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文是看到这个网里某个“文学大家”在“放飞老太博”里的留言有感而发的。虽不是学文出身,感觉对诗词方面的理解与这个“大师”有差异。就好比喝牛奶不能喝三聚氰胺奶一样,喝三聚氰胺奶害人身,似是而非的论调则害人心,惑人识。
一
古体诗是相对于今体诗而言的。唐代出现了一种格律严谨的新兴诗体,包括律诗与绝句,称为今体诗,又称近体诗。区别在于古体诗不受格律约束,形式比较自由。所谓古体诗体,是指汉魏六朝的诗体,有乐府诗歌和文人创作的五言,七言诗。举例:汉代的乐府古辞《陌上桑》,《东门行》等,包括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乐府体诗《蜀道难》,《行路难》,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
五言七言诗是吸收民歌形式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的是东汉末期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曹丕的《燕歌行》,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与之三。
从汉魏到唐朝,时间跨度多少年,这类古体诗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仿制品”之说是不是神经搭错线的胡言乱语?
古体诗表现形式自由多样,没有今体诗那么严格。主要表现在句数,句式,押韵,平仄和对仗这几个方面。举例:李白的《月下独酌》十四句,王维的《渭川田家》十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句式。傅玄的《天歌行》,陶渊明的《四时》这类就没有韵格的概念。至于平仄,对仗在古体诗里不作为主流出现。
二
今体诗兴起与定型是在唐代,包括律诗与绝句,又称近体诗。这种诗体的形式,可以追溯的六朝时期。文人认识到四声与歌曲节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谙熟音律的诗人在诗歌遣词造句上讲究起了平仄变化,“平”指平声,上,去,入三声因发音短促而有升降变化则称为“仄声”。诗句中出现平仄交替,音调抑扬顿挫形成节律,显得悦耳动听。
齐梁时代,骈文盛行,注重对仗的文风也影响到诗人的创作上。出现了以谢眺,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唐代科举取士,诗赋是必考科目,对诗歌的格律趋向严细。至此,今体诗歌创作讲究炼字度句,意远而言简,音韵齐备。既推进了诗歌的发展,又对诗歌的创作设置了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与这里某位“大师”的胡言乱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是有天壤之别的。
今体诗的格律有如下定式:
句数固定。五律七律都是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长律或排律,五绝七绝都是四句。
句式单一。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押韵严格。隔句押韵,首句可入可不入,或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还有一种形式是只用平声韵或只用仄声韵的,少见。
讲究平仄。
要求对仗。
入门可参考联句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一首律诗原则是分上下两截的,上半截言景言物,下半截言志言意。
以上条目都没有举例,例子可以去《红楼梦》这部书里去找(比较集中)。
补充一句,这是俺的一些个人观点,言简意赅。保证不像百度维基里介绍的那样,不会让你看得头昏眼花的。
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