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3|||
每天关注伦敦奥运会,对于热爱运动的我绝对是一种乐趣,更是享受;林林总总的奥运新闻和花絮都很吸引我,今天想在下面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也算是参与了吧。
开幕式
看了伦敦的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位华人,自然会联想到2008年时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也不由自主的会去比较一下。其实从心里讲,我个人觉得这种比较不免有些狭隘,回头想来,我们应该向那些为展现人类经典盛举所做出努力的策划者们表达同等的敬意;同时我还承认,每次奥运的开闭幕式都很精彩,真是没有不好、只有更好。
北京的奥运开幕场面宏大,展现了国家的盛世与辉煌;伦敦奥运开幕式则叙述历史、浪漫辉煌和天真诙谐;北京伦敦都各自精彩。
其中两项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由一群残障的儿童在开幕式中的集体合唱,她们虽然不是孩子们中最健康、歌喉最美、容颜最漂亮的一群,但她们展现出了孩子们以天真无邪来参与人类盛典;她们的歌声让我感受到人类都来自一个家庭,没有美与丑,只要在一起,未来是美好的,奥运会是圣洁的。而北京奥运开幕式中的假唱让人留有遗憾,我相信,当中国融入世界越深越广,我们的行为就会愈真诚、愈和谐。
再一个就是,伦敦开幕式中竖起的那些代表英国工业革命的大烟囱,一种力量的展示与怀念;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在社会、科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从过去的船坚炮利到今天的网络纵横,地域和人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变得更平更立体,似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藩篱。
当下,英国的地位已经被美国所取代,加之现时整个欧洲的经济阴霾不散、前景难料,这几支高崇的烟筒还真有点儿“狮子下山”的味道。
说道这儿,联想到我这几天重新翻看的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其中提到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还有在1860英法军队兵临北京,一把大火烧了北京圆明园。看到那些“野心勃勃”的烟囱和联想到百年前的中国,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人类的盛典当然不能简单的和历史连线,但展现的实力不应是空中楼阁,实力要坚如磐石。
孙杨与朴泰桓之争
两位著名选手都属于我喜欢的类型,沉静的外表且实力强大。对我而言,他们两个没有对谁喜欢更多一点儿。关于媒体的那些偏激的报道,我基本是当娱乐新闻来看,不必当真。
关于朴泰桓对孙杨“挑衅”似的语言,就把它当成激战前的下酒菜,权当作战前雷雷边鼓。朴泰桓也是身为世界冠军,没有强大的实力,怎敢口出狂言,孙杨沉着应战、胜而不骄。
记得有人采访菲尔普斯时问他对下面的比赛是否有信心,菲尔普斯回答说:My swimming will do the talking. (译文:我泳池中的表现自己会说话的)
在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朴两人共同获得银牌,颁奖后,孙杨还把朴泰桓友好的介绍给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友情互动,我很欣赏。
其实从年龄、身材等方面来看,孙杨1991年生,身高1.93米,体重89公斤;朴泰桓1989年生,身高1.83米,体重74公斤。从这些数据来看,孙杨从年龄和身材方面占有优势,朴泰桓处于劣势,但朴能获得世界冠军头衔,并向世界记录保持者和排名第一的孙杨强势挑战,是需要强大的自信的,不是说了吗,要有“熊心豹胆”,这也许是给了孙杨一个“激将法”,必须“力争上游”。
我喜欢运动员在竞技中的强势表现,这些都给比赛灌满了话题和激情,我们也需要运动员比赛场外的互动和比赛结束后的相互尊重。
孙杨和朴泰桓都是很阳光和健康型的运动员,以后我还希望看到他们在比赛前去“挑衅”一下对方,让比赛更精彩;个别媒体妄下的断言,把运动员之间的竞技附加很多天马行空的东东,对这些,我们需要健康的处理一下。
对叶诗文的质疑
如果你对我发出质疑和挑战,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行动来证明那些质疑和挑战。这么多人和媒体对叶诗文的质疑,我倒觉得是件好事儿,因为那些质疑的人也是要冒一些“风险”的,质疑结果的错误会导致质疑者的水平有问题和心虚表现。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纸里包不住火。还有一句是:真金不怕火炼。
叶诗文别看年方十五岁,可实力惊人,“验货”的结果也让质疑者闭嘴。以后那些对中国选手质疑的人会学乖巧,这也是本次“质疑”结果带来的好处,但这样的声音还是越少越好。
(这里说明一下,以前国家女子游泳队在兴奋剂检测时就曾集体出过事故,再说咱们有些同胞的习惯性造假行为,都连累到我们具有真正实力的国手身上了,这件事儿,还真就得忍忍,叶诗文是替某些人背了一次黑锅)
对运动的热爱、并参与
有媒体说中国的运动员是“机器人”,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我也不想反驳,因为有些国手反应的“高度一致”,让人不免产生质疑。
中国有位游泳运动员叫陆滢,在本届奥运会拿了100米蝶泳的银牌。赛后她发出了一些关于针对中国运动员训练体制的看法,说大陆运动员训练生活枯燥严苛,在运动领域外缺乏个人生活。自己作为曾经的运动员,我十分理解她的想说的话。
中国的选手大多都是从小开始集中训练培养,吃住学练都在一起,集体管理,有些家长制和军事化。相当多的选手,把体育当成一种人生职业,赚钱或是出人头地的路径,就类似乒乓球、体操、跳水等项目的培养和训练体系而言,拿个冠军是“情理之中”的事儿,有人不是爆料了吗,在中国的某些金牌热门项目中,如果运动员想拿世界冠军,那你就需要排队等待。
在美国游泳队中,有位中非混血的游泳选手叫倪丽雅,她是一名来自纽约市的高中生,今年17岁,本届奥运会中与其他三位选手合作拿下了女子4乘100米自由式接力赛的铜牌。她平时的训练都是由华裔母亲带到游泳队去训练,训练后再回到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
当NBC在赛后采访这四个女孩子时,问她们在比赛中是如何面对压力的,大家都说来比赛开心极了,其中倪丽雅回答:其实压力没有你想象那么大,参加奥运比赛,我们都非常兴奋,大家一起比赛有很多乐趣。
热爱体育运动并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乐趣。我感觉中国已经很强大了,这个强大不需要再用金牌去堆了,也不需要把拿冠军当任务去完成,运动员应该为自己热爱的运动而去选择付出,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希望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参与者加油助威,并快乐的分享……
rubin: 摆渡兄这一段总结得精彩——
热爱体育运动并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乐趣。我感觉中国已经很强大了,这个强大不需要再用金牌去堆了,也不需要把冠军当任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