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调整“先军政治”的先声
田一枫 2010-10-28 12:38
据国外媒体报道,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正恩在对地方进行视察时表示:“粮食比子弹重要”。他说:“过去可以没有粮食,但不能没有子弹,如今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有粮食。” 这则消息如果是确实的,那就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这些年来,朝鲜一直把“先军政治”作为基本国策,在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自然灾 ...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如何给官员们“讲政治”?
田一枫 2010-10-26 10:13
“惹事了,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当官的,一定要说:‘兄弟,我跟你一样下岗了’。” “实在要抽好烟,记得换个便宜的烟盒子,免得像周久耕被人肉搜索了;当然,最好也别写日记。” “假如要搞拆迁什么的,你千万不要冲到最前面,你走在最后面,能不去千万别去,宁肯官当小一点,你不要吹牛皮,假如为这个事,老百姓把你 ...
个人分类: 文苑随笔|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在没有鲁迅的年代里
田一枫 2010-10-25 11:56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白塔寺附近的鲁迅博物馆。这里曾经是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也是那个著名的“老虎尾巴”的所在地。 说到“老虎尾巴”,这是鲁迅的自嘲。在那个狭小的四合院内,住着鲁迅的母亲、元配夫人和两个弟弟。如此拥挤不堪的情形,让鲁迅只能在最北边的一间小房内,开辟了自己的卧室兼工作室,这就是“老 ...
个人分类: 文苑随笔|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抗美援朝:中国为正义而战
田一枫 2010-10-23 09:32
还是那条江,还是那座桥,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然而, 60 年的风风雨雨并未洗去历史的痕迹。当年那首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依然回响在空中,回响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底。 历史是一个过程。曾经发生的事情,都有当时的客观条件和背景,所以它会发生。但后人对历史的评说,也许更为客观,也许脱离当时情况,这两种现象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1098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从战略高度认识中非关系
田一枫 2010-10-21 09:06
读《外交十记》有感(四) 中国曾经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则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应当谨记的“国际身份”。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开始“富”了,同时和“富朋友”打交道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形虽然无可非议,但切莫淡忘了过去那些相交甚深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 ...
个人分类: 史海泛舟|2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外交如何应对“做交易”?
田一枫 2010-10-20 08:36
读《外交十记》有感(三) 中国是一个讲原则的国家,在涉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公理问题上,决不会拿原则做交易。然而,国际社会的情况却很复杂,有些国家往往习惯于在外交中做交易,中国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无疑是个很要紧的问题。 在这方面,《外交十记》有很多记述,而发生在 ...
个人分类: 史海泛舟|313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开启半岛和平之门的“金钥匙”
田一枫 2010-10-19 09:48
读《外交十记》有感(二) 中国与朝鲜、韩国的关系,是一种颇为微妙又需要悉心处理的关系。政治上中朝关系密切,经济上中韩互补性强。作为隔江、隔海相望的两个近邻,中国希望与朝、韩和睦相处,但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又给中国的外交选择带来不少难题。 在《外交十记》中,作者对中韩建交的那段历史,作 ...
个人分类: 史海泛舟|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外交“扯皮”说开去
田一枫 2010-10-18 09:02
读《外交十记》有感(一) 博主的话:《外交十记》这本书,是中国前外长钱其琛的回忆之作。在作者亲历的上世纪 80 年代到新世纪初的 20 多年间,中国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外交也经受了严峻考验。期间所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以及中国处理这些事件的战略与策略,对于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笔者将这本书的读后 ...
个人分类: 史海泛舟|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朝关系翻开新的一页
田一枫 2010-10-10 10:29
时值朝鲜庆祝劳动党成立 65 周年之际,平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盛大阅兵式,在检阅台上并肩而立的朝鲜领导人和中国代表团团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种情形,彰显了中朝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是中朝关系进入新阶段的生动写照。 此前,中国领导人曾向朝鲜发去贺电,并前往朝鲜驻华使馆祝贺,现在又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参加平壤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2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日关系能否走出当下困境?
田一枫 2010-10-8 10:42
“钓鱼岛事件”的发生,改变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轨迹。 双方原本希望建立的“战略互惠”关系,以及中日韩共同推动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努力,经历此次事件后无疑受到严重影响。面对目前的局面,人们不能不思考:中日关系何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双方又能否走出当下的困境?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双方都无法改变这种地 ...
个人分类: 理论探索|4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