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42善师为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学道1.42
侯工 编著
微信公众号:xz48021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详解:
在上一章《习分善道》里,孔子阐明了依道实践来检验善恶的原理。道是普遍存在的,道不缺乏,缺乏的是发现。远古华夏始祖伏羲经过长期追踪候鸟大雁,多次南来北往,跨过崇山峻岭,穿越茂密森林,济渡激流险滩,露宿于雪原大漠,野营在荒山湖滨,细心观察研究大雁生活习惯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用象形图文记录在案,从而发现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于是用一个“道”字来概括之,这就是中华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
然而,如何才是依道呢?用孔子的话说,是“吾道一以贯之”。孔子深谙道的奥妙,通晓道是需要一套方法才能认识、掌握和运用的,孔子将其总结为八字方针:“一學——闻(听课)见(读书)道后校对、领会;二習——以实践印证书本理论然后创新;三说——言以行兑付,以行动检验自己创新的思想;四乐——与朋友互相切磋,达到乐一般的协调共鸣,使民众喜闻乐见;五教——以自己君子的修养素质来教化“不知”的蒙昧人,使他们成为“不愠”的文明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六谋——以不同不相的原则谋道;(《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七行——闻见学归结于行上,即依道而行;八师——师包括两方面(1)效法,(2)自省。(《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掌握了以上孔子“学习说乐教谋行师”的八字方针,就可以领会孔子以道一以贯之的学说。因此,只要掌握了这八字方针,对如何正确理解《论语》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对孔学以道为核心的真谛也就了然于胸了。然而,历代腐儒在注解《论语》时却从来没有说到这些关键,却企图将孔学真相掩盖起来,并且大量曲解篡改,还加进大量毫不相干的儒家和法家的思想:例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本说的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臣民要有臣民的样子,父母要有父母的样子,子女要有子女的样子”,却被歪曲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反孔者甚至编造了孔子杀害少正卯的谎言,诬赖孔子是个滥杀无辜、严刑峻法的法家代表。历史文献中有“孔子诛少正卯”一说,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是这样说的:“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说的是孔子56岁时当鲁国大司寇,行摄宰相事务,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诛”在古代是以言论谴责的意思,根本不是杀害,况且少正卯是大夫,即便国君也不能随意杀他,孔子怎么可能杀他?他们又造谣说孔子强迫男女分开不同道路行走。其实,这里记录了自从孔子谴责乱政者少正卯后,社会风气大有改观:在长时间里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价格;老百姓生活改善了,女人穿着鲜艳美丽的衣服,在路上就能分辨出男女来;民众道德品质也大为提高,在路上不捡别人遗失的财物;各地来的游客不需向城市有司申报,有关部门都给予他们宾至如归的待遇。——这显然是赞扬孔子施政有方的,而黑孔者却得出孔子失政的结论,只能说他们是别有用心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无三不成几,三人为众,这里泛指一般人群;行,指做事,引申为行道;必:一定;师:给予效法或启发的人;焉:代指前面的“三人”;择:选择;其:其中;善者:比自己好的人;之:代指比自己好的人;从之:效法他;不善者:比自己差的人;改:内省,改正;之:代指自己的错误。
——几个一起行道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给我效法或启发的人。选择比我好的人作为效法的榜样,遇到差的人,我就内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一般人认为,只有比自己好的人才可以作老师,但是现实中遇到的往往多是比自己差的人,难道就没有老师了吗?孔子认为还是有的,这就是以他们的缺点错误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内心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将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当作自己的反面教员,自己就可以经常有老师了,这样进步就比别人快了。例如当你发现一个人不如自己,就不要歧视他,而应该首先在内心自省,反思自己有些什么类似的缺点和错误,然后改正之——孔子在《论语·里仁》里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效法,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或共事的人善于不善,高于自己或低于自己的都可以为师了。根据记载,孔子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例如向老聃学礼,向苌弘学音乐,向师襄学琴,甚至七岁小孩项橐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孔子的老师。只有像孔子这样好学的人,才可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智慧;他成为万民遵从的师表和圣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章,孔子阐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从别人身上得到教益或警示的道理——善师为道:遇到好的人就效法他,遇到不好的人就内省,改正自身的不足。
白话文:
孔子说:“几个一起行道的人,其中必定有可以给我效法或启发的人。选择比我好的人作为效法的榜样,遇到差的人,我就内省,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