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0|||
国内闺蜜的儿子前一阵子结婚,她到我这里来诉苦道:如今国内年轻人结婚太复杂了,父母操心劳累,花钱更是少不了。不说准备房子,办酒席,光是聘礼就是一堆事。他们同女方家谈判,最后商谈结果是,按照当地的习惯,男方提供128888元礼金 – 其中包括:8888元“屎尿费”,这是给女方父母的,象征性地感谢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养大;10万块是“聘礼”,这是给女孩子的,用途不限;2万块“置装费”,给女孩子买衣服的专款。将近13万块是个不小的数目,刚工作不久的儿子没有多少积蓄,钱当然是男方父母出的。
听完这通电话,我对老公说:“你不但欠我一个大钻戒,欠我一个像样的婚礼,按照现在的标准,还欠我爸妈彩礼钱。”的确是这样,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父母这一代结婚时都没有彩礼这种说法。当时乡下可能有,但城里有知识的阶层是不会干要彩礼的事,要求进步的青年还搞这些封建糟粕。谁能想到现在彩礼居然死灰复燃了。
彩礼当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夏商周的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周朝的《仪礼》将整套仪式被称为六礼:纳采 (上门求亲)、问名 (问女子名和生辰)、纳吉(算卦看这个婚姻是否相配)、纳征(送彩礼)、请期 (定婚期)、亲迎 (正式迎娶)。其中纳征的过程就是送聘礼。到了现代聘礼有买卖婚姻的嫌疑,但其原义并不是买女孩子的意思,而是一种婚约的“定金”:“我儿对你家姑娘心仪已久,一心只她不娶。口说不算,这里十六担稻米,四只羊,八只鸡作为聘礼,一表心意”。如果女方接受,也会回送一些东西,比如女子自己做的手工。纳征过后双方不能随便反悔。如果女方后悔了是要退回礼物,但如果是男方失约则无法拿回送出的钱物。聘礼另一个目的是展示男方家的经济实力,女方家当然也会把聘礼的多少作为考虑的一部分 – 如果男家连聘礼都出不起,如何能让我女儿过好日子?
要想把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消灭了也不容易,共产党试过,并不成功。彩礼重出江湖也体现出传统势力的强大。但彩礼的确多有不合时宜的地方,有违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的原则。如果说男女平等,那为啥是男家付给女家屎尿费?再如,中式纳征的整个过程是以双方的父母为主角,当事人反而退为配角。婚姻变成两家博弈、谈判、交换的结果而不是两人爱情的结晶。这一点同西式的恋爱和求婚过程成为鲜明的对照。
西式求婚
大多数人对西方的求婚方式应该是相当熟悉的。求婚一般发生在男女交往了一段时间后,地点通常会比较特别,据说艾菲尔铁塔顶尖或纽约帝国大厦的瞭望台是很热门的选址。整个过程相当仪式化,男人单腿跪下,拿出一个首饰盒,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说:“你愿意嫁给我吗。。。。”首饰盒里通常装着一枚钻石戒指。女人在这个时刻需要快速做出一个决定,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求婚。如果接受,两人进入定婚阶段,为以后结婚做共同的努力。如果不接受,男人就会很忧愁地离开。
有人说,在西方,结婚是两人的事;在中国,结婚是两家的事。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如果你将中西求婚仪式相比,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两者都是男对女的“忠心”表白,西式求婚中男人送给女人是中看不中用的钻戒,而中式彩礼送的财物却要实用的多。其二,西式求婚的主体是女孩本人,她自己有权力决定是否接受求婚。有时男朋友会在求婚前征求女方父母的意见,但这不是一定必要的,而中式定婚过程几乎是双方父母在唱主角。第三,钻戒是送给女孩本人的,而中式的彩礼在很多情况下是女方家拿去了。
西人为什么把钻石戒指当成爱情信物不是太容易理解。其实戒指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当时女人戴着挂着小钥匙的戒指 – 象征着丈夫的拥有权。用钻石来做定婚戒指则是近500年的事情,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逐渐地流行起来。1947年南非的钻石矿De Beers在美国做广告时提出了“钻石才是永恒的”(A diamond is forever)口号,从此之后钻石在各类宝石中脱颖而出,成为定婚戒指的专用宝石。对于在美国长大的女孩子来说,钻石戒指据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爱情的信物也是对男孩的一个测试:“你对我好,我也知道,但你能为我做这件事吗?把你两个月的工资存下来买一颗钻石戒指送给我,做的到吗?”说实在,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这样的男人还是不嫁的好。钻石戒指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要转换成钱也不容易,正因为如此,更能代表爱情的纯真和高贵。
同国内的女孩相比,美国女孩,包括大多数美国出生的华裔女(俗称ABC),实际上是很好搞定的。她们大多受过很好教育,自己可以赚钱,非常独立。她们对男朋友很支持,不要求有房有车,当然也没有收彩礼的说法。美国男人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 存钱买一个戒指就可以了。有些女孩就连这个还要帮男孩一把,比如男孩收入不高,只能拿出$5000买戒指,女孩自己也掏$5000,这样可以买大一点的钻石,让男孩子在自己父母面前有面子。
新移民大妈的困惑
都说生女儿是招商银行,但那是指在中国。在美国生女儿亏大了,不但彩礼拿不到,还要倒贴(婚礼的钱主要是女方出的)。传统习俗本来谈不上对错,各方都能满意就行。但中西在结婚上的习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身为新移民,是应该按照中国还是西方礼节行事呢?我觉得这还是因人而异。对我来说选择很简单:我们从来就没有同两个女儿谈过要不要收彩礼的事情,因为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朋友各个族裔都有但多是同样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习俗就成了标准。但如果是两个刚从国内出来的小留学生结婚,他们按照国内的习俗办事的可能性就要高很多,特别是如果他们的父母还在国内。
这种习俗的差异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ABC和小留两个族群虽说都是广义上的中国人,但实际上交界不大。偶然,ABC和小留相爱,文化的冲突就可能出现了。几天前在某网站看到一篇讲美国出生的华裔男孩爱上了一个国内出来读大学的小留女,女方家里坚持男方家要给5万美元的彩礼,男方坚持不肯,就僵持着。
我不想介入谁对谁不对的问题,因为双方都有些道理。我个人的建议是入乡随俗,人在美国一般按照美国的规矩行事,这样遇上的麻烦最少。如果你的是女儿,想按照中国的习惯要彩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一碗水端平。不管女儿带回来是那个族裔的男友都是同样的要求。不然在道理上有很大问题,为啥嫁中国人要收彩礼,嫁洋人就不收?中国人是低人一等吗?另外要说的是不能假设别人都同你想的一样。如果你的是儿子,可能最好的方法是同对方沟通一下,看他们的对彩礼或结婚有没有特别要求,如果有就应该尽量满足。实在不行,也只能拉倒不谈了。
有一次同某人聊天,他说:在美国生儿子应该让他找印度女孩,有丰厚的嫁妆;生女儿让她去嫁中国人,有丰厚的彩礼。这样最优化。我听了大乐:都说国人聪明,一点都不假。
白露为霜注:在国内旅行,常常会在旅游景点看见拍结婚照的新人和摄影师。有时会随手拍几张,也挺有意思的。以下照片摄于上海,南京,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