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纽约桃花 //www.sinovision.net/?2761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浪漫的写手,孤独的过客!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

热度 9已有 18196 次阅读2011-4-18 09:30 |个人分类:我的家谱家族|系统分类:文学| 昆山蓬朗镇, 胡石予, 胡石予故居 分享到微信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1


很久以前,曾经听母亲说过我父亲的家史, 告诉我说,我父亲胡思旅的祖父胡石予,曾经是历史上有名的文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都在脑海中淡漠了,已经没有人再提起。

 

 

我父亲胡思旅活着的时候,从来不提他们家族的历史,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似的。他甚至很少提起他的父亲胡叔异,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学家,40年代初期曾经作为国民政府的第一代公派留学生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念书,得到硕士学位。回想起来,也难怪父亲,因为他在解放时期参加革命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出身而受到各种刁难。从此,他从来不再我们面前提到他的家族,以及胡家背后的文化渊源。

 

 

到了美国以后,再次听到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大弟胡思升,提到我的曾祖父胡石予,才知道他老人家是清末民初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并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

 

 

从我母亲第一次跟我提到我的曾祖父到现在,时光已经飞逝二十多年。很多的前尘往事,当你以为已经全部忘记的时候,会在一个你根本不知道的角落等待着你,而往事再次回来的时候,带着的感觉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以及人生道路的经验积累都开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仿佛一块闪光的被藏在箱底的金子,经过百年岁月的磨蚀,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只是这点光泽看在眼中虽然已经不再耀眼,却也不再感到悲凉,不再让人迷惘。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追溯着我父亲的家世,这么渴望知道过去被尘埃埋没的故事,因为我知道,在这些故事当中,隐藏着我父亲的过去,一个我一生中深爱并永生难忘的人,一个在生前从来没有谈过他的家族史的知识分子,一个曾经为他的过去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多次被斗争的革命干部,一个因为他的过去而被迫检讨的共产党员。只有知道他的过去,了解他的家族,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了解我的父亲,一个内心隐蔽,性格温和但精神坚强的男人。

 

 

查阅了网站上关于我曾祖父的一切,得到很多的关于他的资讯。曾祖父胡石予(1868-1938),江苏省昆山市蓬朗人。名蕴,字介生,号石予。

 

曾祖父是他父亲老来得的儿子,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39岁,而父亲已经47岁。因此,曾祖父的母亲格外痛爱他,他也非常孝顺母亲。1884年,胡石予的父亲去世,家道越发贫寒,年仅17岁的石予就在蓬阆镇上开馆授徒,当起了私塾先生。曾祖浮一边教书,一边刻苦自学,18岁应考秀才,县试、府试及院试均名列前茅,进学成为县学生员。19岁,赴江宁参加秋闱,可是乡试不第,从此不再应试,安心教学,并在教学之暇以诗书自娱。20岁前,曾祖父同很多当地诗人、文人作诗唱和,从而影响了蓬阆一镇的读书风气,家家书声琅琅,后来,石予汇集众人诗作,编辑了《蓬溪诗存》一册,至今传为昆山的一段佳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曾祖父尽管年近四十,也积极顺应潮流,向往新学,并与长子昌会分别考入上海东城师范传习所和半景园师范传习所学习。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苏州,任教于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俗称草桥中学,民国后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中学,今苏州市第一中学),教授国文和修身课达20余年,又曾断续在私立振华女学、省立第一师范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兼课。门生弟子遍天下,学生中英才辈出: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著名书画家、收藏鉴赏家吴湖帆,著名雕塑家江小鹣,著名文学家、编辑家王伯祥,著名作家范烟桥,著名书法家蒋吟秋,著名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和书法家顾廷龙等,均受过他的教泽。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2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3


曾祖父胡石予作为南社的著名诗人,在书法绘画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诗才敏捷,风格清丽隽永,堪比陆放翁。曾祖父最善长画梅,不仅绘梅之外形,也绘梅之骨髓。 昆仑堂美术馆藏有胡石予折枝梅花二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而又超逸。其中一幅题有陆游烂漫却愁零落近,丁宁且莫十分开的成句,这样的梅花,这样的诗句,隐隐透露曾祖父的立身之德,不为世俗所掩,不为名利所牵,傲骨铮铮,超然物外。这种将画格、诗格和人格融为一体的艺术气质和格调,堪称他的自我写照。 曾祖父胡石予民国元年经柳亚子介绍参加南社,与柳亚子堪称挚友,他赠予亚子的梅花不止一幅。但至今已难寻踪迹,题画诗还留有多首,试录如下:其一,家在蓬溪浅水滨,百年老屋老梅春。一枝摄得癯仙影,赠予分湖旧隐人。其二,莽莽苍苍,寒星之芒,孤润有光,满光流芳。

 

 

在曾祖父胡石予的诗作中,以《秋风诗》最为著名。《秋风诗》七律66首赞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志士,鄙视昏庸腐败的清朝统治者,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拥护和向往。《秋风诗》之《自序》曾收入《南社丛刻》第九集(1914年),诗稿的前一小部分曾发表于其友著名诗人陈去病创办之《民苏报》。曾祖父胡石予在其毕生所作诗文中,特别珍视《秋风诗》,单独抄成一册珍藏。先生高足、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生前十分推崇《秋风诗》,将其比作杜甫之诗史

 

曾祖父育有三子,大儿子胡昌会, 二子胡叔异,三子胡昌治。其中,二子胡叔异即是我父亲胡思旅的父亲,我的祖父。胡叔异继承了其父亲的文学才智和画梅的本事,并在新学的追求上登峰造极,与曾祖父胡石予一样走在潮流的尖端,赴美留学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回国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出版游学及教育书籍多本,如《战后西游记》, 《东瀛考察记》及《论英美德日四国儿童教育》,在教育后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从我父亲胡思旅的人生道路来看,无不浸透着胡家血脉承传的一种文化素养和对新时代的追求。首先,他继承了他祖父的喜好,非常喜欢淘书。记得改革开放,恢复印刷各种书籍以来父亲就不断买书,将工资几乎都花在购买各种书籍上面,使得家里首先置办了好几个落地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推满了各色书籍,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应有尽有。其次,父亲也继承了曾祖父为人低调清廉的品质,凡事都采取清者自清的方式,对名利前途看得很淡,但对自己的理想追求却看得很重。自从早年受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叔叔胡昌治的影响,参加革命以来,从来没有对自己追求的理想动摇过。经历了文革的磨难,我父亲恢复职位之后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将自己的一切交给组织上赋予的重任。

 

 

了解曾祖父的过去,对于了解自己的父亲和家人多了一层认识,而这种认识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传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记住胡家的过往和辉煌,记住胡家的渊源文化根源。正如我的叔叔,著名作家胡思升所言,以文字记录胡石予、胡叔异、胡昌治的过去,“不仅仅是回顾胡氏家族的可歌可泣的百年史,更是为了展现曾经照亮江南天空的那一束光彩。”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4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5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6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7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8

纪念我的曾祖父胡石予_图1-9
胡石予故居两图(我姑姑胡思健提供)


附注:借此机会感谢各位撰写过我曾祖父的学者与文人,并在此标明本文参考文章的出处:

1)文章:竹枝词·咏南社昆山七子() 作者:庄吉

2)文章:江南宿儒胡石予, 作者:李海珉

3)文章:载画满囊诗一肩——纪念胡石予先生, 作者:马一平

4)文章: 叶圣陶之师胡石予,作者:任嘉尧

以上纽约桃花所拍摄的照片均由我叔叔胡思升提供并原版翻拍,在此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8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1 个评论)

回复 梨花 2013-6-28 11:34
可惜买不到好作品:http://www.kongfz.cn/item_pic_10462650/
http://www.kongfz.cn/8136754/
回复 niuniu1924 2013-2-17 11:24
令人肃然起劲的家世,羡慕啊!我的祖父是个农民,我的父亲本来也是个幸存于乱世的小农民,但是在他10岁时又幸逢改朝换代的年代,上学免费,所以成为了一位不俗的工程师,我很以为骄傲.当我还是6岁的小孩童时,他教导我要争取将来做一名科学家,要成为国家之栋梁,人类历史长河之中流砥柱,秉着这一理想和信念我独自前行了35年,现在他老了,反倒不理解我这个在他画下的方向上攀爬的儿子了,还是那双手,还是那张嘴,翻过指着我说有钱就是成功,没钱就是失败,他只看我手上有多少钱,不看我的那些文章.于是我不得不强掉过头来专心为钱.点着手上一点一滴增多的票子,不免抬头吸一口气,都41岁了,才开始挣钱,心里不禁地埋怨"早不说钱,让我白忙活了35年.老爸呀!老爸!您当年说话也太没谱了,我这都已过了半辈子,才知道您对我就是这个期望啊!"家风,家训可真不是闹着玩胡说戏弄小孩子的事啊!!!
回复 葡妈妈 2012-11-28 01:14
难怪桃花文笔这么棒,家传。敬仰啊!
回复 纽约桃花 2012-10-24 21:39
star8: 为桃花妹妹家族有如此渊源的家族史而骄傲!
谢谢,不过,不光是我们,而是为江南文化传承骄傲,哈哈,这种使命感已经超越了家族以外.
回复 star8 2012-10-24 20:47
为桃花妹妹家族有如此渊源的家族史而骄傲!
回复 lhm0907 2011-6-1 21:14
李海珉说:胡石予是南社社员,他的学生很多,郑逸梅与余天遂都是,我在最近所写的余天遂及郑逸梅等稿中都提到他。另外,胡石予有《近游图》与《倚闾图》之作,他请社友作了这两幅图,他自己撰文作序,更请众多社友题诗填词。对于这二图,我写过一篇文章。在网上应当能查得到,当然我也可以附上。在此我有要求,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寻找这两本厚厚的册页(不是一幅图,是两本厚厚的册页)。我曾看到相当多的南社社员作图寄意留下来的零星册页,想来石予的这两件东西应当存在,至少有部分留存。
回复 馗神王 2011-4-24 14:23
是否与胡总为同宗?胡总故里为皖南绩溪,或许会有族谱。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22 09:15
To: lhm0907 你曾经说:
我李海珉,南社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多次收到周先生的来信,今天,我要求,周与胡石予曾孙及其后裔,能够与我接通联系。我今年正在编写《南社书法》《辛亥革命南社百位人物》等书,需要胡的书法手迹图片,需要胡的所出书籍的图片,还有其他图片。需要能够提供。我要求在扣扣上联系。方便些:973530771 (李海珉)
您说的周先生就是与我联络的pl_zjf@163.com吗?如果是,那么世界太小了。关于您所希望得到的材料,也请与我叔叔胡思升联络:https://www.sinovision.net/blog/robinhood/,同时我也把您的留言转发给他了。
回复 lhm0907 2011-4-22 07:27
我李海珉,南社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多次收到周先生的来信,今天,我要求,周与胡石予曾孙及其后裔,能够与我接通联系。我今年正在编写《南社书法》《辛亥革命南社百位人物》等书,需要胡的书法手迹图片,需要胡的所出书籍的图片,还有其他图片。需要能够提供。我要求在扣扣上联系。方便些:973530771 (李海珉)
回复 pl_zjf 2011-4-20 22:00
邮箱:pl_zjf@163.com
回复 pl_zjf 2011-4-20 21:59
To: 纽约桃花 你曾经说:
太好了,你就是那个我正在寻找的作家和摄影记者,我看到你拍摄的那些故居的照片,可惜太小,正在想着如何联络你呢,给我邮件好吗?请务必与我联络,谢谢
我不是作家或记者,是蓬朗街道的工作人员,蓬朗镇早已于2004年撤销了,我们从去年开展以“石予文化”为主题的石予杯文化活动。个人设想在二、三年后,能够在蓬朗建起一个胡石予先生纪念室。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20 14:24
To: pl_zjf 你曾经说:
昨天在网上查找胡昌治先生照片时,无意中看到了此文,之前也关注胡石予的相关信息,只是一直没有更多的发现。今年,去故居处拍了些照片放在了百度的蓬朗吧内,希望蓬朗的人们都能了解并记住他。
太好了,你就是那个我正在寻找的作家和摄影记者,我看到你拍摄的那些故居的照片,可惜太小,正在想着如何联络你呢,给我邮件好吗?请务必与我联络,谢谢
回复 pl_zjf 2011-4-20 09:58
昨天在网上查找胡昌治先生照片时,无意中看到了此文,之前也关注胡石予的相关信息,只是一直没有更多的发现。今年,去故居处拍了些照片放在了百度的蓬朗吧内,希望蓬朗的人们都能了解并记住他。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19 16:40
To: 小虫 你曾经说:
拜读,你有家族的文学传承,有才,特别感动的是你写父亲那几句,‘也难怪父亲,因为他在解放时期参加革命的时候就是因为他的出生而受到各种刁难。从此,他从来不再我们面前提到他的家族,以及胡家背后的文化渊源。’
实话实说,呵呵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19 16:39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能从文革里生存下来,幸事一件。庆幸得很,宝贵得很。
没错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19 16:39
To: 敬亭游侠 你曾经说:
珍藏历史
见证历史,珍藏历史,品味历史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19 16:38
To: 国际盲流 你曾经说:
敬仰!膜拜!为桃花妹妹家族有如此渊源的家族史而骄傲!
谢谢。 我也跟你一样才发现不久,哈哈
回复 纽约桃花 2011-4-19 16:37
To: Ken Lee 你曾经说:
很喜欢胡石予故居第二张照片
可惜就这么一张故居照,如果我在,就可以照很多啦
回复 Ken Lee 2011-4-19 04:22
很喜欢胡石予故居第二张照片
回复 敬亭游侠 2011-4-19 00:45
珍藏历史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