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子
侯工/文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8年4月11日),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一直被称为圣人,教育家,思想家,伦理学家。然而,经过批林批孔运动以后,孔子的形像竟然一落千丈:他的塑像被砸烂,他的坟墓被挖开,他的思想被反复批判,什么狗屎污水都往他头上倒。
直到今天,究竟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没有定论,不少人还在想通过反孔出名(例如黎乌鸦),因此,将一个真实的孔子告诉大家,很有必要。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有流传说他是野来的,其实是讹传——孔子父亲叔梁纥六十六岁娶20岁的颜征为妾,因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为婚与礼不合,不能迎娶家中,夫妻只好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生下孔子,故被误传为“野合”。
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尝尽世态炎凉,因此学会了干各种粗重活——什么耕种啊,放牧啊,抬抬担担的,全能驾轻就熟,对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深有体会,同时对当时普遍的苛政暴政也恨之入骨,并因此立下了志向,将来有朝一日要推广仁政,普济苍生。
17岁那年母亲也离他而去,孔子的贵族身份也越发被人漠视。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因此孔子对等级制更加深恶痛绝。现在有人将鼓吹等级制的屎盘子扣在孔子头上,实在是张冠李戴。
孔子19岁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20岁生儿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被任命为管理仓库的小官。21岁孔子改任职乘田官,管理畜牧。
由于孔子勤奋上进,到30岁时,已有所成就,并且有了名气。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王要像个君王样子,臣下要像个臣下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样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犯是冒犯,是造反,也就是君不像君,老百姓就要监督他,指出他的错误,他如不改正,天下就会起义造反。臣不像臣就要受法律制裁。父不像父就会教坏子女。子不像子就不会孝顺父母。这就是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内容是伦理而非等级。伦理是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如果社会伦理被破坏,那么社会道德就会沦丧。如今这个做人没有底线的互相加害的社会,就是违背了孔子伦理学的结果,也就是全国全民疯狂批孔种下的毒根,100年也难以清除。
伦理学体现了孔子对从政者执政的最低要求。孔子的伦理学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孔子对从政者最高的要求是仁政。他在齐国欣赏了《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韶》是舜帝时代的音乐,孔子认为舜帝以至诚孝心感化天下,乃是“仁政”、“德治”的最高典范,所以他评论代表舜帝政治教化的《韶》乐:表现的不但是音乐形式上的圆满美感,而且包含了道德人格素养上的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称之为尽善尽美。《武》是周武王时代的音乐,孔子认为周武王虽然师出有名,推翻商纣王的暴政,救民于倒悬,但是毕竟动用了武力,造成人命的伤亡。从人道(即仁道)的立场来说,是不够圆满的。所以他评论代表武王政治教化的《武》乐——虽然在音乐的美感方面可以说是圆满的,但是从道德人格方面来看却没有到达至善的境界,是尽美而未尽善。
孔子理想中的政治是“非暴力”的,也就是人必须存有恻隐之心,执政者必须首先保障人性和人权,这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就这一点看,孔子的观点是超越时代的,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也就是今天的普世价值。
然而,孔子的仁政并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公元前536年(郑简公三十年)三月,郑国执政子产命令把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到鼎上,公布于众,令国民周知这是国家常用的法律,这也是子产对他从公元前543年以来所进行的诸项改革的总结,因为他的改革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对郑国的城邑与农村加强治理,要求君臣上下都尽职尽责,对田野农舍重新规划和改造,并确定赋税数额。对于卿大夫忠谨俭约者奖励提拔,而对玩忽职守、奢侈腐化者则撤职查办等等。经过三年,子产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大大超过改革以前的实惠。孔子肯定了子产的政绩,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有人一味指责子产不该公布法律而放弃“礼”的说教,对这种顽固守旧、盛气凌人的做法,子产不客气地回答说“吾以救世也”。事实上,到子产于公元前522年(郑定公八年)去世,郑国一直治理得很好,周旋于晋楚两霸之间,处置得宜,维护了郑国的利益和尊严。孔子听到子产死,流着眼泪说:“古之遗爱也。”称赞子产的仁爱,有古人的遗风。说明孔子的仁政也是主张改革和法治的。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 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向各国宣传施仁政。然而,施仁政就要统治者降低对民众的压迫和剥削,势必减少其收入,因而受到各国国君的抵制,他们宁愿继续坚持原来的暴政而不顾民众生死。孔子因而到处碰壁,心力交瘁。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回到了鲁国,并升为鲁国大司寇,掌管司法。当时有个少正卯,身为国家官员,却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煽动暴力,哗众取宠,实为小人中的雄杰,触犯了刑法,所以非杀不可。孔子上任七日,秉公执法,杀了少正卯,遂使鲁国大治。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后有人以此诋毁孔子,说他这样做是反仁政——仁政不是不要法律,对于违反法律的乱政首恶者,是必须严惩的。孔子当时是执法者,按照法律程序杀了少正卯,是依法办事,无可厚非。另有一说,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亦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至于历史真相如何,还待学者继续探寻。
孔子曾向老子学道,后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本人没有一篇著作。他从事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他反对等级论的体现。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弟子的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后世统治者为了掩人耳目,将孔子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在客观上肯定了部分儒家思想,因而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这些都是孔子生前料想不到的。孔子思想绝对没有盲目维护君主统治的本意。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跟孔子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为了迎合汉武帝的独裁统治,董仲舒把孔子的君臣伦理学变成了“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董仲舒这种做法,显然是仿效法家韩非的“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所以他的核心思想是法家而非儒家。
孔子说:“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以免生命受到威胁(“乱邦不居”)是“迁居自由”之意,并不是一味地死守“礼”。《论语》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的道德标准——“仁”。孔子是 “从不将‘仁’轻许” 给谁的。他对学生雍也、子路、冉有、公西华,都以“不知其仁”来评论。然而对管仲却大加赞许,这是因为“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并主持和平盟会,没有使用武力,是因为管仲辅佐,天下才有长期较为安定的局面。可见,谁能保护絶大多数民众的生命,使天下长治久安,谁就称得上“仁”,还有上面提到的子产以法治国,也被孔子称为仁。可见,孔子的仁政是从“民为贵”着眼的。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给民众实行好政策而带来各种好处,“何止是仁道,那肯定是圣德啊!”(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论语·雍也》 )
孔子 “一以贯之” 的道,不是“忠恕而已矣!”,也不是“礼”,而是“仁”,仁才是孔子的道德标准,而“民为贵”则是仁的最高体现。这里的民是无等级的全民。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 ”应该理解为:“克己复礼”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和邪念而完全走上正念,然后到达礼的境界才叫作仁。礼不是敬礼的礼,而是指要随时随地很庄严,很诚敬。这个“敬”也不是敬礼的敬,而是内心上对自己的慎重,经常保持克己的自我诚敬的状态。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博爱精神。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是对民众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其实,"皇权、父权、夫权至上的封建礼教",并非源于孔子。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所谓做大臣干的事,是用正道来事奉君主,如果行不通就不干!”(“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孔子在《礼记•礼运》里讲的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檀弓》 记载孔子的孙儿"子思之母死于卫……", 有注解道:“子思,孔子孙,伯鱼之子。伯鱼卒,其妻嫁于卫。”孔子不会让儿媳忠于亡夫而守活寡,可见孔子并非封建卫道士。
有人认为,孔子的仁政本质就是要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而且维护这个等级秩序,暴政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这实质上是肆意歪曲仁政。仁政本身就是弱化等级制。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苛政就是当时各国政府实施的暴政,是比老虎还要厉害的,也就是说,暴政是拉大等级的根源。孔子的仁政其实就是抑制暴政的,提倡由政府保护人权。如果摈弃孔子的仁政,就是放纵政府施暴政。
有人以为,为人民服务就是仁政。其实,仁政是不分阶级的博爱,而为人民服务是分阶级的,对非人民,如地富反坏右,不但不服务,反而要斗争,难道这是仁政吗?
孔子到处游说,希望各国君主施仁政,为什么不受欢迎?就是因为各个统治者要行暴政而反仁政。施仁政还是暴政,是真尊孔还是假尊孔的试金石。有些人是口头上尊孔,实际上反孔,如历代帝王,他们口头上尊孔,但是实际上施暴政,那么就是假尊孔真反孔,典型代表是汉武帝等。有的是造反时反孔,当皇帝后口头上尊孔,行动上实行暴政,他们也是假尊孔,如刘邦和朱元璋等,有的是一贯反孔,那是因为他们施暴政是明目张胆不加掩饰的,如古今两个秦始皇。所以我们不能以多数帝王口头上尊孔就否定孔子的学说,并且要厘清哪些是后人强加在孔子头上栽赃的?如等级制,封建礼教,愚民政策,禁锢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批林批孔时泼给孔子的污水,可怜黎乌鸦还在天天咶噪不止,就像患了强迫症。实际上他就拾了耄的口水,调门虽高,产量虽大,但空洞无物,犹如一个老怪物在自言自语。
有人将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里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张冠李戴地套在孔子头上,诬指孔子有等级思想。先不说这是想诬蔑孔子,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是重视,“下”是鄙视解,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意思是说,施礼的时候,不要看不起普通百姓,作刑罚的时候,不要避讳当大官的。《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视轻视解。这句话是倒装句,可以写成:“不移惟上智下愚”,意思是说:“不能一成不变地只重视聪明人而轻视愚笨的人。”所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五)——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也没有重视聪明轻视愚笨的心态,注重培养他们的是德行。
至于学界争议未絶,至今人云亦云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断句为“民可,使由之;民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当执政者认为老百姓的道德、行为符合规范要求时,就使他们自由,不要管他。如果老百姓的道德、行为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时,就要告诉他们,引导他们——这就不是愚民的意思而是教化民众了。细想一下,孔子是个教育家,对学生尚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百姓怎么可能愚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