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1|||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繁花》三十集全部看了, 还把我家艺术家石老师拖下了水,每天都在追剧。 作为从来不喜欢看剧,更别说追剧的艺术家,他很喜欢王家卫的这部剧集,觉得拍出了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有情有义。 在国内的很多勾心斗角的商战影视中, 情义二字已很难见到,而《繁花》却通过宝总对待周边朋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了王家卫电影一贯体现的情义。 就此想到王家卫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在爱情与友情这道必选的难题题面前,刘德华最终选择了后者。
其实,繁花说的是封尘在时间中的一段往事,用精致的电影镜头拍摄出王家卫心中的上海“繁花”情节。 世界上的所有悲欢离合、前情往事都在《繁花》的镜头中错落出现,用黄河路这条至今已经落寞的街道讲述90年代的一段往事。在这段往事中,曾经的繁华被定格在画面里,定格在观众的心里,掀起层层涟漪。 怀旧以及回顾都是时间的结果,对于这个结果,人们总是耿耿于怀,无法放下,更不甘心仍赌服输。 正是这种心态造就了人生的失落。时间或许根本不存在,它不过是人为的设定从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如同我们看到阿宝用七年的时间变成宝总,却一夜之间变回阿宝一样,为他叹息和惋惜。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阿宝自己的选择,在他的时间线里,真情实意的阿宝永远超越物质金钱营造出的宝总。从这点看来,阿宝是超脱的,这种超脱是王家卫赋予他影片中人物的一贯姿态。
有人说,王家卫忽视了《繁花》小说中的历史背景, 没有能完整地呈现小说中关于某个时代造成的人们的心理落差。 其实,王家卫是一个艺术家,他用影像视觉展示了那个时代曾经在他心中形成的一个永久的空洞,用看似他人的悲欢离合,及人情世故呈现出他的心中被时光和时代掩埋的伤痛。
1962年,五岁的王家卫随父母离开上海,他并不知道,这一去将他的一家五口拆成两半,十几年都无法相见。对这种时代造成的伤痛,王家卫表面上看不愿意提及,但从小造成的无形的心理阴影则形成了他电影中永远无法弃绝的感伤,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深度隐晦。 《繁花》小说中的一千多个“不响”,击中了王家卫的心底,将所谓的留白呈现在镜头的移动带来的很多角色无语的凝视中,仿佛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轻盈的背后满是沉重。
换句话说,对于逝去的时代,有人喜欢谈历史,有人喜欢做祥林嫂,但王家卫却是通过电影镜头来转换他的情绪,通过电影中的人物来发泄时代留给他的惆怅。
落花流水的时间和无可奈何的情感永远是王家卫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也是他不断制作的电影桥段。 从《春光乍泄》黎耀辉与何宝荣这对同性恋人、《花样年华》里偷情的周慕云与苏丽珍,到《一代宗师》的叶问与宫二的隐晦情感, 每部电影都诉说着流逝的时光埋葬下的红尘往事,以及面对苍茫世界,一代代的人们有心却无力地挣扎。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 但在王家卫的镜头下,时间却是埋葬一切的感伤。 作为从《繁花》那个时代活过来的我们这一代, 再回看九十年代的一切, 心中涌起的何止是青春的回忆?!
如果没有回顾,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没有王家卫的《繁花》,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我们曾身处的时代,爱过的人,喜欢过的东西。
繁花开尽有落时, 所有物理时间的繁花和内心精神深处的繁花, 都随着王家卫的镜头再次徐徐盛开….落下。 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有时间告别, 告别当时我们身处其中却不明就里的时代, 告别那个已逝的时代中没有机会告别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