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3|||
杜甫仕途不顺,一生坎坷。先是屡试不第,多次献赋如石沉大海,后来好容易得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芝麻绿豆官,不久就发生了安禄山反唐。此后在兵慌马乱中过了三年狼狈生活,有段时间无家可归住在破庙里,小孩饿死,自己也差不多丧命。
公元761年,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来。被风吹落的茅草还被南村群童抱走,真是祸不单行。屋里到处漏雨,诗人长夜难眠,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你也许会问杜甫怎么混的这么悲催?是他没才吗?当然不是。是他不努力吗,也不是。安史之乱前杜甫在京城已经折腾了十多年,想谋个一官半职。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北漂”。也不能说他不懂世故,杜甫献给唐玄宗的《三大礼赋》中拍马献媚也够肉麻的。杜甫实际是中国文人缺少独立人格的写照。他们无法独立生存,只能给统治阶级当秘书,门客,幕僚(换句话说就是帮闲)。当帮闲的日子那有那么好过,要会揣摩上意、投其所好,如果站错队讲错话还要被罚被贬。杜甫不走运,想当帮闲而不得。但他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之大幸:中国多了一位诗圣,少了一个平庸的小官僚。
居者有其屋
时间快进到21世纪,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实现了吗?当然没有。不久前北京发生驱逐低端人口的事件再次提醒人们中国大都市有一个很大的缺少住房的群体。北飘们也许在别处有自己的房子,但在他们想住的城市却没有。北漂并不是唯一买不起房子的群体,与第一世界接轨的高房价使很多中高收入的人也望楼叹息。不少人咬牙买了房也被沉重的债务压成房奴,没有余钱花在其他地方。
高房价当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的某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的大城市,房价也一点都不输给北上广。加州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报告称,2017年旧金山房子的平均售价是150万美元。假设你放20%的头期,你的收入需要达到年薪30万美元才能买的起旧金山的平均房。旧金山其实远非湾区最贵的地方 - 全美国最贵的邮政编码不是好莱坞明星聚居的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而是湾区科技新贵和风投巨子云集的Atherton:房子平均售价超过968万美元。前五名最贵的邮编还包括湾区的Palo Alto和Los Altos Hills。
湾区的高房价是由于这里的气候佳,工作机会多,工资较高,对移民相对友好。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年轻人和来自印度中国的新移民涌入湾区。这些人需要住房,但湾区腹地狭小,又有各种地区性的限制使得新造的房屋很少(比如旧金山大多数地区只能建4层楼),结果是房价猛涨,租金也跟着飙升。湾区旧金山、奥克兰、圣何西等城市一边是富可敌国价值万亿美元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脸书等),一边是成群的无家可归者。有道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血泪名句用在今天的湾区,资本主义繁荣畅盛的美国也同样合适。更多的人是在有家和无家的边缘苦苦挣扎 - 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交房租了。不久前我去在山景城的谷歌总部办事,时间还早,看见Googleplex 园区一条街上停满了休闲车 – 车里住着人。这些住在车里的人多半是谷歌员工,公司对他们停在园区内过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以收入高出名的谷歌员工还要住在车里,其他人该怎么活呢?
如何让“居者有其屋”是湾区为政者和民间人士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但到目前为止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限制房东涨房钱(rent control)上。这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解决问题一定要加大供给才行。湾区的地就这么大,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能住上负担的起的房子呢?微型房(Tiny House)的兴起为解决湾区住房危机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微型房运动
1997年,美国建筑学家莎拉·苏珊卡(Sarah Susanka)出版了划时代的《没那么大》(Not So Big)一书,提倡“造的更好而不是造的更大”(build better, not bigger)的建筑理念。苏珊卡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微型房运动的创始者。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微型生活”的行列中来。微型房的支持者聚集在一起成立各种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并向权力机构沟通游说。你很难找到一个比微型房社区更有激情的人群。
微型房是指尺寸不到600平方英尺(64平米)的小房子。有些微型屋有常规的地基,也有不少是建在拖车上,这是因为按照很多地方的标准它们太小而不能作为永久性结构。安装在拖车上的微型房最大尺寸为8英尺6英寸宽,40英尺长,所以总面积最大约为340平方英尺(36平米)。湾区大多数县市将微型房归类为休闲车(RV)。微型房的支持者主张在很小面积的房子里生活。参与者有些购买了微型房,有些则选择自己建造。人们想要建造微型屋的原因无外有三:省钱,环保,以及简化生活。
住房小的经济影响很容易理解。房子尺寸小意味着更少的消费更少的水电费。微型房子建筑成本和使用成本远远低于普通房(全美住房平均面积为2500平方英尺或269平米),很多人甚至没有贷款。这意味着如果你能找到一个让你停靠房子的地方,租金会很便宜甚至完全免费。另外,如果你没有地方放东西,自然会减少购买。同样明显的是微型屋生活的环境影响。水电费少意味着缩小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许多人甚至完全离开公共电网(off the grid)用太阳能发电,把自己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住微型是否能简化生活并不是那么清楚。如果你想缩小规模,减少混乱并让自己井井有条,那么有很多方法在现有生活方式下帮助你做这些,你不一定要住进微型屋,但如果你做出了微型化的选择,房子面积小能够强迫你做出生活方式的改变。
那么,假如人们打定主意要过更简单,更微型的生活时会遇到那些障碍呢?最大问题也许是找到地方合法停放他们的小房子。这方面的法律和法规(building code)每个州甚至每个县都不一样。不是说“我打算买这块地,把我的微型房放在上面,然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么简单,很多地方会告诉你,你不能在车辆上的房子里连续住超过30天(因为他们认为微型房是RV)。借贷和保险可能也会是一个挑战。银行和保险公司依赖于对房地产准确的估价,而对于微型房而言,这些价值并不总是可靠或明确的。
对各级政府来说,微型房吸引力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它占地小,能够在同样面积提供更多的房屋,同时它的价钱也比普通房子便宜很多,是缓解湾区和其他高房租地区住房困难的良方。但微型房能否成气候还取决于是否能改变现有的法律和法规,这在美国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困难的过程。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对微型房持保留态度,担心微型房的进入会影响当地的房价或加剧公共设施的紧张。
我对微型房的兴趣是几年前开始的。当孩子离开家上大学以后,我突然发现不再需要3-4千尺的大宅。这么大的房子清理打点都很费时费力,我可以将时间和金钱用在别的地方。住小房而简化生活的理念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不久前我家刚完成了住房的瘦身 – 从4000尺降到2000尺。将一半的东西送人,捐出或者干脆扔掉。不再需要拖着这么多东西前行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我建议每人都应该隔一段时间就做一次这样的瘦身,就像身体需要排毒一样。
至于我是否会发展到微型屋的级别还不一定,但能够肯定的是,我会一直关注微型房运动的发展。微型屋正与其他几种关联的社会趋势,比如:“共享经济”(share economy),“自己动手运动”(DIY movement),环保和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在解决“居者有其屋”这个世界性难题,保护环境,避免全球暖化等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微型房不仅是一种时尚,也不仅是一种趋势,它正成为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社会运动。
相关阅读:
以下照片摄于2018年圣何西微型节(Tinyfest)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
nanalin: 赞成你的理念,按时给自己的房屋瘦瘦身,把用不着的东西处理掉,否则东西越堆越多,自己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