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学活力在于批判

热度 2已有 1859 次阅读2015-3-18 15:07 |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批判 分享到微信

闲聊宇宙(89)——科学活力在于批判

/侯工

 

 

网友A

科学,是人类近代形成的一种新的概念。以科学的名义实施对社会或科学本身反噬的事例也不难发现:由于所谓不符合科学规定而被冠以“神秘”、“伪科学”——这种做法是否科学恐怕也是值得质疑的吧?

侯工:

科学是人类合乎自然法则的世界观。所有关于自然的理论(原理、定律、推论等),都应该在充分的论证、质疑、批判中不断地完善。任何权威和权力机关都不能加以垄断。如果科学被垄断了,就没有活力了。

网友A

无论人类还是其它生物,都有其类属的“社会性”。一般生物社会都自动地遵循自然法则。唯独人类的社会性被人类故意地抬高,妄图超脱自然法则。比如人类社会的某些信仰,在很多时候如同“社会道德”一样,被用以掩盖其负面的东西,这实在是极具欺骗性的行为。

侯工:

这就是某些信仰反对科学的原因。科学总是在不断地发现宇宙中本来就存在的自然法则。当中世纪的愚昧的信众还在坚信地心说的时候,科学先哲就冒险提出日心说。当上帝造人说在19世纪风靡世界的时候,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就振聋发聩地提出“进化论”。在人类进入到20世纪,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力开拓出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人类开始进入崭新的智能科学时代。

 

网友B:
宇宙可能是一个匀速扩张的泡泡,但在自然物质扩散运动中,也会因物质之间的引力形成一定的物质通道,因其中物质更丰富,光的传播也会更丰富,所以会在这个宇宙泡泡上形成网络状的结构,结构之外会是最薄的宇宙扩展之膜。这张照片(宇宙微波背景图)应该是哈勃望远镜以全息视角合成的,也就是以地球为中心对宇宙膜全景的拍摄。

侯工:

由于光传播速度的限制,宇宙匀速膨胀的球面无法传递到人类的眼睛,无论人类用什么仪器,拍摄出来的图片都是宇宙过去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实际上是宇宙演变的历史证据由远到近的排列组合。比如人们发现120亿光年远的巨大天体,其质量竟然相当于120亿个太阳,但是,那只是一个虚像,现在它在宇宙球面上,应该是一个相当1/20个银河系的星系,但是我们是看不见的。所以,宇宙的结构是个数学模型,纯属数学抽象。那么,这张照片(宇宙微波背景图)就不可能是宇宙网络状的结构结构之外也不存在最薄的宇宙扩展之膜。宇宙本身就是在当下一瞬间(f=1.0826*10^-23)存在的薄的宇宙扩展之膜

为什么人类无法感觉到这么薄的宇宙球面呢?

这是因为宇宙球面膨胀的持续性造成的。人类的活动是与宇宙运动同步的,宇宙的运动变化就是时间。由于时间的延续性,使我们无法感知宇宙球面与半径在一瞬间的交替变化,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看到自然景象,就是交替变化的结果,这与电影原理是一样的。正因为我们在看宇宙的立体电影,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不是一层薄膜,而是由时间积分成广阔的太空和色彩缤纷的大自然。

网友C:

我们眼下所观察到的宇宙完全是一个虚假的东西,这非常好解释,但谁都不愿去触碰这个问题。因为一旦捅破,当前人类所拥有的宇宙观会完全被颠覆,当今世界又没有能够力挽狂澜的人能够迅速建立世界新秩序,所以,科学家认可维持现状,经常推出一些虚假的所谓科研结果,让大家五迷三道的娱乐娱乐,终究不愿打破这种虚假的现状。

侯工:

虽然我们眼下所观察到的宇宙是一个虚假的东西,但它毕竟是宇宙发展的轨迹,它完美地记录下宇宙从诞生到现在所走过的漫漫长路和悠悠岁月。这对人类研究宇宙的运动规律是非常有利的。谁能够正确解读这部宇宙历史,谁就可能发现宇宙的奥秘,甚至可以解开生命之源的密码。再说,当前人类所拥有的宇宙观也不至于完全被颠覆,因为它仅仅是局限性问题,就好比木工工具,用来加工木头是得心应手的,但是用来加工金属就勉为其难了,说明木工工具的局限性,而不至于完全被颠覆。当然,“科学家经常推出一些虚假的所谓科研结果,让大家五迷三道的娱乐娱乐,就靠明眼人来揭穿他们的把戏了。

网友C:

现在科学只能叫做辩证科学,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结论,条件稍有变化,这个结论就不适用了,这也正是科研结果为什么不断的被否定、被推翻的原因。众所周知,客观条件恰恰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所有物质科学研究结论,在霎间改变我们认的东西,刚刚得出的结论可能马上就过时

侯工:

如果科学全部都有了正确的结论,科学就会止步不前,人类的生活也会寡淡无味。然而,经过合乎逻辑的科学推理,在质疑和批判中成长起来的理论还是比较符合自然法则的。

网友C:

这里我举个事实例子,前几年,我看到央视科学栏目播出这样一个纪实一个海洋科考队,在深海的活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一种鱼,这里的环境,没有阳光,没有氧气,温度达到摄氏200多度,海水是沸腾的,充斥着二氧化硫气体,按照生物生存的条件,断无生命存在的可能,但这种鱼就是在科学认为不可能生存的条件下,它就存在科考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实例就是对现代科学,关于生命生存条件的有力否定。

依据深海火山口鱼生存事例,科学家说的充斥着氦气、硫气,气温极低或极高,等等的星球,没有生命,这个结论恐怕不足信。

侯工:

对于这样的“科学”栏目我表示质疑:他们在哗众取宠。当然,如果在月球上发现生命,我就会撤消质疑

网友B:

光作为电波,借助物质包括太空中的最小粒子进行接力传播,并在传播中耗散能量,于是会形成以物质密度相应的光的传播形态,投射在照片上就好像星系与星系或星云之间有着树突状的联系。

 

网友C:

谈到光,是个很好的话题,大家都知道,人类之所以能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能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不仅仅局限于可见光,物体反射的是各种不同的光波,而我们人类只能见到物体反射的极少的一部分光波(包括通过仪器)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是通过物体反射的能见光来判断物体的形态的,这就给判断带来巨大的误差物体反射的人类没有办法见到的光波,那些光波所呈现的物体形态,人类见不到,这就说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物体不是这个物体的真实相,可能只是反这个物体的亿万分之一的像状。我们通过这么点儿东西去判断一个物体,怎么可能呢

 

网友B:

这个不存在问题,人类可以通过仪器来认识其它“光波”即电磁波。看不到的物体及其状态的确是很多,但并非不可以从逻辑思维中去假设、推测、验证,从而由此去把握和认知那些未知之物。比如宇宙的基本模型及运作原理,可以在侯工的设计中了解:宇宙是由无质量的最小粒子基本构成的,并由最小粒子聚变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以至万物。而时间就是对宇宙更新速度的描述,空间就是宇宙存在状态的度量。把宇宙作为一个在径向上以光速匀速膨胀的球面,那么空间只表现为这个球面在此刻的经历点,除此之外并无存在一一即无其他的单独存在的时间与空间。而且宇宙的惯性来源于形成物质后产生的惰性以及保持不变的运动趋势比如宇宙球面径向匀速的运动以及速度守恒现象),而球面的加速扩张运动产生了对所有物质的牵引力,使得球面的物质在牵引力与膨胀力之间保持着适的均衡性,因此自然物质的分解弥散与最小粒子的扩充都有相对的稳定性。表现出有序的联动——径向有序运动和球面无序增幅的均衡。在不平坦的宇宙球面点缀星辰与射线尘埃,他们就是互相牵引,却相离远去的浮在最小粒子构成的空之间宇宙大泡泡。

侯工:

宇宙除了可见光外,只要高于绝对0度的物质发出的红外线(电磁波)人类都可以观测到,所以不存在网友C所说的巨大误差。在宏观上,人类可以观测到100多亿光年远的天体(影像);在微观上,人类可以观测到电子的运动规律以及宇宙射线中的物质粒子的碎片(阿尔法、贝塔射线和中微子等)。至于人类视域以外的天体,由于宇宙大概是均匀的,所以应该与视域内的相差不大。

网友C:

我说的以下的话,并非针对网友B个人,而是就所说的话题,提出对现代科学的态度,及其科学结论的可信度的质疑。现代科学对未知乃至已知的东西,往往采取假设、推理、想象,这样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真实呢即便能解释一些现象,也是蒙对的,并不踏实,也不严谨,更不可靠。用这样的东西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怎么会准确牢固呢更何况用来指导人类的思想和生活,很容易造成误导使人的思想产生怀疑波动,心无定数,久之,造成人心烦躁不安,社会动荡,世界大乱——问题很严重很严重。

侯工:

科学允许质疑,也欢迎批判。它不是权力保护下的“宇宙真理”、“×××思想”等等红色的东西,被供奉在圣坛上不容置喙。科学没有权力发动群众,科学也不是信仰,可以控制信徒的思想,所以不必担心造成人心烦躁不安,社会动荡,世界大乱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八山山 2015-3-20 05:18
無心者無痕: 科学的思维方向和方法所形成的功能,或许只应该在于认识自然从而帮助人类遵循自然规律,适当地迎避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而不是“创造非自然”甚至是用于“抵御和破 ...
人类的急功近利将会贻害自己。
回复 無心者無痕 2015-3-19 20:58
科学的思维方向和方法所形成的功能,或许只应该在于认识自然从而帮助人类遵循自然规律,适当地迎避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而不是“创造非自然”甚至是用于“抵御和破坏来改造自然”与自然为敌,否则便会愈走愈偏,最后不但毁灭了科学本身,甚至成为毁灭人类的工具,这也是一种“自然而然”吧。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