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7||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战争包括抗美援朝战争也是如此。
过去,从正面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做得很充分,也确立起对这场战争的基本认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场战争的另一面,也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教训,涉及的并不多,也造成这方面的历史并不完整。
战争教训,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它同样是宝贵的战略财富,甚至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而我们没有理由对其忽略甚至“埋没”。
现在,终于有可能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另一面,做出新的客观的审视。这不仅是因为时代发展提供了可能,而且也在于相关历史档案的逐步解密和亲历者著述的不断问世,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研究条件。
这段时间,笔者读到几本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著作,其来源都是第一手资料,有的作者即是战争的亲历者。书中的内容没有经过人为的“归纳”和“过滤”,也披露了以往鲜有提及的史实,由此引发了笔者从另一个角度的反思。
首先应当肯定,抗美援朝战争并非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从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看,虽然起始点和终结点都在“三八线”,但中国在这场较量中的胜利毋庸置疑。
胜利的标志主要有两个。
第一,中国军队将对手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重新恢复了战前的态势,挫败了其“北进统一”的战略企图,这就是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第二,在中国出兵援助下,朝鲜避免了“亡国”和在国外建立流亡政府的危难,得以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国家,这就是政治上的重大胜利。
对于这两条,历史已经做出结论,也由此形成了国内史学界的主流认识。
但是,从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看,抗美援朝战争也带给我们深刻的战略教训。这些教训的发生,既与当年那场战争的时代背景和作战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战争客观性的必然产物,因而同样需要对其加以总结和吸取。
在这方面,有三个重要因素影响甚大,由此也造成战争决策的被动和战争过程中的重大失利。
其一,中国当时处在东西方对抗的漩涡之中,要想完全摆脱出来很不容易。因而在要不要出兵朝鲜,要不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问题上,受到时代和形势的影响很大,以至中国在十分被动甚至被迫的情况下,打了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其二,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个农业国家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军事较量,武器装备上的优劣程度,对战场情况和战争态势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军队在敌优我劣的形势下,主要是依靠顽强的意志、勇于牺牲的精神和灵活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但也付出沉重代价。
其三,这场战争是在异国土地上进行的,中国军队以往在国内战争中,利用人民的广泛支援,就地解决战争补给和保障的做法,遇到极大困难。由此也形成了“礼拜攻势”这样的作战特点,加之在严寒的战场条件下,非战斗减员前所未有,往往严重影响到作战企图的达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另一面,就是要把这些“埋没”多年的战争教训找出来,让它们变成富有启迪和教益作用的战略财富。
这不仅是完整的总结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需要,也是借此提高我们战略决策、战役指挥和现代作战能力的需要。毕竟,中国军队迄今为止打过的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战争,唯有抗美援朝战争,这就使得与此相关的研究和总结,具有极其重要甚至无法替代的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朝鲜半岛的事情并没有完,当年的历史是否会重演,现在谁也无法定论。研究历史的全部目的,并非是单纯“治史”,重要的在于指导现实和启迪未来,这也是笔者反思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着眼点。
如果我们能够从当年的战争教训中,吸取那些有益的东西,尽可能减少在未来战争中战略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失误,尽可能降低在战场上的牺牲和损失,那么,战争教训也就真正变成了战略财富。
阿彭: 从三八线到釜山,从釜山回到鸭彔江,又从鸭彔江回到三八线,这耒回折腾了二,三年中,中朝美军民死伤无数,财产损失无数,这是为那般?是谁先动手武力侵犯?二战 ...