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9|||
见到凉皮老谢的那天是个星期日。我们起了个大早,从新泽西的Raritan乘火车去纽约。火车因为是周末每站都停,花了45分钟才慢悠悠地开到纽瓦克Penn Station。换车后到纽约又花了20多分钟。作为游客,我并不在意花了多少时间,但这条路是很多在纽约上班族的必经之道。再加上市内公交的时间,他们可以轻易地花3-4个小时在路上。
我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多半同女儿有关。大宝和小宝今年暑假都在纽约实习,而且看来以后她们留在这里工作的可能性也相当大。所以,爱乌及屋,顺便连纽约一起爱上了。女儿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当父母首先担心的是住的地方安全吗?为此,我们实地考察了她们住所的环境,还可以。其次是有的吃吗?前两天给小宝发了个短信:
问:“今天吃了点什么”,中国父母还能问啥?
“PBJ”,小宝答。
“啥叫PBJ?”,“就是Peanut butter and jelly sandwich呀” (两片面包再涂点花生酱果酱)。
“那你也不能整天吃PBJ啊!”,这不是急人吗?虎妈再问。
“也不是每天吃,我还发现了一个卖叉烧包的地方,可好吃了。”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是怎样过日子的。不过你真的不用替小宝SORRY,纽约是她实习过的最好的地方了。两年以前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Oak Ridge)国家实验室实习,那才叫没吃得呢( 见博文“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纽约高档餐馆林立,价钱也上不封顶。但如果想省钱,也有街边摊,手推车,食品卡车(foodtruck),为穷学生,低收入人士的最爱。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各的活法,这也是纽约吸引人的又一个地方。
哥伦比亚大学
那天从116街的地铁站晃晃悠悠地走出来时都快10点了。首先看见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百年庆典的蓝色条幅,目的地到了。当孩子还在高中时我家曾经进行过一次东海岸校园游(Compus Tour),从华盛顿DC一直驾到波士顿。在纽约时因为玩的太累了,竟然跳过哥伦比亚没去,心想反正要申请的,不看也无所谓。但以后一直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次算是找了个因头,补一补课。
哥伦比亚大学校门
也许是曼哈顿岛上寸地寸金,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不大,2-3个小时足以在校园里转好几圈了。我们把主要时间花在Fu Engineering School和新闻学院(School of Journalism)。至于看到了些什么,以后有机会再讲。长话短说,转眼间中午就到肚子开始饿了,于是在新闻学院不远的一个餐厅买些午餐- 典型的学校cafeteria food,质次价高,没什么好说的。等到我们回到离校门不远的Broadway大道上,却一眼看到了老谢的餐车 – 中国西北名吃。
我怎么没有早点看见呢?心里这个后悔。当时我并不知道车主姓“谢”,只觉得他菜单上的凉皮,肉加馍,羊肉串等看上去很吸引人。价钱也很公道,多数在$5以下,羊肉串只要$1一串。虽然已经吃过了,还是要了两串羊肉串,边走边吃。吃完后觉得很正宗,又给大宝发了个短信。因为她住的不远,可以过来买些东西吃。
这件事原本就这样过去了,我也没有多想。几天前在网上读到一篇《洛阳草根大叔在美国名校门前摆摊卖凉皮肉夹馍》,大乐。这不就是我在哥大门前见过的食品车车主吗?
谁是老谢?
“凉皮老谢”的原名叫谢云峰,来自河南洛阳附近的孟津县。他的一夜走红来得很突然。先是有个叫”排长卫华“的网友发了个微博说有这么一个不识英文的草根师傅在哥大门前卖小吃,好的时候每天有七八百美元的收入。还链接了一篇《美国的街头小贩如何生存》的文章。没想到这很普通的消息传到国内引起轰动,《洛阳晚报》的记者还找到他的老家,采访他妻子。这下,老谢算是火了。
我当然为老谢而高兴啦。他为哥伦比亚的学生(不少华裔或中国学生)以及周围住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赚点钱也是应该的。至于每天有七八百美元,那只是毛收入,他好像雇了个帮手,等刨掉人工,材料,汽油等开销,赚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也用不着眼红。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食品车的入行门槛较饭店为低,所以竞争也很激烈,钱不是想象的那么好赚的。
有国内的网友问他怎么就能在哥大门口卖,难道没有城管来赶吗?更有人乘机把国内的城管骂一顿。其实老谢能在这里卖是要经过一大堆手续的,申请过程的艰难只有经过的人才能体会。美国虽没有中国那种恶形恶状的城管,可也有检查员定期查卫生,查防火等,不符合标准一样罚你没商量。老谢就承认他曾被卫生局罚款超过1000美元。
当然,这种餐车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纽约市独有。在哈佛医学院门口看见过,在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学校的校园里也常看到它们的身影(见下图)。各个大学里都有餐厅,但餐厅的分布并不均匀,开的时间也有限,所以移动餐车在给学生提供了方便上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美国梦
90年代时有一本题为《北京人在纽约》的小说曾经风靡一时,讲述的是新移民在纽约奋斗和挣扎的故事。我读完之后也没有太深的印象,这样的故事太稀松平常了,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
“如果你爱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 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
其实用天堂和地狱来描述纽约并不适合,贴切地说: 纽约是座灯塔。众多的机会多少年来一直吸引着疲惫,穷困,蜷缩成一团的人们 (huddled masses ),他们灯蛾扑火般地涌来,前赴后继。这些人来自全美乃至世界各地,包括靠卖凉皮,羊肉串为生的老谢,包括靠吃PBJ,叉烧包过活的穷学生,也包括身着阿玛尼,Brooks Brothers的华尔街精英。虽然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做着同样的事,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辉煌的城市里生存下来。用句时髦的话说: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关于美国梦不少人有误解。纽约市长迈克-彭博今年在斯坦福讲演时就指出:“美国梦指的是机会,而不是结果” (American dream is about opportunity, not outcome)。每个人不管自己是什么背景都有“机会”通过能力和苦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至于最终是否会如愿以偿并不是一定的。如果有人认为因为他的背景,出生,种族,或者在中国的时候有多牛,美国就欠他什么,那么他是大错特错。坦率地说,美国不欠你成功,也不欠你美好的生活。这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挣,而且哪怕你成功了,你的下一代还要从头开始 - 美国梦是不传代的。
美式的公平强调的是“机会均等”而不是“贫富均等”。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就是美国之道(American Way)。近乎残酷地简单,近乎残酷地诚实,美国给了你自由和机会,你只需要卷起袖子来苦干。这是实现美国梦的唯一诀窍。
老谢的餐车 - 西北名吃
老谢(只有背影)
菜单
街头还有几家餐车
MIT门口的美味中餐
美味中餐的菜单
斯坦福附近的“主席”餐车 (The Chairman)
主席的豆腐包
“主席”餐车
白露为霜: 这也是我喜欢美国的地方。美国的阶级不是固定的,既有向上移动,贫寒子弟可以通过努力爬上去,也有向下移动,富二代不努力很快就掉下去。中国的阶级有固化的倾向 ...
新兰: 美国梦是不传代的。
——精彩的点睛之笔!
最近上海整了个“中国公主”名媛什么的“秀”,就很恬不知耻!用家庭出身、家世来给自己粉饰造势,且不说这些自封的什 ...
阿彭: "美国梦指的是机会,而不是结果." "机会均等,而不是贪富均等."说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