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论语新解》连载8

已有 861 次阅读2017-1-15 03:32 |系统分类:杂谈| 论语新解, 连载 分享到微信

《论语新解》连载8

《论语新解》

緾中说禅

侯工注释整理

【】内为鄙人注释或添加语。

 

    【孔子的“有教无类”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教,包括文化、经济、政治、福利各方面的待遇,无类,不因人的出身、贫富、信仰、阶级、等级、年龄、性别、职业、相貌以及政治观点等不同而区别对待。

    所谓读懂《论语》,不仅是读懂其意思,更主要的是读懂其精神。论语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论语精神的核心就是“仁”——“仁”是对人类本身的关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用今天的话来说,仁是对一切众生的爱——要有恻隐之心;仁宣扬提升人性,尊重人权,以和为贵——这是和而不同,就是保留不同意见,这就是民主,又包含着尊重少数的自由;对不同意见通过协商解决——即契约精神,也就是宪政。可见,论语的精神就是今天的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和宪政。如果说,要用论语治理天下,就是用普世价值治理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几个真正读懂了《论语》?又有几个真正读懂了普世价值?如果普世价值是非常容易懂的话,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反对?

 

    子曰:有教无类。

 

    详解:无类,就是不相【不以表象作为选择标准。】,这一章,就是君子谋圣人之道所必须坚持的不相原则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一个具体化表述。这里的关键在,不是平声,而是去声,在古代具有如下含义:教育、政令、法令、政教、教令、宗旨、学说或学派、宗教等【即“政治待遇】

 

    用现代术语,这个包括了整个上层建筑领域。有教无类,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从教育的角度讲,而是指行圣人之道,在上层建筑领域、当然也包括一般所理解的教育,但按现代的术语,还包括法律、舆论、行政、宗教、学术、艺术等等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里的政治待遇】,相应地【对所有人】就要行不相之谋【即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理解,才算真明白何谓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白话文:

孔子说:“在教育、法律、舆论、行政、宗教、学术、艺术等等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里对所有人,无论其等级、阶级、民族、信仰、归属、能力、性别、年龄……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详解:耻恶衣恶食者,就是【即势利眼】,当然就未足与议也【不需要与他们议论圣人之道】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耻恶衣恶食者究竟指谁?朱熹《论语集注》里,就把志於道之士和耻恶衣恶食者的人当成同一个人了。如果真这样解释,那这个字就没必要了,完全可以变成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志於道之士恶衣恶食者,这个恶衣恶食者主要是指别人,就是恶衣恶食的人,当然也可以指志於道之士自己,因为如果他自己就是恶衣恶食的人,他自己也看自己不顺眼,也之,也是可以的。

 

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果一个人,立志要行圣人之道,却把人分为好衣好食恶衣恶食两类人,也就是以贫富划分人,而选择以恶衣恶食也就是穷人为耻,远离他们,那这种人谈论的圣人之道只是羊头狗肉的勾当。为什么?因为他不能不相【而真正立志要行圣人之道的士,必须对穷富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白话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要行圣人之道,却把人分为好衣好食恶衣恶食两类人,以贫富划分人,选择以恶衣恶食也就是穷人为耻,远离他们,这种人谈论的圣人之道只是羊头狗肉的勾当,那么就不需要与他们讨论圣人之道,而真正立志要行圣人之道的士,必须对穷富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详解:本章是紧接着上一章的意思来的,一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典型的恶衣恶食人不堪其忧,这里的就是人不知的人,就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对这种情况不能忍受,但,颜回,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也是孔子心目中立志行圣人之道的一个典型不改其乐,孔子因此给贤哉,回也!的赞誉,而且是一句话前后【说】两次。为什么?因颜回能不相,是真立志行圣人之道【的】

 

必须强调的是,颜回这个安贫乐道的典型,并不是故意去,并不是故意要恶衣恶食,也不是如某个历史时期里有的所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或者如某些宗教所教唆的故意去苦行这些都是严重地了,都是和君子谋圣人之道所必须坚持的不相原则背道而驰的。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白话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甚至看不起他,但是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不以恶衣恶食为耻,也没有装模作样,他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详解:上面两章都说到面对贫富不相问题,不过都是从安贫乐道这个角度说的。但并不是说贫穷就是好的,富就是不好的。贫富都是,对于行圣人之道的君子来说,对于贫富只存在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而不存在好和不好的问题。,都不影响行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大道,不是某类人的专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一律平等,没有哪类人有优先权。

 

    “,在任何现实社会中都会存在的,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在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这问题就更加突出。但这里相应的理解,不能光局限在财富上,例如学识上也有贫富问题,权力、权利分配上同样有类似的问题。任何一个现实的人构成的现实中的社会,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绝对的平等,只要不平等,必然面临着贫富问题,无论是在财富、学识,还是权力、权利等方面,这个问题都是无可逃避的。【有的不平等来自天赋,如个人能力,所以平等只是人格上的平等。】

 

    但这一章,自古以来都把其中的当成平声,相应的断句其实就成了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例如,朱熹等人就是这样把当成难易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贫穷而不怨恨是困难的,富贵而不骄横是容易的。而如果这是人之常情,那这话就成了废话,但事实上,这样的解释连废话都算不上,只能是瞎话。自古以来的现实往往是穷人经常乐呵呵,富人【仅指为富不仁者】却骄横无理,要把穷人赶尽杀绝。这章,自古以来的断句、解释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里的关键在于,不是平声【而是去声】,而也不是容易的意思。不过还是先从说起,程度浅的埋怨、程度深的怨恨,被的就成了仇人了。这个,在古代就包含了埋怨、怨恨、仇人等意思。而因就会生。何谓,去声,是敌对、造反、灾难的意思。因而有敌对甚至造反,这不是灾难是什么?

 

     “,本义是健壮的意思。富人,自以为健壮,因此骄傲进而傲慢甚至骄横最后达到强烈的程度。这个,在古代就包含了健壮、骄傲、傲慢、骄横、强烈等意思。,不是容易的意思,其本义是赐给的意思。富人,自以为自己的是上天赐给的或者是自己的天赋、努力交换来的,因而产生轻视、怠慢,最终对立在社会上蔓延赐给、交换、轻视、怠慢、蔓延,都包含在里。

 

    君子行圣人之道,就是要把人不知【没有智慧】的世界变成人不愠【不蒙昧】的世界。而人不愠的前提是人不相【不被表象迷惑】,在具体的社会存在中,包括财富、学识、权力、权利等方面的广义贫富,是社会中最大的。而这个贫富之在任何人不知的社会中,都体现为贫而怨难【贫穷饮恨造成灾难】;富而骄易【富贵骄横造成歧视】君子行圣人之道,把人不知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世界,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贫富”“不相之,要让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这,就是面对贫富不相之谋。

 

     要让贫而无怨难【贫穷而没有怨恨灾难】;富而无骄易【富贵而没有骄横歧视】不是让一个权威、教主等发一个倡议或来一段布道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用强制或诱惑的手段把人改造成具有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思想的新人来掩盖现实无法掩盖的贫富。而是在贫富存在的现实中,用各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手段来实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不相

 

     对于《论语》、对于儒家来说,不相【不以表象作为选择依据】【从】人不知人不愠的中间环节也是必经之路。不相相而不相,不以相之。首先不能否认的存在,正因为有的存在,才需要不相。例如,对于贫富之相来说,其存在是客观的,否认这种存在只能是掩耳盗铃、睁眼说瞎话,这不是不相,而是严重地了。真正的不相,就是直面这贫富之相的存在,用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不以贫富之相相之,进而对贫富之相不相之。

 

      何谓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上对贫富不相?就是采取公平、一视同仁之谋,都不是偏袒的理由。而之间也要不相,也要相互平等视之。对为富不仁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为富不仁者以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者之相给去了【不是剥夺其财富,而是要富而仁——平等对待穷人】;对贫而自贱者要富之贵之,因为贫而自贱者以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者之相给去了;对挟贫而贼的坚决打击,因为挟贫而贼者以为相,所以就要对之不相,将其者之相【暴戾心态】给去了,【还其以公民平等心态】

 

      必须再次说明的,这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上的,例如权力上的贫富,就有所谓的官民之别,政治地位的贫富就有所谓统治阶【、等】级与被统治阶【、等】级之分。必须在广义的贫富上最终成就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不相,才能真正地不相。否则只能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换汤不换药而矣。但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论语》中有大量的章节涉及这个问题,将陆续展开讨论。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白话文:

     孔子说:社会上贫与富(包括财富、权力、权利、知识、能力等)的差别是事实存在的,贫穷会产生怨恨甚至酿成灾难,富贵使人骄横而产生歧视和欺凌,因而要做到贫困而没有怨恨和灾难,富贵而没有骄横压迫。解决的办法是:政府要通过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上对贫富差异作出合理的调配,消除贫富悬殊,这样就没有因怨恨而发生灾难,同时使富贵的人做到仁慈,除去骄横傲慢奢侈和歧视,将多余的财富通过税收拿来济贫解困,实现全民福利政策,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八山山 2017-2-12 12:59
子曰:有教无类。——白话文:
    孔子说:“在教育、法律、舆论、行政、宗教、学术、艺术等等一切的上层建筑领域里对所有人,无论其等级、阶级、民族、信仰、归属、能力、性别、年龄……都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窃以为,这一章应该放在“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后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