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杭州的欸乃山水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361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余秋雨笔下的谢晋(原题《门孔》)

热度 4已有 3224 次阅读2013-3-19 13:19 |个人分类:文学艺术|系统分类:文学| 余秋雨, 谢晋 分享到微信


余秋雨笔下的谢晋(原题《门孔》)_图1-1


转按:不因人废文,余秋雨的这篇记实散文散发出浓厚的情味,不能不让人颔首、佩服。同时,此文也让我体会了谢晋超越残酷命运的大气、伟岸和人性的光芒,给了我一个深深追怀谢晋大师的极好机会。
 

“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

 

 

门孔

余秋雨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 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 现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八十三岁的妈妈,阿四已经不想听解释。谁解释,就是谁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就一定跟着走,去找。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装置。平日听到敲门或电铃,先在这里看一眼,认出是谁,再决定开门还是不开门。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爸爸在外面做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 


  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 


  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 


  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

 
  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谢晋在六十岁的时候对我说:现在,我总算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了!那时,*结束不久。 


  成熟了的他,拍了《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清凉寺的钟声》、《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 


  那么,他的艺术历程也就大致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为探寻期,后一段为成熟期。探寻期更多地依附于时代,成熟期更多地依附于人性。 


  那些年的谢晋,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部部深入人心,真可谓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蒸霞蔚。 


  当代年轻的电影艺术家即便有再高的成就也不能轻忽谢晋这两个字,因为进入今天这个制高点的那条崎岖山路,是他跌跌绊绊走下来的。年轻艺术家的长辈和老师,都从他那里汲取过美,并构成遗传。在这个意义上,谢晋不朽。

 
  

 


  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必站在第一线上了。我提议他在拍完《芙蓉镇》后就可以收山,然后以自己的信誉、影响和经验,办一个电影公司,再建一个影视学院。简单说来,让他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 


  有这个想法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老话题。 


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他朝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平;第三,下口深。 


  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 


  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 


  即使毫无宣示的意思,那么,只要他拿起酒杯,便立即显得大气磅礴,说什么都难以反驳。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前面所说的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这四个孩子,出生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六年这十年间。当时的社会,还很难找到辅导弱智儿童的专业学校,一切麻烦都堆在一门之内。家境极不宽裕,工作极其繁忙,这个门内天天在发生什么?只有天知道。 


  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而全国的电影观众都在点头。我觉得,这种情景,在整个人类艺术史上都难于重见。 


  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我听谢晋电影公司总经理张惠芳女士说,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

 
  谢衍太知道父母亲的生活重压,一直瞒着自己的病情,不让老人家知道。他把一切事情都料理得一清二楚,然后穿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去了医院,再也没有出来。 


  他恳求周围的人,千万不要让爸爸、妈妈到医院来。他说,爸爸太出名,一来就会引动媒体,而自己现在的形象又会使爸爸、妈妈伤心。他一直念叨着:不要来,千万不要来,不要让他们来……” 


  直到他去世前一星期,周围的人说,现在一定要让你爸爸、妈妈来了。这次,他没有说话。 


  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 


  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 


  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 


  独身的谢衍已经五十九岁,现在却每天在老人赶到前不断问:爸爸怎么还不来?妈妈怎么还不来?爸爸怎么还不来? 


  那天,他实在太痛了,要求打吗啡,但医生有犹豫,幸好有慈济功德会的志工来唱佛曲,他平静了。 


  谢晋和夫人陪在儿子身边,那夜几乎陪了通宵。工作人员怕这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撑不住,力劝他们暂时回家休息。但是,两位老人的车还没有到家,谢衍就去世了。 


  谢衍是二00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下葬的。第二天,九月二十四日,杭州的朋友就邀请谢晋去散散心,住多久都可以。接待他的,是一位也刚刚丧子的杰出男子,叫叶明。 


  两人一见面就抱住了,嚎啕大哭。他们两人,前些天都为自己的儿子哭过无数次,但还要找一个机会,不刺激妻子,不为难下属,抱住一个人,一个经得起用力抱的人,痛快淋漓、回肠荡气地哭一哭。那天谢晋导演的哭声,像虎啸,像狼嚎,像龙吟,像狮吼,把他以前拍过的那么多电影里的哭,全都收纳了,又全都释放了。那天,秋风起于杭州,连西湖都在呜咽。 


  他并没有在杭州住长,很快又回到了上海。这几天他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有时也翻书报,却是乱翻,没有一个字入眼。 


  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家乡上虞的母校春晖中学打来的,说有一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有车来接。他一生,每遇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春晖中学的纪念活动第二天才开,这天晚上他在旅馆吃了点冷餐,倒头便睡。这是真正的老家,他出走已久,今天只剩下他一个人回来。他是朝左侧睡的,再也没有醒来。 


  这天是二00八年十月十八日,离他八十五岁生日,还有一个月零三天。 


  

 


  他老家的屋里,有我题写的四个字:东山谢氏 


  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来到我家,要我写这几个字。他说,已经请几位老一代书法大家写过,希望能增加我写的一份。东山谢氏?好生了得!我看着他,抱歉地想,认识了他那么多年,也知道他是绍兴上虞人,却没有把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系起来。 


  他的远祖,是公元四世纪那位打了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这仗,是和侄子谢玄一起打的。而谢玄的孙子,便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谢安本来是隐居会稽东山的,经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一起喝酒吟诗,他的侄女谢道也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而才学又远超丈夫。谢安后来因形势所迫再度做官,这使中国有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成语。 


  正因为这一切,我写东山谢氏这四个字时非常恭敬,一连写了好多幅,最后挑出一张,送去。 


  谢家,竟然自东晋、南朝至今,就一直定居在东山脚下?别的不说,光那股积累了一千六百年的气,已经非比寻常。谢晋对此极为在意,却又不对外说。他在意的,是这山、这村、这屋、这姓、这气。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只是为了要我写字才说,说过一次再也不说。 


  我想,就凭着这种无以言表的深层皈依,他会一个人回去,在一大批庄严的远祖面前,划上人生的句号。

 
  

  

 

 此刻,他上海的家,只剩下了阿四。他的夫人因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阿四不像阿三那样成天在门孔里观看。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任务是为爸爸拿包、拿鞋。每天早晨爸爸出门了,他把包递给爸爸,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来,他接过包,再递上拖鞋。 好几天,爸爸的包和鞋都在,人到哪里去了?他有点奇怪,却在耐心等待。突然来了很多人,在家里摆了一排排白色的花。 白色的花越来越多,家里放满了。他从门孔里往外一看,还有人送来。阿四穿行在白花间,突然发现,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出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门边。 这个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3-3-20 13:40
杭州的欸乃山水: 今兄思辨因果勾连太宽泛,又多为直觉方式,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当然有些是因我了解不多,原本无定见的原因。我读经典太少,又无好记性,不如您那样博闻强记可多面 ...
   在历史文化陈列馆中做标本的文化心理//欣赏。也非常感谢埃乃兄领照。
是啊问题多多。我跟着你,胡说八道的文章外,自我约束!敬礼!
回复 杭州的欸乃山水 2013-3-20 13:37
今又是: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学习去领悟和觉悟,就是要学会辨证和切实地去看待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出色的文人毛病多多的不在少数,人的阶段性意识会 ...
今兄思辨因果勾连太宽泛,又多为直觉方式,我有些反应不过来,当然有些是因我了解不多,原本无定见的原因。我读经典太少,又无好记性,不如您那样博闻强记可多面展话题,溯根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定力不足者随便切入一径都可能迷失自我。隔500年必有王者兴的背后是全盘洗牌,接种野蛮基因,以使精致过头臻于目迷神离状态的文化有所矫正。从血统上说,所谓华夏可能比欧人更混,多次灭绝式杀戮和游牧民族的长期统治与杂交,我们早已不是华夏牌的后代。由此去说文化,华夏也只是一个标签,端出孔老等学说,也只能说文化精神有其超越于自然物质社会被传承的特征。殊不知汉唐以降异质文化早以大行其道,不说佛经雕塑等等,仅您最拿手的诗词歌赋领域,又有几多纯属汉地汉人所作,未受外族影响。
宋是文化最精致的高峰时期,终被金元相继而灭,说明文明发展的复杂规律。我总猜想上天有出乎人意的构想,并不屑于我们私心期盼的那种仁慈、泛爱。他的目标在整个人族的进化和精神升华,一正一反、物极而反、删繁就简等机制与方式本在他的规律中。
俄国有思想家(别尔嘉夫?)曾说俄罗斯民族是类人孩,总是替人类文明进程作长不成熟或不健全成长的参照标本(大意)。当有些国人在做世界老大的春梦时,我就想,这就是在历史文化陈列馆中做标本的文化心理,连带这个国家和民族将要来临的命运变局,也许就是上天在新的时代为体恤人族的整体命运和发展,必得给予的一个严正教训。
以上凭了感觉胡言乱语,无所斟酌,或大谬不然。今兄可一笑了之或严加驳斥。下回就不再胡说八道了。这里胡说八道的文章很多,我还是自我约束点吧。
回复 今又是 2013-3-20 10:54
杭州的欸乃山水: 谢今兄分享。余比老三届要大一些。人确有才情,但几件不够诚实的事影响了道德形象。中国历史的颠乱复杂很是影响一些文人的命运和评价。远的不说,近的就有胡兰成 ...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学习去领悟和觉悟,就是要学会辨证和切实地去看待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出色的文人毛病多多的不在少数,人的阶段性意识会给那样的人种种阶段里不同的定性,这个定性往往必须来自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决定于我们如何冷静地面对历史的本质。
大仲马如何?妥耶托夫斯基如何?戈培尔(宣传一词的承接者和发展者)如何?鲁迅和孔子如何?当然还有郭沫若其人。这些人各方面多少都会有“问题”,关键是,一个有着共同水准和公众价值意识的民众是“土地”,这个土地为了一定地域里地理的生态和条件,对自身最好的生长会向自然索取一些必要。因为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会变,所以生长要进步,土地必须适应更生,作用于土地、向它获取生存资源的人类呢?也是应该如此运作的。毕竟,大自然有许多“规定”,人可以去改善,而经常不能改变。这就是自然法的其中一条。
文化,有其超然性,也有其生存法则。前者规定离开自然付与人性和人类文明;后者是对文化生存发展的样式最初具有自然法规则的定性。前者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和历史,后者要求我们在发展文化进步的同时,遵守和尊重自然和历史做成的法则和地基。
不了解这些,文化就会乱,文化一乱,宗教的切入就成为了理由。然后被做成一种思想的工具,还是要按人区域性很强的共同点来规制和统一精神方向。宗教的教义和和价值,于是对于我来说是些要求和这些个要求的座标,而非东南西北均可用的万金油。要打破这样的自然属性,就会爆发战争:人屠灭人的一出出血淋淋的悲剧,直到人类完成对自己的消灭。
由此,我们倒是应该多花点精力撇去不好的,留下更好的。余秋雨有错,是该被分清、醒觉和剔出的,那么好的呢?难道不可以被珍藏和作用?中国人好多地方怪怪的,就是不明白似的。纳闷。、欸乃兄这里就坐地畅怀了。请赐教修正。谢谢。
回复 杭州的欸乃山水 2013-3-20 10:22
今又是: 单从学术理论上来讲,余秋雨是相当的出色。记得应该是老三届的,多少艰辛后,能有这样的才学和贡献,我个人蛮佩服的。谢晋更是一条汉子。敬佩的。谢谢好文。 ...
谢今兄分享。余比老三届要大一些。人确有才情,但几件不够诚实的事影响了道德形象。中国历史的颠乱复杂很是影响一些文人的命运和评价。远的不说,近的就有胡兰成、郭沫若等。美国体制下,文人就难发生无气节、附逆等操行问题。
回复 今又是 2013-3-20 09:33
单从学术理论上来讲,余秋雨是相当的出色。记得应该是老三届的,多少艰辛后,能有这样的才学和贡献,我个人蛮佩服的。谢晋更是一条汉子。敬佩的。谢谢好文。
回复 杭州的欸乃山水 2013-3-20 03:32
江湖e郎: 时近清明,缅怀谢导,音容笑貌,东山不老.
我转此文其实还有其他感念:都以绍兴为故乡。
回复 江湖e郎 2013-3-20 03:27
杭州的欸乃山水: 谢博友分享。三个图标看不懂啊。
时近清明,缅怀谢导,音容笑貌,东山不老.
回复 杭州的欸乃山水 2013-3-20 02:38
江湖e郎: 酒醉英豪.大志若愚. 平和豪爽,盖世影导.             
谢博友分享。三个图标看不懂啊。
回复 江湖e郎 2013-3-20 02:18
酒醉英豪.大志若愚. 平和豪爽,盖世影导.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