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唐昊:“洋高考”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

热度 1已有 1692 次阅读2012-6-16 21:34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高考, , 选择权 分享到微信

唐昊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每年6月份,当数百万中国考生千辛万苦挤上高考独木桥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国外读大学,是谓“洋高考”。作为在中国和美国的大学都有过教学经历的老师,我特别想谈一下学生们用脚投票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媒体的报道中,经常提到一些参加“洋高考”的学生在中国连上一本都有困难,到美国却可以读名校,所以中国的二流学生到了美国就成为一流学生云云。暗示中国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好。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虽然不能说这是胡扯,但至少个案不能说明整体情况。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会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另外一部分名落孙山———选择的标准不同罢了。而美国学校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可以为美国和全世界的学生提供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各种各样选择的机会,这才是不同类型的中国学生都能在美国找到合适高校的原因。说起来,这不仅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事关受教育者选择权利的实现。(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美国有4000多所大学,几乎是中国的两倍。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这样算起来,美国人均高校拥有量是中国的8倍,可选择的空间很大。而且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多样和细分的:从学术水平上可分为名校和普通学校;从资金来源上可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从教学方式上可分为职业高校和博雅学院;从教育层次上可分为普通高校和社区学院。如果说这些林林总总的大学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么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即使是同样一种类型的大学,其大学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如此多的高校、如此多的分类、如此迥异的个性,其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美国人来说,在上大学方面的选择是很多的:如果你是精英子弟,家世富裕,成绩也过得去,你可以选择去一流的博雅学院或名校;如果你家境富裕但成绩较差,可以选择去收费昂贵、教学严格的博雅学院,两年后如果成绩提升就可转入名校;如果你家境一般,但成绩优秀,可以直接入读收费不高的公立名校,也可以申请私立名校或博雅学院的奖学金;如果家境一般成绩也差,可以入读收费不高的社区大学,两年后成绩升高可以转入名校,若成绩一般可以学一门技术以专科毕业;如果你工作后还想上大学又没多少钱,或者金融危机期间不好找工作,想受教育充电,你可以随时选择上社区大学。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给了受教育者更多的选择权。而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系才会是如此多样和细化。

在这个体系中,不但博雅学院和名校的水平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即便是那些社区大学的教育质量也相当不错。社区大学的教师队伍多从名校的博士毕业,科研成果也具备国际水平,只是流动性大一些。而且全美最大规模的高校就是社区大学。有一次在美期间应邀到波特兰社区大学演讲,该大学的负责人告诉我,这所大学拥有学生6.8万人,分五个校区,而全波特兰的人口也只有200万。如此比例和规模,甚至超越了国内最大的高校之一、号称“美丽的长春就坐落在吉大校园之中”的吉林大学。且该校的规模也算不上是全美最大。

美国高校如此多样发展,原因并非国家重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美国没有教育部,也没有“非如此不可”的统一标准,才导致学校个性化发展。同时,在美国,大多数大学都有公益基金会或校友捐赠,不需过分依赖政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高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规律自主办学。如果办学方式有问题,招不到学生或筹不到钱,很简单———倒闭就是了。这种自然淘汰不但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也顺便保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唯有被学生认可和社会选择的学校才有机会生存下去。在美国,许多大学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这一点都不稀奇。在如此残酷的高校竞争中能够屹立上百年不倒的学校,水平一般来说都不会差到哪去。

反观中国,国家也非常重视高等教育,但在中国高等教育重建的几十年里,政府不但具有任免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权力,还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高等教育指标,在实践中严格要求所有的大学标准化。如此一来,各大学的资金来源、管理制度、教学大纲、录取方式都完全一样,区分度实在太小。所以严格说来,中国的2000所大学其实是同一所大学。这不但降低了高校的自主性和竞争力,而且让那些不同个性、成绩、家世都不同的受教育者无可选择、无处可逃。若想上一所符合自己需求的大学,只好跑去国外。(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不仅如此,中国的受教育者在教育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资源被高度垄断、高度计划的情况下,学生要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处在被学校选择的地位;同时学生对教育政策的制订、执行无法参与和监督;对于如何办学更是没有发言权;很少学生能在校内进行换专业。至于近年来的教育改革都在增强政府部门的权力,很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权利。但问题在于,随着社会发展和开放,受教育者选择的空间逐渐增大。所谓“洋高考”,实际上就是国外高等教育资源的加入,被动地扩大了国内受教育者的选择权。有数据显示,最近每年有近百万学生放弃高考、超过50万考生放弃录取。当然,对于垄断性极高、计划性极强、改革进度极慢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来说,“狼来了”是件好事———在外来冲击和竞争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了。

从长远来看,扩大受教育者的权利无法通过政府插手大学事务来实现,只能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来实现。具体举措应包括:撤除私立大学发展的限制;允许学校自主招生;考生可被多所大学录取;允许学校自主招聘校领导;完善大学竞争体制;给予大学学生自治等等。经验表明,没有争夺受教育者的激烈竞争,就不会有一流高校的产生。在这个意义上,扩展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不仅对于学生意义重大,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也维系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言者无罪 2012-6-16 22:20
白露为霜: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鸡蛋里面挑骨头,美国是有教育部。部长是 Arne Duncan。

<a  target="_blank">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6%95%99 ...
谢谢垂览!
回复 白露为霜 2012-6-16 21:55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鸡蛋里面挑骨头,美国是有教育部。部长是 Arne Dunca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6%95%99%E8%82%B2%E9%83%A8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