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翰山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6394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童年的读书经历》 (上:熏陶篇)

热度 28已有 3991 次阅读2012-9-8 22:17 |系统分类:文学| 读书, 童年 分享到微信

【再发前注】看到有一篇三年前写的未发的小文《童年的读书经历》(下,融汇篇)。想想,那篇文章的上中,在这里也没有发。为了连贯性,拟从第一篇发起。

 

看了李河的《我学中文》,就想写一个类似的文字,回忆一下,自己所走过的中文历程。其实,这就是博客的好处,可以从别人的闪光中,引发出自己的思想。

 

《童年的读书经历》 (上:熏陶篇)

(2009.2.20)

 

在网上,我大概是比较爱评论,比较爱批评的,给人感觉有点儿缺乏自知之明。 细想一下,可能这一方面产生于我小时候在家里“受尽压迫”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一方面,尽管没有得到家里足够的肯定,但生活中的认识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些自信。好像可以说,童年的读书经历造就我的批判性思维。

 

文革后,落实政策,家里从文革中的所谓“工人宿舍”搬回到原来的地方,其实就是原来的房子,真可谓“胡汉三”又回来啦。搬前,只有两间小房,除了桌子,就是床,桌子和床之间只能一个人侧身而过。而堆满于床下,桌下,柜子顶上的,一捆捆的,都是书,现在,变成了新房中的一个个大书架。父亲是搞文史哲,专门写字的,但不是风花雪月的那种,是字斟句酌,一字千金的那种,写社论的。父亲的书架,排满了一大屋子,妈妈说,这只是文革前书的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二,或者是炒家时被抄走,或者是搬家时被“精简”了。妈妈的书有两个书架,放在另外一屋。爸爸的书除了马恩列斯毛全集之外,还有包括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记,左传啦等等。我小时候,很独立,爸爸的书,几乎一本都不看,只是看看皮儿;妈妈的书,连皮儿都不看,只看书架,只知道那上边都是医学书,有日文的,英文的,俄文的,还有中文的。那中文的,有妈妈写的,俄文的,有妈妈翻译的。而我有自己的书架。我的书架除了一些从哥哥姐姐那继承下来的一些书,如:《三毛流浪记》,《大林和小林》,《十万个为什么》,《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算得快》,《趣味数学》等,大都是我的数理化和自然科学书籍。

 

大概是小的原因,爸爸的书,对我来说,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也许是可读的书,如小说什么的,都在文革中被处理了,只剩下了红色经典和古典书籍。所以我读书,大都是从朋友那里借的。只有少数例外,那是一些苏联小说,在内部书店发行,是了解苏联,供批判用的。我记得住的有《你到底要什么》,《茹尔宾一家》,《州委书记》,《叶尔绍夫兄弟》,《落角》等,都是苏联著名作家柯切托夫的作品,还有《多雪的冬天》(伊凡?沙米亚金),《人世间》(谢苗?巴巴耶夫斯基)等。其实这些作品是反映了苏联当时的社会,官僚的产生,西方的渗透和潜在的改革。只是,戈尔巴乔夫这个败家子把苏联给败了,这是后话。我记得,从《你到底要什么》中,就知道了有一种舞叫Disco,那是在苏联的地下舞会上跳的,是西方势力渗透的场所。还看见了CIA的漂亮小姐是怎样地腐蚀了苏联的青年。当时看到这场景时,真是热血沸腾,希望CIA的小姐,马上就能渗透到中国来(一笑)。

 

对了,当时还有一本书,叫做《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部电影和电视剧,现代人都熟悉,是与苏联恢复关系之后引入的所谓“红色经典”。我当时看到这小说的时候,根本不是译本小说,而是一本批判材料,大概有《十月》或《昆仑》那样的开本,皮儿是白色的,供批判用。里边收了许多篇小说,第一篇,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面有一段批判文字,说苏联当时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用一段非常优美的文字诠释了苏联的形势,在这段文字中,嵌进去了四个文艺作品名字,其中就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不仅使他的讲话优美绝伦(只有毛泽东的三十年代作品能与其媲美),而且也间接地肯定了这四部文艺作品。苏联人肯定的东西,自然就成了我们的批判靶子。于是,我就抱着这部被批判的小说,一夜无眠。描写人性的书,有血有肉的红军女战士,...,在中国的作品里边还少见。

 

家里还算民主,父母从来也没有故意要我们跟父母学什么,或接他们的班儿。一有人问长大干什么,回答的都是什么飞行员啦,工程师的,都跟父母不沾边。可是,潜移默化的,一会儿让你看这个,一会儿让你读那个,而且好象都是必须,让人烦不胜烦。而且我似乎永远都是做的不够,做得不好,理解不深,或理解错误,总是挨批评。
 

Read more: 童年的读书经历 (上:熏陶篇) - 翰山的日志 - 贝壳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3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回复 rubin 2012-9-9 00:26
俺的童年,边玩泥巴,边读书。总是想看看天地有多大。
回复 林夕杰的博客 2012-9-8 23:55
每个人都于自己童年的回忆,就像我回忆里满满都是孩提时的情景!问好!
回复 徐敏豪 2012-9-8 22:33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