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论语新解》连载14

热度 2已有 1458 次阅读2017-1-21 04:09 |系统分类:杂谈| 论语新解, 连载 分享到微信

论语新解》连载14

    《论语新解》

    緾中说禅

    侯工注释整理

    【】内为鄙人注释或添加语。

 

 

 

我们邻近有个万寿村,村民爱种姜。文革期间,一村民听人大喊万寿无疆,便答曰:有姜!结果被打成现行。

当社会不正常时,就是民众受难的日子,普通民众就会被当作夷狄。】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详解: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土地神的祭祀,宰我自作聪明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而周代用栗木是为了借谐音使民战栗。孔子听到,就告戒:正成的事不要妄加评议,即成的事就不要徒劳劝告,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成事,不是指已成的事,而是指正成的事,也就是在萌芽状态的,这时候,还需要观察,不能妄加评议,胡乱定性;遂事,马上就要成的事,已经无可挽回的,就不要徒费口舌去劝告了,这样只能产生怨恨;既往,已经过去的已成的事,要不咎的本义是灾祸,已经成的事,如果错了,就不要错上加错,再生灾祸。这句话针对事物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应该采取的态度,但通常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特别是最常用的既往不咎,把解释成追究之类的,错得一塌糊涂。

 

宰我牙尖嘴利,在孔子弟子中,是最爱用怪问题来刁难孔子的。但又经常逞口舌之快而干蠢事。鲁哀公被鲁国三家大夫压制,心里很不爽,问他土地神祭祀的问题,本就不是无故发问。国家就是社稷,问就是问国家,问国事,宰我当然明白,就自作聪明地把周代用栗木解释为是使民战栗。但这种望文生义的想法是孔子所反对的,而且孔子也不认为周代用栗木就是使民战栗,因此告戒他,关键是要他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周代用栗木是已成的事,但宰我望文生义,而且是在鲁哀公接题问国事的情况下,这样只能给鲁哀公一个不好的暗示,实际上就是鼓励鲁哀公行之术,从而引发灾祸,孔子因此给予特别的告戒。结合上一章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的论述就知道,孔子反对使民战栗之术是一贯之的,即使在自己弟子的言谈中涉及这个方面的暗示,也给予严厉的告戒,对此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白话文:

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土地神的祭祀,宰我自作聪明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而周代用栗木——是为了借谐音使民战栗。孔子听到,就告戒他,说成的事不要妄加评议,即成的事就不要徒劳劝告,已成的事就不要再生灾祸。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详解:这是自古以来引发无数争的一章,先说断句。历史上有两种: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前一种,是代词,指代夷狄之有君实际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释为不像夷狄有君,这是夏朝灭亡的原因。所谓有君,基于君本位。后一种,诸夏是春秋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动员齐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击的邢国时首次提出,是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阶段。相应该句其实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亡时,有过去,没有的意思无君。这种断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是把不如解释成不像,也是基于君本位;另一种把不如解释成比不上,相应的无君,是指无君有道,基于道本位

 

    这两种断句三种解释的争论焦点在于:1诸夏还是”+“2、究竟是君本位还是道本位?这个问题之所以争不断,主要还是为了第二点,,即君国,不单指最高统治者,还指代着国家【将皇帝(朝庭)代表国家,这是国人历来的错误】。这样一来,这君本位还是道本位的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道本位,是指以虚无缥缈的非现实的空想作本位】

 

    然而,【在孔子时代,君本位是暴政之源,要不得,而道本位又是乌托邦,所以】上面的两种断句和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当于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也。夷狄之不如,诸夏之亡也。两句的合并缩略形式。,轻视;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诸夏之亡也,即诸夏亡之也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本义遵从、依照,不如什么?不如也。但这里的不是指圣人之道,而是诸夏所标榜的,包括齐式王霸之道鲁式仁德之道。有君,有其君、有其国也。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一样,都是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还有过去的意思,诸夏所轻视的,其实就是诸夏的过去。为什么轻视?因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国体、政体等等都是诸夏过去曾经历而今已超越的,诸夏因此而轻视,就有夷狄之不如【自己的现在】的想法。而诸夏都是从夷狄而来,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经历过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阶段,但有些人、民族、国家,人一富,脸就变,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国富翁们,开始看不起穷人、农民、民工,却忘了,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农民而来,三代之内都有农民,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着农民的血。国家也一样,所谓强国【也存在对弱国的歧视和压榨,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国家同时存在,就必然有诸夏夷狄之分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任何不行圣人之道的,无论是齐式王霸之道还是鲁式仁德之道,都必然会有先进落后的轻视、压榨。【只有全世界认同了普世价值,实现世界大同——圣人之道,才能消除这种现象。】

 

      圣人之道即戎,是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如果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狭义角度上是针对本国内部的,在广义角度上,在国与国之间,在天下的范围内,同样有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这广义的角度上,其中的就是民族、国家的意思了。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让别国、别的民族战栗、恐惧而治理世界,就是遗弃、背叛各国、各民族,而最终也将被各国、各民族所遗弃。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前苏联因其恃强凌弱,最终被历史抛弃】,以前历史上所有大帝国的兴亡历史,都是这个广义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应的,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样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胜残去杀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所构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这章而从狭义的一国状况推广到了广义的天下状况,由家而天下了。

 

     至于通常错解所引发的君本位道本位争论,是错误的解释所引发的两个伪命题之间的论争。,只有现实之道,没有任何是先验的,具有某种类上帝力量的【或超现实的乌托邦】。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现实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以为名的借口,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道本位的把戏,都要先立一个抽象的,无论是【天堂,还是共产主义】都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抽象的本位,其实就是以为名编造借口。【人们往往设计出天堂蓝图,却建造成地狱模样。】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没有设计蓝图,也没有现成样板】,又何来本位【依据位次】?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没有局限于位次(条条框框)而创造出新的篇章】、无所本而生其位【在没有现成依据上建立新的良好秩序】。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白话文:

 

    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7-1-23 21:09
八山山: 谢谢今爷鼓励。
学习,进步!
回复 八山山 2017-1-23 13:34
今又是: 八爷内里气度好,才能如此凭着才学,闲庭信步。
给我很深的提示了。复读历史的好处。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不太能在总体上 ...
谢谢今爷谬夸。
今人如能得孔子点化一二,那成就也就非一般的了。
回复 八山山 2017-1-23 13:31
今又是: 再加一句,您这个系列应该整理一下后去出版的。真的。
谢谢今爷鼓励。
回复 今又是 2017-1-22 12:24
再加一句,您这个系列应该整理一下后去出版的。真的。
回复 今又是 2017-1-22 12:19
八山山: 谢谢今爷高评,向您拜个早年!
八爷内里气度好,才能如此凭着才学,闲庭信步。
给我很深的提示了。复读历史的好处。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不太能在总体上全盘接受“子曰”,但是众多先贤们的道理,的确精湛,不服不行。
那这类的的语说标准衡量自己,发现自己没有走歪道,心态行至算是合格;那这类语说标准衡量国人许多和太多的言行举止,就会“忧从中来”。仿佛是,现在很多大拿们,前人警示不该去犯的错误,每条都犯了。怪就怪在个个还都是“气宇轩昂”、”言之凿凿“的。这是非常”贻笑大方“的。中国人要在世界上真正能够抬头挺胸了走路,还有许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做到,做好。
也跟您拜早年了。回头还要在你这里尽量去做,每日一读!谢谢!
回复 八山山 2017-1-21 22:15
今又是: 漭洋之中,一叶舟帆。
首先,愿意读历史的人越发少了;二来,施施以学,细细做考的,又是凤毛麟角;学之于比的人几乎就是不见的了。如今世道,胸无点墨已不稀奇 ...
谢谢今爷高评,向您拜个早年!
回复 八山山 2017-1-21 21:28
woodyonge: 学习了。问好!
谢谢垂注,拜个早年!
回复 woodyonge 2017-1-21 12:04
学习了。问好!
回复 今又是 2017-1-21 11:12
漭洋之中,一叶舟帆。
首先,愿意读历史的人越发少了;二来,施施以学,细细做考的,又是凤毛麟角;学之于比的人几乎就是不见的了。如今世道,胸无点墨已不稀奇,奇的是低门槛下,人头簇拥,唇舌交葛,如此英勇无畏的场景里,巨多荒唐。
于是,见着您这般如此的,心中敬意油然而生。一个人啊,骨气质地太重要了,别的就不用多讲了,有空过来一一拜读。问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