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我在soho的Eli Klein画廊观看了刘勃麟名为《invisible
man》的图片展览。刘勃麟通过各种颜料,光感角度的选择将自己融入到各种背景里,将自己彻底的变成了一个“隐形人”。与他的简单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创作灵
感来自于一种个人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我想并不是他自己才有,我们是不是也是invisible man呢?
“我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也许正因为我是个看不见的人,才如此需要光。光证实了我的存在,赋予我形体。”小时候,我曾经读过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虽然
小说反映的是美国黑人寻求独立平等的呐喊,但现实生活中,你我又何曾不是一个看不见的人呢?无论你如何撕心裂肺的哭喊求救,别人就是看不到你的存在,无论
你如何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生活的面包仍就干涩无味。我们在被人忽视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无视了他人的存在。我们看不到小悦悦被车碾过的惨状,也听不到姚宇
惊恐无助的哭嚎,我们害怕触及心中最脆弱的悲悯,所以我们选择隐藏!我最讨厌林语堂的一句话: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
漠。我也曾经无数次的与人争论过此话题,信誓旦旦的宣称中国人是外冷内热的民族,但自己却因为胆小眼睁睁的看着地铁伯伯的二胡被黑人无理折断而默不作声。
我坐过美国最高最陡峭的过山车,当车行最高处向下俯冲时,我试图大声喊叫,但强大的阻力让我完全无法发声。无论我怎么嘶喊,外面都是如此的宁静。那时,我
才感觉到有声无处发是如此的彷徨和沮丧。人生最悲哀的事不是被人恨,而是被人无视。泰戈尔也曾感叹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句被无数人感动过的诗句让人觉得霎时间的悲凉。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时代,关怀显得尤为珍贵。如果有一
天,我们都成为了透明人,融化于世间万物,隐藏于具象之后,你不知道我,我也不在乎你,那该有多么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