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老年再婚面面观
褦襶子 2015-1-30 03:08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三十多年,确实减轻了经济发展的人口负担,可是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造成的社会问题而今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大陆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人口比例失调,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养老等社会负担沉重,已经残酷地摆上意识日程。男女比例失调,社会风气的堕落,致使大批青壮年男子无法解决婚 ...
个人分类: 杂文|8828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12
分享 送给为人父母的同胞与你们学堂里的宝贝儿女们
褦襶子 2015-1-22 06:04
讲台站了三十来年了,不谦虚点讲,几十年的感悟,应付到退休问题还不大。可是即便余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还在,这个民族还将延续。所以在告别讲坛之前,自作多情地啰嗦点拙见,希望能够让学生们与他们的父母们从中体会点道理,体会点助孩子们成长的道理。   最近写了篇《算道算术题给孩 ...
个人分类: 杂文|2345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与婚姻中的女同胞谈谈出轨与背叛
褦襶子 2015-1-22 01:15
  卫视中播报了一个老掉牙的情节:“媳妇赶婆婆上养老院,并阻止孩子与奶奶打电话,扔掉婆婆唯一的‘念想’。最后,婆婆从养老院出走,欲投水自杀。那个始终对妻子妥协的男人,疯狂地驾车寻找母亲,在徨徨不知所踪时,他想起了儿时走失后,母亲找到自己时说的一句话‘以后走失了就在这等妈妈’,等他赶到那儿时,恰值母亲 ...
个人分类: 杂文|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与家长谈谈学生的“面子”
褦襶子 2015-1-18 22:03
中国人很好面子,不但在国际上为了面子,宁肯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在国内各级“公仆”也为了面子争得个不亦乐乎。这种观念感染了中国社会每一个角落,原本一方净土的校园如今也未能幸免。   老师批评学生,要顾及学生的面子,如果学生不能接受,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轻则给 ...
个人分类: 杂文|3625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0
分享 家长择校及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技巧
褦襶子 2015-1-17 08:01
  曾经写过一篇《家长会的沟通艺术》,那是站在教师的角度,阐释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可是现在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无所知,就是盲目的教育。盲目的教育怎么可能有好的效果呢!   时下教师的公信力几乎堕落到低谷 ...
个人分类: 杂文|1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极限意识与教育
褦襶子 2015-1-14 23:44
  三十来年的杏坛耕耘,颇受益于“极限意识”的运用。“极限”是什么?这里所指的极限不是数学上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活中的高度,一种具有相当难度的高度。“极限”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是磨练检验人意志的程序。三十来年的舌笔双耕,“极限意识”不但常常成为自身接受挑战的动力, ...
个人分类: 杂文|2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城邦文化与民主政治的渊源
褦襶子 2014-7-4 09:00
  现代人类政治文明主流主要是承袭古代的城邦文化与集权文化。前者以西方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为代表,后者以东方的中国为代表。古埃及文明与古代印度文明因为与外来文明融合,实际上已经不具文化意义上的独立体系。真正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独立文化体系,只有西方以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为代表的城邦文化与东方以中 ...
个人分类: 杂文|236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吊“年青园”
褦襶子 2014-4-21 09:5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受改革开放春风影响,本市各单位团组织,利用政企不分的优越条件,用企业提供的材料,在松花江畔江南大桥东侧修建一个江畔公园——青年园。这也是流经本市的数十公里松花江畔第一个人工城市公园,公园内有本市书法名家范曾、金意庵等题写的义务修建青年园的单位与康熙放船歌纪念壁。 ...
个人分类: 杂文|171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4
分享 从《与狼共舞2》看革命精神
褦襶子 2014-2-9 09:30
  看《与狼共舞2》,感触最深的就是为革命舍生忘死深入虎穴多年的乔燕,虽然身为处长,却也毫不居功自傲,连在读书人心目中神圣的爱情都能奉献给革命。尽管她内心中仍眷恋着尚在虎穴为革命冒死战斗的恋人,却也无法抗拒“革命需要”,坚决执行“组织”的决定,嫁给对其丝毫没有感情的变节者黄山(当然当时还没有暴露) ...
个人分类: 杂文|296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分享 十四五岁孩子父母的困惑
褦襶子 2014-1-7 06:28
  妹妹打来电话,诉说外甥带给她的苦恼。      外甥壮壮初中二年级,正值青春骚动期。原本懦弱的孩子,现在居然经常暴躁地与妈妈较劲。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妹妹,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一时间不知所措非常苦恼。于是开完本学期期末家长会,就急匆匆地赶往妹妹家。      孩子的十四五岁,也就是初中二年级左右,是 ...
个人分类: 杂文|657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7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