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聆听青春故事 感受奉献情怀(下)
——走近“坚守理想、奉献青春”的海南鹦哥岭青年团队
(2012年9月1日16:00—17:30直播)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百草园”主播 李 成 邢 月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林 泽 龙
主播:在报告团成员中有一位“黑猫警长” 李之龙——这是他儿子给他的称号。李之龙现在是保护区森林公安局局长。他回忆起当自己的付出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时与同事抱头痛哭的情景,他说守卫大山无怨无悔。请听李之龙的录音剪辑。
(录音四: 为了大山的宁静与安全 )
李之龙:森林保护仅仅靠工作站的那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群众特别是周边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记得有一次,乐东县万冲镇一位60多岁的阿婆,雇请几个人上山毁林开荒种橡胶。当我带队调查这件事时,阿婆很不理解我们的执法行为,情绪非常激动,还拉着我的衣服,直往我脸上吐口水。这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全家四口的生计全部落在阿婆一个人的身上。
这次执法让我的心头苦涩难言。于情,我实在不忍心;于法,我确实不能枉。我们反复思考,怎样才能把保护森林资源与改善群众生活结合起来,让群众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大收益?我们多次进村找阿婆谈心,每次去都给她捎带一些衣服、食品,并帮她干家务,还给她提供稻鸭共育的技术和种苗。慢慢地,阿婆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我们考虑到阿婆家的特殊情况,积极地同检察院、法院沟通,最终使阿婆得到从轻处理。
这件事情在村民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当地百姓都亲切地称呼我们“兄弟”,从此也更加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乘势开展共管护林工作,聘请200多名周边村民当护林员,由他们自己来保护自己的大山。每年还组织他们进行生态环保游行,在县城、乡镇等热闹的地方宣传。
后来,我们又与周边19个村的村委会签订了集体土地天然林共管协议。签订仪式当天,我和大个子王合升不禁抱头痛哭。……
(掌声,录音结束)
主播:既要严格执法,又要通情达理;既要保护好生态,又不能让老百姓继续受穷。这群年轻人面对的困难和矛盾还还真不少呢!
林泽龙:是啊!在鹦歌岭工作,这群年轻人面对的考验不仅有极其艰苦的自然条件,还有最初不太理解、也不怎么配合甚至违法违规、毁林开荒的周边个别村民。这群年轻人用耐心化解矛盾,用真情打动村民,用行动感动村民,用关切帮助村民,从而由单纯的执法护林,进一步发展到同周边村民共管护林。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主播: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刘磊在报告会上就讲述了引导当地群众转变“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共同守山、护山的真实故事。
(录音五: 呵护雨林 青春无悔 )
刘磊:2008年,年终大会上的一件事让我很感动。当时,站里缺个培训场所,但建设资金短缺。有人建议大家捐款,想不到2个小时竟然捐了12万元!第一个捐款的护林员王永研说:“保护区就是我们的家,家里建房子我们哪能袖手旁观啊!”
有一次,我们在路边看到一位黎族同胞拿着一只大鸟,问我们买不买?我就问他:“大爷,你为什么乱捕野鸟来卖,不保护它呢?”老大爷说:“我保护它,谁来保护我啊?”我一寻思,悟出了一个道理:保护不是建立在贫穷之上,而是寄托在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于是我们决定,必须帮助社区制定和运作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可持续的资源管理计划。
起初,我们信心满满,没想到我们刚进村口,村民就躲得远远的,奇怪地打量着我们这群陌生人。于是,我们便想办法同村民们促膝谈心。有一次在便文村召开的党员干部护林座谈会上,我们提出的几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感触很深:为什么河里的水越来越少?为什么鱼儿少了、其它动物也不见了?周边森林破坏了,怎么搞森林旅游? ……这都是因为人们毁坏了森林、破坏了环境。而保护区的工作就是保护、恢复森林,造福子孙后代。听完这一席话,村支书激动地说:“我会把森林保护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以后,鹦哥岭的事,就是我们村的事!”一说完,掌声一片。
就这样我们跟周边的黎苗同胞成了朋友。……
(掌声,录音结束)
主播:据说,为了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为了跟周边的黎苗同胞交朋友,鹦哥岭上的这些大学生还学会了喝酒,甚至还喝醉了好几次呢。林老,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你说这算不算也是一种付出啊?
林泽龙: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付出。咱们的黎苗同胞纯朴敦厚、为人豪爽。如果你能跟他们同饮、同醉,他们就会拿你当自家人看待。当年万里长征的时候,红军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不就是在四川会理同彝族首领小叶丹一道歃血为盟,从而让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进而强渡大渡河,取得了万里长征的胜利么?这又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在评价万里长征的时候说过的一句很经典的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我们的鹦歌岭团队,就是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宣言书,就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队,就是文化科学知识、环境保护常识的播种机;此外,他们还带动周边村民改变种植方式、改水改厕、改变山区面貌,成为了增强老、少、山、边、穷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的工作队。这样“多功能”的优秀团队很值得我们的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学习!
主播:在报告团中,有一位成员是我们海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叫黄冠华。他曾多次到鹦哥岭采访。他说,鹦哥岭青年团队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业务课。他在报告里回答了大家都关心的三个问题:他们为什么来鹦哥岭?来之后为什么能选择坚守?他们给鹦哥岭带来了什么?下面请听录音。
(录音六: 他们为什么选择坚守)
黄冠华:我把鹦哥岭的故事告诉很多朋友,有人就说:离开城市,离开网络,他简直无法想象如何生活超过3天,即便年薪百万,他也不去!我们不能去苛求所有人,是的,鹦哥岭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时尚潮流,甚至很多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
记得在央视看过一个《边疆行》的报道,说在南海永暑礁的军营里,战士们养了一群鸽子。时间久了,自然有了感情。有个战士只要打两下响指,鸽子就会飞到他肩上。人在孤独的时候最需要感情寄托。南沙官兵尚且还能三月一轮换,而鹦哥岭呢,27位大学生一待就是5年!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人之常情。鹦哥岭的年轻人,和我们一样,同样爱美、爱新鲜、爱发微博玩微信。只是,当这些与现实冲突时,他们不得不作出选择与取舍。
廖长乐和王慧颖是大学情侣,都是学动植物研究的。毕业后,慧颖本来已经在银行工作,但为了能和男朋友在一起,也为了自己能发挥专长,她最终还是辞职来到了鹦哥岭。我问她,是什么让她毅然决然跟定这个男人?她当时说的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她说,当看到一个男人对一座大山都能如此执着,她就觉得这是个值得她托付终身的选择。他俩的爱情故事还在鹦哥岭延续着,他们的宝宝上个月刚刚诞生。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能粗略地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坚守,答案并不复杂,就是“坚守理想”……
(掌声,录音结束)
主播:节目到这儿,我们精选的鹦哥岭青年团队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录音要告一段落了。我们来看听众的留言,最后请林泽龙老师对今天这组节目做一个总的点评,好吗?
(读听众短信)
“看着郁郁葱葱的大山,看着茂茂密密的森林,我觉得我的付出很值得。因为我的根就在这里,我的事业就在这里。他说的太好了。”
“鹦哥岭的青年们给我们竖起了一个标杆。只要我们排除杂念,向着这个标杆前进,就一定能筑起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没有机会去现场听他们的报告,感谢广播让我弥补了这个遗憾。听了挺感动,挺受教育的!”
主播:是啊,说起“理想”啊、“青春”啊,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词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青少年朋友如何像鹦哥岭青年团队那样坚守理想,不懈追求,拥有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呢?林老,您是过来人,根据您的体会,根据刚才我们播放的这些报告录音,您说说。
林泽龙: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选择。在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择中,鹦歌岭的这群年轻人没有选择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而是选择几乎与世隔绝、生活单调乏味的大山;没有选择优裕舒适的生活,而是选择艰苦卓绝的创业;没有选择离去,而是选择坚守;没有选择平庸,而是选择平凡,最终在平凡中脱颖而出,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了杰出、成就了辉煌!
将一项工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作为一项职业、一项事业、一项历史使命,其境界是截然不同的。以教育工作为例,将教育工作作为谋生手段者,是为教书匠;作为一项职业者,是为教书先生;作为一项事业者,是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当我们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视为传承、传递、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时,我们便使自己升华到了最高境界——传递民族文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传人,传播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啊!鹦歌岭的这群年轻人将自己所从事的平凡工作同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联系起来,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联系起来,同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山清水秀的净土联系起来,从而使自己升华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今年三、四月以来,我们海南着手提炼、概括海南精神。我对海南精神作了两种概括表述。一种是:“海纳百川,爱国爱岛爱乡;南天一柱,自励自信自强。”另一种是:“ 海纳百川,万泉情怀;椰树风骨,五指气概。”我认为,通过鹦歌岭团队所反映出来的志存高远、励志自强的自立精神,勤学善学、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勇于担当、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向心凝聚的团队精神,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奉献精神这一鹦歌岭精神,便非常全面、非常直观、非常精准、非常有说服力地体现了海南精神。
如果说,绿色崛起是海南一张别具一格的名片的话,那么,鹦歌岭团队就是海南绿色崛起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特别是作为面向世界的国际旅游岛,海南特别需要鹦歌岭精神,更强烈地呼唤鹦歌岭精神。而弘扬鹦歌岭精神,咱们青少年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当敢为人先、走在前面。而学习鹦歌岭团队、弘扬鹦歌岭精神,不必人人都去鹦歌岭,只需个个都怀赤子心、个个都怀海南情。只要我们立足本职学习鹦歌岭团队,立足在日常的学习或工作中弘扬鹦歌岭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能让青春光芒四射,让生命光彩照人!
主播:谢谢,谢谢林老!青年朋友们,只要我们有理想、有追求,能吃苦、能奉献、能创新,像鹦哥岭青年团队那样,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那我们的青春也会同样无怨无悔,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未来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