好,就是版权问题不好解决。还有就是不容易被出版社看中,经常说不出翻译作品,怕没有销路。可我看书店里买的翻译小说,有的远远不如我的书稿有意思,却都出版了。一些书根本不会有几个人买。真是怪了。
回复 今又是 2011-8-23 21:24
To: 宋德利 你曾经说:
我傻冒的事情多着呢。比如曾经给人家汉译英中文小说,都已经辛辛苦苦,夜以继日给他翻译了数十页,可后来说不翻就不翻了!还有我从前出版的外贸英语丛书屡次遭人盗版,可我也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叫他们把我的书当成他们的摇钱树或评职称的资本呢。我本来还为此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但考虑意义不大,就只发了这篇。
发,干嘛不发呢?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经历也即阅历。
以前我写东西,都是先要拿到出版社的“刊号”才动手的。而接头的出版者都是非常牢靠的朋友,不会掉链子的那种,除非自己的东西太烂。其实,就在现在,好的英文小说翻了出来的,也不会不该浪费的。外贸和学习英文资料性的书本,被盗窃得十分猖狂的了。我父亲出了中国大概最早的英文九百句,狂销的。但是那时候教研室是创收,做事的人基本拿不到什么好处的,全是“热情的贡献”,那时候有人说幸苦了,你出的东西太好了,什么累呀苦啊都丢到瓜哇国去了。按现在标准看,不是傻瓜的读书人还真难找见。如果你的东西还在,别人即使盗版不论多少次,你还是能发的,远东国际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老总都是我的“死党”几十年的朋友,当然如果学生愿意一试。好东西搁在那里“蒙尘”太可惜了。
回复 宋德利 2011-8-23 20:18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宋先生好玩得很呢。没事的,就当一阵歪风吹过。也许我们都有点傻,傻子和傻子撞在一起是什么光景呢?很漂亮的!嗨嗨!先生文章下面也是一面镜子,照着一个极傻的傻瓜,居无定所,灵魂四散地没了模样,你还好好的在这里,我跟着你傻冒,开心就好。
我傻冒的事情多着呢。比如曾经给人家汉译英中文小说,都已经辛辛苦苦,夜以继日给他翻译了数十页,可后来说不翻就不翻了!还有我从前出版的外贸英语丛书屡次遭人盗版,可我也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叫他们把我的书当成他们的摇钱树或评职称的资本呢。我本来还为此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但考虑意义不大,就只发了这篇。
回复 今又是 2011-8-23 10:00
宋先生好玩得很呢。没事的,就当一阵歪风吹过。也许我们都有点傻,傻子和傻子撞在一起是什么光景呢?很漂亮的!嗨嗨!先生文章下面也是一面镜子,照着一个极傻的傻瓜,居无定所,灵魂四散地没了模样,你还好好的在这里,我跟着你傻冒,开心就好。
回复 秋子树 2011-8-18 10:09
先生太老实。写出来,解解怨,也好。
不过母子俩办个华人杂志,不知当初是何图谋?在西方办杂志,尤其是文学型的,纯粹是花钱买吆喝啊。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