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4|||
重新与过去的朋友瞿颖联络上是近来让我开心的事, 不是因为她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也不是因为与她这个老友重新联络就满足了什么虚荣心, 或者一般人向往明星的粉丝心态,而是因为瞿颖与我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去与辉煌:为当时在欧美红极一时的美国MTV音乐电视台开辟大陆市场奠定了江山。
时光闪回1995年,当时我在美国MTV音乐电视台亚洲总部新加坡工作,负责为MTV24小时的国语频道制作三个daily show (每日播出的节目)。 在去MTV亚洲总部之前,我在位于时代广场的纽约总部工作,也是负责大陆市场的节目销售。当时MTV音乐电视台在亚洲们不见经传,唯一留下痕迹的就是与早年与香港李嘉诚旗下的Star TV 合作,帮助他们创立了Channel V 音乐电视频道。 1993年,因为商务理念与制作理念不同,MTV被迫终止了Star TV的合作,撤离了所有的制作团队。 这是一个非常失败商业行动,MTV用它的经验与管理人员培育了Channel V 这个开始在亚洲轰动一时的音乐电视频道,而MTV在商业上的黯然撤离使得所有的荣耀都属于了Channel V, 自己全部的努力和辛苦都付之东流。
然而MTV因盛名所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劣势,反而想凭着当时自己在美国,欧洲与日本等68个国家的声誉卷土重来, 重新杀回亚洲,夺回原本属于自己,却被Channel V 抢去的地盘。于是,纽约总部开始招兵买马,部署重回亚洲的计划。我所在的那个部门,国际商业部的副总裁,也就是我当时的顶头上司,成为了这个重返亚洲计划的策划人, 我也因此得知了重建亚洲总部的宏图,进而申请在初建期去位于新加坡的亚洲总部工作。
到了新加坡,我才知道我面临的任务有多重。因为MTV亚洲总部的主管都是老美,不明白亚洲商业部署以及节目制作与本土的完全不同而犯了一系列的错误。1994-95年的中国尚未成为今日的经济大国,百废待兴时代使得很多的西方电视台都忽视中国媒体的存在价值与眼球经济的培育。虽然,他们也明白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市场,但是他们雇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雇佣新加坡本土,以及香港与台湾的制作梯队。 像我这样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视制作人能够成为他们梯队一员也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所有大陆的节目制作和开发工作就全部交给了我与一位来自香港的电视制作人。我除了每天负责两个节目的播出之外,还要负责架构面向中国大陆的节目, 达成与中国北京电视台的合作意向, 在大陆本土寻找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主持人来担纲节目的主持。因此,我一个人多次前往北京,寻找这个主持人!
当时所有MTV的中文主持人都是来自台湾和香港的明星或歌星,都具有懂英文与懂音乐的两大基础,因此工作起来与来自美国的制作人或者主持人都得心应手。 当时所有MTV的剧本都要求用中英文双语书写,为的是方便中文主持人,以及在电视演播室工作的现场导演、调音师等国外员工。我前往大陆寻找这个主持人的时候,心里一点都没谱,全靠当时北京电视台的安排,连续试镜了一大批被他们挑选出来的演员、模特、歌手等年轻人。而这些人不管从外形来说或者素质来讲,都与MTV的要求相差甚远, 更不要说会英文了。最后,亚洲制作总裁不得不跟我说,这个大陆主持人在英文上的要求可以降低, 其他一切都由我看着办。幸好,我当时的一位朋友在索尼音乐(Sony Music)公司担任大陆总裁,向我推荐了索尼旗下的一系列歌手前来试镜。我记得就在试镜结束的最后一天,我疲惫地回到北京亚洲大酒店的时候,我的朋友带着一位女孩子出现,介绍给我。
我记得在有些昏暗(不知道是我累得眼花缭乱,还是北京雾霭重重的天气所致)的酒店大堂灯光下,我看到了一个女孩高挑的身影以及一种桀骜不驯的气质,我忽然眼睛一亮。这个女孩就是当时在模特大赛中脱颖而出的湖南名模瞿颖。看到瞿颖并与她谈话的那一瞬间,我已经一见钟情,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通过一场交谈,没有任何试镜,我就决定了启用瞿颖。 她亮丽的外型与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傲气质, 加上交谈时的灵秀反应,我觉得她就是MTV大陆节目的最佳主持人。在瞿颖之前,我看上了一名来自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女孩,她气质文雅,英文流利、反应敏捷,但就是没有我特别喜欢的那种鲜明个性。 在MTV工作一段时间,我已经知道他们寻找的人物都是那种有着独特的气场, 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青年,而1995年的瞿颖凭着自身的与社会上那些随波逐流的演艺界女孩完全不同的气质和外型, 脱颖而出, 成为MTV中国市场的首位主持人。
当我带着一大卷在北京试镜的录影带回到新加坡后, 我们制作部的总制片Tom对选择瞿颖产生了异议。根据制作部的规定,凡是负责选择各市场主持人的制片人试镜回来后,需要自己的助理将所有试镜人物都备注留档的同时,与总制片Tom一同讨论最佳的候选人。Tom看了我的试镜候选人带子之后, 比较倾向于那个广播学院的女孩,因为她的气质与英文不错,而瞿颖虽然更漂亮鲜明,但是他觉得不会英文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的决心已定,坚决反对。最后我们制作部副总裁Suzette看到我们两个争执不下,做了折中的决定,说她亲自前往北京,与两个候选人都见面,然后再做最后的拍板。Suzette的北京之行正如我预料的那样,拍板瞿颖成为MTV大陆主持人。原来Suzette到了北京,热情好客的瞿颖自告奋勇带着她去吃北京的四川火锅,就在饭桌上,Suzette作了录用瞿颖的决定。 瞿颖就有这种本事,她看似冷若冰霜的外表下的一颗热情似火的心肠,让别人很难对她说不。
主持人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给节目起名字。原来我们暂用名是China Block, 开始录制的时候还是用这个名字,等到了后期制作的时候必须要使用一个中文标题,我们几个来自中港台三地的制作人与创意人就开始挖空心思了。经过几番讨论不同的名字,大家都不是很满意,后来我突然想到天籁之音这个词说我们是否可以启用天籁什么的。另一名来自香港的高级创意Harry突然激动地说,太好了,我们就叫它天籁城!天籁城?我听了摇头,说,那还不如叫天籁村呢!原来只是顺口说笑,但是Harry却说,天籁村很好啊!什么?我惊愕地说,我不过跟你开玩笑呢, 村子听起来太土了吧?!Harry盖棺定论地说,真是因为这样这个名字才catchy! 于是,天籁村就这样诞生了。
天籁村成为了MTV进入中国本土的第一个电视节目,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每次听到天籁村的这个名字,我都会想到1995年我在MTV工作时候的情景,想到瞿颖。
天籁村的头半年的节目都是我在北京与瞿颖一起录制的。当时我回到北京有近两个月,跑遍了北京的各大风景胜地,拍摄天籁村的节目, 也与瞿颖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记得多少个清晨,我们一起去拍片现场,我一边看着她自己上妆,一边谈着女孩子的各种心事以及我们各自的事业。1995年关于北京的很多记忆里面都由瞿颖的身影,直到我重新回到新加坡, 开始了人生的另一个转折。记得我最后与瞿颖分别的时候,还以为是像平常一样回到新加坡一段时间,然后会再次回到北京拍片。所以我们只是打了个招呼就各自忙各自的去了。没想到回到新加坡后,当我真的接到了委派我作为首批开放中国市场的人员、前往北京工作的offer时,我因为绿卡的问题飞回到纽约办理, 而回到了纽约,发生了种种变故,我最终做了不再回北京的决定,那又是后话了。
我后来因此与瞿颖失去了联系。 MTV其他人去北京拍片的时候,瞿颖还问他们我到哪里去了, 让他们联络我给她电话。然而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转折就是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当我开始了新的生活的时候, 不管对错,过去已经被我抛到了脑后,成为了今天的遗憾也好,叹息也好,最终改变的就是我们彼此的人生。
就是在纽约,我看到了瞿颖事业的崛起,从被张艺谋挑选拍摄了《有话好好说》之后,她作为新一代的谋女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演出了很多影视作品,还因为与李亚鹏、周迅的三角恋情成为了绯闻的瞩目中心。遥远地注目着大洋彼岸的瞿颖,我心里为她的成就开心,因为我知道她实现了她早年就怀有的拍摄张艺谋电影的梦想。 虽然我很怀念她,怀念我们青春正茂的年华在一起共创MTV前景的那个时代,怀念1995年的北京,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联络她, 毕竟我们已经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直到前几天,我翻出旧日的信件和相册的时候,看到我与瞿颖的合影,心里面感慨万千而将照片发布在我的微博上。不出一个小时,就接到了她的私信, 重新联络上。回顾往事,她其实与我一样感怀,毕竟那是一个人生灿烂的时代,难以忘怀。 我们相约,下次回北京一定再相聚叙旧,重温时代的旧梦。
在北海公园拍摄《天籁村》节目, 左为MTV亚洲部节目主持人石村,右为瞿颖
在北海公园拍摄《天籁村》节目, 左为MTV亚洲部节目主持人石村,右为瞿颖
在北海公园拍摄《天籁村》节目, 左起为我,MTV亚洲部节目主持人石村,
MTV纽约总部制片人David, 右为瞿颖
在北海公园拍摄《天籁村》节目, 左起石村,我,David, 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