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和中国缘
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教授
1.钱学森
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属下的一个“草根”课题组“火箭俱乐部”。火箭俱乐部得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空气动力学独一无二的大师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von Karmen)的大力支持。实验室的创建者包括冯•卡门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火箭科学家之一的钱学森和冯•卡门的其他四个学生。由于火箭俱乐部数次轰动全校的爆炸事故,被学生们戏称为“自杀俱乐部”,并被逐出校园,到8英里外荒凉的圣盖博山谷(SanGabriel Valley,后来成为“喷气与推进实验室”的所在地)做实验。
1943年美军情报部探知德军正在德国境内建立大规模的火箭发射基地,火速拨巨款3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000万美元)成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下设弹道、材料、喷气、结构四组。钱学森以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理所当然地担任喷气研究组组长。中国学者钱伟长、郭永怀、周培源、林家翘先后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参加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1949年钱学森应聘为加州理工学院正教授,并出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
世界气体动力学三代掌门人:开山祖师普朗特(左)、冯•卡门少将(右)和钱学森上校(中)
1945年四五月间,钱学森跟随冯•卡门讯问冯•卡门的老师——着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这张历史性的照片是世界气体动力学三代掌门人的合照,非常有趣。师父和徒弟联手审讯师祖,更是开历史的玩笑。
1945年春,盟军胜利在望,罗斯福总统要求迅速派遣专家前往德国的军事工业重地探索所有可能的隐密。四月底,冯•卡门组建了一个由三十六位专家组成的「科学谘询团」前往德国。冯•卡门受聘担任这个科学谘询团的团长,被授与少将军阶;钱学森受聘担任火箭组的主任,被授予上校军阶。一群美国科学家浩浩荡荡前往欧洲讯问德国军事科学家,收缴德国掌握的军事科技和最新装备,并且争取优秀的德国军事人才来美国效力。
钱学森参与讯问的第一位德国火箭专家就是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他是德国 V1 与 V2飞弹的总设计师。钱学森让布劳恩写出【德国液态燃料火箭发展及未来展望概论】,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美国将布劳恩和他的设计小组都带到美国。移居美国的布劳恩后来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空间研究设计师,主持设计了「阿波罗4号」太空计划。
不久,钱学森遭受麦卡锡主义迫害(化学界泰斗、诺贝尔化学奖和和平奖双料得主、加州理工学院的莱纳斯•鲍林教授也曾被麦卡锡主义列入黑名单),愤而决定回归祖国。1950年8月29日,钱学森和赵忠尧夫妇等一起,登上了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号"。正要启航时,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突然上船搜查。钱学森800多公斤重的书籍和笔记本被扣留,钱学森本人被以"毛的间谍"的“莫须有”罪名,收押在特米诺岛(Terminal Island)的监狱里15天。由于加州理工学院(包括当时的校长、曾任杜鲁门与尼克松两任总统的科学顾问的杜布里奇(Lee Alvin DuBridge))的不懈努力和抗争,钱学森很快被取保候审。不过在随后的与美国移民局展开的长达5年的法庭斗争期间,钱学森只能涉及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与教学。1955年,在中、美政府长达几个月的日内瓦双边会谈之后,钱学森被美国政府释放并回国,用以交换在朝鲜战争中被俘的11名美国飞行员。
2.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缘
30-40年代知名加州理工学院中国校友有:
- 钱学森(1911-2009(98岁)):师从冯•卡门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获得者(1979年)、喷射推进实验室创建者之一、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航天之父、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
- 钱伟长(1912-2010(98岁)):冯•卡门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及应用数学之父
- 周培源(1902-1993(91岁)):加州理工学院第一个中国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唯一两次获得“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1980年和1985年)的校友、27岁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教授、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 郭永怀(1909-1968(59岁)):师从冯•卡门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68年空难殉职)
- 林家翘(1916-2013(96岁)):师从冯•卡门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获得者(1992年)、国际公认的力学和应用数学权威
- 谈家桢(1909-2008(99岁)):师从遗传学权威摩尔根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获得者(1983年)、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 赵忠尧(1902-1998(96岁)):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
- 孟昭英(1906-1992(89岁)):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实验物理学家、中国无线电电子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 殷宏章(1908-1992(84岁)):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获得者(1988年)、中国植物生理学家及光合作用研究的先驱
- 傅承义(1909-2000(90岁)):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 胡宁(1916-1997(81岁)):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理论物理学家
- 冯元桢(1919-):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获得者(1994年)、“生物力学之父”
- 唐有祺(1920-):师从化学界泰斗、诺贝尔化学奖和和平奖双料得主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
- 郑哲敏(1924-):师从钱学森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中国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有意思的是,过世的11位大师,除了郭永怀殉难英年早逝外,都高寿过了81岁,平均92岁。健在的3位大师,都高寿过了89岁,平均92岁。看来成为科学大师是长寿的秘诀。
另外,前中科院院长卢嘉锡(1915-2001)于1939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鲍林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博士后研究和工作。现任中科院院长的白春礼作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了两年(1985-1987)的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