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品自高
——读《陈云在延安》
历史常在细微处显出它动人的真实。把恢宏留给历史,把想象留给文学,只俯拾那些朴实、真切的细枝末节,于是,一个真实可信、可亲可感的陈云便从历史的烟雨中向我们走来了,看来有些疲弱,却是一派自然。
当岁月的长河滤去心头的尘沙,最珍贵的回首便是真实,许多被称为历史的东西就这样留下来了,一笔写就的常常是最接近真实的,而被反复改写过的,恰恰说明我们与真实相去渐远。
不是去说服谁,也无须说明什么,只想把心中郁积的情感记存下来。在朴素得近乎单调的文字背后,跳动着作者一颗同样朴素而充满真情的心。忠实了自己,其实也便忠实了历史。
一九三七年,二十岁的刘家栋,从燕京大学的校园投身到了延安的窑洞。在那里,他有幸成为中组部部长陈云同志的第一任秘书,并朝夕相处了三年多。这短暂的三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值得他用一生去回味,去珍惜。三年后,他怀揣着一个民族的大义,把离别的悲壮打进背包,压进枪膛,义无返顾地走向被战争模糊了的生死之界。
半个世纪后,重回故地,当年的窑洞已成一个个坍塌的土堆,在面目全非的感叹后,作者尘封了五十多年的情感重又开启,终于拿起了笔,来圆一个沉淀得太久的梦。
作者的笔触从一九三八年断断续续一直延伸到一九七八年,或隐或显地透露了陈云的一生。以一个秘书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传达的陈云定然与众不同,许多细节似乎还带着作者的体温和陈云同志的气息。
陈云作为中组部部长的真挚,既是个人的也是组织的。一九三九年,从重庆投奔延安的著名外科医生何穆和他的作家妻子陈学昭,就是从陈云身上感受到我党对知识分子的真心诚意,最终坚定地留在了革命的队伍中。
战争的间隙里,陈云与哲学有缘相逢,并终生携手。通过哲学,他找到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用于组织工作和财经工作,避免了左和右的许多失误。他一生都在反复学习、感悟,并倡导年轻干部学哲学,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他的朴素和深邃、坚定与灵活、功绩与谦逊、进与退无不蕴含了某种哲理;他以弱病之躯,居然挺过各种境遇的考验,目睹了历史的大起大落,并在许多历史关头发挥重要作用,这本身就是对生存与发展哲学的最好诠释。甚至他对待身体本身就颇有哲学意味,顺应了身体的弱势,久之,便以弱胜强,得以有九十岁的高寿。他是一个真正的活学活用哲学的革命家。
书品其实也是人品。有些书,常用华美的形式掩盖着作者的虚情假意或空洞无聊。而有些书,却能透过字里行间让你触摸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同一个知心的朋友,在向你说着真诚,它信任你,因此你也信任它。
真诚同样浸透了《陈云在延安》。九泉之下,最讲实事求是的陈云也会轻轻颔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