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2|||
《往事经年流水梦》是我的第一本非虚构传记文学专集,收录了我近几年撰写的19篇非虚构纪实文章,其中13篇刊登在台湾《传记文学》期刊上。
我的非虚构写作始于2011年。当时,我开始在美国的两家中文博客网站上连载了关于我母亲以及我外婆的身世,收到了极大的欢迎,每篇都有上万的阅读量。我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便将这些文章整理成书,取名《上海浮生若梦》,在美国首版发行。
2018年,江苏文艺出版社与我签约,准备在中国国内正式出版这本书,改名为《浮生上海》。然而,因为某些敏感内容,此书无法通过政审。因此,江苏文艺出版社与我以“不可抗力”的原因取消合同。
经过这个波折,我意识到中国国内出版我的非虚构文章的可能性不大,便开始向台湾的著名非虚构期刊《传记文学》投稿。没想到,我纪念我爷爷胡叔异的文章被《传记文学》收录在2017年12月期刊中,让我惊喜万分。从此,我便踏上了撰写家族非虚构文章的旅途,定期向《传记文学》投稿。
在2011年前,我并不了解我父亲的家族往事。2011年开始在美国的两家中文网上写博客后,美国中文电视台做了一档关于我曾祖父,江南大儒胡石予的节目,采访了同在一个中文网上写博客的我叔叔胡思升、我的姐姐胡榕以及我。 采访是在胡思升的公寓进行,我第一次看到了我曾祖父的照片和他著名的手抄诗集之一《秋风诗卷》,深受触动。为此,我写了第一篇纪念胡石予的文章,开始了我的寻根之旅,从2018年开始,陆续撰写刊发了一系列的关于我家族中的传奇人物。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老灵魂,喜欢探索历史往事中的人和事,在历史的灰尘中打捞吸引我、感动我的故事碎片。我从小出生长大在北京,常常喜欢在故宫与颐和园中流连忘返,让思绪飘向百年千年之前的朝代,想象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古人们的前情轶事。那时,我并不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也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撰写他们的故事。没想到,到了美国许多年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才解了我家族的过往,开始热衷于把知道的故事写出来。我感觉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命运,你永远不知道是谁掌握你的人生,更不知道人生的使然往往是暗藏的玄机,引领着你走向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2018年12月,我与失联了二十几年的高中好友周晓辉奇妙的联络上了。我才得知,她先生张启祯的父亲就是曾经写过康同璧回忆文章的张沧江先生。张沧江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康同璧的秘书,代康同璧处理文案多年,全程参与了康同璧主持整理、编印康有为遗稿的工作,对康有为和康同璧母女可谓了解甚深。 张沧江先生去世后,整理康同璧手稿并付诸印行的责任就落在了他的两位公子张启祯、张启礽身上。
就是这个一个契机,我从晓辉那里了解到康同壁的往事,写了两篇康同壁的文章,刊发在2019年的《传记文学》上。虽然我只写了两篇的康同壁,但对她那个时期的调查和研究断断续续花的调查让我对她了解甚多,知道了一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年轻时代的心路历程。
非虚构写作的难度往往超过虚构,尤其在撰写历史往事方面。不仅需要根据真实人物的经历进行主题筛选,还需要核对相关历史事件、时间线、以及各种历史细节进行修改和补充。我写第一部传记文学《浮生上海》时,就花了近乎三年的时间。除了写作之外,还要查询整理所有1920年到1949年上海时期的照片和资料,为的就是能够把我写的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我是一个有着图片记忆的人,喜欢看图说话。即使不能经历当时的场景也要感受时代的真实图像所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触动。
从2011年开始,我写过大量的非虚构内容,但这部书收集的仅仅为我在中文报刊、杂志及公众号上发表过的文章。
感谢生活赋予我的各种人生经历,灵魂在生命中给予我的灵感与触动。回眸家族往事经年,虽然时光的流水带走了我的祖辈,埋葬了关于他们的往事,但灵魂的牵引以我所看不见的那只手,引导着我的人生,用我的文字将他们一一纪录在案。虽然,他们的生命历程以及灵魂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越这些文字的描述,但这本文集作为一粒人生历史的时光胶囊,终将为他们的人生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几许微小的物质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