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杭州图书馆馆徽
说出那句“我无权…但您有权…”的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
一条两年前的旧闻近日被微博疯转:杭州图书馆对所有的读者免费开放,因此也有了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于是找到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馆长回答这位读者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这则“旧闻”的“新闻价值”显而易见,也难怪国内众多媒体在看到这条微博之后纷纷跟进,去做更深入更详细的采访。可以预料,随着媒体的跟进,“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将成为一个新的“杭州模式”。
事实上,杭州市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算起来已经实行了有八年之久,似乎一直不为更多人关注。直到最近,终于有重拾新闻敏感度的媒体记者想率先访问褚树青馆长时,也遭到了对方的婉拒。杭州图书馆办公室刘主任则回答得更明确,“这也算新闻吗?我们一直觉得,这是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份低调与淡然,显然与新闻报道引起的轰动的舆论反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褚馆长这句两年前说的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到1200多条。而在新闻背后,千余条网友跟帖,也都齐刷刷地向这一举措以及褚馆长个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我们的感动,首先源自于我们看到了一种常识的回归。是的,这本不应该是一条新闻,向所有人免费开放,这本来就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尤其是像图书馆这样聚集精神财富的场所,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要让所有人平等分享,以期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人与人之间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乞丐与一个大学教授,都应该可以理所当然地去享受属于每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然而我们的感动,又是因为这样的常识常常被颠覆,我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尊严缺失的社会。杭州的乞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可以享受这片刻的平等,但是很难说,当他们走出图书馆的大门时,不会像其它许多城市的乞丐一样,重新被歧视、冷漠和厌恶所包围。
其实,不要说乞丐和拾荒者,就是像我们这些有固定职业稳定生活的人,不也常常无法平等享用公共设施,不也常常有被歧视有被抛弃的感觉吗?去医院,有一些病房你是无法入住的,因为那是高干病房;去外地打工,如果不幸落脚在某些先富起来的发达城市,你有可能被政策性驱逐,因为你是“低素质人口”;甚至走在大街上,你都有可能被人用白毛巾捂住嘴拖离现场,因为上级领导来视察需要“清场”……… 其实,这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因为稀缺,所以珍贵,因为我们常常感受不到尊重,所以每一起小人物被尊重,都让我们感同身受。因此,与其说我们感动于杭州市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所展现的那份人文关怀,不如说是我们对自身境遇的顾影自怜。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就是一个个权利乞丐,一个个精神上的拾荒者。
阿根廷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但是通往天堂的道路,是由平等、自由、权利和尊严的基石所铺就的。有媒体报道将图书馆的乞丐比喻成天堂里最美的风景,我所期望的是,这不应该仅仅是只供远远观望的风景,而是这个社会不断努力的方向,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抵达的生活。把手洗干净,然后坐下来安静地阅读,一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可以浓缩在这个细小的动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