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3|||
目前,海洋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最大的机遇,也是最大的挑战。
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人们不禁要思考: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中
国是否注定要迈过海洋这一关,中国离开海洋能否实现崛起之梦?
回顾中国历史,造就汉唐盛世并非依赖海洋,明清以来雄居世界的“中华帝国”,也长期实施“海禁”政策,而源自西方的“蓝色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可谓非常弱小。
海洋对于中国是福还是祸?应该说,福祸皆有之。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都是中国经略海洋的成功壮举,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炀帝三征朝鲜,忽必烈两伐日本,却都是败于海洋,留下望海兴叹的历史遗憾。及至近代,中日黄海大战更是加剧了大清王朝的衰落,而法国一艘战船打遍中国沿海如入无人之境,亦是莫大的历史耻辱。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的眼光更多的是投向欧亚大陆的交往,古代“丝绸之路”创造了耀眼的历史辉煌,而海洋对于“天朝”来说,却始终是一个神秘、惧怕和避之不及的地方。
随朝、元朝和清朝,都曾试图挑战海洋,以实现泱泱大国之梦,但最终都是在海洋面前败下阵来,曾经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清王朝海军,居然在黄海一役就灰飞烟灭。
以往中国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央帝国”的历史,依托大陆国家的内在优势来谋求发展和强盛,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方针,而海洋则成为一块“禁地”。
尽管如此,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依然创造出辉煌的历史,“黄色文明”相对于西方的“蓝色文明”,丝毫不显得逊色,中国甚至一度成为“万国来朝”的繁华之地。
有人认为,这种历史现象,是在农业文明时代才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任何大国要想实现崛起和强盛,都不可能离开海洋,否则就只会陷入落后和挨打的境地,中国近代史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种看法对吗?也对也不对。
要说对,那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境遇,的确是如此。外国侵略几乎都是从海上来的,西方国家就是凭借坚船利炮,最终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要说不对,新中国的历史又决非如此。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封锁围堵之下,中国基本上出不了海,但通过“自力更生”,照样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在和平利用海洋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中国对于海洋的依赖性也空前的提升。过去出不了海,中国的确是照常发展,现在能够和平的出海,中国则获得更快的发展,这种局面中国自然要珍惜,同时也需要加以维护。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外贸出口的80%以上、石油和铁矿石等战略物资的90%以上,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0%是中国船只。可见,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海洋已经有了难以替代的依赖性,海上通道业已成为中国的“海上生命线”。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要想继续发展,要想最终实现崛起之梦,还能离得开海洋吗?当然离不开。不仅如此,中国对于海洋安全的关注度也在极大的提升,对解决海上领土争端和确保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的增强。这些,无关乎“海上霸权”,而是关乎中国的重大利益,中国对此也别无选择。
时下,东海、南海和台海问题,也就是被许多专家称之为“三海”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成为新时期中国战略谋划和运筹的重心,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所向。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形势发展所必须,也是中国实现崛起之梦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今后若干年,中国不能不下决心过好海洋这一关,不能不尽力争取和平解决海上争端和继续维护和平利用海洋的局面,同时也不能不下大力发展必要的海上自卫力量,其目的不是要“争霸海洋”,而是要确保中国的海上安全和利益。
对于中国的“战略转变”,外界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需要对中国的战略目标和行为做出正确判断。任何用所谓“历史眼光”或主动“制造敌人”的心态,以此来看待中国经略海洋的举动,都会陷入战略误判,并且要犯重大历史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