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中国智库 //www.sinovision.net/?32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辞书释义探究

已有 683 次阅读2021-8-7 23:51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作者:邓少华   
工作单位:民间学者   住址:重庆市北碚区碚峡路113号   邮政编码:400700
        
      [摘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佛教、道教、包括现代教育有着很多的意识形态的误区;最根本的是我们的权威教材《新华字典》、包括“英汉辞书”在解释词汇语意方面犯了严重的逻辑性地错误,概念很模糊缺说服力,很多的道理与知识完全没有解透,最可悲的是该“误区”还以常态化地形式成为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中国教育强化死记硬背的作用,掩盖了综合知识能力的逻辑思维危机。死记硬背的考试规程来自对体育竞技的简单挪用:既定规则与既定目标,规定动作与规定分数,标准步骤与标准答案,唯一重要的是时间或熟练程度,简直就是在扼杀人的创造本能。误国害民,埋没人才。
       关键词:文明的定义;科学的定义;文化的定义;知识的定义
一、 词(字)典释义“文明、科学、文化、知识”解析

    1、文明: 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语句剖析:这句话没有明确地文明形式,有语法错误、语意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简单地归纳起来有三层意思:(1)文明状态:民主社会的法制化、劳动生产高度机械智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和谐、等等;(2)非文明状态:高科技犯罪、贸易保护、种族歧视、等等;(3)黑暗恐怖状态:政治斗争、民族战争、阶级斗争、等等;三层意思都符合该“状态”。词[字]典一相情愿“文明状态”显然指的是(1)种,后(2)、(3)被忽略了,有严重的逻辑错误,因它的权威性、其结果导致思想理论强迫假想文明的预期,意识形态发生了严重地扭曲,给人的智商和社会价值体系造成巨大伤害。传播这样的理念不要说对缺乏鉴别能力的中小学生是一种精神毒害,即便对成人也是一种消极影响和文明缺失的道德误导。
 
    2、科学: 反应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分科的知识体系。 语句解析:说的是各个学科,知识体系属于文化的范畴,没有说服力。科学的核心是运用能力---效率。这个“效率”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大家用同样的(科学即学科)知识做同样的事情,比如:制造飞机有人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把飞机制造出来,而我们大家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办到,这显然就不科学了。科学一旦失去了可比性它就是知识,总的说来,科学的实质就是求得最小投入的回报最大值。简单说越是“效率”低下就越不科学。
 
    3、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句分析:说的是财富,财富是劳动的结果,劳动可以个人行为,文化表现是群体的。——财富本身并不是文化 ,简单说,财富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了传承了才可以称之为概念意义上的“文化”。
 
    4、知识: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语句解析:该句虽有一定正面的知识概念,语意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原因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自然包含了“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经验”;故“认识和经验”不一定都是正面的知识概念,也可以是负面的。释义必须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因素,不然“义”的严肃性就会遭到质疑。同样有“状态”的错误!总的说来,知识的形成是通过认识和经验的铺垫累积得到的,但它绝对不能表示为知识! 形成知识的关键在于“学习获得有效的社会的和自然的生活与生存要领”,换句话说,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经验根本不具备“有效”的生活与生存要领。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个人想做豆腐,可是他(她)不知道做豆腐的方法(“方法”相当于知识,方法传播了相当于文化),只知道黄豆是其中的主要加工原料。于是就自制了作坊,开始摸索研究。经过上百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教训相当于认识)始终没有把豆腐做出来,还损失了不少的黄豆和工夫;如果这也算知识的话,人们学习知识还有什么意义呢?!
    知识的针对性:譬如,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虽然它们都是“知识”,如果语文考试解释成语,很显然你的数学知识就用不上了,对于解释成语,数学知识就不能算知识了。既然数学知识都不能算“知识”,认识和经验就更不能算知识。只有“诠释知识”的论述才包含了“认识和经验”是知识,譬如:谁想在生活中获得“认知”,谁就得学习;学习什么呢?学习掌握‘认识’失败的原因,学习把握成功的‘经验’以及有价值的生活要领,反应的是学习目的与追求生活目的所需要的有效手段,或有效生活能力、或有效工作学习方法,这个“认识和经验”的学习过程所掌握的生活方法就相当于知识了。简单的说,生活(学习)目的决定知识的作用方向——即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传承、普及、需要文字书本,而人们却把“文字书本”当成了“知识”,这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殊不知文字书本只是理论知识或者说是“知识”的媒介,真正起作用的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实际上是便于学习“实践知识”的代码。文字书本只是知识的其中一种,只有写作、咬文嚼字才需要她。知识不是万能,一种知识只能解决自身领域的问题,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是知识运作的结果,表现形式为适应或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而能力结果的重要特征就是财富。简单的说,想获得什么样的“财富”,就得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只有选择性地学习或读书,知识运作只有满足了针对性、有效性、多样性综合能力的高度统一,理想的财富大门才会因此而打开。
 
二、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的正解(常规说法)

   1、文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谐地有价值的形式。(大意)
[Civilization]  Human society progress development harmoniously valuable form of value
   2、科学:探索认识适应改造创造社会与自然的活动中所达成地目标获取高效率的方法。(大意)
[Science]  The exploration knew that in the adaptation transformation creatio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activity achieves the goal to gain the high efficiency method
   3、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与追求的能力和方法。(大意)
[Culture]  Inherits and develops human society's material wealth spiritual wealth to obtain with pursue ability and the method
   4、知识:追求获得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有价值的生活方法。(大意)
[Knowledge] The pursue obtains the adapt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nature and society's valuable means of livelihood
 
三、“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解析(诠释)

  1、诠释文明
         文明的定义:雅俗的量词-文明(衡量雅俗的词是文明!注释:该定义有两个涵义,(1)[文明一词]本身不代表文明,(2)[表示文明]量化雅俗的过程离不开文明,只有雅与俗之比才能区分文明和不文明的状态。雅--有利于自然与社会的价值,俗--背离自然与社会的价值);
        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一切进步与发展形式;
        文明实际指:知识运作的财富细(指)数价值;(学指)
        文明的实质:求得俗的最小值,雅的最大值;  (本质)
        它们的关系:文明跟雅成正比,跟俗成反比; (意义)
        运算方程式:文明程度=雅除俗=雅/俗,文明百分比=雅/俗乘百分之百;(算术式)
   例一: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1.3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1.3亿人口为“雅”,全国13亿人人均平摊共享“高等教育”的为俗,文明程度=1.3亿人口除13亿人口=1.3/13=1/10=0.1 那么中国教育的文明指数就是0.1,文明价值=0.1乘13亿人口=1.3亿人口接受了高等教育。注释:在这里13亿人口就是俗的最小值,所求的是13亿人的雅故作分母。13-1.3=11.7亿人口是俗的最大值不能用!文明价值还有有很多类型,如:劳动生产指标指数、工业指标指数、各种农业指标、社会福利指标指数等等,都可以这样计算,这里就不多讲了。可别小看这公式,社会发展进步还是落后了一目了然!
   例二:邻国日本国总人口为2亿,其中有1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为“雅”,日本全国人均平摊共享“高等教育”的为俗,文明程度=1亿人口除2亿人口=1/2=0.5 那么日本教育的文明指数就是0.5,文明价值=0.5乘2亿人口=1亿人口接受了高等教育。(注:中国的文明程度是0.1,日本的文明程度是0.5,说明中国的教育方法不如日本的教育方法文明)
       文明的作用:文明的表现形式为功的有效值(定理: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是有利于自然与社会的有效价值);
       [大意]文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和谐地有价值的形式(直译文明:说白、讲清楚的意思。文明泛指:社会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人们有益自然的社会的积极行为。俗称文明:科学或文化知识);
       文明的物理特性:为功的有效值——体现合乎利于社会与自然的价值或利益率;
      文明的伟大意义:赋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明确了是非即思想观念的正确程度;
        文明的结果: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方向,确定政治观念的正确程度,唤醒人类社会道德诚信的理性回归对礼义廉耻的敬畏。换种方式讲,一切有悖于“文明”理念行为的都是对道德诚信及人伦的公然践踏和蔑视。

  2、诠释科学
        科学的定义: 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来满足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获取与享受;
        科学的含意:一切进步与发展的手段来满足追求的获取与享受;
        科学实际指:获取财富运作的有效细数比值;(学指)
        科学的实质:求得最小投入的回报最大值;(本质)
        它们的关系:科学跟投入成反比,跟知识成正比;(意义)
        运算方程式:科学=知识除投入=知识/投入;(算术式)
   例一: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1.3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1.3亿人口为“知识”,全国13亿人口为“投入”,科学=1.3亿人口除13亿人口=1.3/13=1/10=0.1  那么中国的教育“科学”指数就是0.1。(人口投入回馈率为0.1乘100/100=10/100)
   例二:邻国日本国总人口为2亿,其中有1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为“知识”,日本全国人口为“投入”,科学=1亿人口除2亿人口=1/2=0.5  那么日本教育的科学指数就是0.5,回报率为0.5乘100/100=50/100  (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如日本的教育体制科学)
      科学的作用:科学的表现形式为有效功(定理: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是达成目标的效益率);
       [大意]科学:探索认识适应改造创造社会与自然的活动中所达成地目标获取高效率的办法(直译科学:各领域各层面先进的知识要领。科学泛指:反应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分科的理论技术体系及知识要领的总和。俗称科学:文化知识或文明);
       科学的物理特性:为有效功——体现投入或产出的价值回馈率;
      科学的伟大意义:给予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人们社会生活的低成本;
        科学的结果:确定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合理性,促使大家互利共赢人人受益。
 
  3、诠释文化
        文化的定义: 知识的普及; 【注意!普及的重点是“常识”】
        文化的含意:传承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文化实际指:知识运作泛化的财富总量细数比值;(学指)
        文化的实质:求得群体与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影响力, 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与追求的能力--社会生产力;(本质)
        它们的关系:文化等于知识的积;       (意义)
        运算方程式:文化=知识乘知识;       (算术式)
    例一: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1.3亿人口获得了“知识”,全国的教育“知识”基数为1除13亿人口=1/13亿人口,文化=1.3亿人口乘1/13亿人口=1.3/13=1/10=0.1  那么中国教育的“文化”指数就是0.1  (知识的社会普及率=0.1乘100/100=10/100)
    例二:邻国日本国总人口为2亿,其中有1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为“知识”,日本全国人口的“知识”基数为1除2亿人口=1/2亿人口,文化=1亿人口乘1/2亿人口=1/2=0.5 那么日本教育的“文化”指数就是0.5,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为0.5乘100/100=50/100   (中国的知识普及率不如日本的知识普及率高)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表现形式为功率, 即“知识的社会普及率”(定理:衡量文化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社会生产力);
       [大意]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与追求的能力和方法 (直译文化:学开、说开的意思。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创造与传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群体生活地行为模式。俗称文化:科学知识或文明);
       文化的物理特性:为功率——体现知识的社会普及率(社会生产力);
      文化的伟大意义:赋予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文化的结果:确定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形成财富的规模程度,社会分工只能按劳分配才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4、诠释知识
        知识的定义: 理想掌握和把握的生活能力(理想掌握和把握的生活“要领、方法、方式、手段皆可”。注:掌握=学了=理论,把握=熟练程度=实践);
        知识的含意:追求一切进步与发展的手段来武装自己适应自然;
        知识实际指:获取各种财富的细数值;(学指)
        知识的实质:求得人的有效生活能力;    (本质)
        它们的关系:知识跟实践成正比,跟理论成反比; ( 意义)
        运算方程式:知识=实践除理论=实践/理论;   (算术式)
    例一: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1.3亿人口获得了“实践”知识,“理论”上全国应该获得实践知识的人为13亿,知识=1.3亿人口除13亿人口=1/10=0.1 那么中国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能力=0.1    (教育能力指数=0.1)
    例二:邻国日本国总人口为2亿,其中有1亿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为“实践”,“理论”上日本全国应该获得实践知识的人为两亿,知识=1亿人口除2亿人口=1/2=0.5 那么日本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能力=0.5 (教育能力指数=0.5,例题表明日本的教育能力比中国的强)
       知识的作用:知识的表现形式为功(定理:衡量知识的唯一标准是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真正的“知识”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光有理论知识≠有知识,实践知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老师教3位学生做衣服,课堂里同学们学习做衣服的“知识”都一样;有一位学生平均每天8小时能做1件衣服,这1件衣服相当于他一个工(功),相当于他的生活能力或者说是工作能力,换句话说,只有完成了这1件衣服的制作才能体现出他做衣服的技术水平即“知识”或“有效生活能力”。算术式:知识=1件衣服/每天=1件衣服/8小时=0.125件衣服/小时,那么这个男同学做衣服的知识能力功为0.125件衣服/小时(注:0.125件衣服/小时=做衣服的速度,相当于功率=文化=相当于社会生产力)。
    还有一位学生学习了“知识”课堂考试得了状元却不会做衣服,那么这位不会做衣服的学生就等于知识没有起作用(知识的作用=没有),等于这位同学没有学习到知识。
    另一位女学生平均每天8小时能做2件衣服,这2件衣服相当于她一个工作日所做的功,也就是说,只有完成了这2件衣服的制作才能体现出她做衣服的技术熟练程度或有效生活能力。算术式:知识=2件衣服/每天=2件衣服/8小时=0.25件衣服/小时,如果设定1件衣服为一个“功”的话,这个女学生每小时能做0.25个功,即0.25功/小时(相当于功率=文化=相当于社会生产力),“衡量”女同学做衣服知识能力更强,每4个小时能做一件衣服,相当一个功;同等条件下比男同学多做了一个功,相当于女生工作效率高(等于科学=有效功),社会贡献即价值指数提高了...相当于文明也提高了。 
       [大意]知识:追求获得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有价值的生活手段 (直译知识:明白、清楚、领会了。知识泛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及生活要领。俗称知识:文化科学或文明);
         知识的物理特性:为功——体现适应自然与社会的生存能力;
      知识的伟大意义:赐予了人们公平争取自由生活的权利;【没有知识只能无自由被动的生活】
        知识的结果:确定了人们公平的民主的争取自由生活的合理性,促使人们没有知识就等于放弃了这个自由生活的权利。
 
四、文明“四义”的现实意义(意识形态四大指标,也是儒家“仁”的试金石)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教育、等等,都有她的身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现实生活中的飞机、汽车、轮船、无线通信、高科技、电脑、多媒体、等等,都是文明的产物。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学习和工作一点也不能离开她,不然,人们的生活质量就没有保障,人生观就会被扭曲,生活就会迷失方向。社会文明的形成及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方向、政体模式和政府的执政理念进步与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形成人类社会文明的点点滴滴就是一部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史。
    文明起源于知识,如:石器时代、文字的形成、农业的起源、中国的四大发明、西方的工业革命、等等,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了解古文明与现代文明起着决定性的价值取向作用,同时也赋予了文明的时代意义,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意识形态、人类行为文明的思想准则。换言之,文明“四义”就是人类社会文明价值取向的行动指南,是人类文明的四大精神支柱。
    语言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没有语言的正确的表达,任何知识和经验都不可能存在和发展。辞书释义的对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是非观念,不妨想想,如今辞书的“知识文化和文明科学”普世价值观与思想没有开化的大众没有什么区别,她们的语义知识始终停留在启蒙阶段....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意识形态。当代人类文化问题也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了“四义”,社会达成了共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才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人们的社会道德诚信才能唤醒、人类传统蒙昧的意识形态才能彻底颠覆。
   
 五、中国学府尴尬的境地 
 
     辞书释义常被一些学者称作辞书的灵魂,我认为释义根本就是辞书的灵魂,离开了释义辞书的作用何从谈起,可想而知。如果不认清这点,就不配为学者。语义学是个涉及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及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诸多领域的学科,各学科对语义的研究虽有一定共性,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却不尽一致。语言学的语义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及共性, 根据不同的语言单位都存在语义问题,也都可由语义学去研究解决。语义学又可进一步分作“句法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
     语义分析最重要的特征:将语句形态尽量予以“义”的量化与其语境目的高度广度的统一。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点,语句分析才能弥补结构主义传统的语义研究理论依据不足之处,使其语言的针对性、有效性、价值取向、逻辑关系辩证以及语义论证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体现。也只有这样,语义论述才真正具备了理论充分的实证依据和科学的知识保障。语义学中的一个重要支派即结构主义语义学,研究的内容主要的不在于句子本身而在于词语的意义结构,例如“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针对“文明”来诠释的,这句话肯定有语法错误!原因很简单,该句话没有明确地文明形式, 说白了就是没有文明的价值取向、犯了“文明诠释”的语法错误!如果没有针对性,该句就不存在语法问题了,还有如义素分析、语义场、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可中国学府至今还没有把汉语辞书的灵魂说清楚。汉语“词汇学”的术语应产生于20世纪初,它的产生并未在学科体系定位中的确定性,也并未使其学科发展的走向明晰下来。中国词汇学学科在1950年代得以真正建立,标志之一就是在中国系统地出现了“词汇学”、“熟语学”、“构词法”、“词根” 等学科术语。因理论建设不足、学科边界模糊,词汇学声称的属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或为边界另一侧的强势学科(如“语义学”、“辞书学”)不断吞噬,或为乘势而起的一些新兴研究门类(如所谓“语汇学”)肆意蚕食。这又使词汇学重新沦于尴尬的境地。以上所例举的学科门类,说明中国高等学府在“辞书释义”理论建设方面的空白,同时也说明“英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辞书释(四)义”,一个棘手的世界性学术难题被我征服了!
 
 六、汉语“辞书”有严重的意识形态错误
 
     通过以上解析不难发现:文明一词初使用于文字语言系统时,其目的只是说白、讲清楚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文明很多的内涵,如:生活的内涵、社会的内涵、知识的内涵、文化的内涵、科学进步与发展地内涵等等。概括地讲文明就是用于褒奖的说词而已。然而这只是一般人即大众的认识,以学者视角再进一步,概括地讲:文明就是用于修辞褒奖有形无意识的量词而已。
     遗憾的是学术界还没有给“文明”一个令人信服定论,更严重的是汉语辞书很多措词、如:错误的“文明科学文化知识”理念堂而煌之地成了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造成社会意识形态严重地扭曲,其结果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人们思想的逻辑真空, 致使社会道德伦理诚信的严重缺失;情大于法、有理无处讲、有冤无处伸、有法不依地尴尬局面,非常的严重地制约了政府的执政能力。辞书是政治、经济、哲学、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的度量衡,辞书一旦被伪劣“真理”取代时,人们的思想、话语权、就会彻底乱套,社会价值体系将会蒙受严重地破坏和扭曲。
     一本好的辞书其自然与社会作用可以胜过一部国家法律的作用。辞书具有施人德与智的人格知识作用,增强道德伦理诚信的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文化明确自我约束人格,避免人们思想错误的蔓延,有疏导思想和预防与警示的作用。而法律没有认识省悟的人格功能,只是“制裁”、“警示”、甚至还会闹出犯了法还不知道的笑话。怨天尤人,社会问题与矛盾依然、如有激化扩大蔓延之势法律根本无法遏制。总的说来,法律无法替代辞书特有疏导社会问题与矛盾的作用,换言之辞书就是一部无形的大法典。只有辞书真正成了“大法典”时,中国文化尊崇所谓“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理念才可以真正实现。
     近代人文科学之所以没有较大的进展,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数学在人文学的地位,教育实行文理分家、重文轻理、独尊儒术。此后形式化的人文学一度占据着其他学科的中心地位,人文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很长一段时间淡化了和其他科学,尤其是理论物理的联系。科学最根本的特征是数学和实验与实践的结合,科学史上许多有伟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也是数学家,这在科学发展历史中也反复印证了这一点。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七、文明“四义”为辞书释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精神文明学说“四大文明定理”尚属首创。“学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价值观,在人文领域也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学说”融和了自然科学的定律,用抽象的物理公式和数学形式与语文完美地结合进行表达,使其诠释文明和科学,文化与知识、说明、剖析等方面,与情与理在哲学领域更具有了说服力。简便易学,容易理解,可以充分调动激活人的智慧。
     彻底推翻了“辞书”对“文明、科学、文化、知识”的曲解,为词义论证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完全彻底地纠正了人文领域鱼目混杂,盲目儒家思想和文化垄断与文化专制局面,文化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社会生产力与社会价值观得到了充分认识和体现,致使文化垄断与文化专制逐步彻底的破灭,这在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四大文明定理如同“无声的老师”、“无墙的大学”、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学术水准以及综合国力。
     汉语理学"人文科学"的确立,关键《辞书释义探究》有一套独立而完备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即四大文明定理。定理的最大特点: 词义可以用数学和物理公式进行量化运算演示,从而为"词义学"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科学理论实证依据。还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汉语词义的基本理论知识,从理论上明确了词语的理解、分析、讲解和运用的方法, 也为学者从事语文教学、文字工作以及语言学理论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了汉语"辞书"词义错误,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了"辞书"存在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体例性、语句解析“价值取向”等多种差错。与此同时也是高等学府及应用语言学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是现代汉语不可分割地重要的核心部分。
     从此“汉语理学”这门新兴的科学将进入人文领域,普及知识必然导致伪文化和伪科学的自破,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她的核心价值就是“知识的法制文明”。用知识决定政策和舆论导向,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与实践活动,这在人类文明史上还是一次非常伟大的举创,极其难能可贵。她的可贵之处就是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人文思想, 把其他各学科领域的科学融会贯通到了人文精神的领域里, 给予了人类社会无穷的精神财富与价值。
         
                          
                   
                                            联系电话:   1310233696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造物主
下一篇: 辞书释义探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